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志愿填报 志愿填报

高考状元 清华,高考状元清华大学回应

tamoadmin 2024-06-30 人已围观

简介1.17年前那个高考学子,勇斗歹徒后被清华破格录取,现在怎么样了2.江苏高考文科第一名无缘清华北大是什么原因?3.高考状元清华免学费吗4.14岁参加高考,以750分考进清华的神童何碧玉,后来为何招致非议从古至今,世间从不缺乏天赋异禀的惊世之才,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受种种因素制约最终很多“天才”也都走上了“伤仲永”的道路。但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位‘天才少年’,从开始到现在却给了人们太多的惊喜。自1952

1.17年前那个高考学子,勇斗歹徒后被清华破格录取,现在怎么样了

2.江苏高考文科第一名无缘清华北大是什么原因?

3.高考状元清华免学费吗

4.14岁参加高考,以750分考进清华的神童何碧玉,后来为何招致非议

高考状元 清华,高考状元清华大学回应

从古至今,世间从不缺乏天赋异禀的惊世之才,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受种种因素制约最终很多“天才”也都走上了“伤仲永”的道路。但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位‘天才少年’,从开始到现在却给了人们太多的惊喜。

自1952年,新中国开始推行全国性的统一招生制度,高考便成为了国家快速选拔人才的重要制度。几十年来,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学子正是通过高考才实现了自己的人生梦想,甚至成为了全国最闪亮的那颗新星。

2004年6月的下旬,当高考成绩公布的时候,一位来自烟台二中校实验班名叫‘王端鹏’的青年学生,凭借其‘749’分的高考成绩一举夺下全国高考状元的头衔,成为了中国高考纪录的保持者,成功被清华大学录取。很多人在查阅王端鹏的高考成绩后都表示难以置信,他理科综合满分300、数学149、语文138、英语142,由于他曾获得全国奥数比赛一等奖,所以又被特许加了20分,这样算下来其高考成绩达到了惊人的749分,也就是说距离满分750分仅有‘一步之遥’。

当然,王端鹏的成功也让众人怀疑,他会不会只是一个被机械化的考试机器,也许除了学习其他根本就是一无是处。可一切却与众人所顾虑的截然相反,据王端鹏的父母、老师、还有朋友介绍,他根本不是一个只懂得埋头苦读的书呆子,平日里各种各样的活动都积极参加,而且是德智体美劳样样第一,就连王端鹏自己也表示:非常喜欢和同学们一起玩耍,也喜欢看各类课外书籍,但自己是一个非常自律的人,一旦到了学习时间就进入了一种忘我的状态。

不过,人们在对王端鹏的成功震惊之余,也对他的未来充满了很大的期待。可是近年来,太多的天之骄子在大学毕业后大多走上一种另类的就业之路,诸如北大学子当保安、卖猪肉,亦或名校毕业后面临着无处可去的尴尬境地。那当年的高考神人王端鹏的现状又是如何呢?

据可靠消息报道,王端鹏在大学毕业后,便被特许进入了中科院从事高端的研究工作,年薪高达百万以上;也有人说王端鹏毕业后做过一段时间的金融投资,现在是某家投资公司的CEO。其实,不管王端鹏现在做什么,像他这样优秀的人走到哪里都会发光发亮的,毕竟他不是一个传统的中国式“书呆子”。你说呢?

17年前那个高考学子,勇斗歹徒后被清华破格录取,现在怎么样了

知识改变命运,高考即是寒门学子改变自身处境的重要途径。通过这条道路,人们能推开新生活的大门,走向不同的未来。名列前茅的几所高等学府更是令无数学子心神驰往,成为无数学子梦寐以求的归宿。然而一流大学苛刻的条件成为了横亘在众人面前的大山,经济物质基础薄弱似乎就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无数家境贫寒的学生通通倒在了求学路上。然而有那么一位考生打破了这种偏见,即使生活给了他太多的重担,他仍然凭借自身的努力取得了成功——他就是获得了713分的高考状元林万东。

