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改革 教育改革

高考化学计算题,高考化学计算题解题方法与技巧

tamoadmin 2024-06-04 人已围观

简介1.高考化学试题的各种类型归纳2.总结归纳高中化学典型试题及解题方法3.如何做化学计算题?4.化学沉淀溶解平衡计算题浅析:大一沉淀溶解实验报告5.高中化学+有效的计算题解题思路把一定质量的6%的硫酸钠溶液蒸发掉15克水,剩下10ml浓度为10.4%的溶液,求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2、 将98%浓硫酸(密度=1.84 g/cm3)25ml加到100ml 2mol的稀硫酸中,然后加水稀释到250ml

1.高考化学试题的各种类型归纳

2.总结归纳高中化学典型试题及解题方法

3.如何做化学计算题?

4.化学沉淀溶解平衡计算题浅析:大一沉淀溶解实验报告

5.高中化学+有效的计算题解题思路

高考化学计算题,高考化学计算题解题方法与技巧

把一定质量的6%的硫酸钠溶液蒸发掉15克水,剩下10ml浓度为10.4%的溶液,求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2、 将98%浓硫酸(密度=1.84 g/cm3)25ml加到100ml 2mol的稀硫酸中,然后加水稀释到250ml,求此时硫酸的浓度?

3、 2.3克金属钠投入到97.7克水里做的溶液的百分比浓度?

4、 明矾样品(K2SO4?Al2(SO4)3? xH2O )2.37克配成125ml溶液,取20ml与25ml 0.064mol/L氯化钡反应恰好使硫酸根离子完全沉淀,求x值

5、 把2.48克Na2CO3?x H2O配成250ml,取出20ml加入16ml 0.2 mol/L盐酸正好完成反应,求X 及碳酸钠的浓度

6、 配制200ml 2mol/L硫酸溶液(密度=1.12 g/cm3 )和水各多少毫升?

习题3

1、8.53克氢氧化钠,碳酸钠固体,配制100ml,取出10ml与2mol/L盐酸反应,消耗掉盐酸10.5ml,求原氢氧化钠以及碳酸钠各为多少克?

2、将2mol/L盐酸逐滴加入到40克氯化钡和碳酸钡混合物中,直到二氧化碳全部放出后蒸干固体,增重1.1克 求1、原氯化钡的百分含量? 2、用去盐酸多少毫升?

3、秤取0.4克不纯碳酸钠,加入50ml,0.1mol/L硫酸溶液中,加热,再加入0.1mol/L烧碱溶液40ml,恰好中和硫酸 求1)可得多少mol二氧化碳 2)求无水碳酸钠的纯度

4、200ml 0.5mol/L盐酸与13.4克Na2CO3?x H2O恰好完全反应,X的值是多少/

5、石灰石样品0.4克加入50ml,0.2mol/L 盐酸作用,过量的酸用12.5毫升,0.2mol/L 氢氧化钠完全中和求碳酸钙的百分含量?

1解:设原溶液的质量为X,则硫酸钠的质量为0.06X

根据硫酸钠的质量不变得:

0.06X=0.104(X-15)

得X=35.45

硫酸钠的质量为0.06X=2.13

硫酸钠的摩尔质量为:142g/mol

原溶液中硫酸钠的摩尔质量为0.015mol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015.01=1.5mol/L

回复人:kokoroga,▲ (爱化学但不懂化学) 时间:2007-10-14 11:01:15 编辑

2楼

已经打分了!

回复人:jieshao,▲▲▲ (液晶化学) 时间:2007-10-14 22:15:28 编辑

3楼

2解:1.84*25*0.98=45.08 45.08/98=0.46mol 2*01=0.2mol 0.46+0.2=0.66mol 0.66/0.25=2.64

3解:2Na+2H2O=2NaOH+H2

46 80 2

2.3 y x 解得x=0.1g y=4g

4/(2.3+97.7-0.1)= 4.0%

6解:2*0.2=0.4mol 0.4*98=39.2g 39.2/1.12=43.9ml(H2SO4) 200-43.9=156.1ml(水)

习题1条件不足,没法算.

回复人:zyshao2007,▲ () 时间:2007-11-08 12:07:30 编辑

4楼

习题3:第一题根据氯化钠1:1离子守衡进行计算.

设氢氧化钠摩尔数为x,碳酸钠为y

40*x+106*y=0.853

x+2*y=2*10.5/1000

得出 x=

y=

回复人:wxjbuilder,▲▲ (Way to innovation! KINETICS/MECHANISM=FACT/FACTION) 时间:2007-11-30 18:14:54 编辑

5楼

第一题解:100g 6%的硫酸钠溶液,由94ml水与6g硫酸钠组成,所以,物质的量浓度=(6/142)/0.094=0.45mol/L

回复人:whc2007,▲ (最伤心的莫过于懂的太少!最后悔的莫过于学的不够!) 时间:2007-12-05 21:18:34 编辑

6楼

由于时间的问题,我现在可以回答你的第五个问题。从整个题目的布局来看,是比较简单的,我们要用反推的方法就很好解答;

第一步:先假设完全中和12.5毫升,0.2mol/L 氢氧化钠需要x mol的盐酸,则

NaOH +HCL =NaCL +H2O

得x=2.5/1000 mol

第二步是求50ml,0.2mol/L 盐酸的总物质量是50/1000*0.2=10/1000 mol

我们知道和石灰石反应的盐酸量是10/1000-2.5/1000=7.5/1000 mol

第三步是求石灰石的质量,设为x 克

CaCO3 + 2HCL=CaCL +H2O +CO2(g)则有 x=0.375克

所以样品的百分含量为W=0.375/0.4*100%=93.75%

回复人:whc2007,▲ (最伤心的莫过于懂的太少!最后悔的莫过于学的不够!) 时间:2007-12-05 21:18:41 编辑

7楼

[该帖子已被whc2007在2007-12-08 17:29:56编辑过]

回复人:whc2007,▲ (最伤心的莫过于懂的太少!最后悔的莫过于学的不够!) 时间:2007-12-05 21:19:46 编辑

8楼

[该帖子已被whc2007在2007-12-08 17:29:43编辑过]

回复人:whc2007,▲ (最伤心的莫过于懂的太少!最后悔的莫过于学的不够!) 时间:2007-12-05 21:20:20 编辑

9楼

由于时间的问题,我现在可以回答你的第五个问题。从整个题目的布局来看,是比较简单的,我们要用反推的方法就很好解答;

