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志愿填报 志愿填报
高考改制是好还是坏-今年高考改制
tamoadmin 2024-08-06 人已围观
简介1.我国深化教育改革的重点是什么2.高考扩招是什么意思3.湖北省高考一本分数线20234.为什么说高考人数会下降,录取率将上升?5.我为什么支持开放异地高考我国深化教育改革的重点是什么(一)培养体制改革1.推进教育教学内容、方法改革。组织开展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大讨论。改革教学内容、教育方法和评价制度。探索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完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管理制度。适应时代
1.我国深化教育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2.高考扩招是什么意思
3.湖北省高考一本分数线2023
4.为什么说高考人数会下降,录取率将上升?
5.我为什么支持开放异地高考
我国深化教育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一)培养体制改革
1.推进教育教学内容、方法改革。组织开展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大讨论。改革教学内容、教育方法和评价制度。探索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完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管理制度。适应时代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系统规划大中小学德育课程。加强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建设。完善有关民族地区和内地民族班“双语”教育课程体系。
2.推进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成立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研究深入推进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深化高考综合改革、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扩大本科与高职分类考试、录取模式等改革试点。完善考试招生信息发布制度。
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启动新一轮研究生教育创新,全面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开展研究生专业学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试点,优化研究生培养类型结构。探索和完善科研院所与高等学校联合培养博士生的体制机制。开展“985工程”建设改革创新试点。启动实施卓越工程师、卓越医师教育培养,推进工程教育、医学教育改革。
4.探索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开展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继续教育衔接试点。探索建立学习成果认证和“学分银行”制度。开展普通高等学校继续教育课程认证、学分积累和转换试点。研究制订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课程改革方案。创新工作机制,开展学习型社会建设试点。
(二)办学体制改革
1.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探索、行业、企业及社会各方分担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机制。推进校企合作,完善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体制机制,促进共享、合作共赢。研究制订政策措施,深入推进东部与西部、城市与农村中等职业学校联合招生合作办学,扩展合作领域和规模。修订职业教育专业目录。
2.落实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开展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改革试点。推动建立健全大学章程。建立高等学校总会计师制度。调整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目录,改革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
3.改善民办教育发展环境。清理并纠正歧视民办教育的政策和做法。开展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试点。探索公共财政支持民办教育具体政策。健全民办教育财务、会计和资产管理制度。探索独立学院管理和发展的有效方式。
4.提高中外合作办学水平。改进中外合作办学审批管理办法,探索建立质量保障制度。引进优质教育。制定国外高水平大学来华合作办学。完善政策,扩大来华留学规模。
(三)管理体制改革
1.明确发展学前教育职责。探索举办和鼓励社会力量办园的措施和制度。研究制定幼儿园规范管理意见。
2.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多种途径解决择校问题。推进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探索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推进区域内校长、教师流动。扩大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试点。探索公办学校多种办学形式,扩大优质教育的覆盖面。探索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地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和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探索促进内地与民族地区教育对口支援、交流协作的有效途径和机制。
3.改进高等教育管理方式。开展高等学校分类指导、分类管理试点。推进行业、地方与高校共建,探索共建新模式,建立产学研联盟长效机制。制定省级依法审批设立实施专科学历教育高等学校的具体办法。改革学位授权审核制度,强化省级对区域增列学位授权点的统筹权限。扩大研究生院单位设置博士学位授权点自主权。设立高等教育拨款咨询委员会。制定逐步缩小高等学校入学机会区域差距的政策措施。
4.深化教育行政管理改革。研究制订教育质量基本标准。成立国家教育质量监测评估机构。加强教育督导,探索有效履行督导职能的体制机制。研究制订地方履行教育职责的评价办法。
(四)保障机制改革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研究制订优秀教师到农村贫困地区从教的具体措施。开展农村边远地区教师特殊岗位津贴试点。开展农村学校教师周转房建设试点。研究制订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办法。进一步建立健全教师资格制度,启动教师资格注册制度试点。探索中小学、中职校长职级制。制订并实施中小学教师和校长培训。开展大中小学校长和骨干教师海外研修培训。建立完善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制度,研究制订职业学校兼职教师管理办法。全面规划有关民族地区和内地民族班“双语”教师队伍建设,探索建立“双语”教师保障制度。
2.完善教育投入保障机制。开展建立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长效机制试点。探索收入统筹用于支持教育的办法。建立健全教育投入绩效评估和加强经费使用管理和监督的政策措施。制订各级学校生均经费基本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建立健全各级各类学生资助政策。
3.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启动国家“金教”工程顶层设计。筹建国家优质教育中心。重点加强农村学校信息基础建设。探索开放大学建设模式。
4.加强学风和廉政建设。完善以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学术评价机制。探索建立学术不端行为监督、查处机制。完善教育系统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健全高校廉政风险防范机制。
5.推进教育出版和高校附属医院改革。深化出版体制改革,实现转企改制,组建中国教育出版集团。研究拟定高等学校附属医院管理体制改革意见,加强医学人才临床能力培养。
高考扩招是什么意思
高考扩招是指中国大陆自1999年开始的,基于解决经济和就业问题的扩大普通高校本专科院校招生人数的教育改革政策。?