出生于云南宣威市阿都乡一贫穷山区的林万东,如同其余中国深度贫困地区的孩子一样,除了努力做农活扶持家里勉强维持温饱,不敢去奢望更多。林万东的家乡属于高原地带,农作物本身存活率就不高;再加上父亲由于某次意外腰部受伤,再也无法下地做沉重的农活,家里的重担一齐落到了母亲一个人身上。全家人维持温饱的希望全都在母亲少的可怜的薪水上,他们需要一月一次用自家农作物带到乡里赶集,换取一些必需品。

林万东的母亲由于环境限制没能好好接受教育,文化水平不高,只能在昆明境内的工地里做劳动。不仅工作量大、时间长,为了照顾受伤的丈夫和年幼的儿子还得长期奔波于工地和家里两点之间,可谓是十分辛苦了。年幼的林万东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他暗地里下定决心一定要让母亲不再这么辛苦。他深深地明白,在当下贫穷的状况下,像乡亲们一样在田地里埋头苦干是没有出头之日的,只有好好读书获得好成绩,通过高考这一跳板考上大学从而从深山中走出去,才是正确的出路。

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林万东从开始读书起就从未松懈过。从他们村里到镇上的学校足足有八公里的距离。山路崎岖难行,更别提冬日雪天本就难走的山路更是一步一滑,山间雾气弥漫,阳光还由于树木的遮挡难以照亮前路,给求学之路更添一层难关。但林万东从未抱怨,每日起早贪黑,生怕自己错漏了一分钟。

学校食堂提供的午餐虽然便利,对于家境不怎么理想的林万东来说也实在是过于奢侈,于是他选择了从家中自带馒头和咸菜,简单解决后再次将自己投入学习中去。 家庭的艰难无疑给他的求学之路增加了层层阻碍,但林万东从未抱怨过什么。他常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将苦其心志”挂在嘴边,认为比起在工地辛勤劳作的母亲来说,自己如今还能上学已经足够奢侈了,无需再去比较些什么。

林万东是一个十分有责任感的善良的孩子,这让他无法将全部的时间和都用在学习上。即便没有父母的要求,心疼父亲腰伤的林万东放学回家后仍然会赶到田地里帮助父亲做农活。往往天已经擦黑才勉强收工回家。但他还不能休息,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他主动包揽了家中大部分的家务,劈柴、做饭、洗衣,样样得心应手。

哪怕到了周末,别人家的孩子放松自己休息的同时,林万东也没闲着。只要赶上镇上赶集的时间,他顾念父母的伤病和辛苦,都会自告奋勇地陪着下山,去镇上售卖自家种的蔬菜补贴家用。林万东的父母一方面感动于儿子的懂事,一方面又心疼他的付出,内心百感交集,却又有心无力。和平常的学生不一样,林万东是没有条件在校外额外补课,只能抓紧在校的一分一秒,恨不得将一分钟掰成10分钟来用;同学人手一本的习题册或是高考真题卷他也没有,因为对于他来说,额外的书本费也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好在万般艰难的条件之下,天无绝人之路。林万东灵机一动,另辟蹊径,找到镇上收废品的一位老大爷,从他手中收购那些被弃用的二手试卷和习题册。按斤称重用几块钱将试卷买回家。林万东远超常人的毅力和努力不是白费力气,他高中时期常年保持年级第一,深受老师的喜爱。他的刻苦与汗水为他积累了足够的经验与学识,在最终的“战场”上为他提供了坚实可靠的护盾。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中,林万东一共考得了713分,成为理科中的高考状元,并被清华大学自动录取。然而高考结束后的林万东并没有像众多学子一般卸下学习的重担,尽情放松自我。想到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和家中无法支付的大学学费和生活费,为了减轻家中的负担,林万东只身奔赴昆明,和母亲一同到工地中去做体力活搬砖。

在昆明难以忍受湿热的高温中,顶着炎炎夏日,林万东和母亲早出晚归,共同骑着一辆自行车穿梭于工地和家庭之间,赚着微薄的工资补贴家里。这时的林万东虽然每天都精疲力竭,但他仍然对自己能为家人做一些事情而感到开心。戏剧性的一幕就出现在这个寻常普通的工地中。当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送达时,林万东正在工地搬砖。

