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改革 教育改革

2017年高考政治卷,2017高考政治时事

tamoadmin 2024-07-07 人已围观

简介1.高考政治大题答题思路2.教育部2017年广西高考考哪些科目各多少分3.2017全国高考 文科综合 政治多少分4.2017评课稿范文高中政治知识点5.高考改革:为什么应该把政治历史语文都赶出高考6.2017高考政治科有何变化7.高考政治经济生活知识点归纳 高中政治必修一的内容包括了生活与消费;生产、劳动与经营;收入与分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几个大的模块。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考政治必修一第

1.高考政治大题答题思路

2.教育部2017年广西高考考哪些科目各多少分

3.2017全国高考 文科综合 政治多少分

4.2017评课稿范文高中政治知识点

5.高考改革:为什么应该把政治历史语文都赶出高考

6.2017高考政治科有何变化

7.高考政治经济生活知识点归纳

2017年高考政治卷,2017高考政治时事

高中政治必修一的内容包括了生活与消费;生产、劳动与经营;收入与分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几个大的模块。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考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1、商品

①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②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和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2、货币的含义及本质

①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所以说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②本质:一般等价物

含义:货币具有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3、货币的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

①含义:指货币作为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②价格:用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示出来的商品价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决定价格,价格反映价值。

③作为价值尺度的货币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2)流通手段:

①含义: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②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公式:W-G-W③需要现实中的货币。

(3)货币的其他三种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

4、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①其内容是: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的流通次数成反比②公式:

5、纸币

①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国家能决定纸币的发行量、纸币的面值,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或者纸币代表的价值)②优点:制作成本低,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磨损减少贵金属的无形流失③限度:发行量要以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过多易导致通货膨胀,过少易导致通货紧缩6、电子货币: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贮存、转账、购买、支付的7、货币的发展:金属货币(金银条块——铸币)——纸币——电子货币

二、信用工具和外汇

1、结算方式

现金结算:用纸币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

转账结算:通过银行转账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2、常用的信用工具——信用卡、支票

①信用卡(含义: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优点:功能多、方便、节省、安全等)②支票(含义: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种类: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3、外汇含义: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4、汇率:又称汇价,是指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外币升值;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外币贬值)人民币升值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反之,相反。

5、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

①含义: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②意义: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影响价格的因素

1、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2、供求影响价格

①供不应求,价格升高——卖方市场(卖方起主导作用,处于有利地位)②供过于求,价格降低——买方市场(买方起主导作用,处于有利地位)3、价值决定价格

①价值与价格的关系: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一般情况下,商品价值量与价格成正比)②商品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对于商品生产者来讲,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处于不利地位;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处于有利地位。

③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④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4、价值规律

①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②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四、价格变动的影响

1、对人民生活的影响:①一般说来,价格上升,购买减少;价格下降,购买增加。

②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消费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③在替代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购买,转而消费另一种商品,导致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消费者将增加对该商品的购买,导致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即替代品的价格变动对双方的影响是反向的)④在互补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也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会引起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随之增加(即互补品的价格变动对双方的影响是同向的)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调节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五、消费及其类型

1、影响消费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主要是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水平。其他因素有商品的性能、质量、外观、包装、 广告 、购买方式、服务态度、家庭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水平等等。

2、收入对消费的影响: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

①一般说来,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与居民消费成正比——要发展经济,增加居民收入②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改善收入预期③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联系(一般说来,二者成反比)——缩小收入差距3、一般说来,物价水平与人们的消费水平成反比——稳定物价4、消费类型:

①按产品类型分,可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②按交易方式分,可分为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③按消费目的分,可分为生存资料消费(最基本的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5、消费结构,反映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它会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6、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六、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1、消费心理:往往,一种消费行为会由多种消费心理引发①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要做具体分析,盲目从众不可取②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③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是不健康的

④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是一种理智的消费

2、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过于节俭不可取)

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避免跟风随大流,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重物质消费轻精神消费)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绿色消费的含义: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其核心是可持续消费;可概括为“5R”)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高考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相关 文章 :