1、高考扩招的背景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国内出现了大规模的失业人群,国企改制导致了国企不可能像之前那样大规模接受大学生,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开始显现。
当时中国的高等教育水平远低于同等发展水平的国家,高校招生规模和入学率都很低,高等教育还处于精英教育阶段,不能满足社会和个人对教育的需求。
2、制定扩招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经济学家汤敏向中央提交了一份建议书《关于启动中国经济有效途径———扩大招生量一倍》,建议中央扩大招生数量。?这份建议被纳之后,中央很快制定了以“拉动内需、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为目标的扩招。
1999年,全国高等教育招生人数增加了51.32万人,增长速度达到史无前例的47.4%,之后几年也保持了较高的增长幅度。?到2003年,中国普通高校本专科生在校人数超过1000万。
3、高考扩招的影响
高考扩招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高考扩招提高了中国的人力资本水平,培养了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创新人才,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支撑。
高考扩招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和挑战,如教育质量下降、基础设施不足、就业压力增大、毕业生待遇下降等。?这些问题需要通过进一步改革教育体制、优化教育结构、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就业创业等措施来解决。
高职的教育水平、扩招目的以及扩招对象
1、提升职业教育水平
在本科扩招之后,中国还进一步推进了高职扩招政策,以改善高校结构,提升职业教育水平,满足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2、高职扩招的目的
高职扩招的目的是为了提升职业教育水平,缓解技能型人才短缺的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就业创业。
3、高职扩招的对象
高职扩招的对象是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及退役军人等特殊群体,这些群体在就业市场上面临着较大的竞争压力,通过高职扩招,可以提高学历和技能,增加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
湖北省高考一本分数线2023
湖北省高考一本分数线2023介绍如下:
1、普通类:
物理组: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520分,本科批424分。
历史组: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527分,本科批426分。
2、艺术类本科:
美术学类:文化328分,专业201分;设计学类:文化328分,专业201分;
广播电视编导:文化400分,专业211分;播音与主持艺术:文化400分,专业226分;
表演:文化387分,专业224分;服装表演:文化263分,专业227分;
舞蹈学类:文化263分,专业230分;音乐学类:文化318分,专业231分,
其他类:文化319分
湖北大学(HubeiUniversity),简称“湖大”,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湖北省人民与教育部共建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位列湖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111”、湖北省2011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数据中国“百校工程”,是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国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孔子学院奖学金接收院校。
1931年,学校前身为湖北省立教育学院,此后迭经国立湖北师范学院、湖北省教育学院、湖北省教师进修学院、湖北师范专科学校、武汉师范专科学校和武汉师范学院等时期。年8月,更名改制为湖北大学。
截至2023年4月,学校有武昌主校区、汉口校区、阳逻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500亩;设有24个学科性学院、开设87个本科专业;拥有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2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有教师1600余人,在校普通全日制本科生2万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万余人。
为什么说高考人数会下降,录取率将上升?
