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改革 教育改革

高考语文试题2017,高考模拟题2017语文

tamoadmin 2024-05-24 人已围观

简介1.17年山东语文卷文言文2.2017年高考文言文最常用常错实词100例3.2017高考语文考什么?4.2017年六年级级语文毕业模拟试题及答案5.2017全国高考一卷语文文言文第一题:答案:第二题:答案:第三题:答案:第四题:答案:第五题:答案:第六题:答案:扩展资料这部分内容主要考察的是《念奴娇·赤壁怀古》的知识点:《念奴娇·赤壁怀古》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是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此词通过对月夜

1.17年山东语文卷文言文

2.2017年高考文言文最常用常错实词100例

3.2017高考语文考什么?

4.2017年六年级级语文毕业模拟试题及答案

5.2017全国高考一卷语文文言文

高考语文试题2017,高考模拟题2017语文

第一题:

答案:

第二题:

答案:

第三题:

答案:

第四题:

答案:

第五题:

答案:

第六题:

答案:

扩展资料

这部分内容主要考察的是《念奴娇·赤壁怀古》的知识点:

《念奴娇·赤壁怀古》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是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此词通过对月夜江上壮美景色的描绘,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和对风流人物才略、气度、功业的追念,曲折地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老大未成的忧愤之情,同时表现了作者关注历史和人生的旷达之心。

全词借古抒怀,雄浑苍凉,大气磅礴,笔力遒劲,境界宏阔,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曾被誉为“古今绝唱”。

这首词是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苏轼谪居黄州时所写,当时作者四十五岁,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两年余。苏轼由于诗文讽喻新法,为新派官僚罗织论罪而被贬,心中有无尽的忧愁无从述说,于是四处游山玩水以放松情绪。正巧来到黄州城外的赤壁(鼻)矶,此处壮丽的风景使作者感触良多,更是让作者在追忆当年三国时期周瑜无限风光的同时也感叹时光易逝,因写下此词。

17年山东语文卷文言文

2017年6月7日一年一度的高考又如期而至,今天上午刚刚结束了语文考试,很多人都好奇今年出的是什么作文,下面我们来看看各地作文题目:

北京卷:

二选一

纽带是能够起联系作用的人或事。人心需要纽带凝聚,力量需要纽带汇集。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的发展、历史的传承、社会的安宁、校园的和谐都需要纽带。请以“说纽带”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2. 2049年,我们的共和国将迎来百年华诞。届时假如请你拍摄一幅或几幅照片来显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成就,你将选择怎样的画面?请展开想象,以“共和国,我为你拍照”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想象合理,有叙述,有描写,可以写宏大的画面,也可以写小的场景,以小见大。

山东卷

一个24小时的共享书店营业,白领、流浪汉等各种各样的人都在里面读书,有的就只是简单的翻几页书。以此为材料,进行作文。

江苏卷

材料作文:生活中离不开车。车,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车来车往,见证着时代的发展,承载了世间的真情;车来车往,折射出观念的变迁,蕴含着人生的哲理。

上海卷

预测,是指预先推测。生活充满变数,有的人乐于接受对生活的预测,有的人则不以为然。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浙江卷

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心灵之书”,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对作家的观点加以评说。

天津卷

我们在长辈的环绕下成长,自以为了解他们,其实每一位长辈都是一部厚书,一旦重新打开,就会读到人生的事理,读到传统的积淀,读到时代的印记,还可以读出我们自己,读出我们成长时他们的成长与成熟,读出我们和他们之间认知上的共识或分歧……

十八岁的我们已经长大,今天的重读,是成年个体之间平等的心灵对话、灵魂触摸,是通往理性认知的幽径。请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深入思考,围绕“重读长辈这部书”写一篇作文。

全国卷I(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安徽、福建)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

全国卷II(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西藏、陕西、重庆、海南)从所给出的6个古诗句选2个或者3个,自行立意,确定文体,自拟题目。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3.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4.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

5.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鲁迅)

6.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

全国卷III(云南、广西、贵州、四川)

今年是我国恢复高考40周年,40年来,高考为国选材,推动了教育改革与社会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40年来,高考激扬梦想,凝聚着几代青年的集体记忆与个人情感,饱含着无数家庭的泪珠汗水与笑语欢声。想当年,1977的高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拐点;看今天,你正与全国千万考生一起,奋战在2017的高考考场上……

2017年高考文言文最常用常错实词100例

1. 2017山东语文高考古诗文背诵范围

1.《论语》十二则(有六则不定);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1.《论语》十二则(有六则不定)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之。”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则从吾所好。”

曾子曰:“是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孟子》三则 <1>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媵文公下 “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3.曹刿论战 《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4.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曰,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 于是。

2. 山东省高考语文必背90篇古诗词和古文,急求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3.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荀子“劝学》)

4.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5.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6.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7.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8.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李密《陈情表》)

9.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李密《陈情表》)

10.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王勃《滕王阁序》)

11.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王勃《滕王阁序》)

12.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王勃《滕王阁序》)

13.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14.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

15.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3. 山东 高中语文必背文言文

必修一

劝学(节选)/荀子

师说/韩愈

赤壁赋/苏轼

必修二

六国论/苏洵

阿房宫赋/杜牧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必修三

《指南录》后序/文天祥 (我们要求的是最后几段,很少考)

五人墓碑记/张溥 (我们要求的是第二(?还是第三,记不太清了,呵呵,反正是有“。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那段)

谏太宗十思疏/魏徵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司马迁 (最后一段)

鸿门宴/司马迁 (名句)

必修四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蜀道难/李白

登高/杜甫

琵琶行并序/白居易

*锦瑟/李商隐

虞美人/李煜

*蝶恋花/晏殊

雨霖铃/柳永

声声慢/李清照

滕王阁序并诗/王勃(要求的应该是背二三段,但是最后几段也出现过题目,所以我建议你最好全背,反正写的挺好的)

必修五

陈情表/李密

项脊轩志/归有光(第一段)

长亭送别/王实甫(三首曲目)

报任安书(节选)/司马迁(有那个什么“。韩非囚秦,《说难》。”那段,和一些名句)

渔父/《楚辞》(“渔夫和屈原那两段”)

逍遥游(节选)/庄子(第一二段)

兰亭集序/王羲之

还有些篇目没有补出来,因为课本删去了。

我也不知道你们老师会不会要求,但是大纲上好像有。

比如说《氓》,《采薇》,《短歌行》,《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

还有一些现代文,但是考得很少,特别是山东,基本没考过。

有啥不懂得再问吧!

