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比较 教育比较

2021年湖南高考数学17题答案_湖南高考2017数学答案

tamoadmin 2024-05-25 人已围观

简介1.2017年湖南高考英语试卷结构 各题型分值是多少分2.跪求高中数学题型归纳(湖南省)!3.2017年高考湖南采用什么试卷4.2011湖南高考数学最后一题,谁还记得题目?能不能大概说下?一、选择题 1.平行四边形ABCD的一条对角线固定在A(3,-1),C(2,-3)两点,点D在直线3x-y+1=0上移动,则点B的轨迹方程为(  ) A.3x-y-20=0 B.3x-y+10=0 C.3x-y

1.2017年湖南高考英语试卷结构 各题型分值是多少分

2.跪求高中数学题型归纳(湖南省)!

3.2017年高考湖南采用什么试卷

4.2011湖南高考数学最后一题,谁还记得题目?能不能大概说下?

2021年湖南高考数学17题答案_湖南高考2017数学答案

一、选择题

1.平行四边形ABCD的一条对角线固定在A(3,-1),C(2,-3)两点,点D在直线3x-y+1=0上移动,则点B的轨迹方程为(  )

A.3x-y-20=0 B.3x-y+10=0

C.3x-y-9=0 D.3x-y-12=0

答案:A 解题思路:设AC的中点为O,即.设B(x,y)关于点O的对称点为(x0,y0),即D(x0,y0),则由3x0-y0+1=0,得3x-y-20=0.

2.由直线y=x+1上的一点向圆(x-3)2+y2=1引切线,则切线长的最小值为(  )

A.1 B.2

C. -2D.3

答案:C 解题思路:当该点是过圆心向直线引的垂线的交点时,切线长最小.因圆心(3,0)到直线的距离为d==2,所以切线长的最小值是l==.

3.直线y=x+b与曲线x=有且只有一个交点,则b的取值范围是(  )

A.{b||b|=}

B.{b|-1

C.{b|-1≤b<1}

D.非以上答案

答案:

B 解题思路: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y=x+b与曲线x=(就是x2+y2=1,x≥0)的图象,如图所示,相切时b=-,其他位置符合条件时需-1

4.若圆C:x2+y2+2x-4y+3=0关于直线2ax+by+6=0对称,则由点(a,b)向圆所作的切线长的最小值是(  )

A.2 B.3

C.4 D.6

答案:C 解题思路:圆的标准方程为(x+1)2+(y-2)2=2,所以圆心为(-1,2),半径为.因为圆关于直线2ax+by+6=0对称,所以圆心在直线2ax+by+6=0上,所以-2a+2b+6=0,即b=a-3,点(a,b)到圆心的距离为

d==

==.

所以当a=2时,d有最小值=3,此时切线长最小,为==4,故选C.

5.已知动点P到两定点A,B的距离和为8,且|AB|=4,线段AB的中点为O,过点O的所有直线与点P的轨迹相交而形成的线段中,长度为整数的有(  )

A.5条 B.6条

C.7条 D.8条

答案:D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椭圆的定义与性质,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依题意,动点P的轨迹是以A,B为焦点,长轴长是8,短轴长是2=4的椭圆.注意到经过该椭圆的中心O的最短弦长等于4,最长弦长是8,因此过点O的所有直线与点P的轨迹相交而形成的线段中,长度可以为整数4,5,6,7,8,其中长度为4,8的各一条,长度为5,6,7的各有两条,因此满足题意的弦共有8条,故选D.

6.设m,nR,若直线(m+1)x+(n+1)y-2=0与圆(x-1)2+(y-1)2=1相切,则m+n的取值范围是(  )

A.[1-,1+]

B.(-∞,1-][1+,+∞)

C.[2-2,2+2]

D.(-∞,2-2][2+2,+∞)

答案:D 解题思路: 直线与圆相切,

=1,

|m+n|=,

即mn=m+n+1,

设m+n=t,则mn≤2=,

t+1≤, t2-4t-4≥0,

解得:t≤2-2或t≥2+2.

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设A,B,C是圆x2+y2=1上相异三点,若存在正实数λ,μ,使得=λ+μ,则λ2+(μ-3)2的取值范围是(  )

A.[0,+∞) B.(2,+∞)

C.(2,8) D.(8,+∞)

答案:B 解题思路:依题意B,O,C三点不可能在同一直线上, ·=|cos BOC=cos BOC∈(-1,1),又由=λ+μ,得λ=-μ,于是λ2=1+μ2-2μ·,记f(μ)=λ2+(μ-3)2.则f(μ)=1+μ2-2μ·+(μ-3)2=2μ2-6μ-2μ·+10,可知f(μ)>2μ2-8μ+10=2(μ-2)2+2≥2,且f(μ)<2μ2-4μ+10=2(μ-1)2+8无值,故λ2+(μ-3)2的取值范围为(2,+∞).