第一步:先假设完全中和12.5毫升,0.2mol/L 氢氧化钠需要x mol的盐酸,则

NaOH +HCL =NaCL +H2O

得x=2.5/1000 mol

第二步是求50ml,0.2mol/L 盐酸的总物质量是50/1000*0.2=10/1000 mol

我们知道和石灰石反应的盐酸量是10/1000-2.5/1000=7.5/1000 mol

第三步是求石灰石的质量,设为x 克

CaCO3 + 2HCL=CaCL +H2O +CO2(g)则有 x=0.375克

所以样品的百分含量为W=0.375/0.4*100%=93.75%

回复人:whc2007,▲ (最伤心的莫过于懂的太少!最后悔的莫过于学的不够!) 时间:2007-12-05 21:20:27 编辑

10楼

由于时间的问题,我现在可以回答你的第五个问题。从整个题目的布局来看,是比较简单的,我们要用反推的方法就很好解答;

第一步:先假设完全中和12.5毫升,0.2mol/L 氢氧化钠需要x mol的盐酸,则

NaOH +HCL =NaCL +H2O

得x=2.5/1000 mol

第二步是求50ml,0.2mol/L 盐酸的总物质量是50/1000*0.2=10/1000 mol

我们知道和石灰石反应的盐酸量是10/1000-2.5/1000=7.5/1000 mol

第三步是求石灰石的质量,设为x 克

CaCO3 + 2HCL=CaCL +H2O +CO2(g)则有 x=0.375克

所以样品的百分含量为W=0.375/0.4*100%=93.75%

回复人:whc2007,▲ (最伤心的莫过于懂的太少!最后悔的莫过于学的不够!) 时间:2007-12-05 21:21:11 编辑

11楼

从整个题目的布局来看,是比较简单的,我们要用反推的方法就很好解答;

第一步:先假设完全中和12.5毫升,0.2mol/L 氢氧化钠需要x mol的盐酸,则

NaOH +HCL =NaCL +H2O

得x=2.5/1000 mol

第二步是求50ml,0.2mol/L 盐酸的总物质量是50/1000*0.2=10/1000 mol

我们知道和石灰石反应的盐酸量是10/1000-2.5/1000=7.5/1000 mol

第三步是求石灰石的质量,设为x 克

CaCO3 + 2HCL=CaCL +H2O +CO2(g)则有 x=0.375克

所以样品的百分含量为W=0.375/0.4*100%=93.75%

回复人:whc2007,▲ (最伤心的莫过于懂的太少!最后悔的莫过于学的不够!) 时间:2007-12-05 21:21:41 编辑

12楼

从整个题目的布局来看,是比较简单的,我们要用反推的方法就很好解答;

第一步:先假设完全中和12.5毫升,0.2mol/L 氢氧化钠需要x mol的盐酸,则

NaOH +HCL =NaCL +H2O

得x=2.5/1000 mol

第二步是求50ml,0.2mol/L 盐酸的总物质量是50/1000*0.2=10/1000 mol

我们知道和石灰石反应的盐酸量是10/1000-2.5/1000=7.5/1000 mol

第三步是求石灰石的质量,设为x 克

CaCO3 + 2HCL=CaCL +H2O +CO2(g)则有 x=0.375克

所以样品的百分含量为W=0.375/0.4*100%=93.75%

回复人:whc2007,▲ (最伤心的莫过于懂的太少!最后悔的莫过于学的不够!) 时间:2007-12-05 21:22:09 编辑

13楼

从整个题目的布局来看,是比较简单的,我们要用反推的方法就很好解答;

第一步:先假设完全中和12.5毫升,0.2mol/L 氢氧化钠需要x mol的盐酸,则

NaOH +HCL =NaCL +H2O

得x=2.5/1000 mol

第二步是求50ml,0.2mol/L 盐酸的总物质量是50/1000*0.2=10/1000 mol

我们知道和石灰石反应的盐酸量是10/1000-2.5/1000=7.5/1000 mol

第三步是求石灰石的质量,设为x 克

CaCO3 + 2HCL=CaCL +H2O +CO2(g)则有 x=0.375克

所以样品的百分含量为W=0.375/0.4*100%=93.75%

化学计算题

悬赏分:10 - 解决时间:2008-5-25 11:17

有一瓶白色固体,取少量置于试管中加热,固体逐渐消失,放出水蒸气和其他两种气体,试管内除管口有少量水珠外,没有任何残留物。取0.350g这种固体跟过量的碱液反应,生成一种能使湿润红色石蕾试纸便蓝的气体,这些气体刚好能和30.0mL0.100mol/L硫酸完全反应,另取0.350g该固体跟足量盐酸反应,放出一种无色,无臭的气体,将这些气体通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0.400g白色沉淀

《1》计算0.350g固体中含有的阴离子和阳离子的物质的量。

《2》根据实验及计算结果确定白色固体是什么?并写出判断的依据。

提问者: qlak1204 - 魔法学徒 一级

最佳答案

跟过量的碱液反应,生成一种能使湿润红色石蕾试纸便蓝的气体和30.0mL0.100mol/L硫酸完全反应----氨气0.006mol

无色,无臭的气体,将这些气体通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0.400g白色沉淀 -----0.004mol二氧化碳

所以,白色固体是碳酸铵和碳酸氢铵的混合物。

NH4HCO3 ---- NH3 + CO2 + H2O

X X X

(NH4)2CO3 ---- 2NH3 + CO2 + H2O

Y 2Y Y

X+Y=0.004

X+2Y=0.006

X=0.002

Y=0.002

阳离子0.006mol

阴离子0.004mol

白色固体成分:0.002mol碳酸氢铵、0.002mol碳酸铵的混合物。

回答者: HadestheLord - 助理 二级 5-16 20:42

我来评论>>

评价已经被关闭 目前有 1 个人评价

100% (1) 不好

0% (0)

相关内容

一道关于溶解度的化学计算题。帮我算算。有分!

九年级化学计算题

初三的化学计算题。

化学计算题

3道初中化学计算题 很简单

更多相关问题>>

查看同主题问题:化学 计算题

其他回答 共 1 条

解:(1)由题意可推知,该固体跟过量的碱液反应有NH3生成,跟足量盐酸反应有CO2放出,加热该固体有水蒸气和其他两种气体(为CO2和NH3)放出,因此,该固体是NH4HCO3或(NH4)2CO3或NH4HCO3与(NH4)2CO3的混合物.

