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改革 教育改革
花垣高考成绩-花垣高考喜报
tamoadmin 2024-08-07 人已围观
简介1.给捐款人的感谢信2.涟源市第三中学的校史一览3.求有关杨利伟的资料,段点4.松桃县2022高考最高分是多少给捐款人的感谢信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越来越多的事务都会使用到感谢信,我们在写感谢信的时候要注意一些重要的内容。写感谢信可马虎不得哦,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给捐款人的感谢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给捐款人的感谢信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 你们好!首先我想表达我最诚挚的谢意和
1.给捐款人的感谢信
2.涟源市第三中学的校史一览
3.求有关杨利伟的资料,段点
4.松桃县2022高考最高分是多少
给捐款人的感谢信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越来越多的事务都会使用到感谢信,我们在写感谢信的时候要注意一些重要的内容。写感谢信可马虎不得哦,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给捐款人的感谢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给捐款人的感谢信1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
你们好!首先我想表达我最诚挚的谢意和最真挚的感激之情!
衷心感谢你们的慷慨解囊和无私帮助。我叫,是XX公司员工,患神经内分泌癌。20xx年1月已在X医院做了双卵巢囊肿手术,9月份复查时,双卵巢复发肿瘤分别长出右侧7.4公分、左侧9.5公分的瘤子,已扩散至宫颈及子宫内。经乌鲁木齐几家医院就诊均无见过此病症,并且肿瘤生长较快,医院建议到北京治疗,现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就诊,因肿瘤过大,血流丰富,腹腔内粘连,手术难度大,危险程度高,需要化疗再做手术。在治疗中花费的医药费已达数十万元,对于我这样的普通职工家庭来说,已经不堪重负。的是,公司领导得知我的病情后,公司立即发起了募捐活动,同时请示集团公司领导发起募捐。是集团公司领导和同事以及分公司的各位领导和同事给了我希望,现已收到捐款35879元。
这次爱心募捐活动让我们全家十分感动,在我危难的时候,是南岗的兄弟姐妹为我战胜病魔提供最有力的的支持!使我感受到了在南岗集团这个大家庭的温暖。谢谢素昧平生的集团公司和其他分公司的领导和同事们,在此,我代表我们全家对你们帮助致以最真势的感谢!
最后,祝集团公司和其他分公司的领导和同事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全家幸福,万事如意!
此致
敬礼!
给捐款人的感谢信2广大师生:
衷心感谢你们的慷慨解囊和无私帮助,捐款感谢信。我校xx同学是不幸的,在人生最灿烂的时候却与病魔羁绊前行;但她又是的,因为有我校广大师生最纯洁的爱心在伴她同行。孙玉静,普普通通的一个大学生,出生在一个农村家庭,在被查出患上再生障碍性贫血重症,急需进行骨髓移植手术,但在其因家境贫寒,无力承担巨额医疗费用而一筹莫展的时候,是我们大家,我们所有关爱她的老师同学给了她新的希望——生命的希望,感谢信《捐款感谢信》。你们的善行义举极大的鼓舞了在病榻上与病魔争斗的孙玉静同学,也让每个参与其中的人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我们相信,有大家的祝福、关爱与帮助,孙玉静同学会创造出生命的奇迹。
在学院领导的关心下,事务中心协同财会金融学院在全校范围内发起了“献出一点爱”的募捐倡议活动。这犹如冬日里最灿烂的一缕阳光,照亮了我们每个师大学子的心怀,那如波涛汹涌般的爱的暖流久久地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涤荡。
此次捐款活动共持续两天时间,截止到9月17日,共募集善款13321。6元人民币,捐款名单可以在学院网站上查询。
我们感谢所有捐献善款的老师同学们,感谢你们的爱心捐助,是你们给了xx重新拥有生命和美好人生的希望!在此,我们谨代表xx同学及其家人向所有奉献爱心的人们致以最诚挚的谢意!谢谢你们!
事务中心
xx年xx月xx日
给捐款人的感谢信3无锡市滨湖区总工会领导:
你们好!首先我想表达我最诚挚的谢意和最真挚的感激之情!
衷心感谢你们对我和我的家庭的无微不至的关心和无私的帮助。原来我拥有一个幸福快乐的三口之家,过着平淡却幸福满足的生活。但是就在这个人生最灿烂的时候,我的丈夫被查出患上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面对丈夫的病情和高额的医疗费,我的家庭犹如风雨飘摇中的一片枯叶,摇摇欲坠。
面对着来自精神和物质方面的双重压力,在我几乎要选择放弃的时候,我们公司工会和社会上的好心人及时地向我伸出了援助之手,为我开展了募捐活动,帮助我渡过了我最绝望的时光。园区工会也在第一时间得悉我的不幸遭遇后来探望我,送来了园区为我募捐的爱心救助款,并鼓励我要坚强地走下去。是你们的鼓励和帮助,才让我重新鼓起与病魔顽强抗争的勇气。诚然,我的家庭是不幸的,但是,能在这样一个充满温暖充满爱心的大集体下工作生活是我最大的。有了这个大集体的温暖和阳光,我的家庭才能在绝望中看到希望,我的丈夫才能一次又一次地从病魔手中挣脱,创造一次次的奇迹。
在我丈夫患病的一年多里,蠡园开发区工会及园区工会的领导在繁忙的工作中仍然不忘我的家庭,时时刻刻关注我丈夫的病情和我家庭的生活状况。在得知我丈夫当前的治疗情况后,考虑到后续治疗的费用巨大,滨湖区总工会又一次为我安排了2万5千元的救助金。当我从我们公司工会王的手中接过这笔救助金的时候,我感到异常沉重,泪水模糊了我的视线,无限的感激萦绕在我的心头。一次次在我绝望的时候带给我希望,一次次在我最需要的时候送来温暖,我为我能成为这个大集体的一员而深感。
再次感谢各级工会领导对我的关怀和帮助,我一定会振作起来,和我的家庭一起和病魔抗争到底。同时我一定会加倍努力工作,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对我的关爱。
最后,祝各位领导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全家幸福、万事如意!
此致
敬礼!
xx
20xx年x月x日
给捐款人的感谢信4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
你们好!首先我想表达我妻子最诚挚的谢意和最真挚的感激之情!
衷心感谢你们的慷慨解囊和无私帮助。我妻子丁梅,10月进入中国万向控股新疆硝石钾肥有限公司从事财务工作,工作期间不幸在20xx年6月底被检查出身患“胆管癌”,惊闻这晴天霹雳般的消息,我们一家陷入了极度悲痛的情绪当中,不禁感慨“人生无常”!人到中年却要在忍受病魔摧残的同时,还要负担高昂的医疗费用,遭遇这一切于我们一家而言是不幸的;然而我们是的,在得知丁梅的患病的消息后,新疆万向化肥能源有限公司的领导和同事们在精神上给予我们鼓励,物质上给予帮助,并组织公司广大干部职工发起募捐活动,正是承载着公司领导及同事们饱含爱心的善款,解决了我妻子丁梅高昂的医疗费用,让我们一家顿时有了拨云见日的振奋感和无尽的希望!
这份“人间的大爱”,为我妻子丁梅树立了战胜病魔的信心!公司领导及同事们的这种精神,也令我深刻感受到在中国万向控股新疆硝石钾肥有限公司这个企业大家庭里,如兄弟姐妹间深厚的感情、友情、亲情,患难见真情!在此,我代表我们全家对公司领导及同事们再次表示最真挚的感谢!是你们的无私、大爱温暖了我们一家,我一定会加倍努力工作,以实际行动报答公司领导和同事们对我们的关爱。
最后,祝公司领导及同事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万事如意!
此致
敬礼!
感谢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给捐款人的感谢信5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
你们好!首先我想表达我弟弟最诚挚的谢意和最真挚的感激之情!
衷心感谢你们的慷慨解囊和无私帮助。我叫谢雪莲,是阳光保险公司、深圳分公司的员工。在12月08日我弟弟谢凯被查出患“非何杰氏淋巴瘤”,经治疗,在做最后一个化疗检查时医生告知,弟弟的病情加重了,以已转为淋巴瘤白血病,面对着这晴天霹雳般的事实,我们一家泣不成声,该怎样去面对这天文数字般的医疗费用?在人生最灿烂的时侯却遭遇到病魔的摧残,这对于一个19随的少年是多么的残忍。
的是,我把弟弟的病情和家庭情况向公司领导说明后,公司立即发起了募捐活动,是公司领导和同事以及分公司的各位领导和同事给了我弟弟希望,给了我弟弟再生的机会。
此致
敬礼!
感谢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给捐款人的感谢信6公司各位爱心捐款的员工同志们:
自xx月xx日公司为运输部的发出“爱心募捐通知”以来,全体同仁纷纷响应,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仅两天时间共募集善款X元人民币。其中生产中心募捐款近达XX元。在此,我们向积极参加此次募捐活动的全体同仁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你们的慷慨解囊和无私帮助!
此次“献爱心”募捐活动,不仅让员工史高兴在最困难的时候感受到大家的温情,同时也让我们看到八亿人用实际行动汇成爱心的暖流,来帮助他们一家共度难关。能力不分大小,捐款不分多少,善举不分先后,贵在有份爱心。您的仁爱之心将重燃一个新的生命之星火,您的点滴之恩将托起一个家庭生存的希望!这感人的兄弟姐妹情,凝结了八亿人互帮互助的力量,彰显了巨大的友爱魅力,使八亿液晶的伟业大家庭愈发光彩夺目!我们相信,有大家的祝福、关爱与帮助,孩子定能早日恢复健康!公司已将募集善款和爱心递交。
给捐款人的感谢信7亲爱的爱心人士:
自从20xx年本基金会创办人王建煊先生将《捡回珍珠》推向全中国大陆,在19省和32个各地重点高中合作开办《珍珠班》,已经历时三年了。今年6月,这一批我们资助三年,共1506名珍珠生从高中毕业,并参加高考xxx大学联考xxx,成绩已经在近日逐次放榜,据统计:考上重点大学有831名,占55%;考上二本大学的,超过85%;上线xxx达到录取标准xxx的学生则是100%。
这些珍珠生都来自贫困的家庭,三年前因为得到您的帮助,他们才有机会走出穷乡僻壤,在基金会的安排下接受各校最优质的教学,配合基金会的品德与感恩理念,无论在学业、心智、品格与视野上…都得到明显的进步。而今,他们得以顺利更上一层楼__迈向大学之路,是您们改变他们的命运,点亮他们的人生啊!