林万东放下手中的活计,怀着紧张复杂的心情打开信封,清华大学四个字映入眼帘。一旁的母亲激动地泪如雨下,儿子多年的努力终于获得了回报。林万东此时也按捺不住自己内心的雀跃,他离梦想的实现又更进了一大步。入学后的林万东也仍然保持自身良好的习惯,勤工俭学,奋发向上。即使在清华大学这种高手如云的高等学府中,他也仍然取得了全系第一的亮眼的成绩。

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便告诉我们,做事要持之以恒方能成大事。有很多人认为现在的孩子要想在高考中获得成功,与课外的各种补习班和家庭的经济状况直接相关联,甚至产生许多愤世嫉俗的想法,认为这是极度不公平的。

林万东的事迹虽然是个例,但他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可能性,那便是只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并且一往无前,成功将会到来。也许我们无法提供最优良的家庭环境,也无法支付高昂的补习费用,甚至贫苦的家庭成为孩子学习的拖累。但学习永远不会背叛:只要有付出,那必定就有收获。百分之99的汗水将会滋养成功的种子,为将来摘得光环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语林万东的求学路无疑是是艰难的,但同时他那种乐观向上的精神和为梦想执着拼搏的努力将困难踩在脚下,他为自己铺就了一条获得机遇的必然之路。机会永远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希望我们也能在今后的生活中,面对困难险阻不畏艰辛,沉下心来积累实力和经验,拥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努力离成功更进一步。

江苏高考文科第一名无缘清华北大是什么原因?

高考是人生中的重要转折点,是寒窗苦读十二年收获结果的关键一步,而在高考前5小时选择见义勇为的学霸张亚超,因伤势严重落榜,但是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清华大学在经重重考核后对他降低72分破格录取,如此优秀的他现状如何呢?

高考前夜勇斗歹徒

2003年6月7日,也就是张亚超参加高考的第一天,在老家新乡市的小楼楼顶,为了不打扰同住的同学们休息,只身一人与小偷进行搏斗,搏斗过程中,张亚超被歹徒从4米高的房顶推下,导致张亚超右臂着地,失去知觉。歹徒随后从2楼跳下,仓皇逃跑,张亚超强忍疼痛继续追歹徒,此后又被歹徒随手拿起的一只啤酒瓶砸中。

张亚超被送到医院进行抢救,经检查,他头部的伤口长2厘米,右手及右手臂韧带及软组织受伤无法用力。医生考虑到他伤势严重,劝他留院观察,可是张亚超不愿意因此放弃这次的高考机会,坚持让医生用绷带帮他紧缠住伤口部位,以此压迫止疼。

当天七点左右,张亚超包着纱布从医院赶到高考现场,他的父母和班主任也匆匆赶来,在考场门口的传达室内一起等待考试的开始。张亚超在这样的情况下仍然坚持来到考场,是因为他一直是一位有理想并且在不断为之付出努力的学生,他希望自己能考入清华大学,为学校争光、为辛勤劳作的父母争光。于是在班主任老师的搀扶下张亚超走入高考考场,考到数学科目时,他的右手因伤势的影响已经无力拿笔,最终用左手凭着惊人的毅力完成了考试。

相信大家平时都尝试过用左手写字,在正常情况下惯用手为右手的人很难用左手完成整齐清晰的字迹,更何况是身受重伤的人在高考考场这样紧张的情况下,很难想象他是如何克服了怎样的困难才完成答题。

峰回路转,破格录取

在右臂肿胀疼痛和脑震荡的影响下,张亚超没能发挥出他的正常水平,高考分数低于清华大学录取分数线72分,张亚超对自己的成绩有些失望,不过他没有因此气馁,更没有放弃自己的清华梦,甚至做好了复读一年再战清华的打算。其实,凭借他这次的成绩,虽然不能考入他一直梦想的清华,进入一所普通的高等院校也是足够的,可他怀着很大的勇气想要复读。

但是峰回路转,付出总会收获应有的回报的,经河南省青年导报和大河报的报道,张亚超见义勇为勇斗歹徒的事迹很快便传到了清华大学河南招生组组长那里,他被张亚超的行为深深打动了,并且带领招生组赶赴新乡了解张亚超的情况。经过一番调查了解,招生组发现张亚超同学不仅仅是位见义勇为的英雄,也是成绩优异的学霸,他在新乡一中多次名列年级第一,并且在高考的第三次模拟考试中以总分722的成绩获得新乡市状元。