由于M(NH4HCO3)=79g/mol,M[(NH4)2CO3)]=96g/mol,

根据C元素守恒可得:n(固体)=n(C)=n(CO2)=n(CaCO3)=0.400g/(100g/mol)=0.004mol,

则M(固体)=0.350g/0.004mol=87.5g/mol,介于79g/mol~96g/mol之间,

因此,该白色固体是NH4HCO3与(NH4)2CO3的混合物。

(2)由(1)的结论可得:

n(NH4HCO3)+n[(NH4)2CO3]=n(C)=0.004mol----①

由于NH3刚好与H2SO4完全反应后的生成物有NH4HSO4或(NH4)2SO4两种情况,

当生成物是NH4HSO4时,则:

~~NH3 + H2SO4 = NH4HSO4

1mol~~~~1mol

n1(NH3)~0.03L*0.100mol/L

解得:n1(NH3)=0.003mol

由N元素守恒得:

n(NH4HCO3)+2n[(NH4)2CO3]=n(N)=n1(NH3)=0.003mol----②

当生成物是(NH4)2SO4时,则:

~2NH3 + H2SO4 = (NH4)2SO4

2mol~~~~1mol

n2(NH3)~0.03L*0.100mol/L

解得:n2(NH3)=0.006mol

由N元素守恒得:

n(NH4HCO3)+2n[(NH4)2CO3]=n(N)=n2(NH3)=0.006mol----③

联立①、②解方程组,无解,

联立①、③解方程组得:n(NH4HCO3)=0.002mol,

n[(NH4)2CO3]=0.002mol

所以,0.350g固体中含有的阴离子的物质的量为:

n(阴离子)=n(HCO3-)+n(CO3 2-)=n(NH4HCO3)+n[(NH4)2CO3]=0.004mol

0.350g固体中含有的阳离子的物质的量为:

n(阳离子)=n总(NH4+)=n(NH4HCO3)+2n[(NH4)2CO3]=0.006mol

阳离子为NH4+,阴离子CO3^2-或 HCO3-

生成的NH3物质的量

等于反应硫酸的物质的量的1/2

同理CO2的物质的量 等于生成的碳酸钙物质的量

高考化学试题的各种类型归纳

难点1 .守恒法 守恒法是高考中常考常用的一种解题方法。系统学习守恒法的应用,对提高解题速率和破解高考难题都有很大的帮助。●难点磁场请试做下列题目,然后自我界定学习本篇是否需要。现有19.7 g由Fe、FeO、Al、Al2O3组成的混合物,将它完全溶解在540 mL 2.00 mol·L-1的H2SO4溶液中,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8.96 L。已知混合物中,Fe、FeO、Al、Al2O3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284、0.183、0.274和0.259。欲使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完全转化为氢氧化物沉淀,至少应加入2.70 mol·L-1的NaOH(aq)体积是________。●案例探究[例题]将 CaCl2 和 CaBr2 的混合物 13.400 g溶于水配成 500.00 mL 溶液,再通入过量的 Cl2,完全反应后将溶液蒸干,得到干燥固体 11.175 g。则原配溶液中,c(Ca2+)∶c(Cl-)∶c(Br-)为A.3∶2∶1 B.1∶2∶3 C.1∶3∶2 D.2∶3∶1命题意图:考查学生对电荷守恒的认识。属化学教学中要求理解的内容。知识依托:溶液等有关知识。错解分析:误用电荷守恒:n(Ca2+ )= n(Cl-) + n(Br-),错选A。解题思路:1个 Ca2+ 所带电荷数为2,则根据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知原溶液中:2n(Ca2+) = n (Cl-) + n (Br-)将各备选项数值代入上式进行检验可知答案。答案:D●锦囊妙计化学上,常用的守恒方法有以下几种:1.电荷守恒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即:阳离子物质的量(或浓度)与其所带电荷数乘积的代数和等于阴离子物质的量(或浓度)与其所带电荷数乘积的代数和。2.电子守恒化学反应中(或系列化学反应中)氧化剂所得电子总数等于还原剂所失电子总数。3.原子守恒系列反应中某原子(或原子团)个数(或物质的量)不变。以此为基础可求出与该原子(或原子团)相关连的某些物质的数量(如质量)。4.质量守恒包含两项内容:①质量守恒定律;②化学反应前后某原子(或原子团)的质量不变。此外,还有物料平衡,将编排在第16篇——水的电离中。●歼灭难点训练1.(★★★)将 3.48 g Fe3O4 完全溶解在 100 mL 1.00 mol/L 的 H2SO4(aq) 中,然后加入 K2Cr2O7(aq)25.00 mL,恰好使 Fe2+全部转化为 Fe3+,且 Cr2O 全部转化为 Cr3+。则 K2Cr2O7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2.(★★★)某露置的苛性钾经分析含水:7.62%(质量分数,下同)、K2CO3:2.38%、KOH :90.00%。取此样品 1.00 g 放入 46.00 mL 1.00 mol·L-1 的 HCl(aq) 中,过量的 HCl 可用 1.070 mol/L KOH(aq)中和至中性,蒸发中和后的溶液可得固体_______克。3.(★★★★)A、B、C三种物质各15 g,发生如下反应:A+B+C D反应后生成D的质量为30 g。然后在残留物中加入10 g A,反应又继续进行,待反应再次停止,反应物中只剩余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次反应停止时,剩余B 9 gB.第一次反应停止时,剩余C 6 gC.反应中A和C的质量比是5∶3D.第二次反应后,C剩余5 g4.(★★★★★)(1)中学教材上图示了NaCl晶体结构,它向三维空间延伸得到完美晶体。NiO(氧化镍)晶体的结构与NaCl相同,Ni2+与最近O2-的核间距离为a×10-8cm,计算NiO晶体的密度(已知NiO摩尔质量为74.7 g·mol-1)。 图1—1(2)天然的和绝大部分人工制备的晶体,都存在各种缺陷,例如在某种NiO晶体中就存在如图1—1所示的缺陷:一个Ni2+空缺,另有两个Ni2+被两个Ni3+所取代。其结果晶体仍呈电中性,但化合物中Ni和O的比值却发生了变化。某氧化镍样品组成为Ni0.97O,试计算该晶体中Ni3+与Ni2+的离子数之比。附:参考答案难点磁场提示:根据 Na 原子守恒和 SO 守恒得如下关系:2NaOH ~ Na2SO4~ H2SO4则:n(NaOH) = 2n(H2SO4)c(NaOH)·V [NaOH(aq)] = 2c(H2SO4)·V [H2SO4(aq)]V [NaOH(aq)]可求。答案:800 mL歼灭难点训练1.提示:Fe3O4中 +2 价铁所失电子物质的量与 Cr2O 中+6 价铬所得电子物质的量相等。×(3-2)= 0.02500 L×c(Cr2O )×(6-3)×2。答案:0.100 mol·L-12.提示:根据 Cl 原子守恒得:n(KCl) = n(HCl) = 1.00 mol·L-1×0.04600 L = 4.60×10-2 mol,m(KCl) 易求。答案:3.43 g3.解析:第一次反应 A 不足,因为第一次反应后加入 A 又能进行第二次反应。第二次反应后,只剩余 C,说明 A、B 恰好完全反应。则:m反(A)∶m反(B) = (15 g+10 g)∶15 g = 5∶3第一次反应耗 B 的质量mB为:15 g∶mB=5∶3,mB=9 g即第一次反应后剩余B质量为:15 g-9 g=6 g。可见(A)选项不正确。根据mA+mB+mC=mD ,可知生成30 g D时消耗C的质量。mC=30 g-15 g-9 g=6 g即第一次反应后剩余C质量为:15 g-6g=9g。又见(B)选项不正确。易见反应消耗A、B、C质量之比为:mA∶mB∶mC=15 g∶9 g∶6g=5∶3∶2(C)选项不正确。答案:D4.提示:由题得 NiO 晶体结构(如右图)。其体积为:V = (a×10-8cm)3右图向三维空间延伸,它平均拥有的 Ni2+、O2-数目为:N(Ni2+) =N(O2-) = ×4 = =N(NiO)由密度公式得:ρ(NiO) = 。(2)(电荷守恒法)设 1 mol Ni0.97O 中含Ni3+物质的量为x,则Ni2+的物质的量为(0.97 mol-x);根据电荷守恒得:3x+2×(0.97 mol-x)=1 mol×2 x=0.06 molN(Ni3+)∶N(Ni2+)=0.06 mol∶(0.97 mol-0.06 mol)=6∶91答案:(1) (2)6∶91 慢慢理解吧 我现在高二 化学一定要学好 谢谢采纳