4. 2017年山东高考语文作文题怎么写

今年的山东高考语文作文题,是有关于“24小时书店不驱赶任何人”的新材料作文。

这个材料跟2017年1月8日微博上报道的“杭州图书馆的大门一直在向乞丐敞开”如出一辙,也可能就是根据那个引起轰动而走红的事件有关。今年的山东高考作文,可以说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意料之中的是,作文题的题干及要求都没有任何变化,不会给考生造成干扰,考生心里踏实;今年的命题意图也没有变化,就是让考生关注生活、思考生活、感悟生活;今年的作文降低了审题立意的门槛,给学生松了紧绷的“跑题”那根弦;今年的作文命题,仍然是开放性命题,没有固定的立意,能够给考生非常广阔的思维空间,能够让考生自主立意,想自己所想,说出自己所说;还有就是考生有话可说,能够针对材料的内涵和意义展开说理。意料之外的是,今年的高考作文一反近三年的常态,直接反映时代大主题,学生可能面对无话可说或者空洞说教的情况;所给的材料是叙述类的,既像一般性的材料作文又像现象类的作文,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造成了困惑,当然绝大部分学生是能够看得出来的。

其实,这个作文反映的是时代的文明、人性的光芒,人与人之间的温情所在,总的来说是对书店的赞美和歌颂,以及他们对弱势群体的关爱等等,当然他们的服务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人文情怀更是需要重点阐发的。只要这个基本格调把握住了,对书店赞美这个主旋律把握住了,怎么说都不过分。

5. 首次曝光,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有哪些变化

和2016年相比,2017年全国新课标语文《考试说明》在试题结构、赋分、题型、能力要求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变化,既遵循了稳定性和承继性,又体现了创新性。具体表现为:

(1)取消选考,将“文学类文本阅读”与“实用类文本阅读”列为必考,在这两类文本阅读中增加了“理解”能力层级。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试题设置为一道四选一客观选择题,两道主观题;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试题设置为一道四选一、一道五选二客观题,一道主观题。

(2)增加了对古文化知识的考查;

(3)在“论述类文本阅读”栏目中,增加了“阅读中外论述类文本,了解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论述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达方式。阅读论述类文本,应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分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内容。

(4)加强了对信息筛选、整合能力的考查。

(5)诗歌阅读改为一道五选二客观题和一道主观题。

(1)论述类文本阅读。全国三套卷的设题都中规中矩,难度适中。其中有数个选项在文中已找不到完全对应的文字,但含意又不脱离文章。

(2)文言文的考查沿袭15年的考点。

(3)古代诗歌阅读将诗歌的写什么与怎么写合在一起考查,思想感情是必考考点,答案精炼,配分科学、规范。

(4)名句名篇默写。三套卷题型均为根据语境填写诗文句子,注重考查经典篇目中脍炙人口的名句或富有哲理、启迪智慧的句子,不偏不怪。

(5)文学类文本阅读。甲卷为外国小说,乙、丙卷均为中国小说。材料长度均为1400字左右。注重考查分析人物形象、构思技巧。新的变化在于探究题回归。

(6)实用类文本阅读。三套卷均为现代人物传记阅读。

(7)语言文字运用,进一步加强对语言表达准确的考查,如试卷中的第15题与第17题。第15题是虚词填空;第17题选用思维流程图。

(8)写作。2016年作文题材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关注社会缺失,紧扣时代热点,聚焦立德树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扩展阅读,考查学生真实的写作能力,真正实现以表达与交流为提高的考试目的。乙卷一改以往的文字材料形式,以漫画作文出现。

6. 求文言文古诗词试题求赵奢执法br/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我能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①渔人甚异之 ②阡陌交通 ③不足为外人道也 ④便扶向路 ⑤寻病终 ⑥后遂无问津者 2。 我能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

研读第二段,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对桃花源中的人们进行描写的? 我的研读: 4。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渔人说了些什么?为什么皆叹惋? 我的联想: 5。 下面两题难度各异,分值不同,请任选一题作答。

(两题都答,只按第①题计分) ①本文的语言简洁而含蕴丰富,试举一例进行说明。 我的鉴赏: ②作者陶渊明在本文中寄托了怎样的一种社会理想?这种社会理想在当时的条件下能否得以实现?试作评价。

我的探究: (八)1。①对……感到诧异;②田间小路;③值得;④从前的,旧的;⑤不久;⑥渡口。

2。 ①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跟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于是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

②(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就更不用说魏、晋了。3。

一是活动(往来种作),二是穿戴(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三是精神状态(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

渔人说的是秦末以来的历史。桃源中人叹惋的是: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花源外的人一直过着痛苦生活而叹惋。

5。 ①如在叙述渔人与村人相互问话时的语言就是一个证明,作者不正面叙述,而用“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来概括。

但简洁中还有丰富,一切问话的内容尽在其中,又见其丰富。 ②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战乱,自给自足,和平恬静的社会。

作者这一社会理想,在客观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二、《桃花源记》 陶渊明 1、后人根据《桃花源记》的故事凝缩成一个成语,这个成语是什么?他的含义是什么? 答:世外桃源,借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2、第一自然带有神秘色彩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用? 答:这段景物描写带有神秘色彩,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渔人进入桃源渲染了气氛,也为桃源美好作了铺垫。 3、第三段文字哪两方面内容? 答:(1)村人“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的好客风尚。

(2)写村人自叙秦时避乱来此经过。 4、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个地方? 答:桃花源人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5、为什么桃源中人嘱咐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 答:桃源中人心存戒心,想保住这个“绝境”,避免战乱,不愿让外人知道。 6、你是如何理解桃花源人“不复出焉”的原因? 答:躲避战乱,这里民风淳朴,不受压廹,自由快乐。

7、渔人离桃花源,“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寻找桃花源的人“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答: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一个虚构的社会,现实是不存在的。

8、刘子骥与陶渊明是同时代的人,最后写刘子骥要去找桃花源,目的何在? 答:使人觉得桃源可望而不可及,给桃源增添了奇异的色彩。 9、你认为桃源人为什么“叹惋”? 答:外界变化大;战乱频繁;社会黑暗;人民生活痛苦;与世隔绝时间长;听见渔人所说的话。

10、作者为什么在这篇文章中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的现实社会相对的美好境界? 答: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黑暗社会的否定、批判。 11、作者为什么在这篇文章中虚构了一个黑暗的现实社会相对的美好的美好境界? 答: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黑暗社会的否定、批判。

12、作者虚构的这个桃源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也反映了:作者主张和平,安定,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 13、《桃花源记》是陶渊明富有浪漫色彩的叙事散文是理想化的小农经济下的田园生活,在艺术构思上最为明显的是一个“奇”字,试举出三处“奇”。

答:(1)环境奇美。(2)与世隔绝多年。

2017高考语文考什么?

