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志愿填报 志愿填报

历史必修二的高考题,历史必修二卷子

tamoadmin 2024-06-14 人已围观

简介1.高考历史常考哪些历史常识题?2.做高考历史题提炼概括资料3.高考历史题,请好心人帮助解答!4.高考历史题,请解答5.高考历史真题(选择题)求解答(2014年全国新课标2卷)A.错在方孔圆形,我知识范围内,战国时期燕国的一化钱,已经是方空圆形,至于定制,则是秦朝的半两,远早于唐B.新材质。。没有,材质的转变,只有高古时期的贝壳货币,到铜质货币,铜质货币在东周已经出现了,甚至更早,远远早于唐,至于

1.高考历史常考哪些历史常识题?

2.做高考历史题提炼概括资料

3.高考历史题,请好心人帮助解答!

4.高考历史题,请解答

5.高考历史真题(选择题)求解答(2014年全国新课标2卷)

历史必修二的高考题,历史必修二卷子

A.错在方孔圆形,我知识范围内,战国时期燕国的一化钱,已经是方空圆形,至于定制,则是秦朝的半两,远早于唐

B.新材质。。没有,材质的转变,只有高古时期的贝壳货币,到铜质货币,铜质货币在东周已经出现了,甚至更早,远远早于唐,至于材质,的确有青铜,黄铜,白铜,铁,铅,金,银之分,后5者造价昂贵,不没有普及,特别是金银,黄铜代替青铜成为主流,清朝比较普及

C.正解,规定10个铜钱1两,1个重1钱,开元之前的,秦半两,以及五铢钱,都是以重量定的,半两,五铢,都是重量单位,半两和五铢没有定重量,越后期,越轻

D.铸造技术。。先秦到隋前,一直用的模具,隋朝开始改变工艺,用“翻砂法”用钱在沙子上压印子,注入铜水,不断复制,应该是隋朝已经采用新技术,而唐只是沿用

高考历史常考哪些历史常识题?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 统一考试(四川卷)文科综合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140分)

本部分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是我国亚热带某旅游名山景观照片。改善山顶海拔3099米,属山地针叶叶林带。读图回答1~2题。

1.形成图中结构地貌的地质作用是

A.断裂上升

B.褶皱弯曲

C.冰川堆积

D.风力侵蚀

2.该山山顶能够出现可供游客欣赏的景观是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B.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C.层层梯田叠交错,犹如海上泛碧波

D.春蚕作茧桑园绿,睡起日斜闻竹鸡

图2为亚洲某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3~5题

3.据图示信息推断,甲乙丙丁四个城市中,人口数量最多的应该是

A.甲城市

B.乙城市

C.丙城市

D.丁城市

4.针对该国面临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应才去的主要防治措施是

A.调整农作物熟制

B.大面积营造水土保持林

C.广泛建设人工水域

D.实施林草结合的防风固沙工程

5.下列结论的依据,所用图示信息正确的是

A.河流稀少,有内流河,所以该国为内陆国

B.中、东部城市分布较多,故该国中、东部为平原

C.位于温带地区,导致该国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

D.降水量稀少切呈条带状分布,使该国植被呈现东西延伸、南北更替

表1为某地气候相关数据。读表回答6~7题

6.影响该地气温特征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植被

7.该地易发生的主要自然灾害是

A.雪灾

B.台风

C.泥石流

D.暴雨洪涝

图3中四条曲线分别表示北美、南美、澳大利亚和非洲四大陆线西岸0°~40°范围内年降水量分布的状况。读图回答8~9题

8.表示北美大陆西岸降水状况的是

A.①曲线

B.②曲线

C.③曲线

D.④曲线

9.M对应的地点年降水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低,蒸发旺盛

B.盛行东北信风,水汽含量少

C.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D.沿岸有势力很强的寒流流经,降温减湿明显

图4是以极点为中心的东半球图。此刻,曲线MN上各点太阳高度为0°,MN与EP相交于N点,该季节,北美大陆等温线向南突出。读图回答10~11题

10.由图文信息可知

A.M位于N的西北方向

B.悉尼正值少于的季节

C.此季节是南极考擦的最佳时期

D.这一天甲地日出时刻早于乙地

11.图示时刻

A.东经10°各地处于夜

B.澳大利亚与巴西不在同一日

C.全球属于夜的范围大于昼

D.地球位于公转轨道远日点附近

12.合理的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力量。下列制度促进了社会公平的是

A.世袭制

B.分封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13.图5是成都地区出土的东汉说唱俑,作为历史材料,它

①展现了汉代高超的雕塑艺术 ②有助于我们了解当时的文化生活

③证明了汉代方式的多样性 ④增加了我们对说唱人的直观感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④③

D.②④③

14王安石在《河北民》诗中写道,边境百姓“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感慨他们生不逢时,“入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这些诗句表现了作者