回想三年前,基金会在人力物力都相当有限下,王创办人抱着救人如救火的心情,决定面向全中国大陆捡珍珠,有人问他:中国这么大!你救得了全部的贫困生吗?王先生讲了一个故事:
在一片海滩上,常常布满了被海浪冲上沙滩而搁浅的海星,每天太阳出来,这些海星就被晒死了。有一个老人心生不忍天天起早摸黑来捡海星,把它丢回大海!有人挑战他说;你一个人能捡的海星不过几百只,有何意义?老人说:我是救不了所有的海星,但是我走到之处的海星都活了!
这个故事给我基金会的同仁很大的启发:虽然我们帮不了所有的贫困生,但是我们尽心尽力去捡珍珠,就有孩子的`命运会被改变!相信您会支持我们,不管是大珍珠?还是小珍珠?只要是珍珠必然会发光发亮!
除此,我们也完成20xx年新一届珍珠生的甄选工作,在74个高资助4263位学生。基金会的同仁将在九月开学后,分头前往各校访视,进行个别谈话和家访…等工作,确实掌握每一个珍珠生的状况。
还有,今年我会得到主管机关——浙江省民政厅的评鉴,荣获5a级最高荣誉,给我们很大的鼓舞,我们将兢兢业业全力以赴,盼不辜负您们的托付,去帮助更多贫困的学子。
专此报告,敬祝
健康快乐阖家平安
感谢人:
20xx年x月x日
给捐款人的感谢信8某大学师生:
首先衷心感谢你们的慷慨解囊和无私帮助,治病捐款的感谢信。
我系x同学是不幸的,在人生最灿烂的时候却与病魔羁绊前行;但他又是的,因为有我校广大师生最纯洁的爱心在伴他同行。郭权,普普通通的一个大学生,出生在一个农村家庭,在被查出患上(病名)急需(手术名)手术来挽救生命,但因其家庭贫寒,无力承担巨额医 疗费用而一筹莫展的时候,是我们大家,我们所有关爱他的老师同学给了他新的希望——生命的希望。你们的善行义举极大的鼓舞了在病榻上与病魔争斗的x同学,也让每个参与其中的人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我们相信,有大家的祝福、关爱与帮助,郭权同学会创造出生命的奇迹,感谢信《治病捐款的感谢信》。
在学校领导的关心下,我系团委、学生会在全校范围内发起了“生命无情,人有情。我为校友献真情”的募捐倡议活动。这犹如冬日里最灿烂的一缕阳光,照亮了我们每个学子的心怀,那如波涛汹涌般的爱的暖流久久地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涤荡。此次捐款活动共持续半个月时间,截止某月某日,共募集善款某万元人民币。目前,所有捐款已经递交到x及其家人手中。
x同学目前状况良好,正在某医院接受治疗,准备手术。相信他一定会创造生命的奇迹重新站起来的,因为有这么多爱的托付和期望,因为他的自信和坚强!
我们感谢所有捐献善款的老师同学们,感谢你们的爱心捐助,是你们给了xx重新拥有生命和美好人生的希望!在此,我们谨代表x同学及其家人向所有奉献爱心的人们致以最诚挚的谢意!谢谢你们!
学院团委、学生会
给捐款人的感谢信9尊敬的领导、工友们:
你们好!首先我想表达我们一家人最诚挚的谢意和最真挚的感激之情!
衷心感谢你们的慷慨解囊和无私帮助。我叫xxx,是质检部安检室的一名员工。20xx年12月21日,上零点班时不慎摔倒经医院诊断为脑出血。
现在左侧肢体不能动,不能上班。妻子无业,还要供孩子上学。家里入不敷出,很困难。遭遇着一切对我们家而言是不幸的。
然而我们是的,在得知我患病以后坑口领导和工友们在精神上给予我们鼓励,并组织广大干部职工发起募捐活动,正是承载着坑口领导及工友们饱含爱心的善款,解决了我高昂的医疗费用和孩子上学的费用,让我们一家顿时有了拨云见日的振奋感和无尽希望。
这份“人间大爱”,为我树立了战胜病魔的信心!在此我代表我们全家对坑口领导及工友们再次表示最真挚的感谢!是你们的无私、大爱温暖了我们一家,我恢复好后一定加倍努力工作,以实际行动报答坑口领导及工友们对我们的关爱。
最后,祝坑口领导及工友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万事如意!
此致
敬礼!
xxx
20xx年x月x日
给捐款人的感谢信10尊敬的同事们:
衷心感谢各位同事的慷慨解囊和无私帮助!
这个8月对我司员工何琴来说是个悲痛的日子,父亲身患重病,急需治疗,却无力独自承担巨额医疗费用。正当一筹莫展的时候,是我们大家,是我们集团重庆大家庭的员工,毅然决然的伸出援助之手,为何琴的父亲及时送去了希望!我们相信,有大家的祝福、关爱与帮助,何琴的父亲定会早日康复!
在得知何琴同事的家属身患重病后,公司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发起了“爱心募捐”倡议,在第一时间向各店铺、各部门发送爱心募捐倡议书,同时在公司总经理的倡议及带头下,在公司各部门领导的积极支持下,我们在工作空余时间发起了 “献出一点爱”的献爱心活动,号召大家为何琴同事的患病家属奉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这犹如冬日里最灿烂的一缕阳光,照亮了我们每个同事的心怀,那如波涛汹涌般的爱的暖流久久地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涤荡。
倡议一经发出就得到了家人们的积极响应,在此次爱心接力活动中,截至8月26日,在短短的时间内共募集善款元人民币!这充分体现出在这个充满爱的大家庭中,在优秀企业家文化的影响下,大家所展现出来的团结的力量、爱心的力量!“病魔无情,有爱”,为何琴加油!
我们感谢所有同事一直以来对公司的贡献,正是因为你们平日里爱心的点滴积累才有了关键时刻对公司困难同事的有力支持! 相信何琴的家人一定会早日战胜病魔,因为有这么多爱的托付和期望,因为她的自信和坚强!
我们无法一一书写每一个闪耀人性光芒的瞬间,也无力描绘每一份温暖人心的关爱与真情。能力不分大小,捐款不分多少,善举不分先后,贵在有份爱心。您的仁爱之心将重燃一个新的生命之星火,您的点滴之恩将托起一个家庭生存的希望!在此,我们谨代表受惠员工及其家人向所有奉献爱心的人们致以最诚挚的谢意!谢谢你们! 感谢你们的爱心捐助!衷心祝愿何琴同事的父亲早日康复! 最后附上此次捐款明细,谢谢每一位奉献的家人!
此致
敬礼!
某某某
日期: 年 月 日
给捐款人的感谢信11各位好心人:
你们好!衷心感谢你们对庄石生的关爱和慷慨解囊。当我们陷于绝望时,是你们的爱心捐助,给了这个10岁孩子生存的希望和机会,也给了我们这个家庭生活下去的信心和勇气。对你们的感激无以言表,在此谨祝愿好人一生平安!
我是遂溪县草潭镇人,去年9月,我儿庄石生被查出患有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因病情严重,随即被送往省人民医院住院治疗。我祖上世代是渔民。自从转产转业后为了一双儿女将来的教育,七年前离开家乡来到湛江市务工,我在冷冻厂当工人,妻子许玲在家照顾儿女,操持家务,以及捡废品补贴家用,生活勉强维持,根本无力承担重大疾病的治疗费用。看着年仅10岁的儿子,我们一筹莫展,心都碎了!为了救弟弟,在市十五中念高中的姐姐庄春苗也已辍学去深圳打工挣钱。
感谢华港学校的师生们,是你们最早发起捐款,短短3天内便给我们捐助了3.3万元急用款。感谢湛江日报社的记者,是你们的报道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感谢赤坎区教育局的领导和广大师生,你们的拳拳爱心给了我们坚强和莫大的帮助;感谢广大的爱心人士,我们素昧平生,却得到你们的雪中送炭。截至目前,我们已收到社会的爱心捐款40万余元。你们的情深义重,善心绽放,我们铭记在心,毕生不忘!
病魔无情,人间有爱,我儿庄石生是不幸的,但是,他又是的,因为有这么多人的关心帮助和鼓励。感谢每一位帮助庄石生的爱心人士,再次衷心祝愿意你们——好人一生平安!
此致
敬礼!
XXX
20xx年x月x日
给捐款人的感谢信12尊敬的xx实验中学的全体师生、员工:
您们好!
您们的捐款我们如数收到,您们的爱心我们也如数收到!我们全家感谢您们! 感谢您们伸出的仁爱之手,让xx同学增添了战胜病魔的勇气和力量!
感谢您们伸出的博爱之手,让我们全家感受到了全体师生、员工的友情与真爱! 感谢您们伸出的关爱之手,让我们看到了实验中学那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未来! 感谢您们伸出的真爱之手,让我们体验到了和谐社会里大家庭的温暖与牵挂!