8.已知圆C:x2+y2=1,点P(x0,y0)在直线x-y-2=0上,O为坐标原点,若圆C上存在一点Q,使得OPQ=30°,则x0的取值范围是(  )

A.[-1,1] B.[0,1]

C.[-2,2] D.[0,2]

答案:D 解析:由题知,在OPQ中,=,即=, |OP|≤2,又P(x0,x0-2),则x+(x0-2)2≤4,解得x0[0,2],故选D.

9.过点P(1,1)的直线,将圆形区域{(x,y)|x2+y2≤4}分成两部分,使得这两部分的面积之差,则该直线的方程为(  )

A.x+y-2=0 B.y-1=0

C.x-y=0 D.x+3y-4=0

答案:A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直线、线性规划与圆的综合运用及数形结合思想,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要使直线将圆形区域分成两部分的面积之差,必须使过点P的圆的弦长达到最小,所以需该直线与直线OP垂直.又已知点P(1,1),则kOP=1,故所求直线的斜率为-1.又所求直线过点P(1,1),故由点斜式得,所求直线的方程为y-1=-(x-1),即x+y-2=0.

10.直线y=kx+3与圆(x-2)2+(y-3)2=4相交于M,N两点,若|MN|≥2,则k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 D.

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在由弦心距d、半径r和半弦长|MN|构成的直角三角形中,由勾股定理,得|MN|=≥,得4-d2≥3,解得d2≤1,又d==,解得k2≤,所以-≤k≤.

二、填空题

11.已知直线l:y=-(x-1)与圆O:x2+y2=1在第一象限内交于点M,且l与y轴交于点A,则MOA的面积等于________.

答案: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应用,难度较小.

解题思路:联立直线与圆的方程可得xM=,故SMOA=×|OA|×xM=××=.

12.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a2+b2=c2,则直线ax-by+c=0被圆x2+y2=9所截得的弦长为________.

答案:2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的应用,求解弦长一般采用几何法求解,难度较小.

解题思路: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故直线被圆截得的弦长为2=2=2.

13.已知A(-2,0),B(1,0)两点,动点P不在x轴上,且满足APO=BPO,其中O为原点,则点P的轨迹方程是________.

答案:(x-2)2+y2=4(y≠0)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角平分线的性质及直接法求轨迹方程,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因为A(-2,0),B(1,0)两点,动点P不在x轴上,且满足APO=BPO,故点P在角APB的角平分线上,则利用PAPB=AOOB=21,设点P(x,y),则利用关系式可知=2化简可得(x-2)2+y2=4(y≠0).

14.若直线m被两平行线l1:x-y+1=0与l2:x-y+3=0所截得的线段的长为2,则m的倾斜角可以是

15° 30° 45° 60° 75°

其中正确答案的序号是________.(写出所有正确答案的序号)

答案: 解题思路:设直线m与l1,l2分别交于A,B两点,

过A作ACl2于C,则|AC|==.

又|AB|=2,ABC=30°.

又直线l1的倾斜角为45°,

直线m的倾斜角为45°+30°=75°或45°-30°=15°.

B组

一、选择题

1.已知抛物线C:y2=4x的焦点为F,直线y=2x-4与C交于A,B两点,则cos AFB=(  )

A. B.

C.- D.-

答案:D 解题思路:联立消去y得x2-5x+4=0,解得x=1或x=4.

不妨设点A在x轴下方,所以A(1,-2),B(4,4).

因为F(1,0),所以=(0,-2),=(3,4).

因此cos AFB=

==-.故选D.

2.已知抛物线x2=4y上有一条长为6的动弦AB,则AB的中点到x轴的最短距离为(  )

A. B.

C.1 D.2

答案:D 解题思路:由题意知,抛物线的准线l为y=-1,过A作AA1l于A1,过B作BB1l于B1,设弦AB的中点为M,过M作MM1l于M1,则|MM1|=,|AB|≤|AF|+|BF|(F为抛物线的焦点),即|AF|+|BF|≥6,即|AA1|+|BB1|≥6,即2|MM1|≥6, |MM1|≥3,即M到x轴的距离d≥2,故选D.

3.设双曲线-=1(a>0,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A是双曲线渐近线上的一点,AF2F1F2,原点O到直线AF1的距离为|OF1|,则渐近线的斜率为(  )

A.或- B.或-

C.1或-1 D.或-

答案:D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了双曲线的几何性质的探究,体现了解析几何的数学思想方法的巧妙应用,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如图如示,不妨设点A是第一象限内双曲线渐近线y=x上的一点,由AF2F1F2,可得点A的坐标为,又由OBAF1且|OB|=|OF1|,即得sin OF1B=,则tan OF1B=,即可得=, =,得=,由此可得该双曲线渐近线的斜率为或-,故应选D.

