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比较 教育比较
2017年海南高考政治答案_2017海南高考政治答案
tamoadmin 2024-05-20 人已围观
简介1.2017上海高中政治考点总结现在高考政治计算题成为最常见的选择题题型之一,所以要想在这一部分得分,考前复习一定要对这部分知识重点理解。下面就让我给大家分享一些高考政治计算题公式汇总吧,希望能对你有帮助!高考政治计算题公式汇总篇一 1.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的关系 (1)知识: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和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2)公式:变化后的单位商品价值量=原来的单位商品价值量/(1+或-
1.2017上海高中政治考点总结
现在高考政治计算题成为最常见的选择题题型之一,所以要想在这一部分得分,考前复习一定要对这部分知识重点理解。下面就让我给大家分享一些高考政治计算题公式汇总吧,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高考政治计算题公式汇总篇一
1.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的关系
(1)知识: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和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2)公式:变化后的单位商品价值量=原来的单位商品价值量/(1+或-社会劳动生产率变化幅度)。(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
例如:原商品价值为24元,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0%,则商品价值量为24/(1+20%)=20元。
2.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单位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的关系
单位时间内创造的商品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无关,无需计算。
3.个别劳动生产率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和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无需计算。
4.个别劳动生产率和单位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
(1)知识:个别劳动生产率和单位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成正比。
(2)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原商品数量?(1+或-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幅度)。(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降低-)
5.社会劳动生产率的计算
(1)第一步:变化后价格/原价格。
(2)第二步:运用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成反比的知识,得出社会劳动生产率。
例如:变化后价格为10元,变化前价格为15元,10/15=2/3,所以社会劳动生产率是原来的3/2倍。
高考政治计算题公式汇总篇二
1.商品价格与货币升值贬值关系的计算
(1)货币贬值。价格计算公式:价格=原价格/(1-货币贬值率)
(2)货币升值。价格计算公式:价格=原价格/(1+货币升值率)
例如:原商品价格为20元,货币贬值20%,则商品价格为20/(1-20%)=25元。
2.商品价格与通货膨胀率关系的计算
计算公式:现在商品的价格=原价格?(1+通货膨胀率)
例如:原商品价格为20元,通货膨胀率20%,则商品价格为20?(1+20%)=24元。
3.通货膨胀率和贬值幅度的计算
(1)通货膨胀率计算公式:通货膨胀率=(现在已发行的货币量-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
(2)货币贬值幅度计算公式:货币贬值率=(现在已发行的货币量-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现在已发行的货币量。
例如:流通中需要货币量为5000亿元,实际发行量为6000亿元,则货币贬值幅度为(6000-5000)/6000=16.67%。
高考政治计算题公式汇总篇三
1.存款利息计算公式:本金?存款利率?存款期限
例如:存金为1000元,存款年利率为3.5%,存期2年,则2年后存款本息合计为1000?3.5%?2=70元。
2.通货膨胀对存款实际收益的影响
实际收益率=(存款利率-通货膨胀率)
例如:一年前存款利率为3%,物价上涨幅度为4.2%,则实际收益率为3%-4.2%=-1.2%。
计算题的计算,首先,应把握基本概念和基本公式;其次,注意与数学中的函数知识相联系,解决计算题中的具体算法问题。这样,高考政治计算题的解题就不再是困难的事情了。
看了高考政治计算题公式汇总的人还看:
1. 高中政治必修1计算题汇总
2. 高一政治必修1必考计算题解析
3. 高考必备的数学公式汇总
4. 高中政治高考计算题经典例题分析
5. 高考必记数学公式汇总
6. 2017年高考必备文科数学公式
2017上海高中政治考点总结
高中政治需要背诵的内容特别多,答题的时候记错知识点是常有的,这里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高中政治六个答题模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政治八个答题模块1
政治主观题类型及其答题技巧
1、体现类
体现型的设问有“体现了什么?”、“怎样体现?”“从材料中概括出什么道理?”等。一般来说,它的设问是上述材料体现了所学政治学科的知识点。
应把教材中所有与材料相关的知识点一一罗列,然后将这些知识点与材料中的关键语句加以比较,符合的就是答案的一个要点。
答题时,可先把材料中的关键句组合摘抄(有分有合),后说明它符合教材中的什么原理、观点或知识点。或者先指出教材中的什么原理、观点或知识点,然后列出材料的相应 措施 或做法。
2、依据类
依据型问题的问法一般是让你说出“做这样一件事的依据是什么?”答案基本上是课本上的基本观点、原理。答依据题不要答重要性或意义。
3、为什么类
为什么型的设问有“为什么说?为什么要?”一般情况下要回答:“这样说”、“这样做”的依据(必要性)、意义(重要性),有时也要回答不这样做的危害性。(四)意义类
此类简答题是针对某一“做法”或“事件”的意义来设问的,一般用“积极影响”、“经济、政治意义”、“意义”作引导词。答题时一般采用“才能…;才能…”或者“有利于…;有利于…”这样的排比句。
4、怎么办类
“怎么办型”一般以“如何”或“怎样”等字眼来设问。“怎么办型”的设问一般来讲都是给定了主体是谁应该怎么办,如:党、国家、政府、公民、企业、个人等,并且指定了要回答的某一方面内容。解答这类题目时,一定要认真审查给定的材料,找出材料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寻找措施。
5、启示类
启示型的设问有“给我们什么启示”,它包括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的启示等等。回答这种设问的题目时,一般先提出理论依据,然后再提出应该怎么办,针对材料中的问题,寻找措施。答案要做到观点与材料相结合。
6、认识类
认识类简答题,本身提供背景材料,要求考生就这一材料中的现象、事件或观点谈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一般用“谈谈你对……的认识”、“如何认识……”、“如何看待……”、“如何评价……”、“如何分析……”等。
这种题型有两类:一类是对某种已定型的某种现象、制度、做法的认识。一类是对某些具有争议性的现象和观点的认识。