①对冗兵冗官的不满 ②对田园生活的 赞美

③对唐代治世的向往 ④对北宋孱弱的无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④③

15.康熙帝晚年曾说:“海外如西洋等国,千百年后,中国恐受其累”这表明康熙帝

A.对西方文化力量已有警觉

B.认为中国迫切需要学习西方文化

C.对西方文化具有深入的了解

D.已经感受到西方文化的巨大压力

16.1912年6月出版的小学教材《共和国教科书 新国文》介绍了两个月前泰坦尼克号邮轮遇险事件如图。这反映出

①教材编撰者关注国际时事

②教材编撰者倡导人性向善

③民国初期公民教育成效显著

④民国初期妇女地位显著提高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17.史学家傅斯年认为,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份材料一分话,材料之外“一点也不越过去说”。表2显示了四川学者吴虞1918年在成都和1923年在北京市的消费情况。根据傅斯年的观点,此表可以证明

A.当时的北京的城市化水平比成都高

B.近代中国东西部商业发展不平衡

C. 吴虞在北京后消费结构有所变化

D.当时成都的享受型消费场所过少

18.1936年12月28日,美国《时代》周刊以大量篇幅报道了,而封面人物选择的是正在视察军队的日本裕仁天皇。这反映出《时代》周刊

A.意在鼓动日本,实现东亚共荣

B.希望示好日本,促成美日结盟

C.主张压制中国,渗透美国势力

D.关注中国局势,担心中日战争

19.1948年6月,华侨领袖冯裕芳等人发表的声明中说:“一年以前,都市里许多不关心政治的上层人物,表示并不反对国民党,但希望早一点打完***,快点给他们和平。现在呢,他们改变了,他们希望***早点打完国民党,快点给他们和平。”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这些“上层人物”

A.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失望

B.受到《国内和平协定》的影响

C.对政治局势缺乏正确判断

D.看到国民党军队主力已被消灭

法国大革命影响深远。回答20-21题。

20.法国大革命之所以在现代民主政治发展史上具有典范意义,一个重要的方面在于对“平等”原则的落实。这种落实的一个典型表现是

A.高度认同政党政治

B.不惜牺牲部分自由以保障平等

C.定期召开三级会议

D.通过三权分立以确立制衡原则

21.1898年,康有为在《进呈法国革命记序》中说,“普天地杀戮变化之惨,未有若近世革命之祸酷才矣,盖自法肇之也”,“近世万国”目睹其祸,纷纷“行立宪之政,盖皆由法国革命而来,……亦可鉴也”。康有为的用意在于

A.认证法国大革命的世界意义

B.坚定光绪帝实施变法的决心

C.促使光绪帝效法法国大革命

D.阐述法国大革命的严重后果

22.1967年,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时的六个国家,除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三国外,还包括图7中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3.二战后,国际组织的发展进入新阶段,除建立几乎包括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普遍性一般国际组织联合国外,区域性的国际组织也大量涌现。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A.区域性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B.大国强权政治主导着国际关系

C.民族主义政治诉求不断高涨

D.联合国政府调节机制效力不足

24.汽油和汽车是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行车需求的商品。汽油价格的变动不仅会引起汽油需求量的变动,还会影响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假定其他条件不变,不列能够反映油价上涨对汽车需求量影响的是

25.近年来,在收入有限的年轻人中流行着“CPW”一词。CPW=P/N(P为衣物单价,N为着装次数),常被用来徇要购买的着装衣物是否“物有所值”。在不考虑其他情况下,依据CPW概念,建议购买的衣物是

①会连穿几季的普通衣物 ②婚纱等用于特定场合的衣物

③不常穿的名贵时髦服装 ④耐用常穿价格偏高的牛仔裤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6.2011年,中国非金融领域对外投资总额从2006年的176.3亿美元上升到600.7美元,今年一季度达到165.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94.5%;非金融领域外商直接投资总额1160.1亿美元,今年3月外商直接投资比去年同期减少6.4%,已连续5个月减少。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①我 的对外贸易正在趋于平衡

②我国利用外资的方式不断创新

③我国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

④我国的资本国际化不断加快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

D.③④

27.观察图8。图8蕴含的哲学寓意不包括

A.顺应发展趋势,转变思维方式

B.承认因果联系,增强科学预见

C.分清主流支流,辨别事物性质

D.尊重客观规律,坚持实事求是

28.霍金说:“随着量子力学的发现,我们认识到,由于总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不可能去完全精确地预言事件”,“我们的目的只在于套定律,这些定律能使我们在不确定性原理的极限内预言事件。”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A.认识的根本目的在于把握本质和规律

B.理性认识能指导人们推动事物的发展

C.人们的认识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D.事物的不确定性否定了世界的可知的

29.从2011年9月开始,一场名为“占领华尔街”的民众抗议运动从纽约爆发,随即蔓延全美。该运动最突出的口号是“99%反对1%”。所谓“1%”指占据社会财富40%的美国超级富豪与权势阶层,他们引发了金融危机还得到政府巨额救助;99%指无权无势的民众,他们承受了金融危机的苦果。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

A.资本主义国家并非“超阶级”的国家

B.资本主义国家民主共和制已逐步失效

C.资本主义政治统治秩序已无法维持

D.资本主义国家只为某个利益集团服务

30.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该修正案首次增加了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的规定,完善了非法证据排除制度,强化了证人出庭和保护制度,还在强制措施、辩护制度、侦查措施、审判程序等方面做出了限制公权力、保障私权利的重大突破。该修正案的通过