★ 高一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

★ 高一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2)

★ 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完整

★ 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 2017年高中政治必修一会考必备知识点

★ 高中政治必修一常考知识点

★ 高考政治必修一考试知识点整理

★ 高三政治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 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整理

★ 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梳理

高考政治大题答题思路

复习方法:

1、以课本为本,以考纲为纲,把课本吃透。考题肯定是根据指定的教材出,不是根据某家出版社的教辅材料出。平常的考试题目,几乎百分之百都可以在课本中找到原型——当然经过多层的综合和深化。

2、三遍读书法。第一遍应该以整体浏览为主,争取明白全书概要,不要求理解每个具体知识点;第二遍才细致的理清重点难点;第三遍就是重新梳理,记忆背诵知识点。这样三遍下来,这本书才算基本上看过了。

3、书看得差不多了,知识体系也整理好了,接下来开始做题。做题必须把握一个原则:先求精,再求多;先求慢,再求快;先求质量,再求数量。

4、背题。所谓背题,是一个比较形象的说法,并不是说一定就要把整个题目背下来。而是做了以后,把做过的练习册.试卷等等都保存起来,以后每隔一段时间拿出来看一看。

5、复习中需要阅读大量的学习资料,想让阅读更有效率的同学,可以通过《精英特全脑快速阅读软件》来提高记忆力和学习效率。坚持就会有收获,祝你成功!

教育部2017年广西高考考哪些科目各多少分

 导语:不论理科还是文科,大题模板都是至关重要的。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关于2017年高考政治大题答题思路模板的相关资料,供您阅读。2017年高考政治大题答题思路,希望文章能够帮助到大家!祝大家高考成功!

2017年高考政治大题答题思路

 一、《文化生活》主要命题点

 1、文化的作用:文化精神力量;文化对社会的作用;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综合国力;文化对人的影响(优秀文化的作用)。

 2、文化发展与创新:创新的重要性;创新的途径(根本途径和具体途径);处理好两对关系,克服两种错误倾向;创新的主体—人民。

 3、中华民族精神:内涵;核心;为什么要弘扬(必要性和重要性);怎样弘扬。

 4、先进文化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教育、科学、文化事业);思想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二、凡是经济学中见到如何经营类题时,应想到:

 ⑴市场:面向市场进行产业、产品结构调整,生产适销对路商品;遵循价值规律,将生产资料与劳动力进行优化合理配置。

 ⑵科技:贯彻科教兴国战略,运用高新技术,加强自主创新;

 ⑶管理:加强管理,贯彻人才强国战略

 ⑷素质:提高经营者,劳动者的素质;

 ⑸效益:努力降低生产成本,增大产出,提高经济效益,走新型工业化之路。

 ⑹品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与信誉,创立品牌,生产优质无公害商品,冲破国际“绿色壁垒”;

 ⑺竞争力: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将企业做大做强,增强国际竞争力,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运用政治学知识回答如何做,一般会从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两个角度来回答,但具体的又可以从党、国家机关、公民角度回答:

 从国家角度回答时:要注意从履行国家职能和坚持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方面回答

 从党的角度回答时:要注意从党的领导和执政方式及加强党的建设角度回答;

 从公民的角度回答时:要注意从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及其关系的处理角度回答。

 从哲学角度回答怎样做的问题,一般要侧重于方法论,原理不用过多表述,但一定要结合实际问题来谈,要体现哲学的思想与方法的要求。

 政府(国家)

 1、政府(国家)这样做的政治学依据。

 在《政治生活》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政府(国家)这样做的政治学依据是什么?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①我国的国家性质;②我国的国家职能;③我国国家机构应该坚持的原则;④国家这样做的意义。

 2、政府(国家)这样做的经济学依据

 在《经济生活》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政府(国家)这样做的经济学依据是什么?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①社会主义的本质;②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③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⑤市场在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但是有弱点和缺陷,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⑥国家宏观调控主要运用经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⑦国家这样做的经济意义。

 3、政府(国家)在经济学里面的'行为是宏观调控;政府(国家)在政治学里面的行为是履行国家职能。

 国际关系

 1、(政治学)为什么会出现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

 在《政治生活》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为什么会出现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国际关系极其决定因素。

 2、(政治学)中国为什么极力主张构建和谐世界?