总结归纳高中化学典型试题及解题方法

高考生此时已经开始了各个科目的复习,化学这门科目要回归教材,强化主干基础知识的梳理和记忆。下面是我整理分享的高考化学试题的各种类型归纳,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更多高考相关内容推荐↓↓↓

高考物理提分技巧

高考英语七选五技巧

高考补录的具体流程

高考志愿填报详细步骤

高考化学试题的几种类型

1.元素或物质推断类试题

该类题主要以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知识或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为命题点,采用提供周期表、文字描述元素性质或框图转化的形式来展现题干,然后设计一系列书写化学用语、离子半径大小比较、金属性或非金属性强弱判断、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判断及相关简单计算等问题。此类推断题的完整形式是:推断元素或物质、写用语、判性质。

答题策略元素推断题,一般可先在草稿纸上画出只含短周期元素的周期表,然后对照此表进行推断。(1)对有突破口的元素推断题,可利用题目暗示的突破口,联系其他条件,顺藤摸瓜,各个击破,推出结论;(2)对无明显突破口的元素推断题,可利用题示条件的限定,逐渐缩小推求范围,并充分考虑各元素的相互关系予以推断;(3)有时限定条件不足,则可进行讨论,得出合理结论,有时答案不止一组,只要能合理解释都可以。若题目只要求一组结论,则选择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的。有时需要运用直觉,大胆尝试、假设,再根据题给条件进行验证也可。

无机框图推断题解题的一般思路和 方法 :读图审题→找准“突破口”→逻辑推理→检验验证→规范答题。解答的关键是迅速找到突破口,一般从物质特殊的颜色、特殊性质或结构、特殊反应、特殊转化关系、特殊反应条件等角度思考。突破口不易寻找时,也可从常见的物质中进行大胆猜测,然后代入验证即可,尽量避免从不太熟悉的物质或教材上没有出现过的物质角度考虑,盲目验证。

2.化学反应原理类试题

该类题主要把热化学、电化学、化学反应速率及三大平衡知识融合在一起命题,有时有图像或图表形式,重点考查热化学(或离子、电极)方程式的书写、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反应速率大小、平衡常数及转化率的计算、电化学装置、平衡曲线的识别与绘制等。设问较多,考查的内容也就较多,导致思维转换角度较大。试题的难度较大,对思维能力的要求较高。

答题策略该类题尽管设问较多,考查内容较多,但都是《考试大纲》要求的内容,不会出现偏、怪、难的问题,因此要充满信心,分析时要冷静,不能急于求成。这类试题考查的内容很基础,陌生度也不大,所以复习时一定要重视盖斯定律的应用与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技巧及注意事项;有关各类平衡移动的判断、常数的表达式、影响因素及相关计算;影响速率的因素及有关计算的关系式;电化学中两极的判断、离子移动方向、离子放电先后顺序、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及有关利用电子守恒的计算;电离程度、水解程度的强弱判断及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技巧等基础知识,都是平时复习时应特别注意的重点。在理解这些原理或实质时,也可以借用图表来直观理解,同时也有利于提高自己分析图表的能力与技巧。 总结 思维的技巧和方法,答题时注意规范细致。再者是该类题的问题设计一般没有递进性,故答题时可跳跃式解答,千万不能放弃。

3.实验类试题

该类题主要以化工流程或实验装置图为载体,以考查实验设计、探究与实验分析能力为主,同时涉及基本操作、基本实验方法、装置与仪器选择、误差分析等知识。命题的内容主要是气体制备、溶液净化与除杂、溶液配制、影响速率因素探究、元素金属性或非金属性强弱(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物质成分或性质探究、中和滴定等基本实验的重组或延伸。

答题策略首先要搞清楚实验目的,明确实验的一系列操作或提供的装置都是围绕实验目的展开的。要把实验目的与装置和操作相联系,找出涉及的化学原理、化学反应或物质的性质等,然后根据问题依次解答即可。

4.有机推断类试题

命题常以有机新材料、医药新产品、生活调料品为题材,以框图或语言描述为形式,主要考查有机物的性质与转化关系、同分异构、化学用语及推理能力。设计问题常涉及官能团名称或符号、结构简式、同分异构体判断、化学方程式书写、反应条件、反应类型、空间结构、计算、检验及有关合成路线等。

答题策略有机推断题所提供的条件有两类:一类是有机物的性质及相互关系(也可能有数据),这类题往往直接从官能团、前后有机物的结构差异、特殊反应条件、特殊转化关系、不饱和度等角度推断。另一类则通过化学计算(也告诉一些物质性质)进行推断,一般是先求出相对分子质量,再求分子式,根据性质确定物质。至于出现情境信息时,一般采用模仿迁移的方法与所学知识融合在一起使用。推理思路可采用顺推、逆推、中间向两边推、多法结合推断。