回答第一类,实际上是一种论证。要运用相关知识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几个角度去回答。第二类实际上具有辨析的性质,回答这类问题,要针对不同的观点和不同的方面,进行点评、分析。
高中政治八个答题模块2
价格变化的原因,政府稳定物价的原因与措施
(1)价格变化的原因答题模板
①价值决定价格:价值量越大,商品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商品价值越小。
②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升;供过于求,价格下降。
③纸币发行量: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物价会上涨;相反,物价会降低。
④市场的缺陷: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一些生产者、经营者恶意囤积,哄抬价格。
⑤国家经济政策: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主要通过控制流通中的货币量以及财政支出的数量,平衡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保持物价稳定。
⑥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
(2)政府调控物价的原因答题模板
①价格较快上涨导致人们实际生活水平下降(特别是食品价格上涨,影响中低收入群众的基本生活,不利于社会稳定。)(影响生活)
②加强宏观调控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③稳定物价,防止通胀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宏观经济发展)
④降低流通成本、稳定供给,这是尊重市场规律的要求。(影响生产)
⑤调控物价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体现了以人为本。
(3)稳定物价的措施答题模板
国家: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②大力发展生产,增加生活必需品的有效供给,完善重要商品储备制度;抑制不合理的需求,缓解价格上升的压力。
③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紧缩的财政政策。
④实行临时价格干预。加大市场监管力度,规范市场秩序。打击哄抬物价的行为。
⑤加强流通体系建设,减少商品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稳定供给。
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企业:①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价值决定价格)
②企业优化产业(产品)结构。
③企业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重视社会效益。
公民:①树立正确消费观。②与违规涨价行为作斗争。
高中政治八个答题模块3
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原因与措施
(1)原因
①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有利于拉动经济增长。
②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扩大消费需求有利于满足人民的生活需求,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扩大消费需求能够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拉动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
④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 文化 生活需要。
(2)措施
国家: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居民收入。
②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保持供给平衡,保持物价稳定。
③政府要完善分配政策,调节社会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统筹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缩小差距,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④发挥财政的作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居民的消费信心。
⑤培育新的消费 热点 ,加快消费结构升级。开发利用国内、国际市场,尤其是开拓农村市场,充分发挥消费对生产的促进作用。
⑥政府要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依法制裁各种违法行为,为消费者创设良好的消费环境。
企业:要提高产品质量,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搞好售后服务,使自己的产品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个人:要通过自己的知识和劳动,增加个人收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高中政治八个答题模块4
关于经济结构调整
1、经济结构的内涵:包括产业结构(含农村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农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地域结构、城乡结构、劳动力结构、收入分配结构及家庭消费结构、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等。
2、调整经济结构的原则: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以企业为主体,以科技为依托,劳动密集和技术密集产业相协调,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相协调,地区经济相协调。
3、具体措施:
(1)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村中的二、三产业,发挥其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产业结构见前面)
(2)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开发、生产适应市场需要的产品。
(3)依靠科技,因地制宜,保护耕地,保护粮食生产能力,积极发展经济作物,使 种植 业、林业、牧业、副业、渔业协调发展,并发挥其比较优势。
(4)巩固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积极引导并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5)统筹区域发展,实施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战略,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发达地区积极援助,国家大力扶持,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
(6)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以工业带动农业,增加农民收入,转移农村人口,缩小城乡差别,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7)努力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水平和职业技能水平,培养创新型人才。
(8)完善分配制、坚持效率与公平相统一;完善所有制,拓宽就业 渠道 ;完善社保制度,综合利用经济等手段进行宏观调控,严防收入差距过大;