在您们的帮助下,xx同学已经在北京解放军总院住院治疗。xx同学被确诊为低分化式肝癌,也就是肝癌里最严重的一种,属于肝癌晚期,虽然多次经过专家会诊和治疗,但xx同学的病情仍不断恶化,癌细胞转移到了肺部,他本人虽然还不知道病情,但已表现出肝痛、乏力、头晕等不良症状,身体每况愈下。作为孩子的父母,我们虽然难以接受这个现实,但我们在孩子面前还要强装笑脸,不论怎样,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也要为孩子治疗,让孩子过好每一天!
孩子的成长倾注了父母所有的心血,寄托了父母所有的希望,我们多么希望孩子能重新走进课堂,和同学们在一起享受阳光、享受快乐。然而,一切都将成为过去,可叹生命在病魔面前是那样苍白无力!
我们真挚地希望全体同学能够加强体育锻炼,积极参加有益于身体健康的活动,陶冶情操,为学习提供旺盛的精力。
祝全体同学健康快乐!学习快乐!
祝实验中学领导健康快乐!事业有成!
祝实验中学老师、员工健康快乐!笑口常开!
祝实验中学年年岁岁岁岁年年硕果累累!
此致
敬礼!
xxx
20xx年x月x日
给捐款人的感谢信13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
大家好!非常感谢大家体恤我的困难,为我提供捐助。
我是,是物业公司千佛山熙园项目一名保安班长,来到公司有3年多了,在公司三年使我找到家的感觉。我自幼父母双亡,与妹妹离散,但是在银丰的这段时间里,我受到大家们的关心,感受到了银丰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由于在一次查体中发现病情,但无钱医治,公司得知情况后积极组织员工为我捐款,在各位领导及同事们的支持下,收到捐款XX元,这对于我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更是给我重生的机会。
看着为我捐款的基层员工,他们本来就没有多余的钱,但还是为我提供捐款,我心如刀绞。俗话说“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我暗暗给自己下定决定,我一定要好好把握每次机会,用自己的付出来回报公司、回报每一位关心我、支持我的领导、同事们、朋友们,同时请大家监督此捐款费用的支出,我保证绝不乱花此费用。
再一次感谢大家们对我的关心与帮助!
给捐款人的感谢信14中国扶贫基金会及五矿集团:
您们好!
首先,请接受湖南省湘西自治州花垣县雅桥学校岩科片村小全体师生对您们的爱心行动表示由衷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今天,一个个装满爱心的“爱心包裹”来到了岩科片小, 每一位同学的手中都有一份“爱心包裹”,当同学们打开装满了各种学习用品的包裹时,从他们笑开了花的脸上可以看出内心的喜悦,他们纷纷在回音卡上向捐赠者们书写了发自肺腑的感谢信,并表示一定不辜负社会各界的关爱。我们相信:通过这样的爱心熏染,同学们一定会真切的感受到这个充满爱的世界的无限美好,一定会激励同学们加倍发愤学习、刻苦锻炼,将来用一颗感恩的心勤奋工作、感恩祖国、回报社会。
在此,岩科片小的全体师生,向中国扶贫基金会及五矿集团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感谢你们,这些踊跃捐献“爱心包裹”、满怀爱心的好心人,是你们的慷慨相助,倾注着同舟共济的无价情谊;你们的无私奉献,彰显着世界最美好的爱心接力。
我们相信,这些饱含着爱心与希望的包裹会给同学们带来更多笑脸,必将为他们注入更多放飞理想,探索前行的动力。
再次衷心感谢你们,祝愿你们身体健康,事业兴旺,家庭幸福,万事如意!你们的爱心捐赠将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增添新的光辉!
敬礼
xx
20xx年x月x日
给捐款人的感谢信15尊敬的各位爱心人士、各位校友:
您们好!
酝酿已久的校友会“互助基金会”终于启动了,校友们热切盼望的奉献爱心、襄公办益、惠泽校友的义举,也于12月19日付诸实施。在此,澄海中学广州地区校友会常务理事会向热心公益事业、慷慨解囊的各位校友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慈善公益事业是一项崇高且伟大的事业,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象征。也是人类社会责任的体现,是博爱精神的具体化。校友会之所以要建立互助基金会,就是要顺应当今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更好弘扬中华民族乐善好施、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通过搭建互助的平台,汇八方涓流凝聚力量,襄互助事业惠泽校友。尽管校友们多数仍处于创业阶段,生活还不是十分富裕,但从这次捐款的情况看,集腋成裘办实事,助人为乐办善事的氛围已开始形成。无论是年过七旬的老校友,还是刚走出校门的年青人都踊跃捐助,尤其是事业有成的校友和乡贤更是慷慨解囊。既有会上当场认捐,也有会后主动追捐。在短短的几天内,认捐和已捐的款项已达40多万元。作为“互助基金会”的创办者,我们从内心非常感谢大家的无私奉献和大力支持。
我们深知要办好互助基金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会认真学习和吸取先进公益组织的经验。在较短时间内将成立互助基金会理事会,尽快建立管理机构。诚信为本、公开透明、规范运作将是我们办事的原则,助学助医、扶孤济困将是我们开展互助的方向。我们将充分尊重捐赠人的意愿,确保基金保值增值,突出重点、选好项目、量入为出、节约成本,力争取得基金资助的最大化效益。
冬去春来,一年一度的元旦、春节将至。敬祝各位乡贤、各位校友事业发达、财源广进,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万事如意!
澄海中学广州地区校友会
感谢人:
20xx年x月x日
涟源市第三中学的校史一览
涟源三中简史
(1987年—2008年)
1987年,涟源县改为涟源市。学校名亦随之改为“涟源市第三中学”。
1988年8月,调来彭振兴任副校长。
是年,姚洁文、邓玉湘、曾令昕、王协民被评为涟源市教育系统立功人员。
是年,谭克宽副校长调娄底三中。胡兴邦由原涟源八中调入任副校长。
1989年,刘代忠调娄底地区卫校。李仲贤任副校长抓行政。陈义芳出任教务主任。胡兴邦出任学校工会。
姚洁文老师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国家教委授予“优秀教师奖章,同时荣获“省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称号。潘百荣老师被评为地区优秀教育工作者。
1990年,离三中仅一河之隔的立珊中学继一中之后在全市择优招生。三中新生质量下降。是年,学校高考上线16人,为历年来最低。
彭裕光老师获涟源市立功人员称号。
1991年,一栋造价48.9万元的教学楼竣工。
是年,周达材被评为湖南省优秀教师。肖松长、黄志高、王子建获涟源市立功人员称号。
1992年,高中毕业会考及格率居全市第二,应届生高考上线人数居全市第二。是年,李明望任校长,李仲贤任支部副书记,许玉生任学校团委书记兼政教处主任。
128班学生蒋宏杰获省中学生奥林匹克化学竞赛三等奖。
李仲贤被评为涟源市立大功人员,王春仁、毛东源、曾黎明、王志平被评为涟源市立功人员,彭益贤获涟源市高考优秀考务员称号。陈义芳辞去教务主任职务。毛东源任教务主任。
1994年,李明望校长调市教师进修学校。许玉生主任调娄底二中,李仲贤任支书兼校长,杨激文、郭顺生调入。杨激文任政教处主任。邓秋桂任团委书记。
同年,周宇宙因病逝世于任上,郭顺生任总务处主任。毛东源任副校长兼教务处主任。
1995年10月2日,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曾在三中工作过的罗继阳、梅季春、冯国文、王弢、谭克宽等老师在刘国涛、教育局副局长谭亲吉陪同下来三中,当时彭益贤接待了他们,并向他们建议将新校门建到老校门处。他们看到时隔20余年后的三中校容变化不大,动情地向刘、谭二位领导提出尽快改变三中面貌,首先建好校门的建议。刘当场拍板,在一个月内征好地,办好建校门的审批手续。为此,学校行政制订了1995—2001年彻底改变三中的七年发展规划。
1996年,新教工宿舍楼竣工,稍缓了住房矛盾。
1996年下期,涟源十一中撤销,高一、高二160余名学生并入。学校制订了五年发展规划,作出了在2001年举办建校六十周年庆典的决定。
是年,肖和军被评为娄底地区优秀班主任。
19年,学校行政领导作了局部调整,彭益贤任办公室副主任,肖和军任政教处副主任,谭周壹任教导处副主任,彭振兴调离三中。晨钟文学社复社,创办《晨钟报》。
1998年5月,学校分别在《娄底日报》、《娄底广播电视报》刊登了举办建校60周年庆典的决定,1999年3月学校组建校庆班子,着手校庆准备工作。
1998年,肖和军被评为娄底地区优秀教师。
2000年5月,校门口象征“智慧、团结、成功”的三把钥匙造型的雕塑建成。
2000年11月,由省著名词作家、诗人、美术评论家、娄底日报总编室主任肖思林作词,省著名音乐家、省文化音像出版社常务副社长、总编辑谢坚强作曲的校歌《美丽的校园》写成,并在校园内传唱。其歌词曰:“巍巍龙山矗立着雄壮,滔滔孙水奔涌着豪放,我们美丽的校园,汇集了多少青春的向往。铃声放飞着金色的理想,灯火明亮着知识的殿堂,我们用热情和智慧光彩人生,我们用忠诚和奉献铸造辉煌。啊,校园,我们美丽的校园。啊!校园,我们美丽的校园。你飞扬着桃李的芬芳,你培育着祖国的栋梁。”
2000年11月18日,娄底日报以“涟源三中昂首阔步迎校庆”为题,对学校进行了报道。
1993年至2001年,先后有姚洁文、彭裕光、谢子杰、毛东源、朱汉寿、肖和军、谭周壹、邓秋桂、李建兴、刘成贵获涟源市立功人员称号。
涟源三中是老牌名校,在教育史上曾书写过一页又一页辉煌。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由于办学竞争日趋激烈,学校基础设施薄弱,不能适应新的形势,特别是一河之隔的立珊中学在全市范围内择优招生,对三中构成了严重威胁,因而生源质量每况愈下,学校面临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
为挽回颓势,重振雄风,学校首先狠抓领导班子建设,使领导班子形成了一个团结的整体,提出了“外树形象、内抓管理”的治校方针。 .