 在《政治生活》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中国为什么极力主张构建和谐世界?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①主权国家的权利与义务;②联合国宪的宗旨与原则;③中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顺应了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发展的要求,有利于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⑤国际竞争的实质;⑥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我国的外交政策;⑦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宗旨和目标等)。

 3、(经济学)国际经济关系

 在《经济生活》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发展国际经济关系的依据,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①是生产社会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要求;②市场经济开放性的要求;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④对外贸易的作用。

 4、(哲学)国际关系

 在《生活与哲学》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发展国际关系的哲学依据,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②整体和部分的关系;③内因和外因的关系;④事物是变化发展的;⑤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辨证关系。

 政党

 在我们平时的练习和高考中,经常出现运用“政党”的知识分析说明一些政治现象。回答此类问题,一定要用以下知识点考虑:①中国***的性质;②中国***的宗旨;党的指导思想;③中国***的领导和执政地位;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由中国***领导;⑤中国***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⑥加强党的建设;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⑧中国***的执政理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⑨我国的政党制度。

 企业

 企业是市场的重要活动主体,是《经济生活》的重要内容,高考政治在《经济生活》部分经常考到企业的知识,而且牵涉的知识面广,知识之间关联度大。但是也有规律可遵循。

 我们在回答企业该怎么办之类的问题时,与企业有关的知识如下:

 ①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因为企业生产的是商品、要重视产品质量)

 ②掌握市场信息,调整产品结构,面向市场组织生产适销对路的商品;

 ③加强管理,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

 ④采用先进技术,进行技术开发和创新,建设创新型企业;开展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

 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以较少的资源,较低的成本,生产较多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⑥经营者必须具有良好的素质,还要提高企业劳动者的素质,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⑦企业要搞好售后服务,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实施名牌战略,坚持正当竞争,反对恶性竞争;

 ⑧企业必须遵循价值规律,按价值规律办事情;要自觉遵守市场交易原则,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⑨企业要走新兴工业化道路;必须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战略;

 ⑩坚持科学发展观。

 公民

 1、《政治生活》在公民这个知识点上命题,经常要考虑如下知识:

 ⑴公民与国家的关系——是统一和谐的关系。国家权力机关由民主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在政治方面,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公民应该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

 ⑵要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⑶三大原则:①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②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③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⑷公民监督。

 2、《生活与哲学》在公民(个人)这个知识点上命题,经常要考虑如下知识:

 ⑴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是统一的关系;

 ⑵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⑶人与规律的关系;人与联系的关系;人与矛盾的关系;

 ⑷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⑸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3、《经济生活》在公民(消费者、劳动者)这个知识点上命题,经常要考虑如下知识:

 ⑴个人消费品的分配;

 ⑵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劳动合同制度;

 ⑶公民应该有纳税人意识;

 ⑷公民的几种投资行为——购买股票、购买商业保险、存款储蓄、购买债券;

 ⑸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消费者要全面提高自己的思想文化素质,享受了权利,就必须承担相应的义务,要遵守社会公德,维护他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

2017高考政治大题答题技巧汇总

 一见到经济学角度分析如何经营时。

 从这些方面回答:

 1.市场:要面向市场,进行产业、产品结构调整。生产适销对路的商品。

 2.科技:科教兴国战略,运用高新技术。

 3.管理:加强人才管理,贯彻人才强国战略。

 4.素质:提高劳动者、经营者素质。

 5.效益:提高经济效益,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6.品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创立品牌,生产优质产品,冲破国际“绿色壁垒”。

