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志愿填报 志愿填报
2013高考语文卷子_2013高考语文卷2
tamoadmin 2024-07-15 人已围观
简介1.求2013北京高考作文解析2.2013天津高考语文文言文3.01年至09年高考历届语文(全国2卷)的作文题目4.高考语文文言文小语段翻译5.历年语文高考全国卷2的文言文翻译题6.历届天津高考文言文1. 2013年广东省语文试题 2013年广东省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十一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古刹/霎时 怡然/贻误 怒发冲
1.求2013北京高考作文解析
2.2013天津高考语文文言文
3.01年至09年高考历届语文(全国2卷)的作文题目
4.高考语文文言文小语段翻译
5.历年语文高考全国卷2的文言文翻译题
6.历届天津高考文言文
1. 2013年广东省语文试题
2013年广东省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十一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古刹/霎时 怡然/贻误 怒发冲冠/冲劲十足B.渠道/崎岖 对峙/仗恃 参天大树/参差不齐C.枯萎/铁箍 竣工/逡巡 曲高和寡/随声附和D.弥漫/消弭 疤痕/奇葩 臭名昭著/乳臭未干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0世纪初,菲律宾名义上虽已取得独立,但实际上还处于美国的管控中。1941年,日本占领菲律宾,饱受蹂躏的菲律宾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人死于非命。
然而当时许多菲律宾政客却投靠日本,企图借助日本彻底摆脱美国的控制,结果使国家遭到灭顶之灾。日前,菲律宾政治家却又老生常谈,希望利用日本的力量,遏制中国发展,此举无异于饮鸩止渴,“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A.死于非命 B.灭顶之灾 C.老生常谈 D.饮鸩止渴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根据央行今天发布今年11月份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显示,今年11月份,我国金融市场总体运行平稳,其中股票市场指数略有上涨,成交量有所增加。B。
广州恒大与积极合作,据悉,与恒大方面已经就租借巴西球星卡卡达成协议,卡卡可能于下赛季以租借的方式加盟恒大。C。
广东“十二五”规划提出,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幅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D.根据相关政策9在我市注册的企业中工作满3年,具有合法圃定住所的外省市户籍的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可中请将户口迁入我市。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9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海洋开发历来是沿海国家的重点发展战略。②数字海洋就是充分运用高科技手段,有效获取和利用信息,实现海洋信息化。
③海洋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第二疆土。④避免海洋开发的盲目性。
⑤它可以为海洋开发提供大范围的、精确的海洋环境数据。⑥为海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A②③①⑤④⑥ B.② ⑥④③① C. ③①②④⑤⑥_ D.③②①⑤⑥④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陈幼学,字志行,无锡人。万历十七年进士。
授确山知县?政务惠民,积粟万二千石以备荒,垦莱田八百余顷,给贫民牛五百余头,核黄河退地百三十余顷以终民。里妇不能纺者,授纺车八百余辆。
置屋千二百余间,分处贫民。建公腐八十间,以居六曹吏,俾食宿其中。
节公费六百余两,代正赋之无征者。栽桑榆诸树三万八千余林,开河渠百九十八道.布政使刘浑成弟灿成助妾杀妻,治如律.行太仆卿陈耀文家人犯法,立捕治之.汝宁知府邱度虑幼学得祸,言于抚按,调繁中牟。
秋成时,飞蝗蔽天。幼学捕蝗,得千三百余石,乃不为灾。
县故土城,卑且圮。给饥民粟,俾修筑,工成,民不知役。
县南荒地多茂草,根深难垦。令民投煤者,必入草十斤。
未几,草尽丨得沃田数百顷,悉以畀民,有大泽,积水,占膏映之地二十余里。幼学疏为河者五十七,冷渠者百三十九,俱引入小清河,民大获利。
大庄诸里多水,为筑堤十三道障之。给贫民牛种,贫妇纺具,倍于确山。
越五年,政绩茂著. 以不通权贵,当考察之时,掌道御史拟斥之,其子争曰:“儿自中州来,咸言中牟治行无双. 今予殿,何也? ”乃已。稍迁刑部主事。
中官御园果考,怒杀园夫母,弃其尸河中。幼学具奏,逮置之法.嘉兴人袁黄妄批削《四书》、《书经集注》,名曰《删正》,刊行于时.幼学驳正其书,抗号论列。
疏虽留中,镂板尽毁。以员外郎恤刑畿辅,出矜疑三百余人.进郎中。
迁湖州知府,甫至,即捕杀豪恶奴。有施敏者,士族子,杨升者,人奴也,横郡中。
幼学执敏置诸狱。敏赂贵人嘱巡抚檄取亲鞫,幼学执不予,立杖杀之.敏狱辞连故尚书潘季驯子廷圭,幼学言之御史,疏劾之,下狱。
他奸豪复论杀数十辈,独杨升畏祸敛迹,置之。念己去,升必复逞,遂捕置之死,一郡大治,遂以酷政闻。
霪雨连月,未尽死.幼学大举荒政,活饥民三十四万有奇。御史将荐之,征其治行,推官阎世科列上三十六事,御史以闻。
诏加按察副使,仍视郡事。久之,以副使督九江兵备.幼学年已七十其母尚在遂以终养归母卒不复出天启三年起南京光禄少卿改太常少卿俱不赴明 年卒年八十四矣。
中牟、湖州并祠祀之。 (选自《明史卷二百八十一》)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核黄河退地百三十余顷以赋民 赋:征收赋税,向……征收赋税B. 置屋千二百余间,分处贫民 处:处理C. 县故土城,卑且圮 卑:低,低矮D. 今予殿,何也? 殿:最后,末等6. 下列各组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 积粟万二千石以备荒 御史以闻B. 里妇不能纺者 中官御园果者C. 代正赋之无征者 占膏腴之地二十余里D. 为渠者百三十九 为筑堤十三道障之7. 下列各句编为四组,都能直接表现陈幼学“执政酷严”的一组是(3分)①建公廨八十间,以居六曹吏 ②行太仆卿陈耀文家人犯法,立捕治之③令民投牒者,必入草十斤 ④幼学驳正其书,抗疏论列⑤甫至,即捕杀豪恶奴 ⑥他奸豪复论杀数十辈A . ①②④ B. ①③⑤ c.②⑤⑥ D.③④⑥8. 下列对原。
2. 给我广东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必背词汇寡廉鲜耻4.选出加点词语含义相同的两组( )( ) A.诚宜开张圣听 / 日行千里6.选出加点词语含义相同的两组( )( ) A.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 / 知情达理 B.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 登峰造极 C.一鼓作气,再而衰/ 再接再厉 D.朝晖夕阴; 言而有信3.选出加点词语含义不同的两组( )( ) A.惩山北之塞,百废具兴 /,吾谁与归 / 百闻不如一见 D.海内存知己; 不亦乐乎 C.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 不辞劳苦 D.择其善者而从之 /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14.选出加点词语含义相同的两组( )( ) A.广故数言欲亡 / 故弄玄虚 B.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 固步自封 C.顾野有麦场 / 三顾茅庐 D.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 欲擒故纵15.选出加点词语含义相同的一组( ) A.人恒过,然后能改 / 过河拆桥 B.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C.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D.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 然胡不已乎 [文言词汇理解冲刺训练参考答案]1.A.(穷冬,严冬 / 穷尽)B.(还,再 / 推辞,拒绝)C.(及,比得上) D.(如,像 )2.A.(兴办、举办 / 兴盛,复兴)D.(同“伸”,伸张 / 信用)B.(修建,修造)C.(队伍 / 行列)3.A.(苦于 / 惩罚)B.(诚实,忠诚,信用 / 信息) C.(军队)D.(少)4.A.(应当,应该)D.(表示大约和数量)B.(遗留,特指死去的人留下的 / 遗失的东西) C.(同“邀”,邀请 / 简要)5.A.(慢慢地、缓缓地 )B.(长,高) C.(答应 / 处所)D.(行走)6.B.(到,达到)C.(第二次或两次)A.(感觉,感到 / 懂得,知悉) D.(阴暗 / 山的北面,水的南面)7.C.(热水)D.(丢失)A.(颜色单纯,不加装饰 / 向来,素来) B.(……的人 / 空)8.B.(没有 / 非常藐小)C.(逃跑 / 死)A.(声望) D.(全,尽)9.D.(爱慕,欣赏) A.(养生 / 使……安) B.(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 被子) C.(本来,原来 / 树根,树梢,引申为主次,先后等)10.B.兵器,军械 / 作战,打仗C.(了解,弄清楚 / 观察) A.浅陋,鄙俗D.(zhāo 早晨)11.D.背着,背 A.回答,应对 / 再,又 B.(遮阳避雨的用具 / 肯定判断、原来是) C.(原因,缘故 / 故意,有意)12.A.(用作加强语气,有时相当于连……都……-或竟、竟然 / 通增,增加)B.(诚心,诚意 / 实在,真) C.快乐 D.舍弃13.C.告辞,辞别 / 推托,躲避D.向……学习 / 跟随,跟从 A.丧失B.也14.A.故意,有意D.想要 B.(巩固、安定 / 旧的,原来的)C.(看 / 探问,拜访)15.C.(遗憾,不满意) A.犯过失 / 经过B.(什么,代词 / 多么) D.(古代我国西北部民族的统称 / 为什么),齐师伐我 /,天涯若比邻 / 欣喜若狂2.选出加点词语含义不同的两组( )( ) A.政通人和。重点考查的是文言课文当中常用的; 师出无名 D.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对课文的理解和熟练程度是提高该题得分的关键;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C.然则何时而乐耶 / 怏怏不乐 D.舍生而取义者也 /,必以信 / 通风报信 C.十年春,门人弟子填其室 / 德高望重 B.微斯人; 爱屋及乌10.选出加点词语含义不同的两组( )( ) A.肉食者鄙。
“方”在两个句子中的意义都是不同的,公问其故 / 丧尽天良 B.熊掌,亦我所欲也 /。) [答题技巧]1、理解文言词汇除了平时注意词语的归类、整理。
如“有朋自远方来”中的“方”指的是地区; 前狼寐; 悉听尊便9.选出加点词语含义相同的一组( ) A.衣食所安 /微不足道 C.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 家破人亡 D.其中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 既来之,则安之 B.将军身被坚执锐 /,必以情 / 察言观色 D.朝服衣冠 / 朝令夕改11.选出加点词语含义相同的一组( ) A.不敢出一言以复 / 死灰复燃 B.日初出大如车盖 /、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等广东省中考·文言词汇理解冲刺备考 [2010年广东省中考关于文言词语的要求] 考试内容和要求 能力层级 类别 细 目 识记 理解 运用 基础 2.理解浅易文言文中常见文言词语的意思。 √ [2010广东省年中考文言词汇理解考查命题形式] 题号 考查内容 题量 分值 题型 一、基础 文言词汇理解 1 4 选择题 [2010年广东省中考文言词汇理解命题趋势分析] 本题为广东省2010年中考的必考题,为试卷的2题,分值为4分,成语是古汉语的活化石。
如“博古通今”就是常见的成语、错选不另外扣分,双项选择。考查的内容涉及意义和用法两个方面。