二是狠抓硬件建设,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1996年,第一栋36套三室一厅教工住房竣工。
19年,征地修好进校公路,投资27万元,具有现代气派的由郭沫若题写校名的新校门竣工,造价13万元的深水井打成,根本解决了学校的用水。
1998年,新教学区第一栋教学楼(共20间)竣工,20间教室全部安装了彩电、VCD、放相机、收录机和投影仪,建好了语音室和电脑室,投资8万余元购置IC卡就餐机等设备。
1999年,新教学区第二栋教学楼(共20间)又交付使用。两栋教学楼之间建好了喷泉、山和花台,教学区实行封闭管理。
2000年,女生宿舍新建了卫生间,并扩建、装修一新。
2001年,一栋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96间寝室可容1092名学生住宿的男生宿舍楼竣工。
一栋三室两厅,共30套,每套118平方米的较高档次的教工宿舍楼竣工。
学校三百米环形跑道的田径场12月竣工,校内路面全部硬化。
三是狠抓学生的管理,学校在全市率先对学生进行封闭式管理,校风明显好转。
四是狠抓教师的管理和教师素质的提高,制订和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如《超工作量的计算方案》、《涟源三中奖励条例》、《班主任工作量化评估》、《教研组工作的量化评估》等,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自90年以来,“科研促教,科研兴校”成为学校的一大特色。青年教师先后在省地报刊发表论文、作品482件,获地市级以上奖励218篇次。1995年以来,先后有谭周壹、曾建中等4位青年教师被破格评为中学高级。1996年、19年《数理化园地》、《晨钟报》先后创刊。
通过几年的艰苦奋斗,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开始走出了低谷,出现了勃勃生机。19年高考,肖艺摘取了市文科桂冠;1998年高考,曾石以665分的成绩获娄底地区理科状元,考入北大。1999年高考,学校以11倍完成市教育局下达的高考上线人数和本科上线人数的指标。
2000年,学校在学生人学基础差(全市前600名,三中仅占28名)的情况下,高考上线112人,其中理科实验班60人参考,上线58人。
学校连续三年被评为涟源市高考先进单位。
学校是娄底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从80年代至90年代末,多次获得市、地田径运动分组前三名,教工篮球队获过市教育工会的第三名。
学校团委从95年开始连续五年被评为涟源市共青团工作先进、红旗单位。19年,邓秋桂在涟源市首届五四群英表彰会上被市委、市授予“十佳共青团干部”称号。
1999年,晨钟文学社获文学院组织评选的全国“百优”文学社团称号。社员在省级以上报刊上发表作品100余篇,征文获奖120余人次。
2001年,课题“农村中学校园文化建设与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研究”通过了娄底市教科所专家鉴定获娄底市一等奖。
2001年谭周壹获得娄底市首届青年科技奖。
2001年175班学生谢姣在参加“光辉历程”80周年征文中获得全国三等奖。
2001年9月,市教育局对学校行政作了较大的调整,肖育成从水洞底镇学区调入我校任副校长负责全盘,李仲贤任支书,谭周壹任副校长抓教学。
是年10月15日-17日连续三天,娄底日报、娄底广播电视报同时刊登了“涟源市第三中学(原涟源五中,纯化中小)成立60周年校庆公告”。
10月26日,市委办公室,涟办通[2001]94号下发了《关于成立涟源三中建校60周年校庆筹备工作小组的通知》。工作小组由殷另姣、刘国涛、梁稳根任顾问,毛元贞任组长,张兆林、彭康生等7人任副组长,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涟源三中,由李仲贤兼办公室主任。
12月,高56班同学会捐款15000元,在田径场南端建指挥台,上有三根大不锈钢旗竿耸入云霄。高52班同学会捐赠两只高2米多的大理石石狮,立于校门左、右两侧。
12月,学校共发出校庆信函一万余封。《校友录》完成编印。《喜庆六十华诞,阔步迈向未来》专题片摄制完成,并刻录成光盘。庆典汇演节目已完成彩排。
12月,市委书记刘志伟、王日平,曾在学校工作过的著名书法家傅国钦,校友中有新化县委书记刘佑华,湖北省军区政委、少将曾求腾,娄底市教育局局长刘宏业分别为校庆题了词。
12月30日,学校60周年校庆庆典如期在学校田径场举行。省、地、市有关领导参加了庆典。市委副书记殷另姣主持。市委书记刘志伟、王日平亲临庆典现场。王代表市委、市作了重要讲话。学校党支部书记李仲贤作了题为“喜庆六十华诞,阔步迈向未来”的报告,历任校长代表陈绍尧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校友代表娄底市教育局局长刘宏业、新化县委书记刘佑华、怀化市花垣县工程公司总经理邓建华致了贺辞。会上,校长肖育成宣读了三一集团总裁、校友梁稳根写来的贺信并转交了梁总的12万元贺礼(其中10万元作为奖励基金)。庆典上还进行了精彩的文艺演出。
参加此次庆典的校友、嘉宾4000多人,车辆100多台,可谓盛况空前。庆典活动为期一天,校友们或访师,或叙旧,或参观,场面感人。
校庆得到了上级领导、广大校友、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学校各项基本建设上去了,社会声誉提高了。
2002年2月中国第17次南极考察队长城站站长王建国(初47班)、队员周新赞(初50班、高七班)来信祝贺母校校庆取得圆满成功,并寄来了他们全体队员12人签名的小队旗。
2002年2月,吴梦周从六中调入任副校长负责全盘,肖育成任学校党支部书记。
是2002年4月22日—23日,学校第21届学生田径运动会举行。2002年5月,学生田径队参加涟源市第31届中会获得高中组团体总分第三名。
2002年5月28日,邓秋桂在娄底市第三届五四群英表彰大会上获“十佳青年科技创新能手”称号。
2002年6月,在教育部关工委组织的“同一首歌”征文中,199班学生梁靓等6人获得县市级以上奖励,获奖人数为市属中学第一。
2002年7月20日,涟源市共青团工作经验交流会在学校召开。涟源电视台作专题报道。
2002年8月,谭周壹调离涟源三中。学校行政班子作了大调整,邓秋桂任教学副校长,杨激文任政工副校长,肖和军任政教处主任,刘瑜忠任办公室主任,邓石坚任教务处主任,曾恕良任总务处主任。
2002年9月,肖和军、曾干雄、彭德己被评为省级骨干教师。
2002年11月8日,中国作协会员、国家二级作家、《花季雨季》杂志编部主任向民胜先生来校为晨钟文学社社员作“少年作家成才之路”专题文学讲座。
2002年12月底,学校第五届一次职代会成功召开,大会通过了《涟源三中结构工资方案》、《德勤能绩年度考核实施方案》、《教师职称评审方案》等7个方案。会上,校长吴梦周、工会毛东源分别作了《学校工作报告》和《工会工作报告》。校庆捐款纪念碑筹建。
是年,学校投资3万元,新建了学校宣传栏;投资3万元,添置了室内广播系统; 投资9万元,购置了压力锅炉,方便了师生。投资8万元,维修、改造了教师宿舍(第8栋)屋面、下水管道; 投资4万元,添置了一体机、激光打印机,结束了老师长期用钢板刻印蜡纸的历史,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投资11万元新建拥有40台电脑的计算机教室,学校接收机房建成,有线电视节目送至教师住宅与每个教室。
2002年高考,学校再创辉煌。上重点本科30人,上600分的高分考生有毛耿、李健、杨万里、邓志义等6人,其中肖和军任教的182班占了4人。学校被评为市教育局“中小学常规管理先进单位”、涟源市“高考先进单位”、“娄底市会考工作先进单位”、学校团委被评为涟源市“共青团工作、特色工作先进单位”、共青团工作目标管理三等奖。学校工会被评为市总工会“工会工作先进单位”。
2002年,肖和军获本年度涟源市立功人员。
2003年1月,投资3万元建成了校庆捐款纪念碑。148个单位、706人在纪念碑上留名。校庆捐款(物)达70余万元,其中捐款万元以上的个人有:梁稳根18万元,邓建华2万元和立式空调一台,张建祥、李仲初、梁卫东各1万元;捐款5000元以上的个人有:曾求腾、冯国文、周卫东、梁湖清。
2003年3月,学生参加娄底市高中生话题作文竞赛7人获奖,其中191班学生彭洲美荣获一等奖。《梁稳根奖励基金会涟源三中分会奖励实施》制订。
2003年3月26日,湖南省三一集团战略发展委员会主任李俊杰应邀为师生作“成功人生”专题学术报告。
2003年3月25日—26日,学校第22届学生田径运动会举行,26人次破12项校运会纪录。
2003年4月3日,梁稳根委派董事长助理李春才送来梁稳根奖励基金3万元。
2003年4月11日,中国创造学讲师团首任团长关原成教授应校友梁稳根之邀为师生作“教你创造”专题学术报告。2003年4月18日,我国当代教育艺术家、世界知名学者、著名教育家、演讲家、首都师大教授李燕杰应校友梁稳根之邀来校为师生作“智慧人生”演讲。
2003年5月27日,梁稳根奖励基金涟源三中分会首次颁奖,教师代表肖育成、肖福清、刘仁绍等11人,学生代表190班曾建彪等18人受奖。总奖金共计27680元。
2003年5月,学校晨钟文学社在2003年第5期《花季?雨季》(下半月刊)文学社团专栏被推介,199班学生吴朝霞等7位学生作品发表。
2003年6月,学生参加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和湖南省教育报刊社组织的“庆世纪盛会,抒美好未来”大型征文比赛,217班学生梁晓峰、200班学生刘正南获二等奖,205班学生毛艳、190班学生曾喜梅获三等奖。