高考化学选择题秒杀技巧

1.选择题

在高考理综试卷中有8个化学单选题。解答时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仔细考虑各个选项,合理采用排除法、比较法、代入法、猜测法等方法,找到选项与题干,选项与选项之间区别联系,迅速的找到所要选项。选择题的答题方法是多样化的,最合理的方法可以把时间尽可能的压缩到最短,为解决后面的大题腾出更多时间。

2.填空题

按照近几年情况看,在高考理综试卷中化学题是四道填空题。一般来讲实验题、无机推断、有机推断、其他题目各一个。对于填空题在答题时有些共性的要求。

(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完整无误。

(2)专业用语不能错。

(3)当答案不唯一或有多种选择时,以最常见的方式作答不易失分。能用具体物质作答的要用具体物质作答,表达更准确。

(4)对于语言叙述性题目做答时要注意,从“已知”到“未知”之间的逻辑关系必须叙述准确,且环环相扣,才能保证不丢得分点,才能得满分。

(5)对于计算型填空,要注意该书写单位的要书写单位。

3.解答题

在解高考化学解答题时,语言文字的表达很重要。答题时内容要突出原理,层次分明,符合逻辑,文字精炼.若思路混乱,言不及题,词不达意,即使长篇大论也不得分,不按要求答题会失分,书写不规范也会失分。

高考化学解答题解题重要的不是技巧,而是应用数学思想方法进行化学计算:

(1)守恒法思想,包括元素守恒、质量守恒、电荷守恒、电子得失守恒。

(2)数轴法思想,两种物质之间发生反应时相对量不同,发生的反应不同这一类计算题。

高考化学注意事项

第一卷题量的调整,重点和 热点 仍保持,应确保传统试题的得分率。第二卷难度应该比去年加大,突出试题的创新性、应用性和探究性。

实验:实验板块第一题是基本实验,包括基本操作和仪器选用等,应重视教材上的一些基本实验。第二题主要考查实验思维能力,如实验方案的设计、评价和分析等,应帮助学生形成这类题型基本的解题方法和思想。

无机:注重从结构到性质的 思维方式 的考查。框图题可以是性质推断,也可以是工业或提纯流程的分析推断。框图题突破口多,不会在一处卡死。要帮助学生学会整体感知试题的基本方法。

有机:通过计算(或识图)加推断,写物质结构简式,要帮助学生掌握通过计算确定有机物分子式的常见方法。有机推断题通常是信息题,注意信息的提取、理解、归纳和知识的整合。注意答题的规范表达,提高答题的正确率。

计算:第一题通常是基本化学计算,应确保得分。第二题中的计算常分几个小问,有难有易,难度也不一定依次提升。应提醒学生整体阅读,先易后难,不一定依次答题。

高考化学试题的各种类型归纳相关 文章 :

★ 2022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

★ 高考化学知识点汇总大全

★ 高考化学知识点专题总结

★ 高三的化学复习方法具体介绍

★ 2022高考化学必背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 高考化学重点知识点归纳

★ 高三化学知识点小结

★ 高考化学必背复习知识点归纳

★ 化学高考知识点总结大全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如何做化学计算题?

看看优化设计或中学教材全解

一、关系式法

关系式法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巧用,其解题的核心思想是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各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存在着最基本的比例(数量)关系。

例题1 某种H2和CO的混合气体,其密度为相同条件下

再通入过量O2,最后容器中固体质量增加了 [ ]

A.3.2 g B.4.4 g C.5.6 g D.6.4 g

[解析]

固体增加的质量即为H2的质量。

固体增加的质量即为CO的质量。

所以,最后容器中固体质量增加了3.2g,应选A。

二、方程或方程组法

根据质量守恒和比例关系,依据题设条件设立未知数,列方程或方程组求解,是化学计算中最常用的方法,其解题技能也是最重要的计算技能。

例题2 有某碱金属M及其相应氧化物的混合物共10 g,跟足量水充分反应后,小心地将溶液蒸干,得到14 g无水晶体。该碱金属M可能是 [ ]

A.锂 B.钠 C.钾 D.铷

(锂、钠、钾、铷的原子量分别为:6.94、23、39、85.47)

设M的原子量为x

解得 42.5>x>14.5

分析所给锂、钠、钾、铷的原子量,推断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是B、C。

三、守恒法

化学方程式既然能够表示出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物质的量、质量、气体体积之间的数量关系,那么就必然能反映出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电荷数、得失电子数、总质量等都是守恒的。巧用守恒规律,常能简化解题步骤、准确快速将题解出,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题3 将5.21 g纯铁粉溶于适量稀H2SO4中,加热条件下,用2.53 g KNO3氧化Fe2+,充分反应后还需0.009 mol Cl2才能完全氧化Fe2+,则KNO3的还原产物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

解析:,0.093=0.025x+0.018,x=3,5-3=2。应填:+2。

(得失电子守恒)

四、差量法

找出化学反应前后某种差量和造成这种差量的实质及其关系,列出比例式求解的方法,即为差量法。其差量可以是质量差、气体体积差、压强差等。

差量法的实质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巧用。它最大的优点是:只要找出差量,就可求出各反应物消耗的量或各生成物生成的量。

例题4 加热碳酸镁和氧化镁的混合物mg,使之完全反应,得剩余物ng,则原混合物中氧化镁的质量分数为 [ ]

设MgCO3的质量为x

MgCO3 MgO+CO2↑混合物质量减少

应选A。

五、平均值法

平均值法是巧解方法,它也是一种重要的解题思维和解题

断MA或MB的取值范围,从而巧妙而快速地解出答案。

例题5 由锌、铁、铝、镁四种金属中的两种组成的混合物10 g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为11.2 L,则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 [ ]

A.锌 B.铁 C.铝 D.镁

各金属跟盐酸反应的关系式分别为:

Zn—H2↑ Fe—H2↑

2Al—3H2↑ Mg—H2↑

若单独跟足量盐酸反应,生成11.2LH2(标准状况)需各金属质量分别为:Zn∶32.5g;Fe∶28 g;Al∶9g;Mg∶12g。其中只有铝的质量小于10g,其余均大于10g,说明必含有的金属是铝。应选C。

六、极值法

巧用数学极限知识进行化学计算的方法,即为极值法。

例题6 4个同学同时分析一个由KCl和KBr组成的混合物,他们各取2.00克样品配成水溶液,加入足够HNO3后再加入适量AgNO3溶液,待沉淀完全后过滤得到干燥的卤化银沉淀的质量如下列四个选项所示,其中数据合理的是[ ]

A.3.06g B.3.36g C.3.66g D.3.96

本题如按通常解法,混合物中含KCl和KBr,可以有无限多种组成方式,则求出的数据也有多种可能性,要验证数据是否合理,必须将四个选项代入,看是否有解,也就相当于要做四题的计算题,所花时间非常多.使用极限法,设2.00克全部为KCl,根据KCl-AgCl,每74.5克KCl可生成143.5克AgCl,则可得沉淀为(2.00/74.5)*143.5=3.852克,为最大值,同样可求得当混合物全部为KBr时,每119克的KBr可得沉淀188克,所以应得沉淀为(2.00/119)*188=3.160克,为最小值,则介于两者之间的数值就符合要求,故只能选B和C.