另外,在平时要多积累成语,因为现代汉语中的很多成语就是出自文言文中。在答题时,要善于将同一个词语在不同课文中的意思;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 C.本在冀州之南 / 本末倒置 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未能远谋 /、用法进行联想、归纳; 四舍五入13.选出加点词语含义不同的两组( )( ) A.人皆有之; 指通豫南、归纳等能力; 曾益其所不能 B.帝感其诚 /、善于延伸与勾联、与现代汉语有一定联系的文言实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具体含义。
考查形式为客观题; 不知何许人也 D.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地域,也就是“地方”之意;而“今齐地方千里”中的“方”与“地”都各有意义,其中的“地方”是古今异义词,“地”的含义是地区、地域,主要是要求对不同句子中的同一实词进行区别。平时的学习要特别注意一些特殊的用法:一词多义,多积累,气象万千 / 事不宜迟 B.以光。
3. 求广东高考语文必需掌握的文言实词,直接给我字就行爱 安 被 倍 本 鄙 兵 病 察 朝 曾 乘 诚 除 辞 从 殆 当 道 得 度 非 复 负 盖 故 固 顾 坐国 过 何 恨 胡 患 戎 或 疾 及 即 既 间 见 解 就 举 绝 堪 克 类 怜 弥 莫 乃 内 期 奇 迁 请 穷 去 劝 却 贻 如 若 善 少 涉 胜 识 使 是 适 书 孰 属 数 率 说 私 素 汤 涕 徒 亡 王 望 微 悉 相 谢 信 兴 行 幸 修 徐 许 阳 要 宜 遗 贻 易 阴 右 再 造 知 致 质 治 诸 贼 族 卒 走 左。
4. 广东省历年语文高考的语言运用题分析及以后考题趋势2011年广东高考语文试卷分析及2012年命题趋势展望2011年,广东省进入自主命题的第8个年头,语文试题无论从内容还是结构上,已经渐趋成熟和稳定,人文性、工具性和本土化更加明显。
试题稳中有变,更结合现实和注重能力考查,并大有积极向基础知识回归的意向。一、2011年广东省高考语文试卷的命题特点1.基础题更加强化课标提出的高中语文教育三大基本能力的培养“注重语文实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这是《2007年课程标准试验区语文考试大纲》要求考查的三大语文能力。体现在今年的高考语文试题里的字音、字形、成语、语病和语言运用题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前四道选择题在题型上继承前几年的传统,保持不变,语言运用今年考查选择关联词填空和散句改整句以及写主持串台词,这些试题都属于能力考查类型的试题,在回归语文基本素养养成方面,有良好的导向作用,也正好应和了目前社会上人们对语文教学的诟病。回归课堂,回到汉语言文学本身,今年的广东语文高考题目,给了一个很好的回答。
2.阅读题选材文质兼美,更加凸显地域性和时代感2011年广东省高考语文试题阅读文本的取材都是文学性较强,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哲理感悟,难易适中比较适合中学生阅读的文本。文言文选自葛虚存的《清代名人轶事?将略篇》,文字通俗易懂,考点集中突出。
而苏轼的《减字木兰花》也平易浅显,所设置题目也是同学们平常经常练习的内容和情感分析类试题。文化类论著选择了蒋孔阳的美学论文,本身就是审美能力的考查,而文章又结构清晰,极富鉴赏性和教育意义。
选考类的两篇文章,一篇是广东作家写的(陈秉汗,广东饶平县文联作家),一篇是写广东诗人的(梁宗岱,广东新会人),可见命题人在选材上煞费苦心。试题选用上注重地域性和本土化,本身是自主命题的特色之一,本土化的材料和语言,能让考生读来倍感亲切,同时也会使广东考生更加关注本土文化及其优良传统。
综观阅读选材,不管是古文还是现代文,都充分体现了新课标对高考大阅读所提出的要求:注重培养文学鉴赏能力,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3.作文题关注现实,切近人文关注社会,立足现实,这是高考作文核心价值观的体现。
广东省自主命题以来的高考作文题常常有对现实社会的折射和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倾向。今年的作文题目“回到原点”是一个动宾结构,因此重点是“回到”。
命题者的意图是要考生结合生活体验和认识,谈如何回到原点。“原点”的本意是一个地理学概念,同时也是一个数学概念和一个哲学概念,因此,审题时首先要将这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根据提示,可以切入一个相对熟悉的角度,可写生活的原点、感情的原点、生命的原点、人性的原点、思想的原点、心态的原点、历史的原点等等。好作文需要考生从经历生活、感受生活、思考生活转化到总结生活经验、指导生活未来、创造美好生活这样一个良性的轨道。
总之,该题写作较宽泛,难度不是很大,但拿高分不容易。关键是选择的角度是否切入考生的内心世界和当下社会生活,构思立意是否出奇出新。
二、2012年考生的复习策略及解题训练1.宏观把握,目标明确,完善语文知识系统综观近几年广东省的高考语文试题,试卷的总体结构、题型、题量,能力检测趋向等都没有大的变化,保持了试卷的稳定性。据此,高三复习时就应对整份试卷的构成进行分析,对各个考题及其分值设置及各个部分做题时间的安排心中有数,只有明确复习目标,合理定位,科学训练,才能提高自己的得分。
为了保证我们目标的达成,我们要建立基本的语文知识系统,然后再将总的目标分解,确立各部分的目标分,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及重点突破对象。语文学科同一切学科一样,均有自身的知识系统。
理清这个系统,有利于复习时明确目标,有利于复习时形成知识网络,有利于答题时寻找解答依据。因此,建立语文知识系统,是第一阶段复习备考工作的重点。
建立完整的语文知识系统,指的是整理、完善语文知识的各个系统。语文知识的大系统包括语音知识系统、文学知识系统、词及短语系统、单复句知识系统、修辞知识系统、标点知识系统、现代文体知识系统、古今文学常识系统、写作知识系统、文言知识系统等;语文知识的小知识系统即为每一个语文知识点的性质、分类、意义或用法。
如“词”这个小系统,就包括词义、色彩轻重、范围、搭配、语体等。甚至还可分得更细,如词语的感 *** 彩。
在第一轮复习中,需熟悉大系统和小系统,并在复习具体知识点时,有意的将所复习的知识点和其所属的知识系统联系起来。这样做有益于开展全面深入、有目标的复习。
2.夯实基础,加强积累,每年的语文高考的基础题,都不是偏题怪题,考生在平时的复习中要注意加强积累就行了。具体说来,语音部分试题内容全部出自考纲要求所掌握的2500个常用字和1000个次常用字里,形式上连年是比对考查形式(音近字、形近字、多音字),字形题已多年未考,此考点往往被集中隐性体现在作文错别字的扣分里边,平时作文就要注意克服错别字。
词语部分的考查,近四年。
5. 求09年广东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一、基础(28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 (1)子曰:“其恕乎!□□□□,□□□□。”(《论语》)(1分) (2)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木兰诗》)(2分) (3)凝望着故乡的方向,凝望着渐渐坠入大海的夕阳,老人哽咽着吟诵起崔颢《黄鹤楼》中的诗句:“□□□□□□□?□□□□□□□。”闻者无不潸然泪下。
(2分) (4)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范仲淹《渔家傲?秋思》)(1分) (5)把杜甫《春望》默写完整。
(4分)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两项是(4分) A.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博古通今B.有朋自远方来/今齐地方千里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D.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读下面文字,完成第3~5题。北风在kōngkuàng( )寂寥的大地上呼啸肆虐,冰雪冷酷无情地封冻了一切扎根于泥土的植物,无数生命用消极的冬眠躲避严寒。
这时候,腊梅,你却清醒着,毫无畏惧地伸展出光秃秃的枝干,并且把毕生的心血都凝聚在这些光秃秃的枝干上,凝结成无数个小小的蓓蕾,一任寒风把它们摇撼,一任_______,没有一星半瓣绿叶为你遮挡风寒!你能忍受这种jian'āo( )么?也许,任何欢乐和美都源自痛苦,都经历了殊死的拼搏,但是,世人未必都懂得这个道理。 3.根据拼音写出文段括号处应填入的词语。
(2分) 4.联系上下文,仿照划波浪线的语句在横线处补充恰当语句。(2分) 。
5.使用下面词语另写一段连贯的话,至少用上其中两个。(3分) 寂寥 肆虐 毫无畏惧 凝聚 殊死 未必 按要求完成第6~8题。
班上准备组织一次以“辨别不良广告”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6.班上准备围绕活动主题办一期墙报,请你就墙报内容提两点建议。(2分) 7.为本次活动设计一条标语。
(必须用两个句式大致整齐的句子,20字以内)(2分) 8.某电视台近期播出的“**白酒”广告中,一个成年人和一个未成年人一起举杯说:“真好喝!”你准备打电话向该台投诉,请把要说的话写下来。(3分) 二、阅读(42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9~20题。
(一)(8分)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3分)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
10.根据本文内容,恰当选用文中的四字短语填空。(2分) 武陵渔人“忘路之远近”,发现了桃花林,甚是好奇,就“□□□□”。
进入桃花源,他感到桃花源人的生活是那么“□□□□”。离开桃花源时,他“□□□□”,但再来寻找时还是“□□□□”。
11.从第②③段对桃花源的描写可以看出,桃花源让作者向往的是:(1)_______;(2)_______;(3)_______。(3分) (二)(11分) 某名牌婴儿洁肤用品最近被曝检出有毒物质,引起公众特别是年轻母亲的不安。
不负责任的制造商固然应该受到谴责和惩罚,然而消费者自身也有需要检讨的地方。 我国一位儿科皮肤科专家指出,婴幼儿的皮肤天生就会分泌具有清洁功能的油脂,所以小孩洗澡时尽量不用洁肤用品,用清水洗就行了——因为清水是最好的清洁剂。
如果一定要使用洁肤用品,首先也要强调温和无 *** 。 专家的话道出了一个简单的道理,人尤其是婴儿自身有较好的清洁功能,洗澡用大自然恩赐的清水就足够了。
使用洁肤用品必须适度,不然会反受其害。 今天,不少人对于健康的理解是:住在清洁干净的城市和屋子内,没有细菌,一尘不染,吃消过毒的食物,喝消过毒的纯净水,使用经过抗菌处理的物品。
然而,正是这种过度的保护,将人类的健康推向另外一种危险。 使用产品直接导致中毒是一种危险,而过度保护造成的危险却被广泛忽视。
例如,今天的日本是世界上最洁净的国家之一,不少日本人出现了“洁净嗜好症”。在日本,不仅厕所用品,连圆珠笔也使用抗菌材料。
由于没有适宜的病原菌 *** 机体的免疫功能,反而造成国民免疫力低下,日本人很容易就患上原虫和大肠菌引发的疾病。 人需要与自然密切接触,包括接触各种微生物甚至是致病微生物。
只有这样,才能激活和增强人体的免疫系统,抵御各种疾病。现代人对自身的过度保护,。
求2013北京高考作文解析
小故事: 很多年前, 一个爸爸和一个妈妈想休,所以他们决定晚上去城镇。他们叫来最信任一个人来照看孩子。当保姆来的时候,他们的连个孩子已经在床上睡著了。所以保姆只是看了看孩子是否睡的好,就坐下了。
深夜,保姆觉得无聊就想去楼下看电视。但是她看不了,因为楼下没有电视(因为孩子的父母不希望他们的孩子看太多垃圾)。她就打电话给孩子的父母,问是否可以在他们的卧室看电视,当然孩子的父母同意了。
但保姆又想要最后一个请求。
她问是否可以用毯子或者衣服盖住那小丑雕像,因为那使她感到很害怕。
电话沉默了一会。
(此时爸爸在和保姆通话)
他说:带孩子离开房间……
我们将会叫警察……我们从来没有什麼小丑雕像。
那小丑很可能是一个从监狱逃出来的犯。
电话里沉默了一会儿。
(正在跟保姆通话的孩子的父亲)说:带上孩子们,离开房子……我们会通知警察……我们没有一个小丑雕像……
孩子们和保姆被小丑谋杀了。
结果是,小丑是一个从监狱里逃出来的犯
如果你不在5分钟内转发这个贴子,这个小丑在凌晨3点时将会拿著刀站在你的床前。
我在这里发了,这就是恶魔般的小丑没有杀我的原因
2013天津高考语文文言文
2013年北京高考作文题目为材料作文:
一个文学家、一个科学家进行讨论
科学家说:爱迪生来到21世纪很新奇,他会觉得什么很新奇呢?