2003年7月2日,三一集团总经理助理王如林转来校友梁稳根董事长30万元奖励基金。
2003年8月,市委决定撤销太和中学,教师、学生分期撤往立珊中学与三中,周红湘等8位教师首批并入。是年秋,招收三个初中班。涟源三中再次成为一所完全中学。
2003年9月,肖育成调离涟源三中。
2003年10月28日,学校投资10多万元的多媒体教室建成并投入使用。
2003年11月14日—16日,校友梁稳根派专人专车来校接肖福清、毛东源、刘仁绍、姚洁文等九位任课教师及校长吴梦周等11名教师代表去长沙参观考察了三一工业城、三一重工生产车间。梁总热情接待并勉励三中人奋发图强,重振三中雄风。
2003年11月22日,教育局组织全市教职工粉笔字比赛,学校荣获市属学校组团体总分第一名,曾干雄、邓秋桂老师分获一、二等奖。
2003年11 月底,学生参加第四届“新圃杯”全国语文阅读竞赛,学校获湖南省组织奖,199班学生刘明清获省三等奖,210班学生钟敏、205班学生毛艳获娄底市一等奖。
2003年学校获得“娄底市安全文明单位”、“涟源市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单位”、“涟源市花园式单位”、“涟源市工会工作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学生奥赛11人次获娄底市级以上奖励,其中200班学生彭六生获省生物奥赛三等奖。
2003年黄江红获本年度涟源市立功人员。
2004年元月在田径场西端破土动工兴建新食堂。
是2004年4月,市委下发了《关于涟源市高中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文件,学校教育改革拉开序幕。
是2004年4月5日—6日,学校举行了第23届田径运动会,29人次破16项校运会纪录。
2004年5月19日—20日,涟源市教育系统南部赛区教职工羽毛球赛在学校球场举行,三中女队获团体赛第二名。
2004年5月26日,新学生食堂主体工程完成。2004年6月2日梁稳根奖励基金第二次颁奖。教师代表李济源、邓秋桂、李建兴、吴建义、黄江红、李曙东6人,学生代表曾丽君、邓松仁等36人获得奖励。总奖金38431.2元
2004年6月29日,全校教职工会上,市教育局党组成员严梦雄传达了高中改革精神,部署了我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方案。
是2004年年7月,太和中学全部解散,部分教师并入,初三分来3个班,此时初中部共有8个教学班。
2004年7月10日,学校新的行政班子确定。吴梦周被市委、市任命为涟源三中校长兼支书。教育局聘任邓秋桂、肖和军为学校副校长。杨激文任办公室主任、刘瑜忠任政教处主任,肖和军任教务处主任(兼),邓石坚任总务处主任,曾恕良任初中部主任。“涟源三中教育改革领导小组” 成立,吴梦周任组长,制订了《涟源三中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涟源三中教育改革教职工聘任方案》。
2004年8月,学校通过三轮聘任完成了所有教职工的岗位聘任。
2004年8月13日,学校食堂兼办公楼竣工2004年8月14日,早餐新食堂正式营业。
是2004年9月4日—10日,高一新生军训。2004年9月18日第五届五次职代会召开,杨激文当选为学校工会。
2004年10月—11月,由周栋权制作辅导、彭新华主讲的网络课《背影》在娄底市语文网络教学竞赛中荣获一等奖,其课件同年在娄底市计算机作品制作比赛中荣获二等奖,周艳芳、曾干雄在娄底市优质课竞赛中分别获得二等奖。
2004年10月中旬,省级课题《“人文孙水”专题研究学习网站》立项。
2004年11月16日,娄底市爱卫会来校检查验收省级文明卫生单位。
2004年11月底,学校投资36万元的校园网建成,并开通了涟源三中教育信息网站。
2004年12月中旬,学校投资10多万元,建立了热水池,安装了热水管,将热水直接送到了男、女生宿舍,开涟源市送热水进学生宿舍之先河。拓宽了校门口水泥公路。
2004年12月25日,吴梦周、李建兴去长沙同升湖国际实验学校参加湖南省首届“十佳百优”文学社团颁奖大会,学校晨钟文学社荣获“优秀文学社团”,捧回了第一块省级奖牌。
2004年,全校教职工在新任行政班子的领导下,上下同心,狠抓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2004年下期娄底市组织高中各年级统考,在生源质量较差的情况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其中228班学生刘建强名列市第5名,221班学生邓松仁名列市第24名,220班学生刘文义、221班学生刘文兵并列市第40名。
2004年9月,邓秋桂被娄底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市科技局、确认为“娄底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2004年9月,刘成贵、陈爱莲分别获娄底市优秀教师、涟源市优秀教师。肖和军获2004年度涟源市立功人员。学生参加奥赛7人次获得娄底市奖励,其中210班学生曾华安获生物奥赛一等奖。226班学生肖炜在“珍爱生命,健康成长”征文竞赛中获全国三等奖。
是年,学校先后获得了娄底市安全文明单位、娄底市园林式单位、
娄底市文明卫生单位、湖南省文明卫生单位、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娄底市中小学常规管理先进单位、涟源市共青团目标管理一等奖、涟源市工会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学校晨钟文学社获得湖南省首届优秀文学社团称号。
2005年5月,荣获学校第三届“梁稳根奖励基金”的教师和学生前往长沙“三一重工”、湖南大学、中南大学等地参观学习。
2005年6月,肖和军、陈爱莲、李建兴、易征兵、刘成贵、彭红旗、李爱民、颜顺初、刘媛斌、吴建清等老师荣获学校首届“十佳师德标兵”称号。
2005年7月,学校购回150千瓦的发电机,解决了学校常因停电所带来的困难。
2005年9月,周栋权老师撰写的论文《试论现代教育技术与素质教育》在中国教育学会组织的“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论坛”征文评比大赛中荣获国家级一等奖,并作品已入选人民日报出版社大型教育文献《现代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指导全书》。
2005年12月,邓松仁化学奥赛获国家级三等奖,刘建强获数学省一等奖。
2005年12月9日,学校德高望重的退休老教师刘仁绍因病逝世,享年85岁。
是年,李建兴老师荣获涟源市首届“十佳师德标兵”称号,李爱民老师被评为涟源市立功人员
2006年1月,学校全体教职员工统一着装,拍摄了第一张单位全家福。
2006年5月,学校大礼堂修葺一新,配置了192套餐桌餐凳和4台34英吋彩电,极大改善了学生们的就餐环境。
2006年8月13日,校长吴梦周率教务处副主任李建兴,晨钟文学社负责人曾健民老师赴北京参加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首届金葵花中国校园文学社作品评选及中国小作家协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晨钟文学社作为娄底市唯一单位荣获“全国百优文学社团”称号,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少工委副主任张晓兰给三中颁奖。吴梦周、李建兴、曾健民被评为“首届金葵花中国校园文学优秀指导老师”;李建兴荣获“优秀论文奖”;邓松仁、邓志美、毛艳、李戴斌等八位同学获“优秀作品奖”。
2006年10月,学校田径队参加市第34届中学生田径运动会,荣获高中组团体总分第三名。
是年,易征兵老师被评为涟源市立功人员。
2007年1月,《娄底晚报》校园记者站进驻学校并举行了隆重的授牌仪式。
2007年2月,姚春发从立珊中学调来三中任校长兼支书,吴梦周调离。
2007年3月,学校晨钟文学社成为中国小作家地方活动基地,副校长肖和军为基地主任。
2007年3月,涟源市高三地理学科分析会在学校举行,学校校长姚春发作中心发言。
2007年4月,文学社会社负责人曾健民老师赴省文联参加省校园艺术联合成立大会,学校当选为第一批会员单位,中国作协副谭谈为学校晨钟报题词:“希望晨钟的钟声更响亮”。
2007年4月19日,高二文科240班童咏琴在指导老师戴永胜老师的带领下代表湖南省赴北京参加第二届“恒源祥文学之星”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荣获全国一等奖并出席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颁奖典礼,受到国家***的亲切接见。
2007年7月,学校任课教师分科分批参加湖南省新课程改革培训。
是年,学校荣获娄底市德育先进单位、娄底市文明单位称号。
学校晨钟文学社荣获湖南省第二届“优秀文学社团”称号。肖和军副校长、曾健民老师分别得获校园文化先进管理工作者和优秀指导老师荣誉称号。
刘媛斌老师荣获“巾帼建功标兵”称号,李爱民老师获得娄底市“优秀教师”荣誉称号,彭红旗老师荣获涟源市“优秀教师”, 曾健民老师被评为立功人员,邓月勇、吴峰老师荣获涟源市“优秀班主任”称号,梁光明、曾健民老师获涟源市“高考先进个人”称号。