 7.竞争力:对外开放,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增强国际竞争力。

 二图表类主观题。

 第一问一般是反应了什么现象:要看清题目,从图表语言转变为文字语言,还要答出反应的本质性问题。

 第二问:一般问,表一与表二的关系。

 第三问:对反应现象的认识,结合图表、文字认识。

 思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注意,要结合材料;

 三意义影响的主观题。

 一、经济意义:

 1.有利于调动积极性,解放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增加收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2.有利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促进结构调整,促进就业。

 3.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

 4.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

 5.有利于统筹区域发展。

 6.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能力生产。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描述对外经济意义

 有利于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对外贸易,增强国际竞争力。

 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吸收资金、技术。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二,政治意义:

 1.有利于人民当家作主,实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有利于依法治国, 依法执政,转变政府的职能。

 有利于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提高综合能力,构建和谐社会

 对外开放的意义 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环境,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 维护国家安全,进一步对外开放 ,促进国际合作, 维护国家利益, 有利于经济全球化 ,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 建立国际新秩序, 促进世界和平发展 。

 对党 有利于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保持党的先进性 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真正做到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 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

 思想文化意义 有利于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智力支持 ,思想保证 ,发扬爱国主义 ,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价值观 ,提高国民素质。

 答题技巧

 当题目问“为什么”时的答题思路,

 要说 这件事的依据

 重要性(作用 意义 目的 等)

 必然性(这件事存在的客观实际)

 可能性(存在的主观条件)

 或者不做的危害(导致消极后果)

 启示类 一要说明材料体现的道理 ;二 要说我们应该怎么办(原理 材料说明的道理=应该怎么说);

 反映类 原理 方XX 分析

 把握材料, 给我信息 ,把材料所提供的信息用所学的知识加以表明;

 关于商品价值量的计算

 1.当商品劳动生产率提高X时单位商品的价值=(1 X)

 当社会劳动生产率下降X时,单位商品的价值量=(1-X)

 2. 关于商品使用价值总量的计算商品价值总量=商品价值量 乘以 商品数量

 3.关于流通中实际货币量的计算流通中的货币量=(代售商品数量 乘以 商品价格)除以 货币流通次数。

 (1)如果某国代售商品总量为X件, 平均售价为Y元 ,在一定时间的为中单位货币流通N次 那么 该国的纸币发行量为该国纸币发行量=(X*Y)/N

 (2)该国商品价格上涨了百分之Z ,那么,纸币发行量=X*Y(1-Z/N

 关于汇率的计算

 汇率又称汇价 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设 100单位外币=X元人民币

 (1) 当外币升值y%

 汇率= x*(1 y)元人民币

 如果 原来购买某商品 需要M单位外币

 则现在需要人民币为 M*X*(1 Y)元

 如果贬值则反之

 关于存款利息的计算

 利息=本金*利率

 设 某人 讲M元人民币存入银行 存期一年 年利率为X% 则该人可得到的利息为 M*X%元

 如果利息率提高了y% 利息为M*X%*(1 Y)

 如果下降则反之

 哲学只要记住原理 世界观 就可以了

 基本都是这样了,因为哲学方面没有相应的答题技巧和套话, 只要记住相应的世界观再联系材料,基本就可以得到分了。

 关于政治生活,只要记住,我们国家的性质 宗旨 等等就可以了。

2017全国高考 文科综合 政治多少分

语文150分、数学(文)150分、数学(理)150分、英语150分、文科综合300分、理科综合300分、外语其他语种150分。

2017年广西普通高考全国统考各科目均采用教育部命制的试题。全国统考各科考试时长及赋分如下:语文150分、数学(文)150分、数学(理)150分、英语150分、文科综合300分、理科综合300分、外语其他语种150分。

外语口语考试、全区体育高考、艺术类专业全区统一考试为选考科目,由区自主命题。命题依据区公布的相应科类考试大纲与说明。

扩展资料:

广西普通高考要求规定:

1、按照考生选考科目组合,分为文史类、理工类、艺术文类、艺术理类、体育类。其中,文史类、艺术文类考生文化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文)、外语和文科综合;理工类、体育类、艺术理类考生文化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理)、外语和理科综合。