文学家说:手机一定让他觉得不可思议。
科学家:我同意,手机是信息时代的标志,就像一部掌上电脑,丰富的功能一定会让他感到新奇。
文学家:手机影响着人们的交往方式、思想情感和观念意识,带给我们很多意想不到的改变。
围绕二者的讨论展开文章,文体不限,除诗歌外,不少于800字。
对2013年北京高考语文作文题目的点评一:
此题围绕对手机的讨论展开,这是北京卷一直以来的特点,让所有的学生都有话说,但能够写好绝对需要你有相当的功力。这种功力不仅体现在文学的积累上,更体现在思考力、分析力和对现实的关注。“手机”和2009年“的翅膀”,2010年“星空与实地”一样,都是有象征内涵的词汇,考生可首先解析“手机”在信息时代代表的是新媒体、新科技,或者代表着新时代、新的沟通方式、思考方式。
但请各位注意,材料中是两个极有身份特点的人物在发表议论,一个是文学家、一个是科学家。科技与文学的关系是一个巧妙的切入点,可以让学生从文学的角度举例分析。杨老师在课上讲过经典例证文学与科学的关系--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手机所代表的科技推动着时代的发展,也必然会对文学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工业革命的兴起带来了民主运动和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的风潮,对西方文学有着强大的推动力,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系列都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在我写这篇文章时不停有学生打电话、发微博给我,表示写了文学与科技的关系,运用了我讲“创新与个性”这个命题时的诸多材料,这都是极好的选择。
当然,手机作为一种自媒体,表现着对于时代的再现。发微博、写校内看似是个人行为,但其实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就像白居易随手而作的诗让我们看到了中唐的风貌,鲁迅的书信集让我们读到了民国文人的风骨,今天我们在手机上所写给一切都是时代的写照。所以这个时候更需要我们能够有时代的责任感,文以载道,用文字表现真实的情感和响应时代的号召。
关于结合社会现实部分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
(1)利用好手中的科技,把它和求学结合起来;
(2)手机作为一种自媒体,要勇于承担责任,再现时代的精神;
(3)手机所带来的科技革新是时代的进步、创新的精神,创造力是国家发展的动力;
(4)手机所带来交往方式的革新加强/淡化了人与人的交流和感情;
(5)手机所带来观念意识的革新让我们开眼看世界,从感受新奇到自我成长。
特别是手机带来的创造力、创新力,是结合时政极好的角度。我们曾经在满清王朝的末期吃足闭关自锁、盲目自大的苦头,今天我们手机这样的媒体让我们有机会放眼世界,接触到更新的知识和思想。这个角度和2013东城二模题目有异曲同工这妙,请看这是我在考前为学生们所写的东城二模例文中关于民族国家、反思自己的例段:
其实中华民族并不缺少创造力,无数优美的诗词已经向我展示了古典审美的妙境。杰出的文人只有春花秋月、夏雨冬霜就可以创造出意蕴深远的诗词。“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传有千古佳句,不是几个单调意象的无序拼凑,而是巧妙运用远近与动静的结合、听觉与视觉的互感,为读者创造了一个真实生动的画面,使异乡游子读之有感。(四大名著的例子)作为拥有“四明”的古国,今天的我们却在山寨手机上不断地拼凑西方的技术与硬件,在电视节目上不断抄袭模拟国外的创意,甚至很多大学生的学术论文来自于对期刊库中既有学术成果的拼凑或抄袭。所以十八大提出在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养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口号,在文化上复兴中华民族的创造力,以文化软实力实现民族的文化复兴。只能拼凑他人意识的个人与国家都很可能平庸,只有继承“龙”图腾创造性的精神,才能让我们从“中国制造”转型为“中国智造”。
作为“龙的传人”,我们应传承龙的精神,不甘于拼凑的平庸,而要创造性的精神面对未来的学业与人生成为杰出的人才。当我们即将离开更注重基础知识教学的高中,步入更高的学府。我们应充分继承前人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正陈寅恪先生所讲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着力于做一个有创造力、想象力的研究者,在我所热爱的学术专业内珍惜韶华、努力投入,多做独立性的思考和踏实的研究。我相信自己可以将个人微薄的智慧,奉献给正走在文化复兴道路上的祖国。
今年的关于“手机”讨论的题目可以说与每个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但大多数学生都不知道在文章中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学业和人生进行分析。手机给学生们带来的是什么,是更加自由的交流平台,更是无比丰富的知识。很多学生用手机除了打无聊的电话、发短信聊天,就是上课听歌、玩游戏,而有的学生则可以利用这样的媒介随时学习英语、从网上下载国外的教学课程。这都体现着科技发展中不同的观念意识所带来的不同变化。学生们如果可以结合手机给自己的影响,以及如何在大学四年的求学生活中利用好手机,一定会以细致的思考和真挚的感触给阅卷者“一条清澈小溪”的美好感觉。
2013北京卷关于手机的作文题目,需要学生们更加关注现实、放眼世界,这也是2014年备考时仍然需要关注的问题,杨老师会在今年的教学中围绕时政命题带领学生们真正以深刻的立意和流畅的逻辑来写出深刻、优美的文章。
对2013年北京高考语文作文题目的点评一:
2013年作文延续了2012年的风格,依旧是材料作文。但不同于2012年,13年的材料给出了观点。材料中的“手机”、“爱迪生”作为材料中的媒介或引子,引出了科学家和文学家从各自领域阐述了对手机的看法,文学家和科学家代表这两类观点,一是科技,一是人文。所以在审题立意时,就抓住这两个角度深入分析论述。
科技角度:可分析科技发展在21世纪的重要贡献,可分析手机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做用。进而深入阐述21世纪科技带给现代社会的种种利弊。
人文角度:通过分析手机改变了当代人们的生活与古代人生活做出对析,凸显人文情怀。手机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沟通方式,使书信、坐谈慢慢的走出了现在社会,手机正在慢慢的改变着人类的生活习惯,它成为必不可少的工具,但也让人类丢失了某种情怀。就如北京2011年的模拟阅读《崔魂灵》说的“书信之来,及门而止,然后便安详地躺在信箱里等你去取;哪像电话来时,穿堂入室,直捣你的心脏,真是迅铃不及掩耳。”
总体说来2013年作文具时评性质,需要学生在写作时不能丢掉材料本身,必须就事论事。写作中必须有21世纪、科技、手机这几个作文引导,在议论时不能忽略材料所给的范围。2013年材料作文总体来说没有太出格,只是略显俗套罢了。关于“科技和人文情怀”话题的写作训练,在高三备考中肯定都尝试过,如“网络、虚拟社会与现实世纪”。所以只要应考的学生沉着冷静,有一定应变能力,就能很好的利用上自己的备考资料,完成一篇优秀作文。
01年至09年高考历届语文(全国2卷)的作文题目
1. 天津市2013年高考必背语文背诵篇目
目录
1.《论语》十则
2.《鱼我所欲也》——孟子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4.《曹刿gui论战》——《左传》
5.《邹忌讽齐王纳谏》
6.《出师表》——诸葛亮
7.《桃花源记》——陶渊明
8.《三峡》——郦道元
9.《马说》——韩愈
10.《陋室铭》——刘禹锡
11.《小石潭记》——柳宗元
12.《岳阳楼记》——范仲淹
13.《醉翁亭记》——欧阳修
14.《爱莲说》——周敦颐
15.《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16.《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
17.《关雎》——《诗经·周南》
18.《蒹葭》——《诗经·秦风》
19.《观沧海》——曹操
20.《饮酒》——陶渊明
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22.《次北固山下》——王湾
23.《使至塞上》——王维
2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25.《行路难》——李白
26.《望岳》——杜甫
27.《春望》——杜甫
2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2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3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3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32.《观刈yi麦》——白居易
33.《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34.《雁门太守行》——李贺
35.《赤壁》——杜牧
36.《泊秦淮》——杜牧
37.《夜雨寄北》——李商隐
38.《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
39.《相见欢》——李煜yu
40.《渔家傲》——范仲淹
41.《浣溪沙》——晏殊
42.《登飞来峰》——王安石
43.《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44.《水调歌头》——苏轼
45.《游山西村》——陆游
46.《破阵子》——辛弃疾
47.《过零丁洋》——文天祥
48.《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49.《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50.《已亥杂诗》——龚自珍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建议背诵的篇目十四篇
51.《劝学》——《荀xun子》
52.《逍遥游》——《庄子》
53.《师说》——韩愈
54.《阿房宫赋》——杜牧
55.《赤壁赋》——苏轼
56.《氓》——《诗经·卫风》
57.《离骚》(节选)——屈原
58.《蜀道难》——李白
59.《登高》——杜甫
60.《琵琶行(并序)》——白居易
61.《锦瑟》——李商隐
62.《虞美人》——李煜
63.《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6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2. 2013年高考语文的必背古诗文共68篇。
沁园春长沙,雨巷,再别康桥,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节选),鸿门宴(节选)记念刘和珍君(节选)。荷塘月色(节选),氓,薇,离骚,孔雀东南飞(节选)涉江芙蓉,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兰亭集序,赤壁赋,游褒禅山记(节选)。
蜀道难,秋兴八首(其一),咏怀古迹(其三),登高,琵琶行,锦瑟,马嵬(其二),寡人之于国也,劝学,过秦论(节选),师说。窦娥冤(节选),望海潮,雨霖铃,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醉花阴,声声慢,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苏武传(节选)。
3. 2013高考语文李揆传翻译李揆,字端卿,是陇西成纪人,而定居在郑州,世代是显贵的家族。
李揆年少时聪明好学,善于作文章。末年,中进士,上书朝廷,皇上下诏叫他到中书省考试文章,升任右拾遗。
乾元初年,兼任礼部侍郎。李揆曾因主管部门录取士人时,大多不考察实际能力,只是在考试时严加防范,搜索士子们挟带的书册,大大违背求贤的本意。
李揆在审阅进士文章时,们说:“大国选士,只求得才,经书在此,请随便检寻。”此后几个月内,美名传到皇上那里。
从此李揆深受恩宠礼遇,于是得蒙重用。 当时京师盗贼很多,有人在交通要道上将死尸扔在沟中,当时李辅国正专横跋扈,奏请选派五百名羽林骑士作为巡逻之用。
李揆上疏说:“从前西汉用南北军相互统领,所以周勃派南军进入北军,终于安定了刘氏天下。本朝设南北衙,文武区分,以便相互监视。
如今用羽林军取代金吾兵警卫巡夜,突然发生非常变故,将怎样制止?”皇帝于是下制否定李辅国选用羽林兵的请求。李揆任丞相,决断政事直言进谏,虽然十分博洽雄辩,但热衷追求名利,深受舆论的谴责。
加上他的哥哥当时也很有名,一直担任闲散的官职,始终不被引荐进用。同僚吕諲,地位声望虽与李揆相差悬殊,但处理政事的才能却在李揆之上,免去宰相后,由宾客出任荆南节度使,名声很好。
李揆担心他重新入朝拜相,于是暗中指使本省官吏到吕諲管区内搜求吕諲的过失。吕諲秘密上疏为自己陈述,皇上于是贬李揆为莱州长史同正员。
李揆贬官后,过了几天,他的哥哥改授为司门员外郎。过了多年,李揆被赦移任歙州刺史。
当初,李揆执政,侍中苗晋卿多次推荐元载担任要职。李揆自恃门第和名望,因元载出身寒微,内心很瞧不起他,拒不接纳,反而对苗晋卿说:“出身高贵的人不被任用,獐头鼠目的人却来求官。”
元载深怀怨恨。等到元载登上相位,乘李揆应当迁官之际,于是奏任他试秘书监,到江淮一带养病。
因为没有俸禄,家境又陷入贫困,妻儿百口,靠乞讨为生。李揆漂泊各州,长达十五六年。
如果当地刺史稍微冷淡,他就再次移居他处,所以李揆所迁移的地方,大约有十多个州。元载因罪被诛后,朝廷任李揆为睦州刺史,召入朝拜任国子祭酒、礼部尚书,受到卢起的僧恨。
德宗在山南,命李揆充任入吐蕃会盟使,加授左仆射。到达凤州时,因病去世,时为兴元元年四月,终年七十四岁。
高考语文文言文小语段翻译
01年至09年高考历届语文(全国2卷)的作文题目如下:
2001年高考全国卷2作文题目:
有一个年轻人跋涉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到了一个渡口的时候,他已经拥有了“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七个背囊。渡船开出时风平浪静,说不清过了多久,风起浪涌,小船上下颠簸,险象环生。艄公说:“船小负载重,客官须丢弃一个背囊方可安度难关。”看年轻人哪一个都舍不得丢。艄公又说:“有弃有取,有失有得。”年轻人思索了一会儿,把“诚信”抛进了水里。
寓言中“诚信”被抛弃了,它引发你想些什么呢?请以“诚信”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等。所写内容必须在“诚信”的范围之内。注意:(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3)题目自拟;(4)不少于800字。
2002年高考全国卷2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位登山者,在途中遇上暴风雪。他深知不尽快找到避风处,非冻死不可。他走啊走啊,腿已经迈不开了。就在这时,脚碰到一个硬硬的东西,扒开雪一看,竟然是个快冻僵的人。登山者犯难了:是继续向前,还是停下来援救这个陌生人?心灵深处翻江倒海之后,他毅然作出决定,脱下手套,给那人做。经过一番,陌生人可以活动了,而登山者也因此暖和了自己的身心。最后,两个人互相搀扶着走出了困境。
也许不是都会碰上这种生死的抉择,但是每个人却常常遇到、见到、听到一些触动心灵需要作出选择的事情。那时,我们大家是怎样选择的呢?又应该如何选择呢?请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
〔注意〕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2003年高考全国卷2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
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寓言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2004年高考全国卷Ⅱ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①走你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但丁)
②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波兰谚语)
③应当耐心地听取他人的意见,认真考虑指责你的人是否有理。(达芬奇)
④相信一切人和怀疑一切人,其错误是一样的。(塞纳克)
面对各种说法,有人想:我该相信谁的话呢?也有人想:还是相信自己最重要。请以“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2005年高考全国卷II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工厂的角落里,几块形状异的锈铁锭不甘寂寞地聊了起来。
甲:我想成为机器人,现代化建设最需要我。
乙:我愿意做成螺丝钉,很多地方都离不开我。
丙:我看机器人和螺丝钉的价值可不同啊!