①贯彻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 ②削弱了国家惩罚犯罪的职能

③保障了司法机关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 ④提供了明主管理的有效途径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1.一名全国政协委员长期关注流浪乞讨未成年人的救助保护问题,经过大量调查研究,他在2011年“两会”期间提交了提暗《关于加强流浪乞讨未成年人救助保护的建议》。年底,民政部对该提案作出了书面答复,其切中时弊、言之有物的建议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采纳并正在转化为相关政策。这说明,政协委员的建言献策

①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形式 ②是国家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

③转化为政府政策是有条件的 ④体现了政协对政府负责的原则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2.与各国一道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而努力,是中国外加正常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选项体现中国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文化主张的是

A .”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B.“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C.“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穷则散”

D.“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微博,微信,微**,等“微”事物不断出现,“微时代”带来大变革。回答33-35题。

33.顺应“网络微时代”对“微文化”的需求,某公司设计人员充分发挥智能手机触摸屏的优势,针对当代人内心的童趣及强烈的角色感,成功开发了一款休闲益智游戏。使人们利用零散的时间就能顺手晚上几分钟。目前该游戏全球下载量超过7亿次,为这家原来仅有12名员工、一度濒临破产的公司在两年时间里赚进500欧元,创造了移动游戏领域的神话该够公司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A.融入创意元素增加商品的使用价值

B.用创新劳动提高文化商品的价值量

B.把满足消费者需求作为企业经营的目的

D.依靠新颖的设计形成自身竞争优势

34.根据上题材料,该游戏成功开发体现了

①认识是适应实践活动需要而产生的 ②人得认识能力的高低决定实践水平

③认识过程是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④实践活动是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5.观察图9政务微博的出现

①增加了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

②畅通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

③创新了政府社会管理方式

④形成了监考的网络舆论环境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160分)

注意事项:

1. 请使用0.5毫米黑色墨迹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目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2. 本部分共4大题,共160分

36. (36分)图10为南亚部分地区图,图11为东南海部分地区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11等深线判断,甲地海底地形类型是__________,其成因是__________。据图10、图11,比较E,F两钢铁企业不同的最优区位条件,E是__________,F是__________。(8分)

(2)当图10中的河流处于枯水期时,请画出此季节图示半岛的主导风向(用带箭头线划,画在答题卡的方框内)。(2分)

(3)图12是图10所示半岛中部东西向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10、图12,简述该半岛的地形特征。(6分)

(4)图10中M岛人口分布南稠北西。试分析南部人口稠密的自然原因。(6分)

(5)图13是东海沿31°N表层海水盐度分布图。据图11、图13,填表比较该海域东、西部盐度的差异、季节变化和成因。(表见答题卡)(8分)

(6)指出图11中乙岛3月平均气温与9月平均气温的差异,并说明理由。(6分)

37. (32)公司来了,世界变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英国《1862年公司法》的颁布有何重要意义?(2分)根据材料一概括现代公司在促进世界变化方面的重要作用(8分)

材料二

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在中国第一次引入入股份制。这种筹资方式,开阔了国人视野并醋精了招商局的迅速壮大。此后十年间,中国的股份制企业增至20多家。《申报》评论:“招商局开其端,不数年间,风气为之大开,公司因之云集。”1877年,招商局收购美资旗昌轮船公司。据李鸿章估计:“创办招商局十余年来,中国商民得减价之益而水脚(水路运费)少入洋商之手者,奚止数千万。”此外,招商局还率先投资开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和中国通商银行等。招商局创造了历史上的第一次辉煌。(据虞和平等《招商局与中国现代化》)

(2)轮船招商局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创办的?(4分)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轮船招商局在促进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方面的积极作用。(6分)

材料三

1979年,招商局在蛇口建立中国第一个对外开放工业区,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等口号,试行干部聘任制、用工合同制、退休保障制度等改革。许多改革措施在全国得到推广。招商局还创建了新中国第一家企业股份制银行招商银行和第一家企业股份制保险公司平安保险公司,组建了当今全球最大集装箱生产企业中集集团,从单一的航运企业迅速发展成综合性企业集团。到80年代末,招商局总资产达180多亿港元(70年代末仅为1.3亿港元),再一次创造了历史的辉煌。(据虞和平等《招商局与中国现代化》)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概括招商局创造“两次辉煌”的相似原因并予以说明。(12分)

38.(32分)就业是撬动人民幸福的支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年来,中国***逐步形成了就业优先斩月,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落实“就业优先战略”成为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2007年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以就业促进法为核心的法律法规和促进就业创业的政策体系,今年一月,国务院批转了右七部委联合制定的《促进就业规划(2011—2015年)》,确定了“十二五时期促进就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就具体实施作出了详细部署,明确了各级政府的相关责任”

(1)联系材料一,运用政治常识,说明党和国家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的依据(12分)

材料二

“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增长预期是在明显提高质量和小一的基础上年均增长7%。同期,城镇需就业的劳动力年均2500万人,比“十一五”时期的年均数多100万人,年均岗位缺口1300万以上,还有1亿多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此外,在人力资源市场上海存在着劳动者技能与岗位需求不相适应、劳动力供给与企业用工需求不相匹配的矛盾。