在全面调查了解的基础上,招生领导小组向清华大学报告该情况,并且邀请张亚超来到清华大学,为了考察他的实力是否符合清华大学的招生标准,清华大学不仅安排了笔试,还组织了十位教授专家对他进行了长达两个小时的面试,尽管考核难度很大,但是最终“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反应敏捷、思维能力强、志向高远、有很好的心理素质和思想品质。”是参加面试的教授们对张亚超做出的一致评价。

此后,清华大学慎重地向教育部学生司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提出破格录取该生的申请,最终成功得到批准。

实现梦想

张亚超进入清华大学,选择了自动化系的国防定向专业。他表示在祖国的安定的大环境下接受培养,才能造就一个青年,所以有能力时就要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保卫祖国首先便考虑到了国防的安全,这样在未来的事业上也会有归属感。

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北大、清华后备军官选拔培养办公室主任牛亚军对张亚超的评价颇高,因为张亚超对国防知识有着一定的了解,国防工作有着良好的认识,并且立志为国防事业而献身。而更为重要的是,张亚超平时的学业成绩一直非常优秀,完全符合选拔学生的标准。

这是清华大学第一次使用自主招生政策进行录取,在此之后张亚超也成了新闻人物。网络上众人议论纷纷,有的说清华的特招方向有问题,更有甚者指责张亚超在作秀。

对此,一直回避各种媒体采访的张亚超做出了回应,他认为网络的传播和新闻媒体的报道,使社会上也有很多人来关注这个事情,这些关注给他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但是他要把压力更好的转化为动力,行胜于言,真正用行动来证明一切,让那些媒体和社会上各界的质疑,甚至现在的所谓炒作,不再继续。

事实证明,张亚超的综合实力是完全能达到清华大学的标准的,如今距张亚超见义勇为已经过去17年之久了,他早已经离开学校参加工作,据了解他进入了一家互联网公司,继续实现他的梦想。

张亚超勇斗歹徒的行为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敬佩,现如今很多人都抱着对待身边的事“袖手旁观”、“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路人态度,甚至要为是否搀扶马路边摔倒的老人而犹豫不决。其实有时候,我们可能缺乏与歹徒搏斗的勇气,但在保证自己安全的前提下,可以采取报警等手段,见义勇为不只有一种形式,最为重要的是要有一颗如张亚超一般正义勇敢的心。

“高考前勇斗歹徒被清华大学降72分破格录取”是张亚超被冠上的一个标签,但是实际上是张亚超出色的个人品质为他敲开了清华大学的大门,吸引了清华大学河南招生小组的注意,但是能顺利进入清华大学,更重要的是他平时的努力与优秀的成绩。即使在分数落榜的情况下张亚超也未曾气馁,这种但求耕耘,不问收获的态度,使我相信即使没有这次破格录取的机会,来年张亚超也能凭借自己的实力成功考入自己梦想的院校。

最后,希望所有的高考考生都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高考状元清华免学费吗

江苏高考文科第一名无缘清华北大是因为该同学的历史选修是B+,所以目前国内很多985、211名校,她几乎都上不了

2020年,江苏高考中,淮安淮阴中学的白湘菱以430分成为江苏省文科第一名,但却无缘清华北大。江苏现行高考政策中,额外两门选修不算分值,而是算等级,因白湘菱的历史选修是B+,所以目前国内很多985、211名校,她几乎都上不了。

白湘菱的班主任表示,人生的选择有很多,不一定考上清华、北大未来才是一片坦途。

江苏考生上大学除了看高考成绩,还要参考选修等级。选修科目等级除了北大清华有A+要求外,一般985重点大学比如南大、浙大、复旦、交大等都是要求双A。

淮阴中学的白湘菱虽然总分高达430分,但是作为文科生必选的历史科目等级只有B+。她如果想上清华北大,甚至好的985,只能等这些大学破格录取,否则注定无缘。

扩展资料

白湘菱本人的态度

面对这样的遭遇,白湘菱十分的乐观,她统一回应了大家的关心,字里行间,透露着一种风淡云轻。

1、谢谢你们恭喜我!

2、选修B+,清北复交的学长学姐不用加我啦,去不了。

3、也不用安慰我,我心态好得很,甚至研究了几所我能去的高校的伙食和宿舍。

中国网-江苏高考文科第一名无缘清华北大是怎么回事?真相来了!