七、十字交叉法

若用A、B分别表示二元混合物两种组分的量,混合物总量为A+B(例如mol)。

若用xa、xb分别表示两组分的特性数量(例如分子量),x表示混合物的特性数量(例如平均分子量)则有:

十字交叉法是二元混合物(或组成)计算中的一种特殊方法,它由二元一次方程计算演变而成。若已知两组分量和这两个量的平均值,求这两个量的比例关系等,多可运用十字交叉法计算。

使用十字交叉法的关键是必须符合二元一次方程关系。它多用于哪些计算?

明确运用十字交叉法计算的条件是能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的,特别要注意避免不明化学涵义而滥用。

十字交叉法多用于:

①有关两种同位素原子个数比的计算。

②有关混合物组成及平均式量的计算。

③有关混合烃组成的求算。(高二内容)

④有关某组分质量分数或溶液稀释的计算等。

例题7 已知自然界中铱有两种质量数分别为191和193的同位素,而铱的平均原子量为192.22,这两种同位素的原子个数比应为 [ ]

A.39∶61 B.61∶39

C.1∶1 D.39∶11

此题可列二元一次方程求解,但运用十字交叉法最快捷:

八、讨论法

讨论法是一种发现思维的方法。解计算题时,若题设条件充分,则可直接计算求解;若题设条件不充分,则需采用讨论的方法,计算加推理,将题解出。

例题8 在30mL量筒中充满NO2和O2的混合气体,倒立于水中使气体充分反应,最后剩余5mL气体,求原混合气中氧气的体积是多少毫升?

最后5mL气体可能是O2,也可能是NO,此题需用讨论法解析。

解法(一)最后剩余5mL气体可能是O2;也可能是NO,若是NO,则说明NO2过量15mL。

设30mL原混合气中含NO2、O2的体积分别为x、y

4NO2+O2+2H2O=4HNO3

原混合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可能是10mL或3mL。

解法(二):

设原混合气中氧气的体积为y(mL)

(1)设O2过量:根据4NO2+O2+2H2O=4HNO3,则O2得电子数等于NO2失电子数。

(y-5)×4=(30-y)×1

解得y=10(mL)

(2)若NO2过量:

4NO2+O2+2H2O=4HNO3

4y y

3NO2+H2O=2HNO3+NO

因为在全部(30-y)mLNO2中,有5mLNO2得电子转变为NO,其余(30-y-5)mLNO2都失电子转变为HNO3。

O2得电子数+(NO2→NO)时得电子数等于(NO2→HNO3)时失电子数。

评价解法(二)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利用阿伏加德罗定律转化信息,将体积数转化为物质的量简化计算。凡氧化还原反应,一般均可利用电子得失守恒法进行计算。

无论解法(一)还是解法(二),由于题给条件不充分,均需结合讨论法进行求算。

4y+5×2=(30-y-5)×1

解得y=3(mL)

原氧气体积可能为10mL或3mL

小结以上逐一介绍了一些主要的化学计算的技能技巧。解题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模式。但从解决化学问题的基本步骤看,考生应建立一定的基本思维模式。“题示信息十基础知识十逻辑思维”就是这样一种思维模式,它还反映了解题的基本能力要求,所以有人称之为解题的“能力公式”。希望同学们建立解题的基本思维模式,深化基础,活化思维,优化素质,跳起来摘取智慧的果实。

聆听并总结以下进行化学计算的基本步骤:

(1)认真审题,挖掘题示信息。

(2)灵活组合,运用基础知识。

(3)充分思维,形成解题思路。

(4)选择方法,正确将题解出。

化学沉淀溶解平衡计算题浅析:大一沉淀溶解实验报告

关于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要领可以归纳为:

化学方程式要配平,需将纯量代方程;

量的单位可直接用,上下单位应相同;

遇到有两个已知量,应找不足来进行;

遇到多步的反应时,关系式法有捷径。

有关溶液的计算

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有关溶液的计算中,要准确分析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它们的最基本的质量关系是:

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

应注意此关系中,溶质质量不包括在溶液中未溶解的溶质的质量。

1.溶解度的计算

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概念是: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根据溶解度的概念和溶液中溶质、溶剂和溶液的量的关系,可进行如下的有关计算。

(1)根据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饱和溶液里的溶质和溶剂的量,求这种物质的溶解度。

(2)根据某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求该温度下一定量的饱和溶液里含溶质和溶剂的质量。

(3)根据某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求如果溶剂质量减少(蒸发溶剂)时,能从饱和溶液里析出晶体的质量。

(4)根据某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求如果温度变化(降温或升温)时,能从饱和溶液里析出或需加入晶体的质量。

2.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初中化学中常用百分数来表示。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式如下:

溶质的质量分数=×100%

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题可以有:

(1)已知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求溶液的质量分数。

(2)已知溶液的质量和它的质量分数,求溶液里所含溶质和溶剂的质量。

(3)将一已知浓度的溶液加入一定量的水进行稀释,或加入固体溶质,求稀释后或加入固体后的溶液的质量分数。

3.溶液度与溶液质量分数之间的换算

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里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之比,是一个固定的值,也就是说饱和溶液里溶质质量分数是恒定的。在计算中首先要明确溶液度与溶液质量分数两个概念的本质区别。其次是要注意条件,必须是在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才能进行换算。

溶解度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比较如下:

溶解度 质量分数

量的关系 表示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之间的关系 表示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间的关系

条件 ①与温度有关(气体还跟压强有关)②一定是饱和溶液 ①与温度、压强无关②不一定是饱和溶液,但溶解溶质的质量不能超过溶解度

表示方法 用克表示,即单位是克 用%表示,即是个比值,没有单位

运算公式 溶解度=×100 %=×100%

换算公式 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100%

高中化学+有效的计算题解题思路

化学计算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和加强学生化学计算能力提高的培养。在各种化学计算类型中,沉淀溶解平衡计算学生普遍认为比较抽象,难度较大,其实只要对沉淀溶解平衡基本概念理解透彻,对常见的题型有了全面了解,沉淀溶解平衡计算题也就化难为易了。