5年前大城市小学生已招不满,小学校合并压缩。现在大城市初中学生已招不满,初中校开始整合。3年后大城市高中学生也会招不满,一般校将减少。再3年后高中毕业学生随之减少,高考人数亦随之减少。30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到2010已40多年。独生子女的独生子女开始到了高考报名年龄。只要大学招生能力减不下去,生员少了,录取比例提高是不争的事实。但也预示421家庭普及,社会将不得不面老龄化问题。
这个总体预测是有根据的,但全国不会均衡,有个逐渐的过程,时间多长,不好说。
我为什么支持开放异地高考
户籍制度是当今世界最丑陋的、最野蛮的制度,其危害性堪比种族歧视——其实它就是种族歧视的一种新形式,出生地代替了肤色。异地高考试图冲破这种野蛮的歧视性制度,理性的人们理当予以最大的支持。</font</p <p据悉,2002年以前,中国的高考是全国统一卷,在哪里参加高考并不影响考生本人的考试成绩,录取时按照户籍所在地分数线录取,由于存在招生指标配额,而不是简单的在全国按照分数线录取。如果招生招录指标按照考生分数给出,则招生指标是无意义的。存在招生指标配额就意味着对按照考生分数录取这一相对公正标准的偏离。这种偏离在全国统一高考制度下,无疑引来人们的质疑。此后,从上海开始然后不断波及全国接近一半省市取分省命题,分省命题的核心理由实际上是遮羞,是掩盖事实上的录取名额配额制的地域歧视。今天,分省命题和全国统一考试各占边壁江山。</p <p城市化进程是点燃中国许多社会矛盾的一个最基本的、共同的事实。然而,没有人能够阻挡城镇化的进程。随着城镇化进程,数亿的户籍人口流入到非户籍所在地生活、工作、学习。在分省命题的制度下,那些在非户籍地生活学习的孩子一旦到了站考高考时节,就面临异地考试但无法面对的问题,他不熟悉户籍所在地的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他已经数年被切断与与户籍地的联系,突然间被要求到一个他不熟悉的户籍地参加一个影响他前途的重要考试,这不符合“习惯”和“合理预期”。</p <p回到问题的原点,异地高考源于什么,本质是什么?异地高考是与户籍制度相联系的一项制度安排,因此是户籍制度的遗产。而户籍制度是经济的遗产。由于我们的改革开放取的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渐进策略,而且很大程度上是以缓解统治集团的统治合法性受到的威胁为改革动力,这样就根本没有确立“改革就是改错”的基本立场,有些错误,严重威胁到统治稳定,改一改。有些错误,当下并没有威胁到统治稳定,就放一放。所谓改革走进深水区,就是有一些错误严重威胁到统治合法性和统治稳定但是予以纠错的话短期内威胁到统治当局某些个别成员的既得利益,这就是所谓改革深水区。而所谓此前容易改革的浅水区,是那些错误页危机统治合法性和统治稳定但予以纠错并不威胁到统治当局成员的既得利益,甚至有助于促进其利益,所谓得自市场的红利。教育领域的改革一直迟缓。因为该领域存在的错误并不直接威胁统治合法性和统治稳定。随着城镇化进程,深刻地改变着经济社会结构、人口的地理分布和人们普遍信奉的信念(诺斯讲的意识形态,关于什么是公正的一般信念),在这一进程中,在各种力量的联合作用下,一场静悄悄的遮羞式改革发生了,这就是分省命题高考的由来。名义上,他们甚至打着素质教育,地区差异,多样化的幌子。但是分省命题短短几年又面临新问题,就是异地高考。歧视性的高考录取制度怎么也躲不过去了。躲来躲去,躲的是一股深刻变迁的信念,即诺斯意义上的“意识形态”——关于什么是公正的一般理解。经济制度的遗产,今天倒逼改革,这就是异地高考的真相。本来,时代以来直到今天为止,按照职位等级分配一个社会的、政治机会和经济机会其实是一种常态,是被民众默许的,尤其是这种特权的享受限制在省部级甚至县处级以上官员时(在了解到开国高官们的子女悉数就读于名牌大学时,作为70年代生人,我是很震惊的)。然而,在异地高考的对抗中,原住民所谓的高考优势地位其实是搭上了高层官员特权的便车,现在他们反过来捍卫自己通过搭便车获得的特权。这部分通过搭便车获得特权的人口数量已经远远不是全国两千多个县和数百个省级领导,而是数亿千万计的原住民。当特权以千万人口计时,这不已经不是简单的特权,而是族群分裂、社会撕裂。阻止异地高考,维护的正是制度的遗产,或遗产的衍生物,维护的是特权,或特搭便车而来的特权。