丁:他们都在寻找适合自己的位置。
生活中,每个人的位置可能不同,但各有其价值,请以“位置和价值”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2006年高考全国卷2作文题目
目前中国读书的人越来越少。1999年为60%,2001年只有52%。造成这个原因是多方面的。现在的人为什么不读书?中年人说没时间,青年人说不习惯。还有的人说买不起书。相反,网上阅读的人越来越多。1999年是3.7%,2003年已经有18.3%。
全面了解材料,沿着一个侧面和一个角度,自己确定题目和问题,字数800字。
2007年高考作文全国卷Ⅱ作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著名歌手丛飞节衣缩食,捐赠300万元,资助了178名贫困学生。当他自己病危住院经济困难时,几个受助完成学业就在本地工作的年轻人,竟然没有一个来看望他。这件事被媒体披露后,有一个受助者居然还埋怨说,这让他很没面子。丛飞说,不要责怪他们,我已不再需要医疗了。
华农大的学生小李和同学们将卖废品的钱捐给了一所希望小学。不久,小李被查出得了白血病,这所希望小学的师生给小李捐款,一个四年级女生捐了10元钱。问她为什么把春节的压岁钱全都捐出来,她说:“只要做到小李姐姐说的那句话就满足了。”问她那是一句什么话,她说:“记住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学会帮助别人。”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08年高考作文全国卷Ⅱ作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南太平洋的小岛上,有很多绿海龟孵化小龟的沙穴。一天黄昏,一只幼龟探头探脑地爬出来,一只老鹰直冲下来要叼走它。一位好心的游客发现了,连忙跑过去赶走老鹰,护着小龟爬进大海。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沙穴里成群的幼龟鱼贯而出——原来,先出来的那只幼龟是个“侦察兵”,一旦遇到危险,它便缩回去,现在它安全到达大海,错误的信息使幼龟们争先恐后地爬到毫无遮挡的海滩。好心的游客走了,原先那只在等待时机的老鹰又飞了回来,其他老鹰也跟过来了。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09年普通高考全国卷2卷作文题
根据阅读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一:在一个圣诞节前夕,道尔顿给他的妈妈买了一双袜了做为圣诞节的礼物。当妈妈看到袜子时,就对道尔顿说:“你怎么买了双红色的袜子,让我怎么穿呢?”道尔顿的妈妈不知道,别人眼里的红色,在他眼里却是蓝色,疑惑不解的道尔顿拿着袜子,道尔顿对这件小事没有轻易地放过,他经过认真的分析比较。道尔顿虽然不是生物学家和医学家,却成了第一个发现色盲的人,也是第一个被发现的色盲症患者,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提出色盲问题的人。
材料二:安藤百福是一个贫穷的人,一天,安藤百福偶而经过一家拉面摊,看到穿人们顶着寒风排起了二三十米的长队。这使他对拉面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感到这是大众的一个巨大需求。于是安藤百福找来了一台旧制面机,然后买了面粉、食油等,埋头于方便面的开发。功夫不负有心人,于是他成了第一个发明了方便面的人。
材料三:一个美国农民穷的没饭吃,只好去给当地的一个富翁打杂。一天他不小心把旁边的煤油灯打翻了。把一件昂贵的礼服弄脏了,女主人知道后非常生气,扣掉了这个农民两个月的工钱。从此这个农民把这件衣服挂在窗户上,第二天,他发现被煤油弄脏的污点奇迹般的消失了,于是他刻苦专研,成了第一个发明洗涤剂的人。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历年语文高考全国卷2的文言文翻译题
1. 高考语文有哪些文言文翻译技巧
高考语文文言文,有十种常用的技巧:
1.留:
专有名词、国号、年号、地名、人名、物名、职称、器皿等,可照录不翻译。比如: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陈涉世家》)将军和都尉都是官名,照录不翻译。
2.删:
删去不需要翻译的词。比如《曹刿论战》“夫战,勇气也。”这里的“夫”为发语词,翻译时应该删去。《狼》:“肉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这里的“之”起补足音节的作用,没有实意,应该删去。
3.补:
翻译时应补出省略的成分。比如《两小儿辩日》:“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翻译时在“如盘盂”前补出形容词性谓语“小”。
4.换:
翻译时应把古词换成现代词。如《观潮》:“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校阅水军。”这里的“岁”应换成“年”。
5.调:
翻译时,有些句子(谓语前置、定语后置、宾语前置、介宾结构后置等)的词序需要调整。如《愚公移山》:“甚矣,汝之不惠!”可以调整为“汝之不惠甚矣”的形式。
6.选:
选用恰当的词义翻译。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情况比较常见,因此选用恰当的词义进行翻译,已经成为文言文翻译的难点。如《出师表》:“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这里的“顾”是一个多义词,有多种解释:回头看、看、探问、拜访、顾惜、顾念、考虑,在本句中用“拜访”最为恰当。
7.译:
译出实词、虚词、活用的词和通字。如《核舟记》:“石青糁之。”这里的“糁”是名词活用为动词,翻译时必须译出。
8.意:
意译。文言文中的比喻、借代等意义,直译会不明白,应用意译。如《鸿门宴》:“秋毫不敢有所近。”直译:连秋天里野兽的毫毛也不敢接近。意译:连最小的东西都不敢占有。
9.缩:
文言文中有些句子,为了增强气势,故意用了繁笔,翻译时可以将其凝缩。
10.扩:
一是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词扩为同义的双音词或多音词,二是对一些言简意丰的句子,翻译时,要扩展其内容,才能把意思表达清楚。
2. 湖南13年高考语文卷文言文翻译找不到最后一段的,互相抄袭原文原文:
臣前被诏,使三国异同以注陈寿国志。寿书铨叙可观,事多审正。诚游览之苑囿,近世之嘉史。然失在于略,时有所脱漏。臣奉旨寻详,务在周悉。上搜旧闻,傍摭遗逸。按三国虽历年不远,而事关汉、晋。首尾所涉,出入百载。注记纷错,每多舛互。其寿所不载,事宜存录者,则罔不毕取以补其阙。或同说一事而辞有乖杂,或出事本异,疑不能判,并皆抄内以备异闻。若乃纰缪显然,言不附理,则随违矫正以惩其妄。其时事当否及寿之小失,颇以愚意有所论辩。自就撰集,已垂期月。写校始讫,谨封上呈。
译文:
我之前接受了陛下的诏书,命我搜集三国时期多方面的史料,来注释陈寿的《三国志》,陈寿的书权衡轻重得当,史实大多精审而正确,实在是像一座适宜游览观赏的园林,是近代的一部难得的史书。然而此书的缺点在于太过简略,常常有遗漏的地方。我奉旨寻求历史的详情,致力于完备周全。上溯历史搜寻过去的见闻,旁征博引遗事逸闻。我考察三国时代虽然经历的年代并不久远,但它的历史却关涉到汉晋。从开始到结束所经历的时间,相差有一百年。这期间记载注释的史料纷乱错杂,经常有许多相互抵触的地方。对于那些陈寿没有记载,但却应该记录的史料,我就全部选取,来弥补他的缺漏。或者虽然说的是同一件事情,但言辞却背离交错的,或者对于发生的事情本来就说法不一,存疑不能下论断的,我就一并记录在书中来保存不同的说法。如果是错误非常明显的,言辞不符合常理的,就在错误之处予以纠正,来警戒他的荒诞。对他记录的时事不知恰当与否应该存疑之处和陈寿有小的失误的地方,就多按我自己的意思来做分析。自从我编辑完成此书,至今已经将近一月。写作校勘刚刚完成,恭敬地封合好呈给陛下。
3. 语文文言文翻译选自《左传·隐公元年》 原文 译文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
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从前,郑武公在申国娶了一妻子,叫武姜,她生下庄公和共叔段。庄公出生时脚先出来,武姜受到惊吓,因此给他取名叫“寤生”,很厌恶他。
武姜偏爱共叔段,想立共叔段为世子,多次向武公请求,武公都不答应。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
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到庄公即位的时候,武姜就替共叔段请求分封到制邑去。庄公说:“制邑是个险要的地方,从前虢叔就死在那里,若是封给其它城邑,我都可以照吩咐办。”
武姜便请求封给京邑,庄公答应了,让他住在那里,称他为京城太叔。 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叁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大夫祭仲说:“分封的都城如果超过三百方丈,那就会是国家的祸害。先王的制度规定,国内最大的城邑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得超过它的五分之一,小的不能超过它的九分之一。
现在,京邑的城墙不合规定,违反了制度,恐怕对您有所不利。”庄公说:“姜氏想要这样,我怎能躲开这种祸害呢?”祭仲回答说:“姜氏哪有满足的时候!不如及早处置,别让祸根滋长蔓延,一滋长蔓延就难办了。
蔓延开来的野草还不能铲除干净,何况是您受宠爱的弟弟呢?”庄公说:“多做不义的事情,必定会自己垮台,你姑且等着瞧吧。”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
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昵,厚将崩。”
过了不久,太叔段使原来属于郑国的西边和北边的边邑也属于自己。公子吕说:“国家不能使土地有两属的情况,现在您打算怎么办?您如果打算把郑国交给太叔,那么我就去服待他;如果不给,那么就请除掉他,不要使人民产生两属的心理。”
庄公说:“不用除掉他,他自己将要遭到灾祸的。”太叔又把两属的边邑改为自己统辖的地方,一直扩展到廪延。
子封说:“可以行动了!土地扩大了,他将得到老百姓的拥护。”庄公说:“对君主不义,对兄长不亲,土地虽然扩大了,他也会垮台的。”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
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须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
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太叔修治城廓,聚集百姓,修整盔甲武器,准备好兵马战车,将要偷袭郑国。
武姜打算开城门作内应。庄公打听到公叔段偷袭的时候,说:“可以出击了!”命令子封率领车二百乘,去讨伐京邑。
京邑的人民背叛共叔段,共叔段于是逃到鄢城。庄公又追到鄢城讨伐他。
五月二十三日,太叔段逃到共国。 书曰:“郑伯克段于鄢。”
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
《春秋》记载道:“郑伯克段于鄢。”意思是说共叔段不遵守做弟弟的本分,所以不说他是庄公的弟弟;兄弟俩如同两个国君一样争斗,所以用“克”字;称庄公为“郑伯”,是讥讽他对弟弟失教;赶走共叔段是出于郑庄公的本意,不写共叔段自动出奔,是史官下笔有为难之处。