李雨薇同学在教育部关工委组织的全国青少年主题教育“知荣明辱树新风”征文中荣获全国二等奖。
2008年4月,娄底市2008年地理高考学科分析会在学校举行。刘阔卿老师的专题课《气象灾害》获娄底市一等奖。
2008年4月26日至29日,肖理嫦率258班谢娟同学代表湖南省赴上海参加第三届“恒源祥文学之星”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现场总决赛,荣获全国一等奖。
2008年5月,在涟源市中学生迎奥运促环保知识抢答赛中,学校代表队荣获二等奖(第二名)。
2008年5月19日下午2点28分,全校师生为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默哀3分钟。自5?12大地震以来,全校师生为灾区捐款合计四万八千余元。
2008年5月27日,美术教师谢小和代表娄底市赴张家界参加湖南省优质课竞赛,荣获省级二等奖。
2008年6月,学校全体党员27人,在姚春发书记倡导下,自愿为四川灾区交纳特殊党费1650元。
2008年7月,在娄底市迎奥运育才奖评选活动中,刘桂群老师被评为优秀体育教师。
2008年11月,校田径参加市第36届中学生田径运动会,荣获高中组团体总分第四名,被评为精神文明队。
2008年11月7日,晨钟文学社在湖南省校园文联理事会扩大会议暨《新课程改革与校园文学》课题研究工作会议上被评为校园优秀文学社团,晨钟报被评为优秀文学社刊,曾健民老师被评为优秀文学教育指导老师。
2008年12月,教务主任易征兵赴长沙参加湖南省优秀教研员、教研组、会员颁奖大会,学校生物教研组荣获2008年度湖南省中学生生物学科“优秀教研组”。
是年,李建兴老师被评为涟源市立功人员,周自荣老师荣获涟源市高考先进个人。梁艳同学参加教育部关工委举行的“奥运,阳光校园”征文活动,荣获全国三等奖。
普高四十年,老师们忠于职守,勤奋工作,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有用人才。普高40年来共招收高中275个班,高中毕业复习班12个,英语职高班2个。带办英语师资培训班、卫生、农机班4个。毕业生16720人。初招收69个班,毕业生3000余人。
六十八年来,学校历尽艰辛,桃李欣荣、硕果累累,学校为国家培育了二万三千余名有用人才。三中学子在各自的岗位上,为祖国的革命和建设大竞风流,为人类的进步与繁荣施展才华。
今日的涟源三中,硬件建设成绩斐然;校园布局合理,面貌焕然一新;办学条件大大改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三中人决心继承和发扬六十年来的光荣传统,谨遵“真诚团结、勤奋守纪、文明整洁、求索进取”的校训,在三中史册上再写光辉篇章。
求有关杨利伟的资料,段点
杨利伟小档案(来源:解放军报)
民族:汉出生年月:1965年6月21日
籍贯:辽宁省绥中县
政治面貌:党员
身高:168厘米
体重:65公斤
家庭成员:妻子张玉梅,儿子杨宁康
简历:1983年6月入伍,1987年毕业于中国空军第八飞行学院,历任空军某师飞行员、中队长,曾飞过强击机、歼击机等机型,安全飞行1350小时,被评为一级飞行员,现为中国航天员大队航天员;1996年,参加航天员初选,入围;1998年1月,从800多名入围者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首批航天员之一;在“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准备阶段,经专家组无记名投票,入选“3人首飞梯队”,并被确定为首席人选。
杨利伟的心声
出征前,杨利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记者见面会上,回答本报记者的提问时,向全军将士吐露了自己的心声。
本报记者问:通过军报,最想对三军战友说些什么?杨利伟答:作为一名航天员,我首先是一名共和国的军人;作为一名军人,通过这么多年军队对我的培养和教育,我想,在执行这次任务中,一定能够发扬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战胜一切困难,坚决完成任务。我也想通过军报感谢全军战友对我们的鼓励、关心和厚爱,也请战友放心,我一定不辜负你们的期望,为我们的军旗增彩。
“为着人类的和平与进步,中国人来到太空了!”登上“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之际,身着航天服的中国载人航天首飞航天员杨利伟,满怀为记者写下这句话。
中国人来了,杨利伟来了!2003年10月15日9时整,随着38岁的中校航天员杨利伟乘坐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载人飞船飞向太空,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终于成真,中国成为继俄美之后第三个将航天员送上太空的航天大国。
全世界都记住了一个中国人的名字———杨利伟。
驾歼击机叱咤风云十年
1965年6月21日,杨利伟出生在辽宁省绥中县一个书香门第家庭。
杨利伟的父亲是上世纪60年代初期毕业的大学生。父亲先当教师,后在绥中县一家农副产品公司做行政工作;母亲在县里一所中学任语文老师,直到退休。他还有一个姐姐、一个弟弟,全家5口人和和睦睦,过着舒心平静的生活。
“踏踏实实办事,老老实实做人”,这是杨利伟父母对他的要求。儿时的杨利伟脑子灵,反应快,还是个娃娃头。小学毕业时,他以优异成绩考进县重点中学尖子班,并多次参加全县中学生的数学竞赛,拿过不少奖。
1983年夏季,18岁的杨利伟考进中国空军第八飞行学院。在4年的学院生活中,他的学习训练成绩一直很优秀。
1987年,杨利伟从飞行学院毕业,成为空军某师一名强击机飞行员。天生聪慧加上勤奋努力,他不久便成了师里的飞行尖子,后来他又成为一名优秀的歼击机飞行员。10年间,他从华北飞到西北,从西北飞到西南,祖国的万里蓝天留下了他矫健的身影。
1992年夏,杨利伟所在部队来到新疆某机场执行训练任务。那天,他驾驶着战鹰在吐鲁番艾丁湖上空作超低空飞行。突然,飞机发出一声巨响,霎时间仪表显示汽缸温度骤然升高,发动机转速急剧下降!杨利伟明白,自己碰上了严重的“空中停车”故障,飞机的一个发动机不工作了!紧急关头,杨利伟异常冷静:一定要把飞机开回去!
他稳稳地握住操纵杆,慢慢地收油门,驾驶着只剩一个发动机的战机一点点往上爬升、爬升。500米、1000米、1500米,飞机越过天山山脉,向着机场飞去。快接近跑道时,剩下的一个发动机也不工作了。他果断取应急放起落架的措施,顺利地将完全失去动力的战机紧急降落在跑道上。
当他从机舱出来时,飞行服已经全部被汗水湿透。战友们纷纷围上来同他拥抱。团长激动地当场宣布,给杨利伟记三等功一次。
对这次“空情”的正确处置,显示了杨利伟优秀的心理素质。
从800名入围者中脱颖而出
1996年初夏,身高1.68米、体重65公斤的杨利伟接到通知,赴青岛疗养院参加航天员初选体检。初检合格,他又接通知到北京空军总医院参加临床体检。杨利伟心里高兴,提前3天就来了。护士和他开玩笑:“你也太积极了吧?”
再接下来,他来到北京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参加“特检”,也就是航天生理功能检查。
人类第一个飞上太空的前苏联航天员加加林,曾这样描述他当时参加航天员选拔体检时的情景:除检查健康状况外,医生们在每一个人身上寻找是否有潜伏的缺陷。他们借助于一切可能的生化的、生理的、脑电的和心理的方法和特别的功能试验进行检查。在各种非常稀薄的空气压力舱内检查我们,在离心机上旋转我们。所有这一切用了几周时间,淘汰了不少同伴。
中国航天员的选拔也要“过五关斩六将”。医学临床检查,要对人体的几十个大大小小的器官逐一检查。随后的航天生理功能检查更是苛刻,要在离心机上飞速旋转,测试受试者胸背向、头盆向的各种超重耐力;要在低压试验舱使受试者上升到5000米、10000米高空测试耐低氧能力;要在旋转座椅和秋千上检查受试者前庭功能。几个月下来,800多名初选入围者已所剩无几。
杨利伟顺利地过了一关又一关。他做的最后一项检查是“万米缺氧低压检查”。这要先在舱外吸氧排氮,然后坐进模仿万米低压的舱里。当从模拟的万米高度下降时,他心想:“总算都通过了”,心里不由一阵轻松,下意识地摸了摸头。结果把医生给弄紧张了,下来后忙问他:“你是不是在上面很难受啊?”
杨利伟是最的,也是最优秀的。他的临床医学和航天生理功能各项检查的指标都达到优秀,征服了评选委员会全体专家。1998年1月,作为中国首批航天员中的一分子,杨利伟带着他的梦想与追求,来到了北京航天员训练中心。
隆冬时节,北京的气候特别寒冷,而他心里热乎乎的。他和其他十几位航天员来到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火箭系统、飞行系统、测控系统实地参观,聆听专家的授课。他对航天员职业的理解,由最初的神秘感变得深刻起来。
他了解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几十年的攻关奋战中,中国有了自己的导弹、、人造地球卫星,如今又开始了向载人航天的冲刺;在他和其他中国航天员的身后,有许许多多的无名英雄在默默地奉献,千军万马托举着中国的“神舟”。
他联想到,中国古代便有了嫦娥奔月的飞天梦想。几千年来,多少文人墨客为此写下动人诗篇,更有万户等人做出了极其悲壮的尝试。如今,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将要在他的参与和努力下变成现实!
杨利伟能不为之激动和自豪!