材料三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680万人预计100万左右大学生难以找到工作。实际上,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总量是可以满足大学生就业的,然而部分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加大了他们的就业难度;有的宁愿蜗居大城市当“蚁族”也不愿到中小城市和基层施展才华,有的只盯着公务员岗位,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而不愿走进中小企业;有的宁愿被动等待机会降临,也不愿主动创业。

(2)结合材料三,运用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是,说明大学生应有的就业观(10分)

39*(60分)发展农业需因地制宜,亦需科技创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某区域耕地分布图

(1)分别归纳图中甲、乙两地形区种植业地域分布特点,并分析各自特点形成的自然环境原因(12分)

材料二

某大型末农场生产用地随海拔高度分布示意图(图16)和该农场农业生产联系示意图(图17)

(2)简要评价该农场的生产经营有点。(8分)

材料三

表三 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绩(部分)

(2)精根细作是中国古代农业的显著特点。根据材料三概括这一特点表现在那些方面?(4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6分)

材料四

伴随着第二次科技革命,美国新发明的农机具大量出现并广泛应用,到1899年,近7万项农机具发明和农业技术得到美国专利局认证,仅播种机就达到9156项。1862年颁布《莫里尔土地法》,政府拨地资财建立农学院。同年,美国建立农业部并坚持科研导向。1887年通过《海契法案》,展开建立高效浓郁的相关研究。各地纷纷举办农业展览会、组织农业协会、发行各种农业杂志,推广农业科技。1914年,过会批准《史密斯—利弗法》,从法律上确认此前的各种农技推广工作,并将它们纳入联邦、州、县三级管理结构中。(据钱乘旦《世界现代化进程》)

(4)根据材料四,评述美国政府在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举措。(10分)

材料五

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推进,以及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对农产品有效供给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当前我国农产品供给却面临着诸多问题:耕地,淡水等资源性约束加剧,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加大;农资、农机、土地和用工等农业生产成本加速上涨。同时,部分农产品卖难买贵,价格波动大,质量安全问题濒发,给农户和消费者造成了损失。

(5)结合材料五,运用经济常识,说明如何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10分)

材料六

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必须首先明确农业科技创新方向。农业科技创新要做到“顶天立地”。“顶天”就是要着跟与长远,超前部署农业前沿技术和机械研究,力争在世界农业科技前沿领域占有重要位置;“立地”,就是要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坚持产业需求导向,从农民地实际需要出发,力争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留在农民家“。

(6)结合材料六,说明农业科技创新方向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的

做高考历史题提炼概括资料

我是09届江苏的,就拿我们那一届高考来说吧。09年的高考尘埃落地,全国二卷历史高考试题犹如当头棒喝,震惊了全国师生及家长。紧接着全国痛骂二卷的声音铺天盖地,就是那些不用全国二卷的地方也加入了声讨队伍,甚至有人把出题老师的名字放在网上供人有的放矢的谩骂。学不学一样,教不教相同,尤其是一些平时功夫下足了,成绩优秀的学生,与那些平时不怎么读书,上网、玩游戏的学生成绩差不多,觉得实在不公平,怒火熊熊。

高考从大纲版向课程版转型之际,高考试题在逐年变化。07年有了较大的变化,但因为当时试题偏离主干知识,师生不满之余,没有做更深入的研究。08年有了更大的变化,比如第12题就是一个信号。师生已经注意到了,只是没想到会有整体性的调整,以为还会是渐进式的变化,尤其高三的师生根本不敢做太多的变动。结果09年做了干脆彻底的调整,让师生、家长无法承受。那么09年试题的特点有哪些呢?

第一,09年高考全国二卷试题确实有偏、冷、怪之嫌。

1、试题内容忽略了学科具体知识。统揽试卷,试题几乎全部是根据试题给出的材料有效信息,自求教材没有的结论,只有第15、19、21题,算是与教材有隐性联系。以往试题如果给出的材料是依托教材的新材料,试题答案是自求教材没有的结论,如果给出的是与教材脱钩的材料,试题答案与教材内容有隐性联系。但今年的试题所给材料是与教材脱钩的新材料,试题答案是自求教材没有的结论。09年的历史考纲与08年相比一字不差,没有变化。以为在向新课程转型时期,会保持稳定性。实际上是因为今年试卷不依据考纲所列考试范围出题,所以没用也就不用变。

2、试题立意缺乏人文关怀,没有从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出发,无法实现高考测试的选拔功能。如第39题与学不学历史无关,只要学过初中语文课文《隆中对》,作答就可与学过三年高中历史学生的答案相媲美。再如第37题所给材料是没有依托教材的新材料,背景是20世纪初教材没有涉及的思想领域,内容是学生读不懂的古文,考查的是提取有效信息、概括、分析、比较、评价等多种能力,在有限的时间内中学生既要翻译又要组织答案,实在难以做到。中学历史课程是国民教育的基础课程,中学历史教育不同于大学的“专业化”的历史教育,应该尽力避免中学历史教育的“专业化、学术化、成人化”的倾向。从整体来看,试题显然是把中学生当作大学生来对待,不从实际出发,测试过于“专业化、学术化、成人化”,所以缺乏区分度,不能实现高考测试的选拔功能。