一、明确基本概念是前提

在含有固体的难溶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中,存在着固体难溶电解质与溶液中相应各离子间的多相平衡,在进行沉淀溶解平衡计算题时必须明确以下几个比较重要的概念:

1.沉淀溶解平衡

一定温度下,当沉淀溶解的速率和沉淀生成的速率相等时,形成电解质的饱和溶液,达到平衡状态,这种平衡称为沉淀溶解平衡。

2.溶度积常数(Ksp)

在一定温度下,难溶电解质在溶液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离子浓度保持不变,其离子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方的乘积为一个常数,称之为溶度积常数,简称溶度积,用Ksp表示。Ksp值的大小只与难溶电解质本身的性质和温度有关,与浓度无关,Ksp可以反映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类型的难溶物的Ksp之间没有可比性,因为各自的Ksp表达式不同,因此只有同类型的难溶电解质,在同温度下,Ksp越大,溶解度越大;不同类型的难溶电解质,只有通过计算才能进行比较。

3.沉淀的溶解与生成

利用Q与K判断沉淀的生成与溶解,当Q=Ksp时,难溶电解质达到沉淀溶解平衡状态,溶液是饱和溶液,当Q>Ksp时,溶液中将析出沉淀,直到溶液中的Q=Ksp为止,当Q<Ksp时,溶液为不饱和溶液,加入难溶电解质固体,固体将溶解,直到溶液中Q=Ksp时,溶液达到饱和,以上规则称为溶度积规则。

二、抓住溶液中离子浓度数值与变化是核心

沉淀的生成和溶解这两个相反的过程相互转化的条件是离子浓度的大小,调整离子浓度的大小,可以使反应向所需要的方向转化。同样在进行计算时,只要抓住题目所涉及的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数值和变化,利用溶度积规则,就可以定量计算出沉淀在生成还是在溶解。通常当溶液中某离子的浓度足够小时,我们就认为该离子已沉淀完全,对于定性分析,当溶液中某离子浓度小于1×10-5mol/L,可以认为沉淀完全,在定量分析中,当溶液中某离子浓度小于1×10-6mol/L,可认为沉淀完全。

三、掌握常见题型,化难为易

1.沉淀生成先后顺序的判断

我们经常遇到判断混合溶液中哪个沉淀先生成,事实上,沉淀的生成不仅与Ksp有关,还与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有关。对于同一类型的难溶电解质,在离子浓度相同或相近情况下,溶解度较小的难溶电解质首先达到溶度积而析出沉淀。例如,在含有0.010 mol/L的I-离子和0.010 mol/L的Cl-离子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AgNO3溶液,先有**沉淀,后有白色沉淀。但是若试管中盛有海水,逐滴加入AgNO3溶液,会发现先有白色沉淀,为什么呢?若溶液中同时出现AgCl和AgI沉淀时,溶液中的[Ag+]、[Cl-]和[I-]必须满足两个平衡:

[Ag+]=■=■

■=■=■=2.2×106

即当溶液中的[Cl-]大于2.2×106·[I-]时,首先沉淀出AgCl,显然在海水中[Cl-]/[I-]已超过该值。这就是说,只要适当改变被沉淀离子的浓度,可以使分步沉淀的顺序发生变化。因此将AgNO3溶液滴加到含有I-离子和Cl-离子溶液中,不一定先析出溶度积小的AgI沉淀。

2.通过调整pH的除杂问题

[例题]在1.0 mol/LCo2+溶液中,含有少量Fe3+杂质,应如何控制pH,才能达到除去Fe3+杂质的目的?Ksp{Co(OH)2}=1.09×10-15,Ksp{Fe(OH)3}=2.64×10-39

解:①使Fe3+沉淀完全时的pH:

Fe(OH)3(s)?葑Fe3++3OH- KSP{Fe(OH)3}=c(Fe3+)·c3(OH-)

c(OH-)≥■=■=1.38×10-11

pH=14-(-log1.38×10-11)=3.14

②使Co2+不生成Co(OH)2沉淀的pH:

Co(OH)2(s)?葑Co2++2OH- Ksp{Co(OH)2}=c(Co2+)·c2(OH-)

不生成Co(OH)2沉淀的条件是:c(Co2+)c2(OH-)<Ksp{Co(OH)2}

c(OH-)≤■=■=3.30×10-8

pH=14-(-log3.30×10-8)=6.50

所以应将PH值控制在3.14~6.50之间才能保证除去Fe3+,而Co2+留在溶液中。

3.多种平衡共存时的计算问题

[例题]向0.10mol/L的FeCl2溶液中通H2S至饱和时(饱和H2S的浓度为0.10mol/L),溶液刚好有FeS沉淀生成,求此时溶液的pH。

已知:Ksp(FeS)=6.3×l0-18,H2S的K1=1.07×10-7,K2=1.26×10-13

解:先求出刚好生成FeS沉淀时的[S2-],

FeS?葑Fe2++S2- Ksp?专=[Fe2+][S2-]

∴[S2-]=■=■=6.3×10-17

再求[H+],即当H2S饱和时,且[S2-]=6.3×10-17mol/L时的[H+],

K1?专K2?专=■

[H+]=■=■

[H+]=4.63×10-3mol/L ∴pH=2.33

遇到多种平衡共存时的计算时,关键是要明确各离子的浓度,保证各离子的浓度同时满足各个平衡的需要。

一、无机推断题

无机推断题的形式通常有文字描述推断、文字描述与反应式结合推断和框图题等。无机推断题是集元素化合物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于一体,且综合性强、考查知识面广、思维容量大、题型多变、能力要求高、推理严密,既能检查学生掌握元素化合物的知识量及熟练程度,又能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历年高考中频频出现,且体现出很好的区分度和选拔功能。无机推断题考查内容及命题主要呈现如下趋势:

1. 限定范围推断:主要适用于气体或离子的推断,该类题目的主要特点是在一定范围内,根据题目给出的实验现象(或必要的数据)进行分析,作出正确判断。解题关键:①审明题意,明确范围,注意题目所给的限定条件;②紧扣现象,正确判断;③要注意数据对推断结论的影响。

2. 不定范围推断:常见元素化合物的推断。该题目的主要特点是:依据元素化合物之间相互转化时所产生的一系列实验现象,进行推理判断,确定有关的物质。题目往往综合性较强,具有一定的难度。从试题形式来看,有叙述型、图表型等。解题关键:见题后先迅速浏览一遍,由模糊的一遍“扫描”,自然地在头脑中产生一个关于该题所涉及知识范围等方面的整体印象,然后从题中找出特殊现象或特殊性质的描述,作为解题的突破口,进而全面分析比较,作出正确判断。