究其原因,制约的“瓶颈”主要在如下两大方面:

 一是知识储备上积淀不足。该考点考查的实词义项,多为考生不太熟悉,有的甚至是较为生僻的义项,学生的知识仓库中本来就“缺货”,自然也就无从判断。

 二是思维品质上形成定势。命题人设计的错项多为实词的现代义和常见义,考生由于思维定势极易认同这些错项,这就陷入了以今释古、以熟释生的思维误区。

 为了增加知识储备,培养思维品质,提升判别能力,搜集全国各地400余份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从1600多个选项中遴选出了100个点击率的容易误解的文言实词。

 在编排体例上,本套材料有如下三个特点:①坚持词不离句;②解释正误同列;③附有全句译文。

 1.官人疑策爱也,秘之。误:喜欢正:吝啬

 译文:过路的官人怀疑陈策舍不得骡子,便把它藏了起来。

 2.有功故出反囚,罪当诛,请按之。误:按照正:审理

 译文:徐有功特意开脱谋反的人,论罪应当处死,请审理他。

 3.高祖遣使就拜东南道尚书令,封吴王。误:拜见正:授予官职

 译文:高祖派来使者授予(杜伏威)东南道尚书令的官,封他为吴王。

 4.府省为奏,敕报许之。误:报告正:回复

 译文:有关部门为此上奏,(后主)下诏回复同意了这件事。

 5.齐孝公伐我北鄙。误:轻视正:边境

 译文:齐孝公进攻我国北部边境。

 6.大败李信,入两壁,杀七都尉。误:城墙正:军营

 译文:大败李信的军队,攻下两座军营,杀死七名都尉。

 7.尧民之病水者,上而为巢,是为避害之巢。误:生病正:担心,忧虑

 译文:尧的百姓担心水患,因而在水上筑巢,这就是避免灾害的巢。

 8.焕初除市令,过谢乡人吏部侍郎石琚。误:免除正:(被)授职

 译文:刘焕刚被授职市令,拜访同乡吏部侍郎石琚。

 9.师进,次于陉。误:依次正:临时驻扎

 译文:诸侯的军队前进,驻扎在陉地。

 10.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误:完毕正:通“猝”,突然

 译文:天下真正有大勇的人,灾难突然降临也不会惊恐。

 11.王趣见,未至,使者四三往。误:高兴正:通“促”,赶快

 译文:楚王赶快接见(尊卢沙),(尊卢沙)没有到,(楚王派)使者多次前去(邀请)。

 12.存诸故人,请谢宾客。误:安置正:问候

 译文:问候那些老朋友,邀请拜谢宾朋。

 13.若复失养,吾不贷汝矣。误:借给正:宽恕

 译文:如果再不赡养母亲,我就不宽恕你了。

 14.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误:捉拿正:及,达到

 译文:楚庄王谋划事情很得当,群臣没有人能比得上。

 15.使裕胜也,必德我假道之惠。误:恩德正:感激

 译文:假如刘裕取胜,一定会感激我们借道给他的好处。

 16.陛下登杀之,非臣所及。误:上去正:当即

 译文:陛下(如果)当即杀掉他,(就)不是我的职权管得了的。

 17.凡再典贡部,多柬拔寒俊。误:典籍正:主管

 译文:贾黄中先后两次主管贡部,多次选拔出身寒微而又才能杰出的人。

 18.衡揽笔而作,文不加点。误:标点正:删改

 译文:弥衡挥笔就写,一气呵成,一个字没有删改。

 19.诸公多其行,连辟之,遂皆不应。误:许多正:称赞

 译文:许多人都称赞他的品行,接连几次征召他,他都没有答应。

 20.太祖知其心,许而不夺。误:夺取正:强行改变

 译文:太祖了解他的志向,允许他而没有加以强行改变。

 21.阿有罪,废国法,不可。误:阿附正:偏袒

 译文:偏袒有罪之人,废弃国法,是不能容许的。

 22.弁性好矜伐,自许膏腴。误:讨伐正:夸耀

 译文:宋弁生性喜好自我夸耀,自认为门第高贵。

 23.声色之多,妻孥之富,止乎一己而已。误:富裕正:众多

 译文:音乐和女色的繁多,妻室子女的众多,都不过是供自己一个人享受罢了。

 24.所犯无状,干暴贤者。误:干涉正:冒犯、冲犯

 译文:我们所做的太无理,侵扰了贤良。

 25.致知在格物。误:标准正:推究

 译文:丰富知识的方式就在于推究事物的道理和规律。

 26.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误:改换正:经过

 译文:汉朝想派使者去联络月氏,但通往月氏的道路必定经过匈奴统治区。

 27.瓒闻之大怒,购求获畴。误:购买正:重赏征求

 译文:公孙瓒听说这件事非常愤怒,重赏捉拿田畴,最后将他捕获。

 28.齐将马仙埤连营稍进,规解城围。误:规劝正:谋划

 译文:齐将马仙埤让各座营寨相连逐步向前推进,谋划解除对义阳城的围困。

 29.舅李常过其家,取架上书问之,无不通。误:经过正:造访、探望

 译文:他舅舅李常造访他家,取出架上的书问他,他没有不知道的。

 30.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误:遗憾正:怨恨

 译文:我们的国君在上能宽大化民,不用刑法;我们的人民在下生活富裕,没有怨恨。

 31.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去不早耳。误:怨恨正:遗憾

 译文:不离去,项羽必定会杀掉范增,只是遗憾他没有及早离开罢了。

 32.命下,遂缚以出,不羁晷刻。误:捆绑正:停留

 译文:命令一下去,就(把死罪案犯)绑上押出来,片刻也不停留。

 33.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误:憎恨正:妒忌

 译文:孙膑来到魏国,庞涓担心他才能超过自己,妒忌他。

 34.曾预市米吴中,以备岁俭。误:节省正:年成不好

 译文:吴遵路曾经预先在吴地买米,用来防备年成不好。

 35.其简开解年少,欲遣就师。误:简略正:选拔

 译文:你可以选拔聪明有知识的年轻人,派他们去从师学习。

 36.时杨素恃才矜贵,轻侮朝臣。误:怜悯正:夸耀

 译文:当时杨素依恃夸耀自己的才能和地位,轻视侮辱朝廷大臣。

 37.遂铭石刻誓,令民知常禁。误:禁止正:禁令

 译文:王景于是让人在石碑上刻下诫辞,使百姓知晓法典禁令。

 38.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误:捐助正:撤除

 译文:(吴起便)申明法度,赏罚分明,撤除冗余官员,废除疏远的王族的爵禄。

 39.告俭与同郡二十四人为党,于是刊章讨捕。误:刊登正:删除

 译文:(朱并)控告张俭和同郡二十四人结为朋党,朝廷于是下诏(删除告发人姓名的捕人文书)搜捕张俭等人。

 40.盖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误:战胜正:能够

 译文:好好开始的的确很多,能够坚持到最后的实在很少。

 41.时虽老,暇日犹课诸儿以学。误:讲课正:督促

 译文:当时虽然年事已高,但闲暇的时候还督促孩子们学习。

 42.上令朝臣厘改旧法,为一代通典。误:逐步正:订正,改正

 译文:皇上命令朝臣改正旧的法令,作为一朝通用的典章制度。

 43.然百姓离秦之酷后,参与休息无为。误:离开正:通“罹”,遭遇

 译文:但是百姓遭遇秦国的残暴统治后,曹参给了他们休养生息的机会,无为而治。

 44.公,相人也,世有令德,为时名卿。误:命令正:美好

 译文:(魏国)公,是相州人,世代有美好品德,都是当时有名的大官。

 45.民不胜掠,自诬服。误:掠夺正:拷打

 译文:那个州民经受不住拷打,自己捏造事实优罪了。

 46.未及劳问,逆曰:“子国有颜子,宁识之乎?”误:违背正:迎着

 译文:没有问候(袁闳),迎着便说:“你们地方有位颜子,你认识吗?”