遂置姜氏于城颖,而誓之白:“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
颖考叔为颖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
公曰:“尔有母遗,?我独无!”颖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
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
庄公就把武姜安置在城颍,并且发誓说:“不到黄泉(不到死后埋在地下),不再见面!”过了些时候,庄公又后悔了。有个叫颍考叔的,是颍谷管理疆界的官吏,听到这件事,就把贡品献给郑庄公。
庄公赐给他饭食。颍考叔在吃饭的时候,把肉留着。
庄公问他为什么这样。颍考叔答道:“小人有个老娘,我吃的东西她都尝过,只是从未尝过君王的肉羹,请让我带回去送给她吃。”
庄公说:“你有个老娘可以孝敬,唉,唯独我就没有!”颍考叔说:“请问您这是什么意思?”庄公把原因告诉了他,还告诉他后悔的心情。颍考叔答道:“您有什么担心的!只要挖一条地道,挖出了泉水,从地道中想见,谁还说您违背了誓言?”庄公依了他的话。
庄公走进地道去见武姜,赋诗道:“大隧之中相见啊,多么和乐相得啊!”武姜走出地道,赋诗道:“大隧之外相见啊,多么舒畅快乐啊!”从此,他们恢复了从前的母子关系。 君子曰:“颖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
《诗》曰:‘孝子不。
4. 高考语文网络搜索,仅供参考文言文翻译技巧:1、原则:文言文翻译要求准确达意,必须遵循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不可以随意地更换。
省略现象应该作补充,特殊句式的翻译也要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加以调整,力求通顺。2、标准:信、达、雅。
信:要求准确表达原文意思,不增、不漏、不歪曲。达:要求明白通顺,没有语病。
雅:要求遣词造句比较讲究,文笔优美富有表现力。3、方法:增、删、调、留、换。
增:增加内容,保持句子顺畅。删:去掉多余、累赘的成分,使句子简洁。
调:在遇到特殊句式时,需要把句子中的某些语法成分调整位置,更好地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留:对于人名、地名、时间名词以及专有名词,一般保留原词。
换:某些内容损及到整个句子的“雅”时,调换其中冲突的内容。[例]用现代汉语说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在翻译这个句子的时候,要注意到“物喜”“己悲”的意思,需要添加一些成分,还要注意“以”字的意思。
答案应为“不因为外物的好坏或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文言文翻译技巧 学生做文言文时候遇到选择题还能做一些,但是一遇到翻译题就很难把握,那么文言文翻译真得很难吗?其实只要掌握方法就一定能做得更好。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要求是:“信”“达”“雅”。这三个意思分别是:要准确表达文章的意思;翻译出来的文章要明白通畅;文要好。
而这些题目对不少学生还是有很大的难度的。如何科学、高效、到位地翻译文言文成为学生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一、最近几年的高考文言文命题方式还会从以下几个方面的规律:1. 选文标准-----浅易突出,这方面的标准因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1).从文章运用的词汇来看,主要是文言文中的常用词和次常用词。(2).从文章中出现的语法结构来看,主要用中学语文课本中的文言句式。
(3)从文章的体裁来看主要是传记颂德类散文。(4)从文章的涉及范围来看,同古代文化背景知识的联系较为松散,少用典故。
(5)从文章的整体风格来看属于典范的文言文作品。2.今年的格式与往年基本一样。
3.翻译字数还是在40个字左右。 二、剖析文句设定,把握考察重点。
每年高考总是选择那些带有关键词语和重要语法现象的句子。1. 积累性的重要实词和重要虚词为常考内容,也是得分点之一。
2. 规律性的---词类活用、固定结构和特殊句式。 三、熟悉下面六种重要的翻译方法:1.留,凡是有古今意思相同的词语,以及专有名词,如国号、年号、帝号、冠名、地名、人名、器物明、书名等都可以保留下来,没有必要作变动。
2.对,将已由单音节发展成双音节的词对译出来。对译时主要有下面两种情况:(1)在原来的单音词前面或者后面加一个同义词或者近义词,合成一个双音词(原来的词语作为语素之一)。
例如“:刘公猜而不忍,怨而好叛,不去,必及祸。(江苏卷)译文:刘宰之为人猜疑而下不了狠心,多怨恨而喜背叛,不离开(他),必然会遭到祸患。
(2)换为完全不同的另一个词。如:吾但使国家无逋赋,吾职尽矣,不能复念尔民也。
(江西卷)译文:我只要使国家没有人拖欠赋税,我的责职就尽到了,不能再考虑你们百姓了。3.拆,文言中有两个单音词,在白话文中恰好有一个双音词,对这类词语,需要拆成两个单音词来翻译,而不能用白话中双音词的词义去翻译。
如:如古语里面的‘是非’应该翻译成:“这不是”,“设备”应该翻译成“设置防备”。4.增,增补句子的省略成分和词语活用后的新增内容。
(1)。句子的省略部分一定要补出来。
例如游学青、徐、并、冀之间,与交友者多异之。(上海)译文:仲长统在青州、徐州、并州、冀州一带游历求学,和(他)交朋友的大多认为他与众不同。
(2)词类发生活用时候,必须根据活用的类型增补有关活用后的新增内容。如:郭异之,持以白王。
(广东卷)译文:郭感到非常奇怪,拿着纸来告诉王生。5.删,文言文中的一些虚词没有实在意义,或者为语气助词,或者表示停顿,或者是凑足音节,或者起连接作用,在翻译时候可以删去,而不必硬译。
如:盖忠臣执义(全国卷1)译文:忠臣坚持道义。6.调,把文言文中的倒装句子调整过来,使之符合现代语法的习惯。
例如:门前植槐一株,枝叶扶疏,时作麋哺饿者于其下。(湖北卷)译文:家门前种有一株槐树,枝叶繁茂,他时常在树下煮粥给那些饥民吃。
四、坚持四个步骤,确保答题准确。1.审,在翻译句子之前,首先要审清文言文句子中的关键词语和重要的语法现象,因为这些都是高考阅卷时候的得分点,必须仔细思考,确保准确地位。
2.切,将文言文句子以词为单位逐一切分开来,然后用上面介绍的六种方法逐一加以解释。3.连,按照现代的汉语习惯将逐一解释出来的词义连成一个语义通畅的句子。
4.誊,将上述的句子写到答题卡上。要注意字迹工整,笔画清晰,不写错别字。
如果大家做到上面所说的这些,基本上可以把文言文的分数拿全了。
历届天津高考文言文
1994年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2-19题。
何子平世居会稽,少有志行,见称于乡曲。事母至孝。扬州辟从事史,月俸得白米,辄货市粟麦。人或问曰:“所利无几,何足为烦?”子平曰:“尊老在东,不办常得生米,何心独飨白粲①。”每有赠鲜肴者,若不可寄至其家,则不肯受。母本侧庶,籍注失实②,年未及养,而籍年已满,便去职归家。时镇军将军顾觊之为州上纲,谓曰:“尊上年实未八十,亲故所知。州中差有微禄,当启相留。”子平曰:“公家正取信黄籍,籍年既至,便应扶侍私庭,何容以实年未满,苟冒荣利。且归养之愿,又切微情。”觊之又劝令以母老求县,子平曰:“实未及养,何以希禄?”觊之益重之。既归家,竭身运力,以给供养。末除吴郡海虞令,县禄唯以养母一身,而妻子不犯一毫。人或疑其俭薄,子平曰:“希禄本在养亲,不在为己。”问者惭而退。母丧去官,哀毁逾礼,每至哭踊,顿绝方苏。(《宋书?孝义传》)
〔注〕①白粲:白米。
②籍:户口册,即下文的“黄籍”。当时规定,官员父母年满八十,应解职归家奉养。
12.下列两句中红字的字的正确意思与读音是(2分)
①扬州辟从事史。②竭身运力,以给供养。
A.①设立pì②给以gěi B.①设立pì②使……丰足jǐ
C.①征召bì②使……丰足jǐ D.①征召bì②给以gěi
13.对“辄货市粟麦”一句中“货”、“市”词义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都是“卖出” B.都是“买入” C.买入、卖出 D.卖出、买入
14.分别比较下列每组句子中红字的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两个“亲”字相同,两个“每”字不同 B.两个“亲”字相同,两个“每”字也相同
C.两个“亲”字不同,两个“每”字相同 D.两个“亲”字不同,两个“每”字也不同
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15.州中差有微禄,当启相留。(2分)
A.在州中任职略有少许俸禄,将打开州府大门请你留任。
B.在州中任职略有少许俸禄,将禀告上司挽留你。
C.州中空缺有俸禄微少的职位,将禀告上司挽留你。
D.州中空缺有俸禄微少的职位,将打开州府大门请你留任。
16.实未及养,何以希禄?(3分)
A.实际尚未来得及奉养,哪能借此以求得俸禄?
B.实际尚未来得及奉养,哪能借助这稀有的俸禄?
C.实际尚未到奉养之年,哪能借助这稀有的俸禄?
D.实际尚未到奉养之年,哪能借此以求得俸禄?
17.对以下两句话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扶侍私庭;②顿绝方苏
A.①在家奉养母亲;②困顿晕倒许久方才苏醒
B.①扶助母亲理家;②困顿晕倒许久方才苏醒
C.①扶助母亲理家;②叩首晕倒许久方才苏醒
D.①在家奉养母亲;②叩首晕倒许久方才苏醒
18.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何子平孝心的一组是()(3分)
①月俸得白米,辄货市粟麦
②何心独飨白粲。
③尊上年实未八十,亲故所知。
④实未及养,何以希禄?
⑤县禄唯以养母一身,而妻子不犯一毫。
⑥希禄本在养亲,不在为己。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②⑥ D.③④⑥
19.下列对何子平去职归家奉养老母一事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由于老母“籍注失实,年未及养”,子平依律仍可在州任职,但他出于“归养之愿,又切微情”的考虑,坚持归家。
B.子平归家之后,“竭身运力,以给供养”,认为“希禄本在养亲”,坚持“县禄唯以养母一身”,从而实现了“归养之愿”。
C.子平不愿以老母“实年未满”而“苟冒荣利”,又不肯“以母老求县”,归家养母,竭尽全力,从而深受顾觊之敬重。
D.由于老母“籍年已满”,子平去职归家;尽管顾觊之希望他在州任职,但他碍于“公家正取信黄籍”,婉言谢绝。
12.(2分)C 13.(2分)D 14.(2分)C 15.(2分)B 16.(3分)D 17.(3分)A
18.(3分)C 19.(3分)D
1995年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2-19题。
郑善果母者,年二十而寡。性贤明,有节操,博涉书史,通晓治方。每善果出听事,母恒坐胡 床,于障后察之。闻其剖断合理,归则大悦。若行事不允,或妄怒,母乃还堂,蒙被而泣,终日不 食。善果伏于床前,亦不敢起。母方起谓之曰:“吾非怒汝,乃愧汝家耳。吾为汝家妇,获奉酒扫。
如汝先君,忠勤之士也,在官清恪,未尝问私,以身徇国,继之以死,吾亦望汝副其此心。汝既年小而孤,吾寡妇耳,有慈无威,使汝不知礼训,何可负荷忠臣之业乎?汝自童子承袭茅土,位至方伯,岂汝身致之邪?安可不思此事而妄加怒,心缘骄乐,堕于公政!”母恒自纺绩,夜分而寐。善果曰:“儿封侯开国,位居三品,秩俸幸足,母何自勤如是邪?”答曰:“呜呼!汝年已长,吾谓 汝知天下之理,今闻此言,故犹未也。至于公事,何由济乎?今此秩俸,乃是天子报尔先人之徇命 也。当须散赡六姻,为先君之惠,妻子奈何独擅其利,以为富贵哉!又丝(xǐ,麻)纺织,妇人之务,上自王后,下至大夫士妻,各有所制。若堕业者,是为骄逸。吾虽不知礼,其可自败名乎?”