14岁参加高考,以750分考进清华的神童何碧玉,后来为何招致非议

不免。根据查询清华大学官方网站显示,清华大学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没有高考状元免学费的政策。清华大学,简称“清华”,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于1911年成立。

14岁参加高考,以750分考上清华神童何碧玉。为什么他后来招致批评?

高考,我们青春里一个美丽又恐惧的词。现在,它承载着一群人的热血和梦想,它见证着一群志同道合的少年的拼搏;现在,十二年的学习负担太重了,它总是摧毁我们情感的最后一根稻草。

作为普通人,我们大多数人都要经历高考。就像独木桥,后面是千军万马。大家都想冲过去,其中落水的人很多,自然也不乏成功通过的人。但无论谁回头看,都是惊心动魄的经历。

但是造物主有大智慧。他创造了一大批平庸之辈和少数天才。20年前的河南状元何碧玉,是创作者的完美之作之一。

当我们为高考独木桥而战的时候,这个14岁的女孩已经高考了,以750的高分考上了清华。有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差距真的很让人吃惊。

1985年出生于河南省新乡市华北石油地质局所在地,1992年至1996年就读于新乡石油小学。1996年,何碧玉才上小学五年级。然而,10岁的她就已经进入河南省唯一的超常教育实验班——3354新乡一中初级班,成绩优异。

在那里,何碧玉和一群同样才华横溢的少年用了四年时间,学习了从小学到高中的所有课程。当我们还在皮绳跳的年纪时,何碧玉就已经和我们在同一起跑线上了。

2000年,年仅14岁半的何碧玉参加河南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以750分的优异成绩获得河南省理科状元。最后考上了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

一时间,何碧玉成为河南高考史上的神话,成为被历史铭记的人。

自古英雄出少年,孔融四岁而让梨,项橐七岁当孔子老师;甘洛十二岁为丞相,曹冲六岁将为大象;老子十岁先知,李贺七岁能背诗。

就像何碧玉一样,从小就才华横溢,是众人眼中闪耀的明星,魅力无穷,成为世人羡慕和追求的对象。你可以说上帝是偏的,但普通人从出生起就和他们分开了。

2000年,何碧玉成为清华正式学生。在清华大学的四年里,何碧玉并不自大,她依然努力学习。在清华的图书馆里,一直有一个小小的身影,那就是何碧玉。

图书馆是何碧玉最常去的地方。虽然她比很多人都优秀,但她从不浪费时间,每天都让自己充满知识。但是不要以为何碧玉是这样的书呆子。她不仅爱读书,还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培养了很多爱好。

虽然她很年轻,但在大学里她变得越来越独立。她不是盲目学习的学霸,而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真正的学霸。

越优秀的人越努力。老话说,优秀是一种习惯。芝诺曾经说过,“人的知识就像一个圆,外面的是未知的,里面的是已知的。知道的越多,你的圈子就越大,圈子的周长就越大。所以,你接触未知的空间越大,你不知道的东西就越多。”

事实就是如此。越是优秀的人,越能看出自己的无知。他们的眼睛经常用来看自己,所以他们会有不断的求知欲。大多数平庸的人的眼睛都是用来看别人的。普通人总会看看别人有没有达到自己的要求。他们对别人苛刻,对自己却很懒。他们往往一辈子对事物知之甚少,却自以为很充实。

何碧玉是一个审视自己的人。她在傅盛的认知三部曲中提到的第三和第四认知境界:知道自己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而我们大多数人站在一楼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很快,四年本科顺利结束。那时候,何碧玉才18岁。毕业后,她选择了继续深造。她去了美国圣路易斯的华盛顿大学学习。2009年,24岁的何碧玉获得了神经科学博士学位。

然而,这个年轻的医生并没有停止她的脚步。她继续开辟自己的道路,探索以前没有去过的领域。后来,她成功加入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何碧玉出国后一直在美国发展。面对媒体关于她为什么不回国的问题,她表示已经适应了国外的生活和自己的研究项目,所以会继续选择留在美国。2016年,何碧玉加入纽约大学医学院神经内科,担任助理教授。