 47.汉数千里争利,则人马罢,虏以全制其敝。误:停止正:通“疲”,疲乏

 译文:汉军到几千里以外去争夺利益,就会人马疲乏,敌人就会凭借全面的优势对付我们的弱点。

 48.桓帝爱其才貌,诏妻以公主。误:妻子正:以女嫁人

 译文:桓帝喜欢他的才貌,下诏要把公主嫁给他。

 49.属与贼期,义不可欺。误:期限正:约定

 译文:我刚才已经跟贼人约定好了,根据道义不能欺骗他们。

 50.亲不以为子,昆弟不收,宾客弃我。误:亲人正:父母

 译文:父母不认为我是好孩子,兄弟不接纳我,宾客抛弃我。

 51.出水处犹未可耕,奏寝前议。误:睡觉正:息,止

 译文:已经退水的田地还不能耕种,上奏要求停止先前的奏议。

 52.以予之穷于世,贞甫独相信。误:贫穷正:困厄,不得志

 译文:因为我当时处境困厄,只有贞甫相信我。

 53.十年,举进士第一,授右拾遗,权翰林修撰。误:权利正:暂代官职

 译文:(天会)十年,考中状元,被授官右拾遗,暂时代理翰林修撰。

 54.勉顺时政,劝督农桑。误:劝说正:勉励

 译文:劝勉顺应时代变化,勉励督促从事农桑。

 55.议者皆然固奏误:这样正:认为……对

 译文:议事的人都认为窦固的上奏是对的。

 56.至朝时,惠帝让参曰。误:谦让正:责备

 译文:到了上朝的时候,惠帝便责备曹参说。

 57.彦章武人不知书。误:文书正:文字

 译文:王彦章是一个军人,不识字。

 58.上曰:“君勿言,吾私之。”误:私自正:偏爱

 译文:文帝说:“你不要说了,我偏爱他。”

 59.是之不恤,而蓄聚不厌,其速怨于民多矣。误:迅速正:招致

 译文:(子常)对这些都不去救济,却聚敛不已,他招致百姓怨恨的事情太多了。

 60.受欺于张仪,王必惋之。误:可惜正:悔恨

 译文:受到张仪的欺骗,大王一定会悔恨的。

 61.绛侯望袁盎曰:“吾与而兄善,今尔廷毁我!”误:期望正:埋怨、责怪

 译文:绛侯埋怨袁盎说:“我与你兄长友好,如今你却在朝廷上毁谤我!”

 62.众皆夷踞相对,容独危坐愈恭。误:危险正:端正

 译文:那些人都很随便地蹲坐互相面对,茅容独自端正地坐着更加恭谨。

 63.见周昌,为跪谢曰:“微君,太子几废。”误:轻微正:如果没有

 译文:吕后看见周昌,向他下跪道歉说:“如果没有你,太子差点就被废掉了。”