奋力攀登“上天阶梯”
当年同加加林一道入选的前苏联航天员阿列克谢·列奥诺夫,曾把航天员的训练阶段称之为“上天阶梯”。他的同伴瓦列里·贝可夫斯基则补充说:“这不是一个短的阶梯。”他们没说错。
杨利伟要攀越的第一道阶梯是基础理论训练。当了10多年飞行员,现在重新坐进课堂里,《载人航天工程基础》、《航天医学基础》、《解剖生理学》、《星空识别》……十几门课程要从头学起。
离开空军部队时,为他送行的师长曾对他说:“你的身体和训练,我没什么可担心的。但你可能要面临学习许多新东西的挑战。”当时,杨利伟对这话并没太在意。
这会儿感触深了。他给老师长打电话:“让您说中了呀!现在我就像准备高考的学生一样天天在背功课。”
杨利伟天生就是个不甘落后的人,想起肩负的神圣使命,他更是废寝忘食。他回忆说:“初来时的两年,晚上12点前没睡过觉。”
他过去的英语基础比较薄弱,为记住单词和语句,就每晚从航天员公寓往家里打电话,让妻子张玉梅在电话里提问。一遍一遍,反反复复。后来考试时,他居然考了100分。
第二道阶梯是航天环境适应性训练。这是一项非常艰苦的训练。仅以其中的“超重耐力”训练为例,在飞船处于弹道式轨道返回地球时,超重值将达到十几个“G”,即人要承受相当于自身重量十几倍的压力。通常情况下,这很容易造成人呼吸极度困难或停止,意志丧失、黑视甚至直接影响生命安全。杨利伟必须通过训练来增强自己的超重耐力。
“离心机”训练是航天员提高超重耐力最有效的形式。在圆圆的大厅里,杨利伟坐进一只8米多长铁臂夹着的圆筒里。在时速100公里高速旋转中,他不仅要练习紧张腹肌和鼓腹呼吸等抗负荷动作,而且还要随时回答提问,判读信号,保持敏捷的判断反应能力。
离心机在旋转,负荷从1个G逐渐加大到8个G。杨利伟的面部肌肉开始变形下垂、肌肉下拉,前额高高突起。做头盆方向超重时,他的血液被压向下肢,头脑缺血旋晕;做胸背方向超重时,他的前胸后背像压了块几百斤重的巨石,造成心跳加快,呼吸困难。每做一次训练,他都要付出巨大的体力消耗。
杨利伟是个爱动脑筋的人,他懂得,教员所讲授的抗负荷方法要靠个人在实践中体验和摸索。所以,每次训练他都有意识地按照个人体验的方法去练习,及时与教员沟通,总结经验,掌握好抗负荷用力和频率的度,慢慢地琢磨出规律和方法,使这项极具挑战、严酷苛刻的训练逐渐变得轻松起来。
“转椅”和“头低位”训练,也是常人难以承受的,可杨利伟同样做得十分出色。
一个休息日,妻子回家时发现他一个人在客厅里不停地转圆圈,非常惊讶地问:“你这是在干什么?”他说:“过两天我们就要做转椅训练考核了,我先刺激刺激自己。”
一位对航天员训练要求非常苛刻的老专家十分自豪地说:“杨利伟在转椅训练上成绩是最出色的,他是我最得意的学生。”
同样,做“头低位”训练前好几天,杨利伟晚上睡觉就不枕枕头了。据他说也是为了“先刺激刺激自己”。
其他的“阶梯”还有体质训练、心理训练、专业技术训练、飞行程序与任务模拟训练、救生与生存训练等等。杨利伟以他对航天事业的无比热爱和执著追求,严格要求自己,把一切做得精益求精,各项训练成绩都成为同伴中的佼佼者。
任何事情都不能影响我的训练
杨利伟的妻子张玉梅原来是位中学教师,后特招入伍到部队当了档案资料员。她娴静文弱,两人婚后夫唱妇随。为支持丈夫的事业,张玉梅承担了所有家务,即便是儿子出生时,也没耽误丈夫的工作。
儿子杨宁康,上小学三年级了。小宁康心目中最大的英雄就是自己的爸爸。老师让写作文,他就拿着爸爸的照片,写成一篇《爸爸的雄姿》。他写道:“看到照片上爸爸为祖国航天事业无私奉献、刻苦训练的雄姿,我就非常自豪和骄傲。”这篇作文后来上了学校的《作文导报》,小宁康还得了18元稿费。
2001年7月,妻子张玉梅因病住进医院,需要做手术。张玉梅说:“当我被推进手术室的一刹那,看到杨利伟对我那种从未有过的万般牵挂和怜爱歉疚的眼神时,心如刀绞啊!”
手术后,张玉梅身体十分虚弱,24小时平躺在床上一点儿都不敢动。可是,手术后第三天,杨利伟就要告别妻子去吉林某空军基地,进行航天员高空飞行训练。
临行前一天,他在妻子病床边的椅子上整整坐了一晚,然后义无反顾地回到了航天员大队。
大队领导说:“你妻子病得很重,你是不是……”
杨利伟说:“请首长放心,我已请老母亲过来帮我照顾,任何事情都不能影响我的训练。”
这次高空飞行训练,杨利伟完成得干净利落,再次取得优秀成绩。
大队领导告诉记者:“一边是病重的妻子,一边是紧张的训练,杨利伟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但是,他的训练成绩在稳步提高,在同伴中始终名列前茅。”
被专家组投票确定为“首席人选”
好中选优,强中挑强。“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准备阶段,经专家组无记名投票,杨利伟以其优秀的训练成绩和综合素质,被选入“3人首飞梯队”,并被光荣地确定为首席人选。
杨利伟全身心地投入了“强化训练”。
大部分的时间,他都呆在“飞船模拟器”中。飞船模拟器是在地面等比例真实模拟飞船内环境、对航天员进行航天飞行程序及操作训练的专业技术训练场所。人们常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飞船从发射升空进入轨道,再调姿返回地球,持续时间几十个小时甚至上百个小时,飞行程序指令上千条,操作动作有一百多次。舱内的仪表盘红蓝指示灯密密麻麻,各种线路纵横交错,各种设施产品星罗棋布。要熟悉和掌握它们,并能进行各种操作和故障排除,只有靠反复演练。
杨利伟把能找到的舱内设备图和电门图都找来,贴在宿舍墙上,随时默记。他还用小摄像机把座舱内部设备和结构拍录下来,输入电脑,自己刻制了一个光盘,业余时间有空就看。
每次训练,杨利伟的眼睛总是那么亮,各项检查总是那么细,每个动作总是那么到位。他以自己严肃认真的精神和熟练的技术赢得了教员的称赞。在最后阶段的专业技术考核中,教员为他设置了许许多多的故障陷阱,他都能很快地发现,迅速排除。每次考核结束后,教员都要问他:“操作有没有失误?”他都自信地回答:“没有什么失误!”
在5次正常飞行程序考试中,他获得了2个99分、3个100分的好成绩,专业技术综合考评排名第一。
发射前夕,杨利伟来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参加“人、船、箭、地”联合测试演练。
此刻,身经百炼的杨利伟对飞船飞行程序和操作程序已是滚瓜烂熟,倒背如流。他自信地告诉记者:“现在我一闭上眼睛,座舱里所有仪表、电门的位置都能想得清清楚楚;随便说出舱里的一个设备名称,我马上可以想到它的颜色、位置、作用;操作时要求看的操作手册,我都能背诵下来,如果遇到特殊情况,我不看手册,也完全能处理好。”
飞船在实际发射时,起飞后3分20秒左右,罩在座舱外的“整流罩”将按程序被抛除,航天员在此时可以开始见到舷窗外的天空。然而在演练时,这只能是一种想象中的景况,不会实际发生。因此,指挥大厅里的老总们谁也没料到航天员在此时会有什么反应。
演练在进行,飞船座舱内的杨利伟在一丝不苟、忙而不乱地做着各种规定动作。程序刚刚走到3分20秒,指挥中心大厅里传来杨利伟响亮的报告声:“整流罩抛除,我看到窗外的天空了!”
一位老总惊讶地问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所长宿双宁:“你们的航天员训练得这么好,连这都知道?”
身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的宿双宁,自豪之情油然而生:“开玩笑,你都知道的事,他还能不知道?!”太空一往返,中华五千年。
人类自加加林以来,世界上已有数百名航天员,乘各种航天飞行器遨游过太空。今天,中国人凭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轻盈一跃,大步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首飞之前,杨利伟的心理教员曾问过他:“你想没想过真正坐上飞船去飞行,会是什么心情?”
他面带微笑回答:“我想,我会比平时训练更放松。就让我平静地去飞吧!”
哦,利伟!你肩负中华民族的重托,笑迎全世界的注目。为你起舞,朝阳送你凯旋!