2、统考科目设置为“3+小综合”。“3”为语文、数学(分文、理)、外语3门科目,是每个考生的必考科目;“小综合”为“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文科综合”为政治、历史、地理3门科目的综合,“理科综合”为物理、化学、生物3门科目的综合。

3、全区艺术类专业统一考试分美术类、音乐类、舞蹈类、播音主持类、广播影视编导类、书法类等六个类别。

广西招生考试院-关于公布我区2017年普通高考方案的通知

2017评课稿范文高中政治知识点

Ⅰ.高考文综全国卷政治科目分值为100分。

Ⅱ.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笔试、闭卷。

2.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满分为 300分。

3.试卷结构与题型:

试卷包括Ⅰ、Ⅱ两卷。

第Ⅰ卷为政治、历史、地理三个科目的必考题。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共计140分。

第Ⅱ卷由政治、历史、地理三个科目的必考题和历史、地理学科的选考题组成,共计160分。试题只涉及单学科的内容,不涉及跨学科综合。

高考改革:为什么应该把政治历史语文都赶出高考

高中政治评课稿对于我们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这不仅可以反映出高中政治课程的上课质量,还可以反映出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情况。接下来我为你整理了评课稿 范文 高中政治,一起来看看吧。

评课稿范文高中政治篇一

一、 热点 把握准确,任务目标定位准确。

高中政治课教学复习,离不开对重大时政的关注,理论联系实际是政治课的教学原则。但选用什么样的时政材料,这同样体现了一位教师的选材能力。政治教师应该而且必须要有对“时政的敏感度”,哪些时政将会成为高考关注的热点,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没有这种敏感度,就不是个合格的政治教师。时代气息浓郁是近年高考命题的一个鲜明特点,2008年奥运会作为全国人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在2008年的高考试题中必将有所体现,只是考试的角度在各门学科中会有所不同。这节课主要围绕着08奥运会的三大主题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科技奥运及其内涵为主线贯穿本堂复习课。

二、情境材料的选用精。

同时,政治教师也要学会如何把时政热点转换成课堂教学资源,并把时政材料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提出正确的问题。老师们可以看到:对一段同样的时政材料,有的教师所出的题精要,有的教师出的题很表面。因此,我们必须研究材料,呈现给学生的也必须是教师经过深思熟虑后的材料和问题。这节课马老师所选用的材料,比较“精要”。在导入中主要运用:08奥运 口号 ?申奥成功?08奥运吉祥物?奥运圣火采集?奥运倒计时100天等不仅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同时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心。其次分别运用了奥运体育场和北京经济发展、人文奥运理念的确立、北京加大环境保护方面的各项 措施 、晶晶护圣火,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现实问题。这些材料,与北京奥运主题紧密相关。时代性、时效性强,针对性强。

三、提出的问题有深度和思维度。

马老师这节课选取的材料适中难度适中,学生虽不能完全得出准确答案,但是基本能较全面的从各个角度进行分析。马老师本节课提出的有深度的值得思考的问题有四个。这四个问题是:(1)运用经济常识相关知识,结合上述材料,说明主办奥运会对北京经济的积极影响。(6分)?(2)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为什么北京奥运会把人文奥运作为核心理念。(10分)(3)联系材料,运用政治常识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北京市政府的做法。(10分)(4)从公民角度看说明应该怎样参与奥运、奉献奥运?(8分)这四个问题涉及到政治学和经济学和哲学的几个方面内容,回答好这4个问题,有助于实现知识的迁移与整合。

我们在上课时,往往提不出有深度的,值得学生去思考的问题,或者只是在一些简单的低层次的问题上打转。教师上课必须要有“问题意识”,但这里的问题决不是那些简单的低层次的问题,能提出高质量的问题,也是教师的一种能力和水平。这要依赖于对教材、对材料、对学生、对设问的切口等作研究。唯独如此,才能提出有质量的问题,也值得学生在课堂上化时间去合作讨论、探究。教师不仅要有“问题意识”,更要有“问题的优质意识”。