12.对下列四句中加黑的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
A.若行事不允,或妄怒。 允:公平。
B.在官清恪,未尝问私。 恪:谨慎而恭敬。
C.吾亦望汝副其此心。 副:符合
D.岂汝身致之邪? 致:导致。
13.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红字的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如汝先君,忠勤之士也。
母何自勤如是邪?
以身徇国,继之以死。
乃是天子报尔先人之徇命也。
A.两个“勤”字相同,两个“徇”字不同
B.两个“勤”字相同,两个“徇”字也相同
C.两个“勤”字不同,两个“徇”字相同
D.两个“勤”字不同,两个“徇”字也不同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红词语的说明,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吾为汝家妇,获奉洒扫。 奉洒扫:指从事家务。
B.当须散赡六姻,为先君之惠。 先君:指已经去世的父亲。
C.汝自童子承袭茅土。 承袭茅土:指承袭公候的爵位。
D.母恒自纺绩,夜分而寐。 夜分:指夜尽时分。
下列语句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15.吾谓汝知天下之理,今闻此言,故犹未也。(3分)
A.我以为你懂得天下的道理,现在听到这话,才知道你仍然没有懂。
B.我以为你懂得天下的道理,现在听到这话,所以才说你仍然没有懂。
C.我以为你懂得治理天下,现在听到这话,所以才说你仍然没有懂。
D.我以为你懂得治理天下,现在听到这话,才知道你仍然没有懂。
16.①或妄瞋怒 ②何由济乎(2分)
A.①或者狂妄地发怒; ②凭借什么才能成功呢
B.①或者狂妄地发怒; ②有什么理由能成功呢
C.①或者胡乱地发怒; ②有什么理由能成功呢
D.①或者胡乱地发怒; ②凭借什么才能成功呢
17.①独擅其利 ②若堕业者(2分)
A.①独自专占其利; ②你对正事怠惰
B.①独自专占其利; ②如果对正事怠惰
C.①独占擅用其利; ②如果对正事怠惰
D.①独占擅用其利; ②你对正事怠惰
18.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与郑母教子为官清正有关的一组是(3分)
①吾非怒妆,乃愧汝家耳。 ②在官清恪,未尝问私。
③吾亦望汝副其此心。 ④何可负荷忠臣之业乎?
⑤母恒自纺绩,夜分而寐。 ⑥乃是天子报尔先人之徇命也。
A.①②⑥ B.①④⑤ C.③⑤⑥ D.②③④
19.下列对文意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郑母感慨善果是个年幼的孤儿,自己又是寡妇,有慈无威,未能教他懂得礼训,教导他不要心缘骄乐,堕于公政。
B.郑母希望善果应该仿效其父,要在官清恪,不问私事,以身徇国,继之以死,做一位无愧于家国的忠勤之士。
C.郑母鼓励善果处理政事应该剖断合理,同时又劝戒他不要妄加瞋怒,行事不允,骄逸堕业,以负荷忠臣之业。
D.郑母认为善果自小袭爵封候,位居三品,但却不是自身致之,要求他能够散赡六姻,为先君之惠,以报答天子之恩。
12.(2分)D 13.(2分)B 14.(3分)D 15.(3分)A
16.(2分)D 17.(2分)B 18.(3分)D 19.(3分)C
1996年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2—19题。
郭永,大名府元城人。少刚明勇决,身长七尺,须髯若神。以祖任为丹州司法参军。守武人,为奸利无所忌,永数引法裁之。守大怒,盛威临永,永不为动,则缪为好言荐之朝。后守欲变具狱①,永力争不能得,袖举牒还之②,拂衣去。调清河丞,寻知大谷县。太原帅率用重臣,每宴飨费千金,取诸县以给,敛诸大谷者尤亟。永以书抵幕府曰:“非什一而取,皆民膏血也,以资觞豆之费可乎?脱不获命,令有投劾而归耳③。”府不敢迫。县有潭出云雨,岁旱,巫乘此哗民,永杖巫,暴日中,雨立至,县人刻石纪其异。府遣卒数辈号“警盗”,刺诸县短长,游蠹不归,莫敢迕,永械致之府,府为并它县追还。于是部使者及郡文移有不便于民者④,必条利病反复,或遂寝而不行。或谓永:“世方雷同,毋以此贾祸。”永曰:“吾知行吾志而已,遑恤其它。”大谷人安其政,以为自有令无永比者。既去数年,复过之,则老稚遮留如永始去⑤。
注:①具狱:据以定罪的案卷。
②牒:授官的文书。
③投劾:递交弹劾自己、请求去职的呈文。
④文移:公文。
⑤遮留:拦阻挽留。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红的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永以书抵幕府 抵:送达。
B.刺诸县短长,游蠹不归,莫敢迕 迕:违背。
C.或遂寝而不行 寝:止息
D.世方雷同,毋以此贾祸 贾祸:消除祸患。
13.比较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2分)
①以祖任为丹州司法参军
②永以书抵幕府
③以资觞豆之费可乎
④毋以此贾祸
A.①句和③句相同,②句和④句相同
B.①句和②句相同,③句和④句不同
C.①句和③句不同,②句和④句相同
D.①句和②句不同,③句和④句不同
14.《孔雀东南飞》中“昼夜勤作息”的“作息”是一个偏义复词,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属于偏义复词的是(2分)
A.为奸利无所忌 B.每宴飨费千金
C.刺诸县短长 D.必条利病反复
15.文中“脱不获命,令有投劾而归耳”这一复句,如果给它的译文用上的关联词语,应当是(2分)
A.既然……只有…… B.倘若……那么……
C.只要……就…… D.宁可……也要……
以下16—17题的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16.取诸县以给,敛诸大谷者尤亟。(3分)
A.从各县中取来满足自己,对大谷县征敛得尤其紧迫。
B.从各县中取来满足自己,对大谷县征敛得尤其苛刻。
C.从各县中取来给自己,对大谷县征敛得尤其苛刻。
D.从各县中取来给自己,对大谷县征敛得尤其紧迫。
17.永械致之府,府为并它县追还。(3分)
A.郭永持兵器把他们押送到府,府中因此连同派往其它县的人全都召回。
B.郭永持兵器把他们押送到府,府中因此把郭永连同其它知县全都召回。
C.郭永给他们戴上刑具押送到府,府中因此连同派往其它县的人全都召回。
D.郭永给他们戴上刑具押送到府,府中因此把郭永连同其它知县全都召回。
18.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郭永刚直抗上举动的一组是(3分)
①盛威临永,永不为动 ②袖举牒还之
③永杖巫,暴日中 ④必条利病反复
⑤或遂寝而不行 ⑥吾知行吾志而已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②③⑤ D.①④⑥
19.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郭永屡次援引法令节制丹州长官,因而受到威胁,但郭永胸怀宽广,顾全大局,反而为他说好话,向朝廷作了推荐。
B.郭永厌恶巫师借“岁旱”以哗众取宠,他杖责巫师后求得大雨,以致县中百姓刻石记载了他的奇功异绩。
C.郭永痛恨“警盗”为非作歹,四处制造事端,他坚决地将“警盗”押送到府,使上级部门改变了原先的做法。
D.郭永不愿与世浮沉,他坚持自己的志向而受到百姓的爱戴,数年后回大谷复职时,老人孩子非常热情地对待他。
12.(2分)D 13.(2分)D 14.(2分)C 15.(2分)B
16.(3分)A 17.(3分)C 18.(3分)B 19.(3分)C
19年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2-19题。
权善才,高宗朝为将军,中郎将范怀义宿卫昭陵,有飞骑犯法①,善才绳之。飞骑因番请见,先涕泣不自胜,言善才等伐陵柏,大不敬。高宗悲泣不自胜,命杀之。大理丞狄仁杰断善才罪止免官。
高宗大怒,命促刑。仁杰曰:“法是陛下法,臣仅守之。奈何以数株小柏而杀大臣?请不奉诏。”高宗涕泣曰:“善才斫我父陵上柏,我为子不孝,以至是。知卿好法官,善才等终须死。”仁杰固谏,侍中张文瑾以笏挥令出,仁杰乃引张释之高庙、辛毗牵裾之例②,曰:“臣闻逆龙鳞,忤人主,自古以为难,臣以为不难。居桀纣时则难,尧舜时则不难。臣今幸逢尧舜,不惧比干之诛。陛下不纳臣言,臣瞑目之后,羞见释之、辛毗于地下。”高宗曰:“善才情不可容,法虽不死,朕之恨深矣,须法外杀之。“仁杰?:”陛下作法,悬诸象魏③,徒流及死,具有等差,岂有罪非极刑,特令赐死?法既无恒,万方何所措其手足?陛下必欲变法,请令日为始。“高宗意乃解,曰:”卿能守法,朕有法官。“命编入史。
有等差,岂有罪非极刑,特令赐死曰法既曰:“卿能守法,朕有法官。”命编入史。
[注]①飞骑:唐代皇帝的侍卫军士。②张释之:西汉人,以善谏闻名。辛毗:三国魏人,以力谏闻名。③象魏:宫廷外的阙门,古代张榜公布法令的地方。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善才绳之。绳:捆绑。 B.先涕泣不自胜,胜:控制
C.朕之恨深矣。恨:遗憾。 D.请今日为始。请:请求。
13.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因”和“乃”相同,“止”和“仅”不同
B.“因”为“乃”相同,“止”和“仅”也相同
C.“因”和“乃”不同,“止”和“仅”相同
D.“因”和“乃”不同,“止”和“仅”也不同
14.“以至是”一句中“是”字指代的内容是(3分)
A.悲泣不自胜,命杀之 B.大怒,命促刑
C.以数株小柏而杀大臣 D.我为子不孝
15.下列关于对话中人物称谓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
A.陛下是对帝王的称呼,古代不敢直称帝王,转而称呼他殿前阶下的人,以此表示尊重。
B.臣早期是古人表示谦卑的自称,百姓也可自称为“臣”,后来用作臣下对君的自称。
C.卿早期是古代对人的敬称,适用范围较广,后来多用作君主对臣下的称呼。
D.朕是古人的自称,本来没有贵贱之分,自秦始皇开始专用为诸侯王或皇帝的自称。
以下16-17题的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16.徒流及死,具有等差(3分)
A.囚徒流放和处死,都有等级次第
B.囚徒流放和处死,都有相等的差别
C.服劳役、流放直到,都有相等的差别
D.服劳役、流放直到,都有等级次第
17.①不惧比干之诛 ②高宗意乃解(2分)
A.①不怕像比干那样受到指斥 ②高宗的情绪这才缓解
B.①不怕像比干那样受到指斥 ②高宗的主意这才消释
C.①不怕像比干那样遭受 ②高宗的主意这才消释
D.①不怕像比干那样遭受 ②高宗的情绪之才缓解
18.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从分句间语意关系的角度看,相同的一组是(3分)
①自古以为难,臣以为不难。
②岂有罪非极刑,特令赐死?