3、试题形式刻板、不活泼,构思不精,有故作高深莫测之嫌。试题大部分是文字性材料,且主观性试题所给材料全部是文言文,其他客观性试题表述专业化、学术化、成人化非常浓厚,仅第14题、15题用了一幅图、一个表格作为点缀。整体来看,试卷板着面孔、冷冰冰的样子。试卷缺乏时代感,第39题考查三国时魏蜀吴的关系,让这种特点尤为突出。第37题试图体现热点“国学热”,但因为背景是20世纪初,材料是学生读不懂的古文,隐性涉及当今社会对“国学”的看法和认识,所以其时代感就大打折扣。试题构思不精,欠缺严密。如第37题,所给材料过于突兀,让人摸不着头脑。如果在试题给出材料前先介绍一下邓适其人,学生有一定的背景知识,就容易读懂材料,也就易于作答。

总的来说,全国二卷历史难得让师生绝望。那么,为什么命题中心会以全国二卷做这么干脆彻底的调整呢?是不是仅仅因为这些专家脱离实际,脱离中学教学呢?我分析这实际上是高考命题组有意为之,全国二卷相对全国一卷来说适用于边疆相对落后地区,如黑龙江、吉林、云南、贵州、新疆、青海、甘肃、内蒙和西藏,历年相对简单,但今年是过分的难。是因为命题组就是想从这些考生成绩相对差些、人数相对少些的地方入手,进行根本性的变化,通过这种根本性的变化来改变中学历史教学的目标、内容和形式,具有很强的导向性。

第二,09年高考二卷试题强烈的导向性

1、高考测试力图摆脱教材的束缚。

全国二卷历史到底是怎么调整的呢?仔细解读09年高考试题,你会发现这种调整实质是脱离现行某一教材。这种调整几乎贯穿了整个试卷,只有21题、22题、37题(1)、(2)问的部分与老教材有一定的隐性联系。脱离教材的实质是教材职能的变化,教材的职能也许很多,但我认为过去教材最实用的职能就是考试,教材既是考试依据也是考试目标,也就是高考考查的是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掌握情况。如果熟读了教材、理解了教材,考试就没问题了。试题的难度体现在对教材内容进行问法上或思维上的转化,所以过去我们老是担心出题人会在问法上为难学生,绝不担心超出教材范围。教材就是考试的工具。但是当前高中新课程历史教材有四个版本,新课程高考试题不可能依据某一教材、某一版本,只能在《课程标准》规定的知识范围内命制。摆脱教材、版本的束缚是高考从大纲版向课程版转型的必然结果。

2、测试依托《考试大纲》考核目标与要求,体现《课程标准》要求,突出对三维目标的考查。测试首先考查了《课程标准》的知识与能力目标。即“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全国二卷历史测试卷看,13题考查了唐朝的经济,14题考查的是明清民族关系,15题是经济体制改革,16、17是早期英美资产阶级革命,19题是德国统一,21题是雅尔塔体系,22题是亚洲经济,23题是全球化,37题是文艺复兴和等,可见考查的基本是重大历史问题。试题通篇都是通过创设新材料、新情境、提出新问题的形式出现的,考查的是“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尤其37题和39题两道主观题,在设问中就明确运用“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词语体现其对能力目标的考查。

其次测试突出对“过程与方法”的考查。《课程标准》指出“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习历史唯我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全国二卷历史测试卷看,试卷所有的试题都是通过创设新材料、新情境、提出新问题的形式出现,并且是自求教材中没有的结论。实际就是运用学习过程中所掌握的历史学习基本方法来解决问题。第37题的第(2)问是开放性试题,且在评分标准中明确要求“评析须有史实、有分析、有论点,言之成理。”学生必须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阐明自己的观点,否定另外的观点。体现了对“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和“探究性学习”能力的考查。

第三测试渗透了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体验与培养。例如第37题试图通过对“国学热”的认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并且与文艺复兴运动进行比较,体现了开放的世界意识。

依据全国二卷历史测试卷的特点,我认为今后教学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正确把握方向,教学目标要围绕实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进行。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既有能力的训练,也有对史学方法的了解和应用,更有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体验与培养。不仅掌握历史知识,还要全面提高人文素养。

二、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在掌握历史基本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正确方法。历史学习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在正确理论指导下,研读史料,获取信息、辨别真伪、运用材料论证探讨问题,坚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用教材中的史料和其他途径收集的材料,引导学生从“材料”中而不是从“课本”中学习历史,改“教教材”为“用教材教”。 以“提出问题,提供或收集材料,解决问题”的流程展开,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三、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包括政治学、经济学、哲学、文学和法学等与历史相关的人文科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艺术精神和道德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总之,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高考改革也在进行。我们要及时转变理念,把握课改和高考方向,运用探究性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会学习。只有这样,才能适应高考的需要,向真正实现课程改革目标迈出坚实的一步。

高考历史题,请好心人帮助解答!