四、虽然是老教材复习课却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高三复习课如何上,一直是高三教师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话题。在基础知识的复习基本完成后,如何展开第三轮的复习,既要让学生建构起“知识之树”,又要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有所提高,并结合当前时政热点,有针对性地解决现实情境问题。马老师的课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范例。这节课,立足于“学生的发展”,这种发展不只是简单的教材知识的罗例,更多地是教材知识的重组和整合,并不断地引导学生去分析现实问题。在掌握基础知识之后,提升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高考复习中必须要重视的一个方面,马老师的课一直在努力培养学生在之方面的能力。

同时,整节课始终体现着“互动、合作与探究”的课堂教学氛围,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本互动的课堂探究意识浓。分组讨论在一节课中进行了四次,同桌讨论和小议次数更多。

五、教学的预设与生成相得益彰。

每一节课都有一个预案,即教学设计,而教学设计实质是一种教学的预案。它不同于房屋设计图,可以在教学进程中不断地加以修改、补充、调整。在预设中生成知识和能力,而又在生成中不断调整预设,形成一种“创生”的教学活动。教学活动本来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正是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不断互动,创设一种和谐的教学环境,从而创生出一节优秀的课。在这过程中,学生受益了,教师也在教学相长中获益。而这也就是“教学的魅力”所在。马老师对学生的回答及时点拨,不仅使学生能得到“答案”也能得到“途径”。

课堂结束前教师应作全面深入课堂小结。本堂课此环节较为薄弱。

提几点建议:

课堂上教学氛围、师生关系很融洽,如果教师教学能进行适度的学科渗透,教学的声音再宏亮一些,教学效果将会更好。其次,在训练阶段,让学生不仅动脑,而且结合题组动动手动动笔,我想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仅仅是 思维训练 形式上似乎单薄了一些。第三,材料与材料之间的关系是否可以点一下,不然各个材料显得较为孤立!

以上评课仅是我个人的粗浅看法,不妥之处,请同行批评指正。

 评课稿范文高中政治篇二

1、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高三复习课如何上,一直是我们高三教师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话题。在基础知识的复习基本完成后,如何展开第二轮的复习,既要让学生建构起“知识之树”,又要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有所提高,并结合当前时政热点,有针对性地解决现实情境问题。今天王老师的课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范例。这节课,王老师立足于“学生的发展”,这种发展不只是简单的教材知识的罗例,更多地是教材知识的重组和整合,并不断地引导学生去解决当前我国对外开放过程中出现的现实问题。在掌握基础知识之后,提升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高考复习中必须要重视的一个方面,王老师的课一直在努力培养学生在之方面的能力。

同时,整节课始终体现着“互动、合作与探究”的课堂教学氛围,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本互动的课堂探究意识浓。四人组讨论在一节课中进行了五次,同桌讨论和小议次数更多。从学生情况看,也能比较好地进入到讨论的状态中,气氛热烈,学生脸上洋溢着学习的快乐。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的达到23位,占学生数的一半。

2、任务目标定位准确。

高考第二轮复习是介于复习基础知识与讲专题之间的一种复习方式,其目标定位既不能只整理教材知识,也不能离开教材而去讲些时政热点和专题。因此,要上好一节课,其目标任务定位非常重要。从王老师这节课的教学中,可以看到本节课的目标定位是二方面:一是教材知识的整合,知识的迁移;二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这样的目标定位无疑是准确的恰当的。从从教学结果看,也比较好地达到了这二个目标。学生围绕一个主题,对教材知识进行重建,把分散于各课的知识进行了整合,建构了学生自己的“知识之树”,而这样的知识才是学生自己的,才是巩固的,才是能力的真正的基础。同时,学生参与了问题的解决,提出从多方面解决问题的方案,既培养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辩证思维、多角度思维的能力。物理学家霍金能把世界分为11个维度,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去分析解决问题,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获得了“答案”,更获得了“ 方法 ”。