 64.未尝见其喜愠之色,乃知古人为不诬耳。误:陷害正:欺骗

 译文:从没有看见他把喜怒哀乐挂在脸上,才知道古人是不欺骗(我们)的。

 65.诚得至,反汉,汉之赂遗王财物,不可胜言。误:遗留正:赠送

 译文:如果我真能到那里,返归汉朝后,汉王赠送给大王的财物,会多得无法说尽。

 66.性刚嫉恶,与物多忤。误:事物正:别人

 译文:生性刚烈,嫉恶如仇,与别人多有抵触。

 67.由是民得安其居业,户口蕃息。

 译文:因此百姓能够安心地居住下来并从事他们的职业,住户和人口得以繁殖增长。

 68.大业中,伦见虞世基幸于炀帝而不闲吏务。误:清闲正:通“娴”,熟习

 译文:大业年间,封伦见虞世基被炀帝宠幸却不熟习为官的政务。

 69.彧据案而立,立素于庭,辨诘事状。素由是衔之。误:接受正:怀恨

 译文:柳彧手按几案站立,让杨素站在庭院中,审问杨素的犯罪事实,杨素从此怀恨在心。

 70.季文子相鲁,妾不衣帛。以约失之者鲜矣。误:新鲜正:少

 译文:季文子辅佐鲁国,妾不穿丝绸衣服。因节俭而犯错的人少啊。

 71.皆顿首谢,及期无敢违。误:感谢正:谢罪

 译文:大家都叩头谢罪,到期没有敢违约的。

 72.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误:书信正:信使

 译文:王家子弟都很好,但是听到信使到来,都显得拘谨。

 73.乾宁三年,充武宁军留后,行颍州刺史。误:巡行正:代理

 译文:乾宁三年,充任武宁军留后,代理颍州刺史。

 74.变不形于方言,真台辅之器也。误:形势正:表现

 译文:内心变化不表现在言语上,真有做高官的气量。

 75.阶疾病,帝自临省。误:察看正:探视、问候

 译文:桓阶患病,曹丕亲自前往问候。

 76.既往,未及反,于是遂斩庄贾以徇三军。误:曲从正:示众

 译文:已经派人前去报告景公,还没来得及回来,穰苴就斩了庄贾来向三军示众。

 77.寻给鼓吹一部,入直殿省。误:找寻正:不久

 译文:不久赐给他一支鼓吹乐队,并宣召他入宫值班。

 78.文长既雅不与时调合。误:儒雅正:平素、向来

 译文:文长既然向来不与时风调和。

 79.公与语,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语数日不厌。误:厌恶正:满足

 译文:秦孝公与他交谈,不知不觉地将双腿移到席前。两人长谈几天还不满足。

 80.方遣孟宗政、扈再兴以百骑邀之,杀千余人。误:邀请正:半路拦截

 译文:赵方派遣孟宗政、扈再兴率领一百骑兵去半路拦截敌军,杀敌一千多人。

 81.一时富贵翕吓,众所观骇,而贞甫不予易也。误:改变正:轻视

 译文:我一时间失去了富贵,众人看了惊骇不已,但贞甫却不因此而轻视我。

 82.性至孝,居父忧过礼,由是少知名。误:担忧正:父母的丧事

 译文:他的品性最讲孝道,在家为父亲守丧超过了常理,因此年轻时就有了名声。

 83.叔为人刻廉自喜,喜游诸公。误:游览正:交往

 译文:田叔为人苛刻廉洁,并以此自得,喜欢和德高望重的人交往。

 84.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其亦不达于理矣.误:尤其正:指责

 译文:看的人见到情况这样,就来指责那个地方,那也太不通晓事理了。

 85.忠义满朝廷,事业满边隅。误:角落正:边疆

 译文:(文正公的)忠义誉满朝廷,事业布满边疆。

 86.国家无虞,利及后世。误:欺骗正:忧患

 译文:国家没有忧患,利益延及后世。

 87.数决疑狱,庭中称平。误:牢狱正:案件

 译文:多次判决疑难案件,在朝廷中以公平著称。

 88.城谦恭简素,遇人长幼如一。误:遇到正:对待

 译文:阳城性情谦虚敬肃简约朴素,无论年长年幼,都一样对待。

 89.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误:给予正:结交

 译文:轮扁,是斫车轮的人啊,可是读书人结交他。

 90.时始诏民垦荒,阅三年乃税。误:察看正:经历

 译文:当初皇帝下令百姓开垦荒地,经历三年才收税。

 91.公琰托志忠雅,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误:赞美正:辅佐

 译文:公琰志向忠诚儒雅,应当是能与我一起辅佐君王成就帝业的人。

 92.我则天而行,有何不可!误:准则正:效法

 译文:我效法上天做事,有什么不可以!

 93.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误:盗窃正:毁害

 译文:你既然不种田,却轻慢毁害别人的稻谷!

 94.高祖举兵将入洛,留暹佐琛知后事。误:了解正:主持

 译文:高祖起兵将入洛阳,把崔暹留下来辅佐高琛主持后方的政务。

 95.每读书至治乱得失。误:整治正:太平

 译文:每次读书读到有关国家太平、祸乱、成功、失败的经验教训。

 96.鲁侯闻之大惊,使上卿厚礼而致之。误:给予正:招引,引来

 译文:鲁侯听到这事,大为惊奇,派上卿带上厚礼去招引他。

 97.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误:嘱托正:写作

 译文:贾谊十八岁时,就因能诵诗作文在郡中闻名。

 98.催科不扰,是催科中抚字。误:文字正:养育

 译文:催租不骚扰,这是催租中的抚恤(爱护养育)。

 99.往年春,汉族淮阴。误:家族正:灭族

 译文:去年春天,汉王将淮阴侯灭了族。

 100.上闻而谴之,竟坐免。误:因为正:获罪

 译文:皇上听到歌谣就责备梁彦光,最终获罪被免官。

 在平时的文言复习中,同学们也可以用这种方法对所做过的习题进行复习,效果也是很好的。

2017年六年级级语文毕业模拟试题及答案

很多学生会觉得语文这个学科很复杂,因为有些人根本没花费多少心思在它的身上,语文成绩却很棒。但是好多人非常努力的学习了语文,语文成绩反而总是提高不上去。

其实语文这个课的成绩确实有很大的主观性,因为语文的主观题太多了,所以很多学生的语文成绩并不稳定。但是要想得高分,就一定要知道出题老师的套路,从而得到正确答案。用对了方法和经验,高考语文的分数就会成为拉分项。

北京卷:

新鲜出炉!!!2017年北京高考大作文题二选一 记者刚刚获悉,2017年北京高考大作文题目二选一:“说纽带”、“共和国,我为你拍照”。

大作文:

1、纽带是能够起联系作用的人或事。人心需要纽带凝聚,力量需要纽带汇集。

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的发展、历史的传承、社会的安宁、校园的和谐都需要纽带。

请以“说纽带”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2、2049年,我们的共和国将迎来百年华诞。届时假如请你拍摄一幅或几幅照片来显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成就,你将选择怎样的画面?

请展开想象,以“共和国,我为你拍照”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想象合理,有叙述,有描写,可以写宏大的画面,也可以写小的场景,以小见大。

2017全国高考一卷语文文言文

#六年级# 导语以下内容由 整理的关于2017年六年级级语文毕业模拟试题及答案。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一、基础知识

1.看拼音写词语(正确、规范)并用横线画出三拼音节。

yōu yǎ fěi tú dǎ jiǎo méi gui

2.写同音字

jiǎo ( )子 ( )刑 ( )猾

lì 经( ) 鼓( ) 严( )

3.同一个字读音全相同的是( )组,全不同的是( )组。

A、 含糊 糊弄 糊涂 B、 勉强 顽强 强词夺理

C、 摩托 摩平 按摩 D、 吆喝 喝住 齐声喝彩

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卓有成效”的“卓”起笔是部首,音序是Z,声母是zh 。

B “心领神会、无独有偶 、铺天盖地 ”构词方式各不相同。

C “不闻不问” 中的“不”读音不同,“一心一意”中的“一”读音也不同。

D “插秧、鞭炮、吭声 、语无伦次”中带点字都是形声字。

5.找错别字,错误最多的一组是( )。

A专心志致 勃勃生机 座无虚席 B 不知所错 月以继日 司空见贯

C 见微知著 锲而不舍 落慌而逃 D 满不在呼 肃然起敬 零七八粹

6.用“心”组词后填空

姑娘看着经过 挑选的鹅卵石那么五彩缤纷,她 地笑了。如果把它们 包装一下肯定能卖个好价钱,上学的费用也就不用愁了,母亲也就 多了。抬起头,她仿佛看到母亲的脸上露出了 的微笑。

7.用上恰当的修改符号修改某同学的作文片段。(共8处)

阅读课上,我们讨论并阅读了“海伦.凯勒传 ”,感触很多。谁能相信一个不但看不见而且听不见的女子能掌握法、德等五种英语呢?谁能相信她果然能取得那么多惊人的成就呢?做为一个身体建全的人,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努力人生呢?

二、积累运用

1.用四个成语代替下面几个“很多”。

(1)店里小商品很多。( ) (2)花的品种很多。( )

(3)公园里游人很多。( ) (4)游乐项目很多。( )

2.把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在句中的横线上,再有感情地读读。

大自然多像 ,广袤的大地是她 ,茂密的森林是她 ,温暖的太阳是她 ,和煦的轻风是她 。

A 明亮的眸子 B宽广的胸怀 C甜蜜的絮语 D一位伟大的母亲 E飘逸的长发

3.在下面句子中填入恰当的关联词

A、阎振三( )自己受苦刑,( )愿说出李大钊。

B、( )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着有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 )还不够,还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

C、我们( )有些意见分歧,最后( )统一了认识。

D、捉来的小鱼,小虾,我们并( ) 拿来吃,( )养在瓶子里玩。

4.按要求改写句子:最后成了天空

A、富有激情和超凡想象力的炎黄子孙,描绘着瑰丽绚烂的飞天之梦。

(缩句)

B、年轻而富有才华的音乐家肖邦,离开了自己的祖国。

(双重否定句):

C、他告诉我们:“当时,我让你们传看的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猫的头盖骨。你们根据错误信息得出错误答案,还应该得分不成?”