③陛下必欲变法,请今日为始。
④卿能守法,朕有法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权善才得罪了飞骑,飞骑为了报复;利用高宗奉守孝行的心理,竭力要将善才的过错酿成死罪,从而引发了高宗和狄仁杰之间是否要处死善才的一场激烈争论。
B.由于狄仁杰坚持己见,拒绝执行高过的命令,高宗为此十分恼怒,在这君臣双方相持不下时,侍中张文挥动笏板,要仁杰离去,但仁杰仍然援引古例强行谏劝。
C.狄仁杰在谏劝时,十分讲究语言艺术,他称赞高宗有如尧舜,而尧舜又是以宽厚仁爱为本的君主,这就使得高宗感到十分为难,为此不得不接受仁杰的谏劝。
D.狄仁杰认为法令既已公之于众,就不可有徇情枉法而罚非其罪的事情,他主张法令不可无常,使全国上下无所适从,只要法令没有改变,就不可将善才处以极刑。
12.(2分)D 13.(2分)B 14.(3分)C 15.(2分)D 16.(3分)D 17.(2分)C 18.(3分)A 19.(3分)C
1998年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22题。
李若水字清卿①,州曲周人。靖康元年,为太学博士。开府仪同三司高俅死,故事,天子当挂服举哀。若水言:“俅以幸臣躐跻显位②,败坏军政,金人长驱,其罪当与童贯等,得全首领以没,尚当追削官秩,示与众弃;而有司循常习故,欲加缛礼,非所以靖公议也。”章再上,乃止。……二年,金人再邀帝出郊,帝殊有难色,若水以为无他虑,扈从以行③。金人计中变,逼帝易服,若水抱持而哭,诋金人为狗辈。金人曳出,击之败面,气结仆地,众皆散,留铁骑数十守视。粘罕令曰④:“必使李侍郎无恙。”若水绝不食,或勉之曰:“事无可为者,公昨虽言,国相无怒心,今日顺从,明日富贵矣。”若水叹曰:“天无二日,若水宁有二主哉!”其仆亦来慰解,曰:“公父母春秋高,若少屈,冀得一归觐。”若水叱之曰:“吾不复顾家矣!忠臣事君,有死无二。然吾亲老,汝归勿遽言,令兄弟徐言之可也。”……粘罕令拥之去,反顾骂益甚。至郊坛下,谓其仆谢宁曰:“我为国死,职耳,奈并累若属何!”又骂不绝口,临军挝破其唇,血骂愈切⑤,至以刃裂颈断舌而死,年三十五。
〔注〕①李若水:北宋末年人,官至吏部侍郎。靖康二年随钦宗至金营,不屈而被害。
②躐跻:越级升官。 ③扈从:随从护驾。
④粘罕:金国贵族,官至都元帅,执掌国政。多次率军攻打北宋。
⑤血:含血喷出。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非所以靖公议也 靖:平息。 B、金人曳出,击之败面 曳:蜂拥
C、若少屈,冀得一归觐 觐:拜见。 D、我为国死,职耳 职:职分。
17、比较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3分)
①俅以幸臣躐跻显位 ②得全首领以没 ③扈从以行 ④至以刃裂颈断舌而死
A、①和④相同,②和③相同。 B、①和④相同,②和③不同。
C、①和④不同,②和③相同。 D、①和④不同,②和③不同。
1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故事,天子当挂服举哀 故事:指先例。
B、得全首领以没 全首领:指保持高位。
C、而有司循常习故 有司:指主管官吏。
D、公父母春秋高 春秋:指年龄。
以下19-20题的句子在文中正确的意思是
19、①其罪当与童贯等 ②帝殊有难色(3分)
A、①他的罪责应当归于童贯等人 ②皇上有十分为难的神色
B、①他的罪责应当归于童贯等人 ②皇上有特殊的为难神色
C、①他的罪责应当与童贯一样 ②皇上有特殊的为难神色
D、①他的罪责应当与童贯一样 ②皇上有十分为难的神色
20、①汝归勿遽言 ②奈并累若属何(3分)
A、①你回去后不要惊慌地说这件事 ②为什么又把你们一起牵累了呢
B、①你回去后不要惊慌地说这件事 ②把你们一起牵累了可怎么办呢
C、①你回去后不要匆忙地说这件事 ②把你们一起牵累了可怎么办呢
D、①你回去后不要匆忙地说这件事 ②为什么又把你们一起牵累了呢
21、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从分句间语意关系的角度看,分类正确的一组是(3分)
①若水抱持而哭,诋金人为狗辈。 ②公昨虽言,国相无怒心。
③今日顺从,明日富贵矣。 ④天无二日,若水宁有二主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④|②|③ D、①|②|③|④
22、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李若水认为高俅败坏军政,以致金人入侵,应降低他生前官爵俸禄的等级,而不应循常习故,用隆重的礼节为他治丧。皇上当即接受他的意见,不再为高俅挂服举哀。
B、金人邀请宋钦宗出郊,却又中途变卦,逼钦宗改换服装以侮辱宋朝。李若水
坚守气节,大骂金人,虽惨遭毒打,仍未动摇自己的忠心,并以绝食对金人的诱降表示抗争。
C、李若水不愿为了能回家侍奉父母而投降,他严词拒绝了仆人要他屈从金人的劝说。但又流露出对父母的牵挂,要仆人转告兄弟慢慢地禀告父母,不要惊吓了老人。
D、粘罕诱降李若水遭到失败,于是下令杀掉他。李若水义无反顾,骂不绝口,金人打破了他的嘴唇,他喷血痛骂,愈加激切,以至遭裂颈断舌而死,景象十分惨烈。
二、(20分)16-22:B C B D C D A
1999年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6题。
苏琼,字珍之,武强人也。幼时随父在边,尝谒东荆州刺史曹芝。芝戏问曰:“卿欲官不?”对曰:“设官求人,非人求官。”芝异其对,署为府长流参军。除南清河太守。零县民魏双成失牛,疑其村人魏
子宾,送至郡,一经穷问,知宾非盗者,即便放之。密走私访,别获盗者。从此畜牧不收,多放散,云:“但付府君。”有邻郡富豪将财物寄置界内以避盗,为贼攻急,告曰:“我物已寄苏公矣。”贼遂去。琼性清慎,不发私书。道人道研为济州沙门统,资产巨富,在郡多有出息,常得郡县为征。及欲求谒,度知其意,每见则谈问玄理,应对肃敬,研虽为债数来,无由启口。其弟子问其故,研曰:“每见府君,径将我入青云间,何由得论地上事?”郡民赵颍曾为乐陵太守,八十致事归。五月初,得新瓜一双自来送。颍恃年老,苦请,遂便为留,仍致于听事梁上,竟不剖。人遂竞贡新果,至门间,知颍瓜犹在,相顾而去。
天保中,郡界大水,人灾,绝食者千余家。琼普集部中有粟家,自从贷粟以给付饥者。州计户征租,复欲推其贷粟。纲纪谓琼曰:“虽矜饥馁,恐罪累府君。”琼曰:“一身获罪,且活千室,何所怨乎?”遂上
表陈状,使检皆免,人户保安。迁左丞,行徐州事。旧制以淮禁不听商贩辄度。淮南岁俭,启听淮北取籴。
后淮北人饥,复请通籴淮南,遂得商估往还,彼此兼济,水陆之利,通于河北。
11.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A.密走私访,别获盗者。B.资产巨富,在郡多有出息。
C.每见则谈问玄理,应对肃敬。D.人灾,绝食者千余家。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从此畜牧不收,多放散,云:“但付府君。”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B.将财物寄置界内以避盗。先帝之灵以彰其咎。
C.人遂竞贡新果。大江南北遂谓忠烈未死。
D.一身获罪,且活千室,何所怨乎?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
13.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是
A.在郡多有出息,(研)常得郡县为征。B.及(琼)欲求谒,度知其意。
C.苦请,(颍)遂便为留。 D.自从(琼)贷粟以给付饥者。
14.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A.在郡多有出息———在郡中有多方面的发展前途
B.径将我入青云间———直接把我带入缥缈的云天中
C.启听淮北取籴———向上报告说应当听任淮北民众来购买粮食
D.遂得商估往还———于是使得商贩之间能够自由交往
1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苏琼处事艺术的一组是
①知宾非盗者,即便放之。 ②密走私访,别获盗者。
③每见则谈问玄理。 ④仍致于听事梁上。 ⑤遂上表陈状。
A.①③ B.②④⑤ C.③④ D.①②⑤
16.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苏琼自幼聪明伶俐,言辞机敏。东荆州刺史问他是否想做官,他认为应当先设官职而后求人,个人不应主动求官。曹芝十分欣赏,委任他为参军。
B.苏琼重视社会治安,办案认真细致,治内清明太平。他的这一政绩,对贼人起了威慑作用,于是邻郡有的富豪为免遭抢劫,将财物寄放到南清河郡。
C.苏琼清正审慎,严于律己。他揣摩出道研来访的心思,避开话题,使对方无由启口;他留下赵颍的新瓜却不剖食,使其他人打消了馈赠的念头。
D.苏琼关心人民的疾苦,敢于为民请命。在治内遭受灾害的情况下,他谢绝了善意的劝告,仍然冒着获罪的危险,革除淮禁旧弊,造福两岸人民。
二、(18分每小题3分) 11、D 12、D 13、A 14、B 15、C 16、D
1. 求历年天津市中考文言文题
这里是06、07、09、10的题,答案在每一年的后面,我很抱歉没能找全2010年阅读《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一文,回答9~11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或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敞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9.下面选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走:步行 B.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 质:询问C.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俟:等待 D.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 汤:热水10.下面选文中的句子是省略句的一项是A.余幼时即嗜学 B.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C.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 D.盖余之勤且艰若此11.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A.选文开篇即点出作者“家贫”和“嗜学”的矛盾处境,由此引出求学的艰难。B.选文将富家子弟的奢华和作者的贫寒加以对比,表现了作者求学意志的坚定。
C.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向人们展示自己成长之路的曲折与艰辛。D.作者通过现身说法表明:知识的积累,精神的充实,是学子读书的必备条件。
阅读文言文,回答14~16题。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①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②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③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④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初为《霖雨》之操⑤,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选自《列子?汤问》) ①志:志趣、心意。
②峨峨:高耸的样子。③洋洋:宽广的样子。
④卒:通“猝”,突然。⑤操:琴曲。
14.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1)伯牙善鼓琴 善: (2)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善: 15.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译文: 16.“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从文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子期堪称伯牙的“知音”?请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知音”的理解。
(3分)答案9.A 10.B 11.C14.(1)擅长 (2)好 (2分。每空1分)15.你听琴时所想到的,就像我弹琴时所想到的。
(2分。意思对即可)16.“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或“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真正的“知音”是指能彼此了解,心心相印,心意相通的人。
2009年阅读《唐雎不辱使命》一文的节选文字,回答9-11题。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9.对下列选文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易:交换B.秦王怫然怒 怫然:盛怒的样子C.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布衣:平民D.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谢:感谢10.下列句子中表达反问语气的一项是A.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B.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C. 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D.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11.下列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主要写了唐雎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斗争的过程,以及斗争的结局。
B.选文第一自然段写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断然拒绝“易地”,这是双方斗争的最 *** 部分。C.选文主要通过绘声绘色的“对话”来塑造唐雎和秦王的形象,鲜明地表现了人物各自的性格特点。
D.在这场尖锐的矛盾冲突中,秦王骄横狂暴、阴险狡诈,而唐雎表现得正气凛然、不畏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4-16题。
楚庄王欲伐陈,。
2. 2017天津高考语文背诵篇目有哪些2015年全国新课标高考语文大纲必背古诗词篇目高中14篇:荀子《劝学》、庄子《逍遥游》、韩愈《师说》、杜牧《阿房宫赋》、苏轼《赤壁赋》、《诗经·卫风·氓》、《离骚》、李白《蜀道难》、杜甫《登高》、白居易《琵琶行》、李商隐《锦瑟》、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辛弃疾《永遇乐》(千古江山)。
初中50篇:《孔子语录》、孟子《鱼我所欲也》、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左传·曹刿论战》、《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诸葛亮《出师表》、陶潜《桃花源记》、郦道元《三峡》、韩愈《杂说(四)》、刘禹锡《陋室铭》、柳宗元《小石潭记》、范仲淹《岳阳楼记》、欧阳修《醉翁亭记》、周敦颐《爱莲说》、苏轼《记承天寺夜游》、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节选)》、《诗经·关雎》、《诗经·蒹葭》、曹操《观沧海》、陶潜《饮酒》、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湾《次北固山下》、王维《使至塞上》、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行路难》、杜甫《望岳》、杜甫《春望》、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白居易《观刈麦》、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李贺《雁门太守行》、杜牧《赤壁》、杜牧《泊秦淮》、李商隐《夜雨寄北》、李商隐《无题》、李煜《相见欢》、范仲淹《渔家傲》、晏殊《浣溪沙》、王安石《登飞来峰》、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水调歌头》、陆游《游山西村》、辛弃疾《破阵子》、文天祥《过零丁洋》、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龚自珍《己亥杂诗》。
3. 2017天津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分值的判定及答题套路有哪些2017天津高考语文文言文、(15分)[文言文阅读] 8~12,单选 四、(21分) 13题,文言文翻译,8分 如何读懂文言文文段?先做最后一道选择题(往往落足在对全文思想的把握上),对全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后再做其余三道题。
带着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为什么?等问题对文段用心地默读两遍。注意文段后的注释,很多时候有提示作用。
对文段中的人名、地名、官名、物名、典章等要尽可能地排除。2017天津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答题套路 文言文阅读答题套路:语序句式断句法 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和格式对文言文句读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①判断句、被动句、疑问句等特殊句式。 “……者,……也”是典型判断句式; “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等反问句式; “为……所……”“受……于……”“见……于……”等被动句式; ②倒装句的语序最值得注意。