3、教学的预设与生成相得益彰。

每一节课都有一个预案,即教学设计,而教学设计实质是一种教学的预案。它不同于房屋设计图,可以在教学进程中不断地加以修改、补充、调整。在教学实践中,一位教师可能会担任不同层次班级的同一学科教学,而往往教案只有一个。如何用同样的教案去完成不同层次班级的不同的教学任务?这就要在上课时,针对不同层次班级,对教学预案作出适当地调整。没有教学的预设,就不可能有一堂好的课,而教学预案又总是在不断地调整中。在预设中生成知识和能力,而又在生成中不断调整预设,形成一种“创生”的教学活动。教学活动本来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正是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不断互动,创设一种和谐的教学环境,从而创生出一节优秀的课。在这过程中,学生受益了,教师也在教学相长中获益。而这也就是“教学的魅力”所在。

4、情境材料的选用精而又精。

高中政治课教学复习,离不开对重大时政的关注,理论联系实际是政治课的教学原则。但选用什么样的时政材料,这同样体现了一位教师的选材能力。政治教师应该而且必须要有对“时政的敏感度”,哪些时政将会成为高考关注的热点,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没有这种敏感度,就不是个合格的政治教师。同时,政治教师也要学会如何把时政热点转换成课堂教学资源,并把时政材料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提出正确的问题。

老师们可以看到:对一段同样的时政材料,有的教师所出的题精要,有的教师出的题很表面。经常编讲议、编练习的教师,会去思考某一材料出题的“切口”,从哪个方面去设问更好。因此,我们必须研究材料,呈现给学生的也必须是教师经过深思熟虑后的材料和问题。这节课王老师所选用的材料,我用一个词说就是“精要”。

在导入中,运用了四幅:鸦片战争中一艘英国舰只、邓小平像、入世场景、胡锦涛同志外访,来说明中国“开放”的过程:“打”开国门、小平看世界、中国入世、全球战略。导入“精要”,几句话就点明主题。其次运用了中国与东盟合作、中非合作论坛等新最时政,让学生从政治学、经济学角度驳斥西方大国媒体认为“中国在搞新殖民主义”。第三个比较了的材料是“微笑曲线图”与“芭比娃娃”,说明中国只是作为“世界的加工厂”而已。第四个材料是中国彩电遭受欧盟和美国的“反倾销”。这个材料虽不是最新的,但比较典型。最后一个情境设置是“如果你是某企业的CEO,如何抓住经济全球化带给我们的机遇?”这些材料,与当前我国对外开放中存在各种问题紧密相关。时代性、时效性强,针对性强。

2017高考政治科有何变化

1、2017年高考改革方案由于允许考生根据报考高校提前发布的招生报考要求和自身特长,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六科中自主选择3个科目的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对文科、理科考生来讲,都是有利有弊的,对于偏文科的考生只要选择偏文科的3个科目就可以了,没有特殊利好。

2、本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在考试科目设置方面明确规定,高中将不再分文理科,高考总成绩改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是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的成绩,150分的分值不变。

其中,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可选其一计入总分。

另一部分是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

这其中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14个科目,而每门都已经“学完即考”、“一门一清”,在高考中就不必重新再考。

考生在报考时,只需根据报考高校提前发布的招生报考要求和自身特长,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六科中自主选择3个科目的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高考政治经济生活知识点归纳

 物理  1进一步细化对“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要求,增加例题进行阐释,明确能力考查的具体要求。  2优化考试内容。现行考试大纲规定的4个选考模块分别为选修2-2、3-3、3-4和3-5。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删去选修2-2的内容,将选修3-5的内容列为必考,其余2个选考模块的内容和范围都不变,考生从中任选1个模块作答。

 在政治的高考试题中,经济生活部分的知识所占的比例还是比较大的,所以复习的时候一定要重视。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高考政治经济 生活知识 点归纳,希望对大家有用!

  高考政治经济生活知识点归纳

 (一)商品

 1、什么是商品?