(转述句):

D、 喂,我的铅笔丢了,把你的铅笔给我用一下。

改为礼貌用语:

5.知识填空

A、“ , , 。”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事情应一气呵成。(《左传》)

B、毛泽东主席在 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是

C、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 ,会锻炼出一颗 的心。

D、你学习过的外国名篇有 (作者) 的 ;名著有 (作者) 的 。

6.人物评点:你在课内外一定读了很多书,了解了很多主人公,请选择课内外各一人加以点评。

例:《一夜的工作》 周总理 工作劳苦,生活简朴是人民的好总理

三、口语交际

明天是妈妈的生日,请你编一条短信,表达对妈妈的祝福。

四、阅读理解

(一)《匆匆》片段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1.积累词语及扩展思维

AA型: (文中) (文外)

ABB型:(文中) (文外)

2.由“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联想到的词语:无 无 、无 无

由“溜” 联想到时间匆匆的一句俗语: (八字)

3.填空:作者运用( )的修辞,把自己过去的八千多日子比喻成( )的,把( )比喻成浩瀚的大海。表现出作者( )。

4.你大概有多少日子过去了?有什么思考,有什么要对自己说的写下来。

(二)生命的选择

(1)在我住的这一栋楼的前边,是一片开阔的空地。这片向阳的地方,从早晨太阳一升起,地上便红地毯一般,铺满了霞光。中午,一直到傍晚,太阳被西边的高楼遮挡之前,空地上都是一片明媚的阳光。

(2)多好的一块空地。花工们便将这里设计成一座小小的花园,四周栽种上一些秋季会抽出茸茸的花穗的纤草,拥围着一个圆圆的花坛。种些什么呢?见花工们细细地松软着花坛的湿土,人们猜测着。自然是蔷(qiánɡ)薇(wēi)了,花工们说。

(3)不多日子,油黑的蔷薇叶子便密密地 遮蔽了黄土;似乎这期间,不过一阵、两阵小雨,人们一如既往匆匆地走过那花坛,忙各自的事情。突然一日,有人惊奇地喊了一声:“多好的玫瑰!”

(4)人们好像一下子被那花惊醒了。红的、黄的、粉的,一时间,各色玫瑰竞相绽放开来,惹得人眼里一亮一亮。有一些美丽的花朵装点生活,日子平添了些色彩、滋味和乐趣。大人、孩子,过路时总会留住脚步,欣赏一番。大楼里常年不曾搭话的邻居,此时也都能找到共同的话题。坚硬的生活,顿时变得柔软多了。

(5)人们夸奖那些花朵、花工之后,便说是太阳明亮的照耀才使花朵有了色彩。不过,谁也说不清是花朵选择了太阳,还是太阳选择了花朵。

(6)可是有一日,有孩子突然提醒大人们,到楼后去看看,说那里也有花。

(7)楼后?怎么可能呢,那里的阳光,结结实实被这楼房遮掩着,而且还有一些高大的槐树,枝丫互相勾扯着,地上是永远的潮湿和阴凉,甚至还有一些灰尘和垃圾被风卷到那里。春天,当所有的地面上都干干的、亮亮的,惟独楼后肮脏的残雪还迟迟不肯化开。那里怎么会有花呢?

(8)拗不过孩子的拉扯,就到楼后看看去吧!这时已是傍晚,朦朦胧胧的月光下,人们果然看到白花花的一些已绽放的花朵。粗粗的、长长的花朵,挺在硕大的绿叶上,倒像是插了满头玉簪(zān)、银簪的古代仕女。庄重里透着一些羞怯,没有人能叫出那花的名字,只是花开得雪白,单纯而圣洁,让人燥热的心头有被一股清凉清凉的水洒洗过一般的舒坦。

(9)第二天,赶快去问花工,回答说:“那是白玉簪,性喜阴凉潮湿,花开得高洁得很哩。”

(10)于是,这栋楼美丽了。楼前 阳光下 姹紫嫣红 楼后 月光下 洁白如雪 随即,也就有人告诉自己的孩子:你看,生活的路多宽!有阳光,就去做玫瑰,开得热烈、大方些;没有阳光,也别怨天尤人,白花照样可爱。

(11)对了!这才是生命的选择。生命的伟大也正在于这选择的正确。

注:蔷薇:这里指蔷薇科。蔷薇科中有桃、苹果和玫瑰、月季等许多果树和花木。

1.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画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坚硬的生活,顿时变得柔软多了。”

“坚硬”是指:

“柔软”是指:

2.在第(10)自然段中文句空白处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楼前 阳光下 姹紫嫣红 楼后 月光下 洁白如雪

3.请仔细阅读短文,思考:文中的白玉簪花究竟美在哪里?

4.阅读短文,说说第(6)自然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5.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选项是( ),错误的选项有( )。

A “粗粗”、“长长”、“硕大”等词语突出了白玉簪花长得健康有生机;“羞怯”表现了白玉簪花的柔和美丽。

B文章主要采用了反衬的方法,用玫瑰来反衬白玉簪花,说明白玉簪花比玫瑰花更高洁、更美丽。

C文章的第(8)自然段,作者主要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从色彩、形态、气质以及人们的感受这四个方面,对白玉簪花进行了生动的描写。

6.读第(10)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 联系全文内容,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以及从中得到的启示。

五、习作展示

题目:忘不了的一次 (表扬或批评)

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内容要真实具体,写出真情实感;不少于400字。

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

1.优雅(幽雅) 匪徒 打搅 玫瑰 jiǎo

2.饺子 绞刑 狡猾 经历 鼓励 严厉

3.D A 4、A 5、B

6.(不)细心 舒心 精心 开心 会心

7.“讨论”“阅读”顺序交换 《海伦.凯勒传》 “不但……而且……”改为“既……又……” “英语”改成“语言” “果然”改成“竟然” “成就”改成“成绩” 健全 “努力”改为“珍惜”

积累运用

1.琳琅满目 花团锦簇 人山人海 目不暇接 2、D B E A C

3.宁可 也不 虽然 但是 尽管 还是 不是 而是

4 . A、炎黄子孙描绘着梦。

C、他告诉我们,当时,他让我们传看的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猫的头盖骨。我们根据错误信息得出错误答案,不应该得分。

D、打扰一下,我的铅笔丢了,把你的铅笔给用一下,可以吗?