历史大题中,对于归纳材料式的答题,一定要有语言的概括性,史实的精确性,高考就要来临了,我在此整理了做高考历史题提炼概括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目录▼▼

高考历史题提炼概括资料

高中历史事件记忆小技巧

高考历史怎么提分

●? 做 高考历史题提炼概括资料

首先列出题目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 中国是大豆的故乡,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大豆的记载。先秦时期,大豆栽培主要是在黄河中游地区,“豆饭”是人们的重要食物。《齐民要术》通过 总结 劳动人民长期的实践 经验 ,认识到大豆对于改良土壤的作用,主张大豆与其他作物轮种。唐宋时期的文献中都有朝廷调集大豆送至南方救灾、备种的记录,大豆的 种植 推广到江南及岭南……从古至今,各式各样的豆制品是中国人喜爱的食物,提供了人体所需的优质植物蛋白。

1765年,大豆引入北美,最初作为饲料或绿肥。19世纪60年代,豆腐在美国开始被视为健康食品。19世纪末,大豆根瘤的固氮功能被发现,在美国干旱地区推广种植。至1910年,美国已经拥有280多个大豆品种。1931年,福特公司从大豆中开发出人造蛋白纤维,大豆成为食品工业、轻工业及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1954年,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种植面积超过一亿亩。大豆在南北美州都得到广泛种植,美洲的农田和中国人的餐桌发生了紧密联系。

——摘编自刘启振等《“一带一路”视域下栽培大豆的起源和传播》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大豆的特点和作用。(12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豆在美国广泛种植的原因。(8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物种交流的积极意义。(5分)

41题第一问,实际上有两个小问:种植特点和种植作用。

我们来根据标准答案来对答题要求来进行一个探究。

根据“猿题库”软件和百度题库软件及学霸等软件上提供的答案,41题第一小题标准答案有如下特点:

(1)我国人民最早种植、驯化。

(2)种植范围从中原推广到南方,种植范围广。

(3)开发出各种豆制品。

(4)农书,对劳动人民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推广,政府的推动。

作用:

(1)民众重要的食物来源,使中国人的食物结构合理化。

(2)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发展,是重要的备荒物资。

根据41题第一小题的标准答案,首先学生在做“特点”这一小问时要从材料中“中国是大豆的故乡,甲骨文中就有大豆的记载”这一句中提炼和概括整理出答案所写的“我国人民最早培育,驯化”这一层的关键信息。

然后根据材料中“先秦时期,大豆种植主要在黄河流域和唐宋时期相关文献记载的江南岭南地区的推广种植”这一段话中提炼和概括出答案所给的“种植范围从中原到南方,种植范围广”这一信息。

继而从“《齐民要术》通过对劳动人民的总结……到朝廷调集大豆送至南方救灾……推广到”这一段话中提炼和概括出“中国古代大豆种植受到相关农业书籍的经验总结和政府的号召推动。”

从“从古至今,各式各样的大豆制品都是中国人喜爱的食物”这一句可提炼和概括出另一条答案“开发出各种豆制品”。

学生在做“作用”这一小问时,也要首先从“送到南方救灾、备荒”等相关材料中提取出大豆在中国古代是作为“备荒和救灾用品”而发挥作用的,继而从“从古至今,各式各样的大豆制品……提供了人体所需的优质植物蛋白”这第一段材料的最后部分提炼和概括出答案所要求的“是中国古代人民重要的食物来源,使中国人的食物结构更合理。”

材料所给的信息是充裕的,关键是要学会提炼概括和联想。这里面,当你看到材料中说到“中国是大豆的故乡,甲骨文就有大豆的记载”时,马上要能提炼和概括出:中国是最早种植和驯化大豆的国家,概括出之后还能要从脑中联想出相关史实论证:

比如“发达的中国古代农业”,还有“五谷”中的菽就是大豆,这两条相关知识来佐证材料。还有要从一般特征中归纳整体特征。

比如材料中提到“《齐民要术》通过对劳动人民的总结……到朝廷……推广”,这里要知道,《齐民要术》这本书只是一部相关农业的代表,因为我国古代的但凡是科学性著述,基本上都是对于当时和前代相关领域的总结,《齐民要术》这本书出现在题目材料中,其实是想说明以《齐民要术》为代表的相关农业典籍对于材料中大豆种植的推动。还有,看到材料中的“救灾”,要的明白在中国古代社会,大豆是可以作为救灾备荒物品而大面积推广的。

另外,要注意问题中的主语 和宾语 都分别是谁,比如41题第一问的第二小问,问作用,这时候你得要知道:这里面有一个时间限定——中国古代,主语是大豆种植,宾语则是中国古代社会还有中国古代社会的人,所以它这一小问完整的问题应该是“在中国古代,大豆种植对于中国古代社会和人的作用。”还有要注意答案与答案之间的一个相关逻辑性,人家标准答案里面是先指明了“大豆以及相关豆制品是中国人民重要的食物来源,使中国人的食物结构合理化”,然后才说明“是重要的备荒物资”,这里面是有一定的逻辑的,假设一个食物你连吃都不吃,你怎么指望储藏起来当救济粮,你怎么不储蓄干草给人吃呢?这就是:答案与答案之间的一个相关逻辑性,其实就是应该有的一个答案的先后顺序。

我们再看41题第二问,标准答案为:

(1)世界各地的联系加强,世界市场的推动。

(2)大豆是一种优良的作物,适宜种植。

(3)科学技术的进步,大豆的用途得到广泛开发。

首先,作为一个古老的东方作物能被引入美洲,肯定是因为新航路开辟,地理大发现之后,新大陆和旧大陆之间的物种流动,不要光记着从美洲来的马,番茄、苞米棒子(玉米)、辣椒、烟草、梅毒,也要记着旧大陆也能把咱们这边独有的物种带到美洲,比如“流感”、“天花”、马匹、战犬,还有各人种以及他们自己民族独特的 文化 和作物。

还有材料最后说道:“美洲的农田和中国的餐桌发生联系”,这明显的就是用世界市场还有全球化的相关知识来回答,我们知道新航路的开辟标志着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二次工业革命之后彻底形成,但是不管是新航路开辟还是现代全球化浪潮,我们都可以用一个世界市场的历史语言来予以回答,所以标准答案为“世界各地的联系加强,世界市场的推动。”。

像这第一条的回答,就需要进行一个知识性的联想。大豆能从旧大陆的古老东方出发在陌生的新大陆落地生根并发展壮大,除了人类对于它的引入和种植也与其自身的容易养活的特性相关,容易养活,如果用专业术语就是答案中“大豆是一种优良的作物,适宜种植。”这个答案用的也是 推理法,不好活根本不可能得到大面积推广。

第三条答案基本是出于对于材料的总结,是对材料中提到的“1765年,大豆引入北美,……做饲料和绿肥”,他表述的意思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大豆在北美做饲料和绿肥,随后材料中提到“19世纪60年代……做啥啥啥”,“19世纪末……做啥啥啥”一直到1954年,大豆在美国做啥啥啥,时间跨度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第三次科技革命,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第三次科技革命,别的不说,至少是科技在进步吧,所以第三条说道“科学技术的进步,大豆的用途得到广泛开发”。

总结:历史大题中,对于归纳材料式的答题,一定要有语言的概括性,史实的精确性,知识的发散性和联想性,还有段落性和分条性,如若不然,学生的答题是偏离高考要求的,当然,段落性和分条性好解决,这基本属于格式问题,不像前面的问题,属于思维问题,需要对学生进行一个长期的训练和持续的要求。

各位考生要切记: 高考是有相应的答题要求的,切不可将自己平时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养成的不符合高考的答题要求带入高考答题中,否则,吃亏的只能是自己。从现在起,树立符合高考要求的解答历史大题的相关思维和模式,时间还来得及。

>>>

●? 高中历史事件记忆小技巧

高中如果你想要学好历史,找到一个好的 方法 是很重要的。学习历史并不是你死记硬背就可以学会的,他需要我们各方面知识的综合并且需要我们用心去学习才可以把历史学习好。学习历史有很多知识也是需要我们去理解的,并不是死记硬背就可以学会的。

学习历史的时候,你上课的时候一定要专心听,下课后多记笔记、然后对于老师已经讲了的知识你要多背,对一些历史年代要联系上下文的内容来记忆。比如说学到了某个历史事件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对历史事件的背景有个了解,然后把我们要弄清它的意义、作用和影响等,这样可以更好的理解,方便了我们的记忆。

平时我们也可以多阅读一些课外书,做到理解记忆。有时候书本上的知识并不是全部,所以我们可以多阅读一些历史课外书,这样可以更好的增长我们的见识,而且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历史课文。

其实学习高中历史还是需要我们来记忆的,所以我们一定要不断的对已经学过的知识不断地记忆和思考,这样可以增加我们对历史知识的记忆,还可以锻炼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说我们突然想到一个历史名词或者某个 故事 中涉及历史,我们就可以马上想起他是有什么历史知识有什么背景。

我们也可以针对历史问题里面会出现的一些比较多的问题,做一个合理的整理,我们可以把教材中哦哦史实根据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整理出来,这样会更好的方便我们去消化去学习和记忆。

>>>

●? 高考历史怎么提分

掌握一套既定的分析处理问题的方法。

历史学习里面其实有很多约定俗成的东西,很多概念我都可以用"三条"或"两条"来总结,比如说了解一个事件我们通常是从"背景(原因),内容(经过),影响和意义(结果)"来记忆,分析问题我们总是有"政治,经济,文化"三个维度来思考,分析背景时我们会分"国内环境,国际环境"来进行,评价意义时我们有"正面(积极)和负面(消极)"两个方面……诸如此类,举不胜举。

你在答大题时就会轻松地发现这些既定的思路可以迅速帮助你理解题目和入手分析,至于这些既定的方法你可以自己在学习中很容易地提炼出来

>>>

做高考历史题提炼概括资料相关 文章 :

★ 高考历史大纲题型解题技巧介绍

★ 高考历史选择题答题技巧及套路

★ 高考历史大题解题套路总结

★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资料总结

★ 高考历史材料题专项练习附答案

★ 高考历史高分技巧

★ 高中历史大题答题模板整理资料

★ 高中历史材料题答题思路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高考历史题,请解答

首先19世纪五六十年代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是在四十年代,所以可以排除,因此,A、D都不是。