(9)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消费结构,提倡适度消费、科学消费、物质与精神消费相协调。
(10)应用科技,提高工业制成品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充分发挥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比较优势。
高中政治八个答题模块5
高中政治经济类答题模板
1、围绕一个目标:资源优化配置和提高经济效益
2、本着一个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即实现“五个统筹”的目标。
3、贯穿一条主线:优化经济结构
4、发挥三种动力:科技创新、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
(1)科技创新。宏观(国家):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微观(企业):采用先进科技,加大技术改造力度等。
(2)深化改革。体制创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诸内容。制度创新: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管理创新:企业内部管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等。
(3)扩大开放:完善涉外经济体制,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提高对外开放水平。面向国际市场,利用国际资源。
5运用两种手段:市场调节和国家宏观调控。具体分析时,要根据试题要求,分清行为主体,分别进行回答,如企业(农户)应该怎么做,政府部门应该怎么做,等等。
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基础性作用。即微观主体:生产者(企业、农户等)、经营者、消费者、劳动者、投资人、纳税人等怎么做。
①生产者(企业、农户等):按价值规律办事;改进技术、加强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合法、诚实经营;素质;企业信誉、形象;树立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转换经营机制;现代企业制度(股份制);面向市场进行产业、产品结构调整,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效益、品牌;竞争机制与竞争力;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农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环境效益相统一。
②经营者:地位;素质;处理好两个关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交易原则;wto规则;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坚持独立自主、平等互利原则,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
③消费者:地位;权利与义务;维权意识、途径;消费观念
④劳动者:地位;权利与义务;提高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合同与社保制度。
⑤投资人:储蓄;债券;股票;商保。
高中政治八个答题模块相关 文章 :
★ 高考政治8种高分答题模板2020
★ 高中政治万能答题模板
★ 高中政治主观试题的解题技巧和答题模板
★ 2017高中政治民生问题答题模版
★ 高中政治主观题答题模板
★ 高中政治必修2答题模板归纳
★ 2020高考政治大题答题模板
★ 高中政治哲学答题模板与绝招
★ 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主观题万能模板
★ 高一必修二政治第七、八、九课与答题模板
高考政治考点是现在文科复习生们很关注的一个话题。那么2017高考政治主要考什么,考试重点有哪些呢?下面我给大家带来上海高中政治考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上海高中政治考点
时政 热点 的考查?以本为本
政治是一个亲时政热点的学科,因此在时政热点的复习上很多考生往往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对此笔者认为这种重时政热点的误区必须纠正。高考政治会考查时政热点这毋庸置疑,但是考查的形式是用学到的知识点去分析相应的时政热点。因此,考试考的不是时政热点是什么,而是已我们的知识分析时政热点为什么,怎么样。对事实的合理的评论比事实本身更重要。
根据本年度的时政热点,有以下问题希望考生高度重视:
1.依法治国,?四个全面?即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⑴政治生活角度
考查政府的依法行政,党依法执政,人大的立法工作,结合人大公民考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征和要求。考查党的执政理念,指导思想。
⑵哲学生活角度
考查历史唯物主义中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原理,考查认识论部分中国法治认识的发展。考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
2.互联网经济,经济发展新常态。
⑴经济生活角度
考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
⑵政治生活角度
考查政府职能的转变,简政放权
⑶哲学生活角度
考查系统优化,质量变,发展原理
3.雾霾问题,环境保护问题
⑴经济生活角度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科学发展观,绿色消费
⑵政治生活角度
政府职能,公民政治参与
4.?一带一路?,亚投行
⑴经济生活角度
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⑵政治生活角度
世界主题,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⑶ 文化 生活角度
文化传播、多样性,中华文化包容性
出题方式的设计?能力主导 高考政治的考近几年来的出题方式越来越灵活多变,考查也更多的侧重学生能力,越来越强调考生运用已有的基础知识活学活用解决现实问题。针对出题方式和题型的练习一定要以本省的历年真题和一模二模题作为蓝本,在千锤百炼中培养出对于特定考题形式的定向的条件反射性思维。
综合全国各个省份考题,以下几方面的能力建议考生一定要强化注重:
1.计算能力和数据逻辑的分析能力
高考政治经济生活跟数据联系紧密,因此涉及到相关问题的计算和相关变量关系的函数分析是必考题型。因此,函数图表的分析,数据的归纳分析,相关现实问题的计算建议考生务必练习掌握。
2.语言阅读,信息归纳和概括 总结 的能力
高考政治在文化和哲学生活部分经常涉及到很多中国 传统文化 和西方文化的内容。这些部分的考题常常以引用原文的方式设置材料,这些材料对于考生来说是完全陌生的,这就需要考生有比较强的阅读信息,归纳概括的能力。如古诗文、文言文作为题干的哲学原理题,又如国外学者 名言 或某种其他学科的理论作为题干的原理理解题。除了文字材料的理解是重点难点外,漫画题也常常成为很多考生的拦路虎。这类题型的思路万变不离其宗,均是用特别抽象、隐晦难懂的材料考查考生对信息把握以及和相关知识点关联。能否读懂材料是破题关键。
核心知识的考查?重点恒重
在高考政治众多知识点当中,重点核心知识仍然是考查的重点,在命题形式上会结合时政热点筛选材料,也会以能力考查作为核心出一些形式新颖、灵活多变的题型。就高考政治的几个板块来说,重点知识如下:
1.经济生活
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
财政的作用和政府的财政手段
价格的变动及影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提高对外经济开放水平
2.政治生活
公民政治参与的基本方式及意义