3. 给出微粒结构等的微粒(或元素)推断题。解题关键:①熟记元素符号,直接导出;②掌握几种关系,列式导出;③利用排布规律,逐层导出;④弄清带电原因,分析导出;⑤抓住元素特征,综合导出;⑥根据量的关系,计算导出。

4. 给出混合物可能组成的框图型(或叙述型)推断题。解题关键:解框图型(或叙述型)推断题一般是根据物质的转化关系,从其中一种来推知另一种(顺推或逆推),或找出现象明显、易于推断的一种物质,然后左右展开;有时需试探求解,最后验证。

5. 给出物质间转化关系的代码型推断题。解题关键:此类推断题的特点是用代号表示各物质的转化关系,要求“破译”出各物质的分子式或名称等,看起来较复杂,其实在解题时,只要挖掘题眼,顺藤摸瓜,便可一举攻克。

6. 给出物质范围的表格型推断题。解题关键:列表分析,对号入座;直观明快,谨防漏解。

总之,解无机推断题的步骤是:首先,读审——仔细读题、审清题意。即弄清题意和要求,明确已知和未知条件,找出明显条件和隐蔽条件。其次,找突破口或“题眼”——通过分析结构特征、性质特征、反应特征和现象特征及特征数据等等,确定某一物质或成分的存在,以此作解题突破口。第三,推理——从突破口向外扩展,通过顺推法、逆推法、假设法得出初步结论,最后作全面检查,验证推论是否符合题意。

二、有机推断题

有机推断和合成题可以全面考查学生对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合成方法、反应条件的选择等知识掌握的程度和应用水平,又能考查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综合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可与所给信息紧密结合,要求迁移应用,因此成为高考的热点。有机推断是一类综合性强,思维容量大的题型,其一般形式是推物质,写用语,判性质。当然,有的只要求推出有机物,有的则要求根据分子式推同分异构体,确定物质的结构;有的还要求写出有机化学方程式。由于有机化学中普遍存在同分异构现象,而有机物的分子式不能表示具体的物质,因此用语中特别强调写出有机物质的结构简式。

有机推断题所提供的条件有两类,一类是有机物的性质及相互关系(也可能有数据),这类题要求直接推断物质的名称,并写出结构简式;另一类则通过化学计算(也告诉一些物质性质)进行推断,一般是先求出相对分子质量,再求分子式,根据性质确定物质,最后写化学用语。有机推断应以特征点为解题突破口,按照已知条件建立的知识结构,结合信息和相关知识进行推理、计算、排除干扰,最后做出正确推断。一般可采用顺推法、逆推法、多法结合推断,顺藤摸瓜,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其解题思路为:

高三化学的特点是它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紧迫的时效性,要求学习时在全面中讲重点,在规范中讲策略,在强化中讲效益。

重视基本实验

实验是理综试题的重头戏,高考化学试题的难度往往出现在实验题中。近几年高考实验试题具备以下特点:素材的选取呈回归课本的态势;重视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反应原理和实验原理的考查;试题考查方式体现由浅入深,从课本到创新;试题考查重点在考查学生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分析理解能力、实验设计能力等;出现了开放性试题;试题设置渗透或含有学科间综合内容(如与压强相关的气压装置);实验仪器、装置、现象、操作、设计均在考查范围之中。

针对以上特点,应努力做到:弄清实验原理、目的、要求、步骤和注意事项等实验基础知识并能做到举一反三;只有创设实验情境,置身于做实验的情境中才能做好实验题,否则可能就答不对或答不准;培养实验设计能力和实验创新能力以适应开放性试题。遇到新的实验情境时,要学会联想到已学过的实验原理和方法,将其合理地迁移到新情境中去解决新的实验题。

落实 反思 总结

所谓反思,就是从一个新的角度,多层次、多角度地对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进行全面的考察、分析和思考,从而深化对问题的理解,优化思维过程,提示问题本质,探索一般规律,沟通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促进知识的同化和迁移,并进而产生新的发现。

1.一门知识的基础就是概念的积累。

中学化学所涉及的概念和原理约有220多个,基本概念和原理不过关,后面的复习就会障碍重重。因此对众多的知识点,要仔细比较,认真琢磨。例如原子质量、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同位素质量数、元素相对原子质量、元素近似相对原子质量等等,通过对课本中许多相似、相关、相对、相依概念、性质、实验等内容的反思,明确其共性,认清差异。

2.养成在解题后再思考的习惯。

每次解完题后要回顾解题过程,审视自己的解题方案、方法是否恰当,过程是否正确、合理,是否还可以优化,检查语言表述是否规范,是否合乎逻辑。对典型习题、代表性习题更要多下工夫,不仅要一题一得,更要一题多得,既能使知识得到不断的弥补、完善,又能举一反三,从方法上领会解题过程中的审题、破题、答题的方式和奥秘。长期坚持就能驾驭化学问题的全貌,掌握化学知识及其运用的内存规律和联系。

3.及时归纳总结。

每个单元或章节结束后,要反思其主要研究了哪些问题?重点是什么?用了哪些方法?与以前的知识有哪些联系?通过反思融会同类知识,使普遍的知识规律化,零碎的知识系统化。例如:对无机化学,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这部分内容时,可以以“元素→单质→氧化物(氢化物)→存在”为线索;学习具体的单质、化合物时既可以以“结构→性质→用途→制法”为思路,又可以从该单质到各类化合物之间的横向联系进行复习,同时结合元素周期律,将元素化合物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有机化学的规律性更强,“乙烯辐射一大片,醇醛酸酯一条线”,熟悉了官能团的性质就把握了各类有机物间的衍生关系及相互转化;理解了同分异构体,就会感觉到有机物种类的繁多。通过多种途径、循环往复的联想,加深记忆,有助于思维发散能力的培养。

4.认真做好考后分析。

每次考试结束后要回头看一看,停下来想一想,自己知识和技能是否得到了巩固和深化,自己存在什么问题,以便在今后的复习中对症下药。

常用的纠错方式:一种是在试卷或参考书上给错题做标记,在旁边写上评析。第二种方式是专门备错题笔记本,将自己感触最深的解题错误摘录其上,并且寻根求源以防再错。第三种方式是把纠错还原到课本上,在课本知识点相应处,用不同字符标出纠错点,标出该点纠错题目位置、出处、错因及简易分析等内容。

文章标签: # mol # 质量 # 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