5.A、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B、张思德 《为人民服务》

C、生活的考验 独立自主

D、略

6.略

口语交际 略

阅读理解

《匆匆》片段 1.略

2.无声无息 无影无综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3.比喻 极小极小的针尖上的水滴 时间的流 作者十分无奈的愁绪

生命的选择

1.坚硬:邻里关系生疏、互不联系、不融洽。

柔软:邻里关系和谐、融洽、友好。

2., , ; , , 。

3.外形美,花色雪白,素雅; 气质美,庄重里透着羞怯,单纯而圣洁;精神美,即使生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不怨天尤人,努力奋发向上,体现自己的生命价值。)

4. 过渡,自然引出下文对白玉簪花的描写 5、 A C B

6.学生能结合文章写出正确的理解,语言表达正确、通顺即可得分;表述不通顺或不清楚,酌情扣分。如:人生可以有多种选择:如果生活如玫瑰花,环境优越,一帆风顺,就应该大胆、努力地创造美丽的、轰轰烈烈的人生;如果生活如白玉簪花,所处环境恶劣,遭遇坎坷或不幸,也不要怨天尤人,应该努力适应环境,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价值,这样的人生同样很精彩。

1. 2017年河南语文高考文言文有哪些

2017年河南语文高考文言文有:一、古诗词部分:1. 氓(2)《诗经》2. 短歌行(2)曹操3. 归园田居(其一,2)陶渊明4. 蜀道难(3)李白5. 秋兴八首(其一,3)杜甫6. 咏怀古迹 (其三,3) 杜甫7. 登高(3)杜甫8.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4)李清照9.声声慢(寻寻觅觅,4)李清照10.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4)辛弃疾1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4)辛弃疾二、文言文部分:1.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一段,1) 《战国策》2.兰亭集序(全文,2)王羲之3.游褒禅山记(第三段,2)王安石4.赤壁赋(全文,2)苏轼5.寡人之于国也(全文,3)《孟子》6.劝学(全文,3)《荀子》7.过秦论(后三段,3)贾谊8.廉颇蔺相如列传(负荆请罪部分,4)司马迁9.陈情表(全文,5)李密10.归去来兮辞并序(全文,5)陶渊明11.滕王阁序(2-3段,5)王勃括号内的数字为必修课本的册数。

2. 高考语文都考什么

全国卷高考语文一共有四道大题,第一道大题是现代文阅读,满分35分;第二道大题是古文阅读,满分同样是35分;第三道大题是基础知识部分,满分20分;第四道大题是作文,满分是60分。

高考文言文除了考纲确定的64篇,还要考其他的课外文言文,而且文言文阅读一项中的文言文都是来自课外的,涉及人物传记的尤其多。

对于这样一个概括的题型分析,大家可能还存在疑惑,不知道具体每道大题里面考什么内容。作文,毫无疑问,一般是根据材料进行拟题,一般写成议论文比较好写。

而现代文部分分为文学类、实用类、论述类等几种文体,古文题型则包括文言文、古诗词以及默写。基础题部分题型有成语、病句及语言运用等。

高中的语文学习,扩大阅读量,强化阅读能力,注重积累,注重实际运用。

在阅读中,提高对信息筛选加工能力和认识水平

如今年的北京卷,多文本阅读(科技文阅读)第4题要求考生推断时间,需要从两则材料中筛选出相关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得出结论。

扩展资料

高考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1、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

2、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

3、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4、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三条标准。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通常讲究信、达、雅。所谓信,指的是忠实于原文。原文讲的是什么意思,译成现代汉语后应能如实传达出原文的意思,不能随意增减文意,更不能曲解。

5、所谓达,指的是译成的话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要文通字顺,不能够虽然忠实原文,却译得句子拗口,令人难读或难懂。

人民网-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Ⅰ卷评析

百度百科-文言文

3. 高考古诗文默写全国卷1要考哪些课文

高中课标必背14篇 1劝学 2逍遥游 3师说 4阿房宫赋 5赤壁赋 6氓 7离骚 8蜀道难 9登高 10琵琶行 11锦瑟 12虞美人 13念奴娇·赤壁怀古 1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初中课标必背50篇 1《论语》十则 2鱼我所欲也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曹刿论战 5邹忌讽齐王纳谏 6出师表 7桃花源记 8三峡 9马说 10陋室铭 11小石潭记 12岳阳楼记 13醉翁亭记 14爱莲说 15记承天寺夜游 16送东阳马生序 17关雎 18蒹葭 19观沧海 20饮酒(其五) 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2次北固山下 23使至塞上 2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5行路难(其一) 26望岳 27春望 2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3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2观刈麦 33钱塘湖春行 34雁门太守行 35赤壁 36泊秦淮 37夜雨寄北 38无题 39相见欢 40渔家傲·秋思 41浣溪沙 42登飞来峰 43江城子·密州出猎 44水调歌头 45游山西村 46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7过零丁洋 48天净沙·秋思 49山坡羊·潼关怀古 50己亥杂诗。

4. 2017年河南语文高考文言文有哪些

2017年河南语文高考文言文有:

一、古诗词部分:

1. 氓(2)《诗经》

2. 短歌行(2)曹操

3. 归园田居(其一,2)陶渊明

4. 蜀道难(3)李白

5. 秋兴八首(其一,3)杜甫

6. 咏怀古迹 (其三,3) 杜甫

7. 登高(3)杜甫

8.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4)李清照

9.声声慢(寻寻觅觅,4)李清照

10.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4)辛弃疾

1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4)辛弃疾

二、文言文部分:

1.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一段,1) 《战国策》

2.兰亭集序(全文,2)王羲之

3.游褒禅山记(第三段,2)王安石

4.赤壁赋(全文,2)苏轼

5.寡人之于国也(全文,3)《孟子》

6.劝学(全文,3)《荀子》

7.过秦论(后三段,3)贾谊

8.廉颇蔺相如列传(负荆请罪部分,4)司马迁

9.陈情表(全文,5)李密

10.归去来兮辞并序(全文,5)陶渊明

11.滕王阁序(2-3段,5)王勃

括号内的数字为必修课本的册数。

5. 全国1卷语文默写

2000和2001的好像没有默写,没找到,下面是2002到2009的2002年:1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只选两小题)(4分)(1)我闻琵琶已叹息 ,又闻此语重唧唧。, !(白居易《琵琶行》)(2)千古江山, 。

舞榭歌台,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3)故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骐骥一跃 ,不能十步; 。

(荀子《劝学》)2003年:1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4分)(任选两小题)(1)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_____,___ 。

(《论语?雍也》)(2)_____,_____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李密《陈情表》)(3)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 。

______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答:(1)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3)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2004年: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1) ,教然后知困。

(《礼记·学记》)(2)春风又绿江南岸, 。(王安石《泊船瓜洲》)(3)大江东去,浪淘尽, 。

故垒西边,人道是,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2005: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两题任选一题)(5分) (1)细草微风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岂文章著,______________。飘飘何所似,______________。