</p <p阻止异地高考有什么危害?阻止异地高开,捍卫的是体制的重要制度安排——户籍制度,而户籍制度是当即世界的丑闻,是一种野蛮至极的种族歧视变种,只不过歧视的标准不是肤色而是身份,而这个身份来源于出生地。捍卫这种反文明、丑陋的歧视性制度,一些人士居然还理直气壮。据统计,在北京,当前有接近10%的高考生是非京籍的,而且随着年级的下移比重越高,到小学阶段差不多有一半的非京籍孩子就读。阻异地高考,就是维持新型种族歧视,人为地强化和加剧族群分裂。这种撕裂社会的可怕行径将随着城镇化的加剧而变得十分危险,将来到北京市教委和教育部面前表达诉求的不是三个五个,十个、二十个非京籍家长,而是数万、数十万、数百万的家长,想想吧,那是什么境况。真到那时候,点燃的决不仅仅是对高考歧视的愤怒,一定会波及其他方方面的歧视。到那时候,我们才意识到当下教育行政部门没有承担起改革的责任,才认识到阻挡异地高考其实是在为未来埋下隐患。今天,所有非京籍的家长都是制度企业家,他们的行为只是在纠正错误。可是这样的纠错行为被阻止了,于是更大的危机埋给了未来。</p <p理论上如何理解异地高考问题?首先我们看看原住民可以继承什么?以一个保守主义者的立场来看,一个文明社会的人可以继承的东西是财产和他家族的声望、荣耀。除此之外,哪怕是省部级高官、国家***,其子女能继承,绝不包含高考录取上的特权和优惠。保守主义者埃德蒙.柏克说,“你们以为。我试图把权力、权威和荣誉限定在血统、名分和称号所圈起来的小天地之中,你们错了,阁下。除了智慧和美德,不论是实际的还是推定的,再也没有其他东西可以作为当政的资格。”高考,以及通过高考而获得的高等教育机会,并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市场中自由买卖的私人产品,因其余通往公职和获得较高社会地位有显著的联系,因此公法的有限介入仍有其必要性。在一个正义的社会中,不能有高考录取录取机会的特权的容身之地,更不容许这种事实上存在的特权继承。在一个正义的社会在,一个人能继承是你家族的荣耀和财产。而通往公职的机会唯有向美德和才智开放。用罗尔斯的正义原则来关照,在ABC的词典式排列之中,处在第二阶的正义原则是机会向才智开放,在满足同等基本权利和自由和均等前提下,C确立的是差别如此设置,以满足社会最少受惠者群体为和合法性的依据。以此衡量现行高考制度,违反了罗尔斯第一正义原则(自由迁徙权),违背了第二正义原则,机会均等,机会向才智开放;违背了第二正义原则第二项,差别以有利于最少受惠者群体。现行高考的歧视性安排恰恰是进一步固化对最少受惠者的歧视。阻止异地高考,最根本的问题是其“反社会性”,它不初级社会融合,而是加剧撕裂社会,没有比这种行径更伤害社会的了。</p <p怎么办?在战略层面,不是分蛋糕而是做蛋糕。异地高考两造对立向教育体制改革提出了紧迫的要求。教育体制改革的核心决不是什么素质教育,而是政校分开、开放办学、独立自主办学,迅速恢复私立大学、教会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等各种办学形式,在全国各地在就一大批北大清华这样甚至超越北大清华这样的名校,一大批公办大学民办改制,在高等教育领域开启主抓大放小改革议程,国立大学不超过10所,省立大学,各省1-2所,其他均可以各种形式实现转制。通过教育开放,造就一大批真正的世界一流大学。在全国范围内,兴起一大批高水平大学,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人挤到一两个城市,一两所大学,争取“异地高考”。在技术层面,建议恢复立即终止分省命题,恢复全国统一高考,但是同时给予各大学自主招生权。各大学以但不唯一以统一高考成绩作为录取依据。中央应在统一高考问题上果断取集权。鉴于高等教育机会涉及公职机会,因此中央的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高校录取信息公开,公平公正的程序之监督上有所作为。</p <p?0?2</p <p<strong注:</strong以上观点的形成得益于与张曙光教授、张千帆教授、盛洪教授、徐昕教授、王振宇律师、田飞龙博士、杨俊锋博士的讨论。观点引用未一一注明。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