 (1)商品的定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商品的产生及产生的条件、商品经济(即以交换为目的经济形态包括

 商品交换与商品生产。与自然经济有区别)。

 (3)如何判断商品?(判断商品的条件)

 ①定义法:一是劳动产品,二是用于交换,二者缺一不可。

 ②属性法: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

 ③领域法:虽为劳动产品,关键还要看是否已离开流通领域,离开流通领域就不再是商品。

 ④注意:馈赠的礼品、救灾物资、退出流通领域的物品不是商品。

 (4)商品、物品、劳动产品的关系

 物品的范围最广,它包含劳动产品,非劳动产品.劳动产品包含用于交换和不用于交换的.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是商品。

 2、商品两个基本属性:

 (1)使用价值是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使用价值(商品质量等):自然属性、基本属性、共同属性

 (2)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本质属性、特有属性、社会属性、基本属性、共同属性

 (3)二者的关系?辩证统一

 A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强调产品质量)。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可能同时占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生产者为了获得(实现)商品的价值,必须让渡使用价值;消费者为了得到商品的使用价值,必须付出价值。

 B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是商品,没有价值的东西一定不是商品;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不是商品。

高考政治经济生活知识 总结

 货币

 1、货币的产生与发展

 (1)货币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货币的产生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1)偶然的物物交换;(2)扩大的物物交换;(3)一般等价物作为媒介的交换;(4)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货币产生。

 货币的发展:金属货币---纸币---电子货币(信用货币);货币与商品不是同时产生,但将同时消失。

 (2)什么是一般等价物?

 等价物用来充当另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材料的商品。例如,在1只绵羊=2把斧子的价值关系中,处于等价形式上的斧子就是等价物。

 一般等价物就是从 其它 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可以和其它一切商品相交换并表现其它一切商品价值的商品。

 (3)金银贵金属作为货币的原因:

 第一、交换发展的需要;第二、贵金属货币自身的优点(P5)。因此,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2、什么是货币?货币的本质?

 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货币它本身是一种商品,有价值。作用:它同一般等价物一样,表现其他

 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货币在本质上体现了人们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

 货币和其他商品:货币是商品,但不是一般的商品,它和一般商品的主要区别在于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货币和其他一般等价物: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但和一般等价物有别:①产生时间不同;②特征不同;③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

 3、货币的基本职能

 (1)货币职能是指: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是货币本质的体现,是由货币的本质决定的。(货币职能与货币本质的关系)

 包括: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其它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2)价值尺度(含义、原因、货币单位、价格、特点)

 a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就是以货币作为尺度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

 货币之所以能成为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也是商品,也有价值。

 货币产生以后,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由货币来表现,商品价值的大小就表现为货币的多少。

 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价格。

 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值大小高低决定价格的大小高低。在其他因素不变情况下,商品价格与价值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

高考政治经济生活知识

 (一)价格

 1、什么是价格(略,见前)

 2、价值决定价格(价值与价格的关系)

 (1)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商品价格最终是由其价值决定的。

 价值大小高低决定价格的大小高低。在其他因素不变情况下,商品价格与价值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

 (2)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

 ①商品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是什么,如何来判断?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是指当时在某一生产部门里,生产绝大部分同类产品的条件,主要是指劳动工具。

 ②商品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

 (3)劳动生产率、劳动时间和价值量的关系如何?

 ①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不是个别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越高个别劳动时间越短,从而使得商品生产者处于行业优势地位。

 ②如果生产某种商品的生产者普遍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就会导致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从而使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

高考政治经济生活知识点归纳相关 文章 :

1. 高考政治经济生活知识点归纳

2. 高考政治《经济生活》知识点汇总

3. 高考政治知识点总结:经济生活

4.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知识点总结

5. 2020高考政治经济生活知识点

6. 2017高考政治经济生活知识点汇总

7. 经济生活主观题知识点归纳

8. 上海高考政治经济生活知识点梳理

9. 高考政治经济生活易错知识点总结

10. 高考政治经济生活考点

文章标签: # 商品 # 货币 # 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