但是何碧玉曾经说过要回国。曾经被无数学子顶礼膜拜的河南神考官,现在的处境非常尴尬。网络上有大量声音指责她,说国家培养了十二年,最后却去造福外国人民,指责她不爱国。但也有人说,科学无国界,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被世界共享,科研的福利被用来造福全人类。

但正因如此,有人认为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对于何碧玉留在美国,很多网友认为她只是离开了自己的祖国,忘记了自己的中国身份。但事实是,何碧玉从未改变过国籍,她今天依然是中国人。

曾经轰动一时的高考传奇,我们总是对她充满希望。我们期望看到一个有光的人来建设我们自己的祖国。当一个传说在我们眼中不遵循一个轨迹,我们就会发出不一样的声音。

但我们都不是何碧玉。我们没有资格要求她在自己的人生中做出不同的选择。她选择在美国还是中国发展是她个人的权利,外人无权批评。

就爱国主义而言,观点总是不同的。中国人的爱国主义总是异常强烈,也许是因为我们看到了太多历史书上记载的屈辱。在岁月的长河中,中国曾经因为弱小而被严重打压。

所以我们强烈希望中国能够强大。

一点,再强一点!所以我们谈起钱学森总是满脸的敬仰,因为一个排除万难坚定地要回来建设祖国的人,一定是一个英雄。所以我们害怕人才流失!所以才会有这么多人对陈碧玉不满。

但,欲想强国,必先自强。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哪怕是国家也不能禁锢陈碧玉的灵魂与思想,我们无需对她道德,就像上面说的,把眼光放到自己的身上来。

既然如此愤怒,不如早些把其转化为动力。也许像何碧玉这样的天才很少,但创造奇迹的平凡人却不在少数,真的怀着一颗赤诚的爱国心,行动比什么都更能够证明。

每一个强大的国家都是由强大的人民所组成,只有我们自己强大起来,祖国才会强大!说过的少年强则国强,相信是每个人都懂的道理。

所以当我们把指责的手指向何碧玉时,扪心自问自己对强国又做出了什么贡献?话不在讽,意在反思。人就是人,是自己命运的主人。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去看远方模糊的人和事,而要做手边清楚的事,这样就足够了。

高考满分750的何碧玉和749分的王端鹏,当初风光无限后来怎么样了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短短28个字,却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科举重榜时的兴奋。由于考试前的压力和重榜后的释放形成鲜明的对比,所以在这方面的诗歌有不少。

无论是古代的科举考试还是现在的高考,都是我国选拔人才的一种手段。现在虽然没有了科举制度,但自1977年恢复高考后,我国一直在延续高考制度,而关于高考的名言也有不少,比如“挑灯夜战,拂晓惊叹群雄逐鹿。伏案苦读,六月笑看我主沉浮。”

万千学子经过无烟的厮杀经历最为紧张的几天高考之后,接着就是等待分数的公布。待分数公布之日,便是几家欢乐几家愁的时候。而最为热议的当然是每年的高考状元了。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两位最为有名的高考状元,他们分别是考了750分的何碧玉和749分的王端鹏,当初风光无限的他们现在过的怎么样了呢?快来一起看看吧!

先来看看750分的何碧玉,她生于1985年,出生地是河南新乡。90年代,中国各个城市成立了不少少年班,10岁半的何碧玉就以优异的表现被选入河南省唯一的一所超常教育实验班——新乡市一中少儿班。

在这个少年班里,学习进度是非常快的,而她的进度更是快,仅仅用4年的功夫就读完了小学六年级、初中、高中共7年的课程,她14岁就参加了高考,取得了750分的优异成绩,成为河南高考理工科“状元”,很多人知道了以后直接惊叹这简直犹如文曲星下凡。

何碧玉从小就对数理化、生物等科目有着浓厚的兴趣,经常自学相关书籍,后来大学就读于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专业,在学校她发奋图强,博览群书,并没有因为年纪小而骄傲,通过努力她多次获得权威奖项.

毕业之后没有马上工作,而是选择去美国华盛顿大学留学,经过几年刻苦钻研,五年之后获得神经科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她留在了美国,进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作为独立研究员从事相关的研究工作.