(杜甫《旅夜书怀》) (2)工欲善其事,______________。(《论语·卫灵公》) 江南好,______________。

日出江花红胜火,__________________。能不忆江南?(白居易《忆江南》)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______________,此情无计可消除, ______________,却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第 13 题考查对著名诗词的背诵。

能力层级为 A级。答案如下: (1)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官应老病休 天地一沙鸥(2)必先利其器 风景旧曾谙 春来江水绿如蓝 两处闲愁 才下眉头2006年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两题任选一题)(1)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 ,受上赏, ,受中赏; ,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 ;数月之后,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2)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认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一是“昨夜西风凋碧树, , ”(晏殊《蝶恋花》);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 ”(柳永《凤栖梧》);三是“众里寻他千百度, ,那人不在, ”(辛弃疾《青玉案》)2007年: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两题任选一题)(5分)(1)木直中绳,_____,其曲中规。_____,不复挺者,_____。

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离骚》)(2)长太息以掩滋兮,_____。(屈原《离骚》)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秦爱纷奢,_____。_____,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行路难,行路难。

_____,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李白《行路难》)2008: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两题任选一题)(5分)(1)西望夏口,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旌旗蔽空, ,横槊赋诗, ,而今安在哉?(苏轼《赤壁赋》)(2)入则无法家拂士, ,国恒亡。(《孟子? 告子下》)锦城虽云乐, 。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李白《蜀道难》)爱其子, ;于其身也, 。惑矣。

(韩愈《师说》)参考答案⑴东望武昌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舳舻千里 酾酒临江 固一世之雄也⑵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不如早还家 侧身西望长咨嗟 择师而教之 则耻师焉2009年: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1)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李白《蜀道难》)(2)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屈原《离骚》)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6. 语文高考古文范围

什么叫范围啊? 背诵还是古文啊?如果是古文的话,有规律的。

第一篇着重是人物叙事,基本上都是说这个人有什么优秀的品质啊、智慧啊之类的。考题上看,字词的解释、翻译句子、虚词的判断都是必考的。

第二篇着重议论哲理的。什么游啊,什么记啊,还是挺多的。

这个注重的是全文的理解,主旨的把握。题目是一些语境的理解啊,主旨的理解之类的,所以难度较高。

=========================================================如果是背诵的范围的话:1、吴均《与朱元思书》 (新教材高一第一学期第四十一课)2、韩愈《师说》 (新教材高二第一学期第三十课)3、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新教材高二第一学期第三十六课)4、陶渊明《饮酒》 (新教材高二第二学期第四十一课)5、苏询《六国论》 (新教材高三第一学期第三十二课)6、杜牧《阿房宫赋》最后一段 (新教材高三第一学期第三十九课)7、白居易《琵琶行》 (新教材高三第二学期第二十六课)(2)新教材要求背诵的诗歌与古文篇、段:1、陆游《诉衷情》 (高一第一学期第三十四课)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3、秋瑾《鹧鸪天》 (高一第一学期第三十四课)4、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高一第一学期第四十二课)5、王维《汉江临泛》 (高一第一学期第四十二课)6、李白《清溪行》 (高一第一学期第四十二课)7、杜甫《旅夜书怀》 (高一第一学期第四十二课)8、王安石《江上》 (高一第一学期第四十二课)9、朱熹《泛舟》 (高一第一学期第四十二课)10、《长歌行》(汉乐府) (高一第一学期第二十六课)11、刘桢《赠从弟》 (高一第一学期第二十六课)12、祖咏《望蓟门》 (高一第一学期第三十课)13、岑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高一第一学期第三十课)14、李贺《致酒行》 (高一第一学期第三十课)15、王令《暑旱苦而热》 (高一第一学期第三十课)16、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高一第一学期第三十四课)17、张九龄《望月怀远》 (高一第一学期第三十四课)18、李白《把酒问月》 (高一第一学期第三十四课)19、黄庭坚《登快阁》 (高一第一学期第三十四课)20、陆游《关山月》 (高一第一学期第三十四课)21、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高一第一学期第三十六课)22、张孝祥《念奴娇·洞庭青草》 (高一第一学期第三十六课)23、辛弃疾《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 (高一第一学期第三十六课)24、陆游《秋夜读书每以二鼓尽为节》 (高二第一学期第三十五课)25、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高二第一学期第三十五课)26、朱熹《鹅湖寺和陆子寿》 (高二第一学期第三十五课)27、朱熹《偶题》 (高二第一学期第三十五课)28、孟浩然《晚泊浔阳望庐山》 (高二第一学期第三十六课)29、王维《终南山》 (高二第一学期第三十六课)30、李白《独坐敬亭山》 (高二第一学期第三十六课)31、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高二第一学期第三十六课)32、左思《咏史》 (高二第二学期第四十一课)33、张九龄《感遇》 (高二第二学期第四十一课)34、林逋《山园小梅》 (高二第二学期第四十一课)35、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高三第一学期第三十八课)36、杜甫《登楼》 (高三第一学期第三十八课)37、李商隐《安定城楼》 (高三第一学期第三十八课)38、《论语》七则 (高一第一学期第二十八课)39、《孟子》二章 (高一第一学期第二十九课)40、荀况《劝学》第三、四段 (高二第一学期第二十九课)41、《学记》第一、二段 (高二第一学期第三十二课)42、屈原《国殇》 (高三第一学期第二十九课)43、贾谊《过秦论》最后三段中的关键句子(高三第一学期第三十课)44、郦道元《江水·三峡》三至六段 (高一第一学期第三十八课)45、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高二第二学期第三十一课)46、韩愈《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高二第二学期第二十七课)47、苏轼《石钟山记》三至六段 (高二第一学期第三十八课)48、王安石《游褒禅山记》第一段 (高二第一学期第三十七课)49、欧阳修《伶官传序》最后一段 (高三第一学期第三十一课)50、苏轼《前赤壁赋》 (高一第一学期第三十九课)51、苏轼《前赤壁赋》 (高一第一学期第三十九课)52、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 (高一第二学期第二十八课)53、夏完淳《狱中上母书》末二段 (高一第二学期第三十二课)54、袁宏道《虎丘》 (高一第二学期第三十八课)55、龚自珍《病梅馆记》第一段 (高二第二学期第四十三课)56、《郑板桥题画三则》第二则 (高二第二学期第四十四课)57、梁启超《志未酬》 (高一第二学期第二十九课)58、《长亭送别》中[正官][端正好]一段曲子(高三第一学期第四十四课)(3)H版、S版共同要求背诵的篇目:1、曹操《观沧海》2、陶渊明《饮酒》3、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4、白居易《琵琶行》5、陶渊明《归园田居》6、陶渊明《读 》7、吴均《与朱元思书》8、韩愈《师说》9、文天祥《〈指南录>后序〉(第四段)10、苏洵《六国论》11、归有光《项脊轩记》(第一段)12、杜牧《阿房宫赋》(。

文章标签: # 译文 # 学期 # 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