(本文由奚启新、刘程、吴川生、杨永桢本报记者王文杰、范炬炜撰写)
亲人为你壮行
●本报记者杜献洲、丁海明
清晨,零星的秋雨中,站在北京航天城,西山上第一场瑞雪清晰可见。
今天,是中国首飞航天员杨利伟告别北京航天城,奔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日子。7点半,杨利伟的妻儿早早地站在欢送的队伍中,等待出征的亲人。
7点45分,一身戎装的杨利伟走来了。没想到,他和亲人的告别竟出人意料的平静,平静得就像他平时去上班。
杨利伟来到父母身边,对老人说:“天冷了,多穿些衣服,别惦记我。”说完,他回头对妻子笑了笑,既没有泪水,也没有拥抱。周围人多,妻子一时不知该说点啥,突兀地问了一句:“带便服没有?”他笑着反问:“带便服干啥?”说得大家都笑了。杨利伟俯身亲了一下儿子,
儿子调皮地说:“爸爸你早点回来,教我打游戏。”
记者见过种种军人的告别———上战场,上抗洪大堤,上风雪边关……然而却不曾见过如此重大的、划时代的告别,竟然这般轻松。
“你真的不紧张?”记者问。“有啥紧张的?”杨利伟笑着答道。“党和国家这么重视载人航天工程,现在的科技这么发达,咱们国家技术力量这么雄厚,我相信党和国家,相信科学技术,也相信我的爱人!”妻子张玉梅接茬说。
记者深深感到,杨利伟的家是一个温暖幸福的家。69岁的父亲杨德元是辽宁省绥中县一家农副产品公司的退休干部;与父亲同岁的母亲魏桂兰,是一位退休的中学老师,专门从老家赶来为儿子壮行,两位老人还带来了5斤儿子最爱吃的螃蟹。在某部任档案资料员的妻子张玉梅是杨利伟的同乡,当年是从县志上看到了杨利伟的“大名”,于是有了这段浪漫的爱情。学习出色的儿子杨宁康是三年级小学生,给爸爸的礼物早就准备好了,那是一篇发表在《作文导报》上的作文《爸爸的雄姿》:“我为自己有一位好爸爸而感到自豪……”
丈夫就要出征了,妻子凑在耳边说了句悄悄话:“别忘了打电话……”杨利伟使劲点了点头。
9点20分,杨利伟带着亲人的嘱托,带着全国人民的希望,带着中华民族的梦想,乘机飞向远方……
(本报北京10月12日讯)
苍穹定会报佳音
●本报记者杜献洲、丁海明
寒流给深秋的北京平添了几分冬意。杨利伟的离京给亲人留下了思念和牵挂。
12日晚8点多,家里的电话响了,张玉梅拿起听筒,丈夫熟悉的声音从远方传来。
先是夫问妻答:“咱爸咱妈好吗?”“都好。”“儿子好吗?”“好。”“你呢?”“好。”“你们都要保重身体。”
接着是妻问夫答:“今天顺利吗?”“顺利。”“你现在怎么样?”“一切都好。”“你要照顾好自己。”“我会的,你们放心。”
就是这几句简单的问答,在杨利伟走后的每天晚上,给这个小小的家带来温暖和慰藉。
然而细细想来,电话里,他们有意或是无意地绕开了最敏感的话题。
“有没有说起过‘一旦’或者‘万一’?”记者请英雄亲人原谅这难以回避的冒昧。
“没有,真的没有。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我们对这次发射都有一种近乎绝对的自信。再就是我们都有一种军人的奉献观:值得付出,就不求回报;尽力而为,就没有遗憾。”张玉梅的自信和坦然令人起敬。
毋庸讳言,“神舟”飞天之际,杨利伟的亲人几乎成了媒体追踪的焦点。但他们远远地避开了镜头和闪光灯,躲开了鲜花和掌声,生活一如往常那样平淡安宁。张玉梅照常上下班,父母每天搭班车接送孙子上学放学。
1998年,杨利伟被选为航天员,为全家赢得了荣耀。但这些年的甘苦,也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几年来,他们很少能全家团圆,杨利伟夫妇就在一个大院里工作,也难得见上一面。母亲扭伤了腰,几个月没下床,根本没让杨利伟知道。张玉梅身体不好,每个月都要到医院做检查,但她从没撂下家庭的重担。训练紧张时,杨利伟住在航天员公寓不能回家,她也是夜里和丈夫通电话。不是诉苦,更不是抱怨,而是帮丈夫复习英语。
14日的黄昏降临了。时钟嘀嗒,一分一秒地接近着“神舟”飞天的一刻。杨利伟的儿子小宁康指着夜空问妈妈:“妈妈,明天我能在天上找到爸爸吗?”(本报北京10月14日讯)
利伟,我为你喝彩
——航天员大队大队长申行运观看飞船发射侧记
●牟加金
“5、4、3、2、1,点火!”
随着震耳欲聋的一声巨响,神箭托举“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直刺苍穹,中国航天员杨利伟开始了中华民族的“飞天”之旅。
现场观看发射的人群欢呼着、跳跃着,用特有的方式庆祝这个历史性的时刻。中国航天员大队大队长申行运抑制不住喜悦的泪水。
回首往事,申行运感慨万千。
1998年1月,杨利伟和战友们来到北京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以此为标志,我军历史上第一个航天员大队正式组建。为了建设好这支全军惟一的特殊部队,申行运先后到一些空军部队实地考察,深入飞行员生活一线,考察了解飞行员的生活规律。
申行运忘不了,在5年多的时间里,杨利伟和他的战友们付出的艰辛。基础理论功课多,他们一门一门钻研,白天上课,晚上休息,在外地休养还要背英语单词;技能训练难度大,他们迎难而上,勇于攻关,一项一项苦练。
申行运忘不了,杨利伟这个精明的小伙子,精神总是那样饱满,干劲总是那样十足,妻子做手术也不肯耽误训练。在首飞选拔的5次考核中,他获得了两个9 9分,三个100分的好成绩,以专业技术综合考评第一的排序,成为我国载人航天的“首飞航天员”。利伟啊,我的好战友、好兄弟,我为你骄傲,为你喝彩!
(本报酒泉10月15日电)
父老乡亲眼中的杨利伟
●焦玉庆、韩军、本报记者韩国贤
今天,在中华民族第一位“太空人”的故里、素有“关外第一县”之称的辽宁省绥中县,父老乡亲们都情不自禁地回忆和述说起英雄昨天的故事。1提起杨利伟,有着38年教龄的绥中县中心小学退休教师王素英神飞扬:“我教过的学生不下2000人,其中绝大部分都记不起来了,但对杨利伟却印象很深。”
那是17年,王素英老师任绥中县中心小学五年级一班班主任。在这一届学生中,她至今还记得两个学生:一个叫顾大卫,另一个就是杨利伟。一天,贪玩的顾大卫被王老师地批了一顿,顾大卫一赌气不来上课了。看着王老师着急的样子,杨利伟主动找顾大卫做工作。一番入情入理的谈话后,顾大卫不但乐哈哈地背起了书包,还主动向老师道了歉。
那个年代,学校一度连粉笔都买不起。看到这种情况,有几位同学决定到附近的工厂偷铁块,卖钱交班费。杨利伟得知后对大家说:虽说为班里筹划班费是好事,但我们不能为此损害国家和集体的利益。
王素英老师说:“小利伟本身学习就好,我挺喜欢。这两件事更令我记得很清楚……”
在绥中县水利局河务处上班的弟弟杨俊伟,说起哥哥更是一脸的灿烂。哥哥自小就是他心中耀眼的一颗星。
杨利伟上中学时,绥中县城还没有全部通上电。由于家里生活困难,买不起蜡烛,杨利伟每天晚上点着煤油灯看书,第二天早晨起来常常“灰头土脸”的。到了冬天,为了省钱,他每天都借着火炉的光,边取暖边看书。由于学习刻苦,他的学习成绩始终位于班级的前列,特别是数学,多次代表班级参加学校组织的数学竞赛。2在杨利伟的成长道路上,有一个人对他影响比较大:老邻居赵忠山———一位1938年参加革命的老前辈。
赵忠山早已去世,但同是老军人的赵姨每次提及小伟子都是捧腹不禁:俺家那位“经历”丰富,小伟子天天跟在他大爷屁股后头听他讲战争年代的故事。
初中二年级时,学校组织学生到驻地附近的空军部队参观,杨利伟看到了飞行员的体能训练。为了能锻炼出一个合格体魄,他给自己制定了一个包括踢毽球、游泳、长跑等在内的详细健身。就是节日回到家中,他也要求自己在屋前的门楼上做规定数额的引体向上。进入冬季,滑冰是一项很好的运动项目。没有钱买滑冰鞋,他就找来两根钢锯条,自己制作了一双“冰鞋”。随着中考的临近,学习压力越来越大,但杨利伟的锻炼却雷打不动。3“这孩子特仁义。”这是左邻右舍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在绥中镇,杨利伟是一个公认的孝子。他当兵前,很少惹父母生气。当兵后,怕父母挂念,就是学习训练任务再重,隔两天就要给家中写封信。都说男孩子心粗,可杨利伟却想得很细。父母的生日他记得清清楚楚。每逢生日,二老都会收到杨利伟寄来的礼品。
在绥中县小庄乡孤家子村,杨利伟更是一位称道的好女婿。1990年,回乡探亲的杨利伟与在小庄乡中学任教的孤家子村女青年张玉梅结婚了。张玉梅到部队后,二老的身体一直不太好,每年看病吃药都要两三千元。每隔一段时间,杨利伟都要叮嘱张玉梅给家中寄钱。回家休时,还特意给老人带一些营养品和药品。
杨利伟和姐姐杨利军有着特殊的感情:上幼儿园时,县里给每个教师子女一个名额,为了让弟弟接受好的教育,姐姐就把名额让给了弟弟。由于父母工作忙,小利伟每天上下学,都是由姐姐手拉手接送。如今,杨利伟对外甥女的成长特别关心,时常打电话询问学习情况。而上高三的外甥女也特别相信舅舅,学习中遇到什么难题,都要打电话“求救”。
说起“小两口”的感情,在家乡更是传为佳话。张玉梅随军后,由于工作性质关系,两人始终是分多聚少。带孩子、做饭等家务大多是张玉梅一人承担。为此,杨利伟总感觉欠妻子太多。2001年春节休时,当着众多亲朋好友的面,杨利伟特地高歌一曲,一首《懂你》唱得妻子泪水涟涟。
心儿与你一起飞
●吴川生、牟加金、本报记者武天敏
10月15日上午8时许,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中国第一个走向太空的航天员杨利伟在飞船舱内待命起飞。舱内的摄像机镜头,把他的画面传向千里之外的首都北京。
此时此刻,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载人航天指挥大厅里,4名特殊的“观众”面对大屏幕情不自禁地轻声叫出声来:“孩子!”“利伟!”“爸爸!”……
他们,是杨利伟的父亲杨德元、母亲魏桂兰、妻子张玉梅和8岁的儿子杨宁康。他们作为特邀嘉宾,将在指挥大厅的大屏幕前为亲人杨利伟送行。
魏桂兰大妈今天刻意“打扮”了一番,外套里面穿了一件红色的毛衣,嘴唇上还涂了一层淡淡的口红。老人说:“今天是喜庆的日子,咱们都得精神一点儿!”
张玉梅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上的丈夫,把儿子杨宁康的手紧紧攥在手里,仿佛生怕调皮的儿子干扰了利伟。小宁康瞪着两只圆溜溜的大眼睛,看着穿着乳白色航天服
松桃县2022高考最高分是多少
663分。
2022年松桃县高考最高分是663分。松桃苗族自治县属于贵州省铜仁市辖县。是批准成立最早的自治县之一。
松桃地处武陵山脉主峰梵净山东麓,地处黔、湘、渝两省一市结合部,与湖南的花垣、凤凰相连接,同重庆的酉阳、秀山接壤,区位适中,交通便利,素有“黔东门户”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