其次,既然题目中提到了内外交困,那肯定是指国内和国外都遇到困境,所以,肯定有一件事是和外交有关的,而从上面四个选项来,只有鸦片战争的事情符合这个条件,既然排除了第一次鸦片战争,那就肯定是第二次。

由于排除了选项A、D,而B、C中就只有B最为符合。

因为太平天国起义是在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碰巧,第二次鸦片战争也是在公元1856年-公元1860年间,所以我个人认为应该选择B。

关于这种题目的见解:本来,题目上写的鸦片战争其实很笼统,可以指第一次,也可以是第二次,但他既然有提到第二次,那有八成的几率是说第一次。

至于这个清朝政府的腐败,这点就不大可能了,恐怕是出题者为了糊弄答题者搞出来的,因为这样的选择题,不是问答题,它出的范围必然是在书本上可以找到的。书上最多只会说:由于清朝政府的腐败,让....陷入内外交困的局面,内有....外有.....

以上纯属个人见解,错了别骂我就成了。

高考历史真题(选择题)求解答(2014年全国新课标2卷)

书上原话还有为什么吗 不结盟运动兴起的背景、标志和影响:

(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地区掀起了民族解放斗争的高潮,诞生了许多新兴独立国家;在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下,新兴独立国家在国际上仍然处于弱势地位,甚至成为美苏争霸的战场;新兴独立国家要求改变不合理的国际关系格局,积极谋求维护自身独立、主权、发展与和平的有效途径。

(2)标志: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不结盟运动的诞生。

(3)影响: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改变了由超级大国和西方大国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

你是哪的考生。

这是全国卷得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b

(4)a (5)b (6)d

(7)b

(8)d

(9)c

(10)a

(11)a

(12)d

二、填空题

(13)-6 (14) (15) (16)

三、解答题

(18)解:

(ⅰ)因为

,

由余弦定理得

从而bd

2

+ad

2

=

ab

2

,故bd

ad

又pd

底面abcd,可得bd

pd

所以bd

平面pad.

pa

bd

(ⅱ)如图,以d为坐标原点,ad的长为单位长,射线da为

轴的正半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

,则

,

,

,

设平面pab的法向量为n=(x,y,z),则

因此可取n=

设平面pbc的法向量为m,则

可取m=(0,-1,

故二面角a-pb-c的余弦值为

(19)解

(ⅰ)由试验结果知,用a配方生产的产品中优质的平率为

,所以用a配方生产的产品的优质品率的估计值为0.3。

由试验结果知,用b配方生产的产品中优质品的频率为

,所以用b配方生产的产品的优质品率的估计值为0.42

(ⅱ)用b配方生产的100件产品中,其质量指标值落入区间

的频率分别为0.04,,054,0.42,因此

p(x=-2)=0.04, p(x=2)=0.54,

p(x=4)=0.42,

即x的分布列为

x的数学期望值ex=-2×0.04+2×0.54+4×0.42=2.68

(20)

(ⅰ)设m(x,y),由已知得b(x,-3),a(0,-1).

所以

=(-x,-1-y),

=(0,-3-y),

=(x,-2).

再由题意可知(

+

)?

=0,

即(-x,-4-2y)? (x,-2)=0.

所以曲线c的方程式为y=

x

-2.

(i)设

,由

知,当

时,

。而

,故

时,

,可得

当x

(1,+

)时,h(x)<0,可得

h(x)>0

从而当x>0,且x

1时,f(x)-(

+

)>0,即f(x)>

+

.

(ii)设0<k<1.由于当x

(1,

)时,(k-1)(x

2

+1)+2x>0,故

(x)>0,而

h(1)=0,故当x

(1,

)时,h(x)>0,可得

h(x)<0,与题设矛盾。

(iii)设k

1.此时

(x)>0,而h(1)=0,故当x

(1,+

)时,h(x)>0,可得

h(x)<0,与题设矛盾。

综合得,k的取值范围为(-

,0]

(22)

解:

(i)连接de,根据题意在△ade和△acb中,

ad×ab=mn=ae×ac,

.又∠dae=∠cab,从而△ade∽△acb

因此∠ade=∠acb

所以c,b,d,e四点共圆。

(ⅱ)m=4,

n=6时,方程x

2

-14x+mn=0的两根为x

1

=2,x

2

=12.

ad=2,ab=12.

取ce的中点g,db的中点f,分别过g,f作ac,ab的垂线,两垂线相交于h点,连接dh.因为c,b,d,e四点共圆,所以c,b,d,e四点所在圆的圆心为h,半径为dh.

由于∠a=90

0

,故gh∥ab,

hf∥ac.

hf=ag=5,df=

(12-2)=5.

故c,b,d,e四点所在圆的半径为5

提问人的追问

2011-06-13

11:07

恩,谢谢。那二卷呢?检举

我的补充

2011-06-13

18:46

一、选择题

bbadc

cbaad

da

二、填空题

(13)0 (14)-4/3

(15)6

(16)三分之根号2

三、简答题

(17)c=15°

(18)0.8 20

(20)an=1-1/n

历史选择题:江苏卷

cddba

abccd

acabc

dbada

文章标签: # 历史 # 材料 #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