政府的职能,政府依法行政、审慎行使权利,政府权力行使受监督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党的执政方式,执政理念
我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世界的主题和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3.文化生活
文化的作用
文化的传播,世界文化多样性
中华文化与包容性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高中政治考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①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②自然科学基础:19世纪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最具代表性的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三大发现。
③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①世界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中,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着,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注意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运动。区别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唯一特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①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并且把社会生活的本质归结为实践,因此,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②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其科学性在于它坚持了科学的实践观点,其革命性在于它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 方法 论。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态,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
②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③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 辩论 。
高中政治考点预测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可以比较物质与意识、实践与认识辨证关系的原理加以理解)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2、理解推动社会运动、变化、发展的两对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
3、比较并理解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不同表现及解决方式
阶级社会:主要通过阶级斗争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只能通过改革解决。
4、了解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
人民群众
5、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
群众观点: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想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1、辨证否定观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辨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辨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辨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它总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辨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
辨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
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辩证法是批判的、革命的、创新的。它要求我们注重发展,注重变化,敢于创新。
3、为什么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1)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3)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真理的历程
1、实践的概念与特点
概念: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特点: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2、从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正确与否的检验标准,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等角度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3、理解真理的客观性及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真理是客观的:客观性是真理的最基本属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是具体的,真理是有条件的,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实现人生的价值
1、理解什么是人的价值,掌握评价一个人价值大小的标准
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
2、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思考并深入体会价值观的选择与人的幸福之间的关系?
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导向作用。
3、联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等相关知识,明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
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4、懂得劳动及奉献对人生的意义
创造价值,体验幸福:在劳动中实现和证明自己的价值,促进人自由全面的发展;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体验人生幸福。
5、思考为什么强调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的价值
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完全脱离社会的?个人奋斗?是不可能的。
6、理解自我砥砺是一种人生的修炼,是抗挫折,抵诱惑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