后来又被聘为美国聘为纽约大学神经学系助理教授,为纽约大学的神经学研究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现今35岁的何碧玉接受采访时,坦然回答,会继续留在美国,因为那里的环境更适,合做研究,对学术研究有很大的帮助。

第二名状元考取了749分,是来自山东省烟台的王端鹏。很多人提起状元第一反应可能认为会是书呆子,但事实并非如此。据介绍,王端鹏不仅不是“书呆子”,更不是“死读书”。

他班级工作非常热心,不仅喜欢运动,经常打篮球、羽毛球,还是学校各类辩论赛的骨干;他喜欢钻研问题,遇到难题时会变换一种角度去思考,课余时间喜欢看各类书籍涉猎广泛,在中学期间他获得过奥数比赛一等奖的好成绩,还可以给高考加分。

他说多看课外书会开阔思路,从中得到很多启发,从而遇到问题的时候迎刃而解。可见王端鹏这种一路开挂的求学路,与他的努力和方法是有很大关系的。据悉他的父母都是老师,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也是助推他成为状元的一个因素。

王端鹏也是被清华大学录取,在校期间他经常泡在实验室,一做实验就是一整天,在学校也经常拿到奖学金。除了刻苦攻读专业科目,他还重视社会交际,参加了不少社团,可谓是一位全才。

毕业后的王端鹏现在中科院担任高分子化学应用研究员,按照行业的薪水规则,这样的岗位年薪,差不多在30万元左右,如果有科研课题的话,每年拿到100万也不成问题。

一向低调的王端鹏过着平淡的日子,却做着不平凡的研究,他不希望出现在公众视线中,只希望能为祖国的科技进步默默做出贡献。

上面提到的这两位状元,如今的工作和生活还不错,有幸福的家庭,做的也都是自己喜欢的工作。高考是改变人生的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能够成为高考状元绝非易事,所以很多家长都忙着给孩子报各类辅导班,很多年轻学子也都在努力为自己的将来在拼打.

自高考恢复的几十年间,已经诞生了很多的高考状元,但纵观全国的高考状元,有的混的风生水起,有的却压力重重没有什么建树,有的甚至过的还不如普通人.

比如2008年高考状元蒋国兵在多伦多自杀,此事曾轰动一时,也有的状元出国后只是在普通的化工厂打工,生活并不如意。那成功的标准是什么呢?

有人通过排名来看是否成功,有的家长看到孩子成绩降了甚至会严厉惩罚孩子,用这样的因素来判断孩子是否优秀有没有意义呢?记得钟南山院士说过,千万别要求孩子样样都考100分,更别强求他们上清华北大等名校.

假如孩子只是考上一般的大学,但却善于思考、勇于创新,培养就是成功的,如果孩子上了清华北大,却丧失了独立生活的能力,那也是失败的。他劝大家不要迷信成绩,创造力才是最宝贵的素质。

很多教育学家建议,虽然上大学、上好的大学确实对孩子有所帮助,但是家长不能一味追求分数,而是要根据孩子的特质和爱好来引导孩子,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有专家分析,有的人学历很高也非常优秀,但面对生活的压力,特别是在家庭或个人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懂得调整自我,轻者会情绪低落重的则会自杀,后果非常严重。

笔者认为,家长们最需要做的就是引导孩子在面对复杂的社会压力时,如何来解压,如何在纷杂的社会关系中立于不败之地,这才是教育的初衷,这样的人生或许才更有意义。看到这里的你们是怎么觉得呢?

2000年,年仅14岁半的她参加高考,以标准分750分的优异成绩一举夺得河南省高考理科“状元”,被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生物科学专业录取,创造了高考历史上的奇迹与神话。

何碧玉高考750分考上清华大学,一时,她也名声大噪,被视为学习的榜样,2004年何碧玉在清华大学生物系顺利毕业,同年她便赴美留学,在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就读,于2009年,何碧玉在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成功取得了博士学位。

何碧玉完成了大学学业后,就选择了出国留学深造,随之也选择在国外扎根发展,对于这样的决定,很多人都表示不解,因此人们对她这种做法的争议不断。

在清华大学毕业后就前往美国的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留学,后面又进入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从事研究工作,目前在美国纽约大学医学院神经学系担任一名助理教授。

文章标签: # 高考 # 自己 # 碧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