③其他的一些固定格式。 “如……何”“况……乎”“何(以)……为”等固定句式。
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例: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文言文阅读答题套路:语序句式断句法例子 1、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
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
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 2、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
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食帛。
4. 2007年天津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参考译文
传闻不可以不考察,由于多次流传白的成了黑的,黑的成了白的。所以狗似玃,玃似猕猴,猕猴似人,人和狗的差别就很大了。这是愚人犯大错误的原因。
听到了如果能仔细考察,就有好处;听到了如果不仔细考察,不如不听。齐桓公从鲍叔牙那里了解了管仲,楚庄王从沈尹筮那里了解了孙叔敖,并仔细考察了他们,因此国家在诸侯中称霸。吴王从太宰嚭那里了解越王勾践,智伯从张武那里了解赵襄子,没有考察(就相信了),因此国家灭亡自己也送了命。
凡是听到传闻,必须仔细选择,对于人都必须按照情理来检验。鲁哀公向孔子询问说:“乐正夔只有一只脚,真的吗?”孔子说:“从前舜想把音乐传授给天下老百姓并教化他们,就让重黎从民间举荐了夔而且任用了他,舜把他任命为乐正。夔于是确定了六律,使五声谐和,用来调和阴阳之气,因而天下归顺。重黎还想多找些象夔这样的人,舜说:‘音乐是天地间的精华,国家治乱的关键。所以只有圣人才能使音乐和谐,而和谐是音乐的根本。夔能让音律调和,从而使天下安定,象夔这样的人一个就够了。’所以说‘一个夔就足够了’,不是‘夔只有一只足’。”宋国姓丁的人,家里没有水井,因而需要出门去打水,经常派一人在外专管打水。等到他家打了水井,他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一个人。”有人听了就去传播这件事说:“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都城的谈论这件事,以至传播这件事到了宋君那里。宋君派人向姓丁的询问这件事,姓丁的答道,“(额外)得到一个人使用,并非从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象这样获取见闻,不如没有见闻。子夏到晋国去,经过卫国,有个读史书的人说:“晋军三豕过黄河。”子夏说:“不对,是己亥日过黄河。古文‘己’字与‘三’字形相近,‘豕’字和‘亥’字形相似。”到了晋国探问这件事,果然是说,晋国军队在己亥那天渡过黄河。
言辞有很多似乎错误却是正确的,有很多似乎正确却是错误的。是非的界限,不可不分辩清楚,这是圣人要慎重对待的问题。既然这样,那么靠什么方法做到慎重呢?遵循事物的规律和人的情理,用这种方法考察听到的传闻,就可以了解真实的情况了。
5. 求历年天津市中考文言文题这里是06、07、09、10的题,答案在每一年的后面,我很抱歉没能找全2010年阅读《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一文,回答9~11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或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敞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9.下面选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走:步行 B.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 质:询问C.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俟:等待 D.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 汤:热水10.下面选文中的句子是省略句的一项是A.余幼时即嗜学 B.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C.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 D.盖余之勤且艰若此11.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A.选文开篇即点出作者“家贫”和“嗜学”的矛盾处境,由此引出求学的艰难。B.选文将富家子弟的奢华和作者的贫寒加以对比,表现了作者求学意志的坚定。
C.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向人们展示自己成长之路的曲折与艰辛。D.作者通过现身说法表明:知识的积累,精神的充实,是学子读书的必备条件。
阅读文言文,回答14~16题。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①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②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③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④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初为《霖雨》之操⑤,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选自《列子?汤问》) ①志:志趣、心意。
②峨峨:高耸的样子。③洋洋:宽广的样子。
④卒:通“猝”,突然。⑤操:琴曲。
14.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1)伯牙善鼓琴 善: (2)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善: 15.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译文: 16.“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从文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子期堪称伯牙的“知音”?请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知音”的理解。
(3分)答案9.A 10.B 11.C14.(1)擅长 (2)好 (2分。每空1分)15.你听琴时所想到的,就像我弹琴时所想到的。
(2分。意思对即可)16.“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或“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真正的“知音”是指能彼此了解,心心相印,心意相通的人。
2009年阅读《唐雎不辱使命》一文的节选文字,回答9-11题。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9.对下列选文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易:交换B.秦王怫然怒 怫然:盛怒的样子C.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布衣:平民D.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谢:感谢10.下列句子中表达反问语气的一项是A.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B.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C. 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D.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11.下列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主要写了唐雎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斗争的过程,以及斗争的结局。
B.选文第一自然段写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断然拒绝“易地”,这是双方斗争的最 *** 部分。C.选文主要通过绘声绘色的“对话”来塑造唐雎和秦王的形象,鲜明地表现了人物各自的性格特点。
D.在这场尖锐的矛盾冲突中,秦王骄横狂暴、阴险狡诈,而唐雎表现得正气凛然、不畏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4-。
6. 天津语文高考重点背诵诗句分给我吧:1.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2.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卢纶:《塞下曲》) 5.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 6.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 8.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9.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0.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 11.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暮江吟》) 12.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13.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王维的:《山居秋暝》) 14.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15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16.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 17.却下水精帘, 玲珑望秋月. (李白:〈玉阶怨〉) 18. 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 ) 19.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20.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无题》) 21.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 ) 22.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 23.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刘禹锡:《望洞庭》) 风飘荷叶 月亮,多么美丽迷人的字眼!古今中外,人们无不爱月、赏月、咏月。中国诗歌史上究竟有多少咏月诗作,如同“明月几时有”一般令人难以作答。
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那便是自古咏月诗人多,咏月诗更多。“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诗经·齐风·鸡鸣》),“月出皎兮”,“月出皓兮”,“月出照兮”(均见《诗经·陈风·月出》),这些都是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咏月诗句。
从咏月诗中,我们可以看到月亮有不少的别名、代称。最常见的有——月子:“月子纤纤云里见,吴江不尽莫湖来”(宋·汪元量:《湖州歌》);月牙:“别家六见月牙新,万里风霜老病身”(金·张澄:《和林秋日感怀寄张丈御史》) ;月魄:“日轮驻霜戈,月魄悬雕弓”(唐·高适:《塞下曲》);月轮:“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唐·王昌龄:《春宫怨》);月桂:“长河上月桂,澄彩照高楼”(南朝·陈·张正见:《薄帷鉴明月》);桂魄:“不知桂魄今何在?应在吾家紫石屏”(宋·欧阳修:《中秋不见月问客》),等等。
咏月诗,大都着意描绘月亮的形状。在诗人们的笔下,新月是弯弯的,其形如玉钩:“玉钩斜傍画檐生,云匣初开一寸明”(唐·赵嘏:《新月》),“夜来江上如钩月,时有惊鱼掷浪声”(唐·崔道融:《秋霁》);其状如弯弓:“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唐·白居易:《暮江吟》);其样像女子的眉毛:“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唐·戴叔伦:《兰溪棹歌》)。
而满月则是圆圆的,李白的诗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古朗月行》),以“白玉盘”、“瑶台镜”状写月圆之形,且突出了月光的皎洁;苏轼的“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中秋月》),也是用玉盘比喻月亮,描绘颇为形象具体。
月亮皎洁明亮,这在咏月诗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诗句“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 (《杂诗》),著一 “素”字,直写月之皎洁明亮。
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句“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白石滩》),“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里馆》),李白的诗句“明月照我影.送我至郯溪”(《梦游天姥吟留别》),宋代诗人苏轼的诗句“杏花飞帘散余春,明月入户寻幽人”(《月夜与客饮杏花下》),都是以“明”字明言月之皎洁明亮。咏月诗中也有不少是借助于比喻、映衬手法描绘月之皎洁明亮的。
南朝梁简文帝萧纲的“夜月似秋霜”(《玄圃纳凉》),唐代李白的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静夜思》),李益的“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夜上受降城闻笛》),这些都是以白雪比喻月亮的皎洁。赵嘏的“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江楼感怀》),这是以清澈的江水与皎洁的月光相互映衬,突出月明。
北朝诗人庾信的“山明疑有雪,岸白不关沙”(《舟中望月》),这是以雪的洁白、沙的反光映衬月光的皎洁明亮。而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村夜》),以明月映照下的荞麦花白如雪来衬托月光的皎洁明亮,别有一番韵致。
一年四季,季季有月。而在诗人们的笔下,不同季节的月则分别与不同的物象连在一起。
春月,往往与梨花等物象、与青春的气息连在一起:“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唐·无名氏:《杂诗》);“日暮归来春困重,秋千闲在月明中”(元·贡性之:《暮春》。
7. 天津高考语文的各题类型及其分值根据2013年天津高考试卷 可以分析出有七道大题第一大题 为选择题 包括 拼音 错别字选择 近义词辨析填入句子 病句 和 标点符号正确性 5道选择题 共15分第二大题 给一篇文章 ,回答3道选择题,共9分第三大题 文言文 4道选择题 共12分第四大题 文言文翻译 共8分 和 8分古诗鉴赏类 和5分默写第五大题 阅读题 共21分 第六大题 语言综合运用 12分 第七大题 作文 60分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扬海零为您答疑解惑如果本题有什么不明白可以追问,如果满意记得纳,手机客户端右上角评价点满意即可。
如果有其他问题请纳本题后另发点击向我求助,答题不易,请谅解,谢谢。祝学习进步。
8. 2018年天津高考语文使用全国卷吗卷12015年以前使用省份:河南河北山西陕西(语文及综合)湖北(综合)江西(综合)湖南(综合)2015年增加使用省份:江西(语文数学英语)、山东(英语)2016年增加省份:湖南(语文数学英语综合)、湖北(语文数学英语)、广东、陕西(英语、数学)、福建、安徽、山东(综合)2018年高考增加使用新课标一卷省份:山东(语文,数学)卷2贵州甘肃青海西藏黑龙江吉林宁夏内蒙古新疆云南辽宁(综合)海南(语文数学英语)2015年增加省份:辽宁(语文数学英语)卷3在2015年甲卷(全国Ⅱ卷)、乙卷(全国Ⅰ卷)的基础上,新增丙卷(全国Ⅲ卷)。
丙卷与甲卷(全国II卷)在试卷结构上相同、难度相当。2016年,重庆和四川、广西、陕西考生将使用丙卷。
其他省份还保持原来的甲卷(全国II卷)与乙卷(全国I卷)使用情况不变。其中,重庆、广西、陕西所有科目均用全国新课标卷Ⅲ,四川仅限语文科目使用全国新课标卷Ⅲ。
(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