4.设F1,F2分别是椭圆+=1(a>b>0)的左、右焦点,与直线y=b相切的F2交椭圆于点E,E恰好是直线EF1与F2的切点,则椭圆的离心率为(  )

A. B.

C. D.

答案:C 解题思路:由题意可得,EF1F2为直角三角形,且F1EF2=90°,

|F1F2|=2c,|EF2|=b,

由椭圆的定义知|EF1|=2a-b,

又|EF1|2+|EF2|2=|F1F2|2,

即(2a-b)2+b2=(2c)2,整理得b=a,

所以e2===,故e=,故选C.

5.等轴双曲线C的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轴上,C与抛物线y2=16x的准线交于A,B两点,|AB|=4,则C的实轴长为(  )

A. B.2 C.4 D.8

答案:C 解题思路:由题意得,设等轴双曲线的方程为-=1,又抛物线y2=16x的准线方程为x=-4,代入双曲线的方程得y2=16-a2y=±,所以2=4,解得a=2,所以双曲线的实轴长为2a=4,故选C.

6.抛物线y2=-12x的准线与双曲线-=1的两条渐近线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等于(  )

A. B.3 C. D.3

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抛物线与双曲线的性质等基础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运算能力.

解题思路:依题意得,抛物线y2=-12x的准线方程是x=3,双曲线-=1的渐近线方程是y=±x,直线x=3与直线y=±x的交点坐标是(3,±),因此所求的三角形的面积等于×2×3=3,故选B.

7.若双曲线-=1与椭圆+=1(m>b>0)的离心率之积大于1,则以a,b,m为边长的三角形一定是(  )

A.等腰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锐角三角形 D.钝角三角形

答案:D 解题思路:双曲线的离心率为e1=,椭圆的离心率e2=,由题意可知e1·e2>1,即b2(m2-a2-b2)>0,所以m2-a2-b2>0,即m2>a2+b2,由余弦定理可知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故选D.

8. F1,F2分别是双曲线-=1(a>0,b>0)的左、右焦点,过F1的直线l与双曲线的左、右两支分别交于A,B两点.若ABF2是等边三角形,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A.2 B. C. D.

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了双曲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几何性质以及基本量的计算等基础知识,考查了考生的推理论证能力以及运算求解能力.

解题思路:如图,由双曲线定义得,|BF1|-|BF2|=|AF2|-|AF1|=2a,因为ABF2是正三角形,所以|BF2|=|AF2|=|AB|,因此|AF1|=2a,|AF2|=4a,且F1AF2=120°,在F1AF2中,4c2=4a2+16a2+2×2a×4a×=28a2,所以e=,故选B.

9.已知直线l1:4x-3y+6=0和直线l2:x=-1,抛物线y2=4x上一动点P到直线l1和直线l2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是(  )

A.2 B.3

C. D.

答案:A 解题思路:设抛物线y2=4x上一动点P到直线l1和直线l2的距离分别为d1,d2,根据抛物线的定义可知直线l2:x=-1恰为抛物线的准线,抛物线的焦点为F(1,0),则d2=|PF|,由数形结合可知d1+d2=d1+|PF|取得最小值时,即为点F到l1的距离,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得最小值为=2,故选A.

10.已知双曲线-=1(a>0,b>0),A,B是双曲线的两个顶点,P是双曲线上的一点,且与点B在双曲线的同一支上,P关于y轴的对称点是Q.若直线AP,BQ的斜率分别是k1,k2,且k1·k2=-,则双曲线的离心率是(  )

A. B. C. D.

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双曲线方程及其离心率的求解,考查化简及变形能力,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设A(0,-a),B(0,a),P(x1,y1),Q(-x1,y1),故k1k2=×=,由于点P在双曲线上,故有-=1,即x=b2=,故k1k2==-=-,故有e===,故选C.

二、填空题

11.已知抛物线y2=4x的焦点为F,过点P(2,0)的直线交抛物线于A(x1,y1)和B(x2,y2)两点,则(1)y1y2=________;(2)三角形ABF面积的最小值是________.

答案:(1)-8 (2)2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设直线AB的方程为x-2=m(y-0),即x=my+2,联立得y2-4my-8=0.(1)由根与系数的关系知y1y2=-8.(2)三角形ABF的面积为S=|FP||y1-y2|=×1×=≥2.

知识拓展:将ABF分割后进行求解,能有效减少计算量.

12. B1,B2是椭圆短轴的两端点,O为椭圆中心,过左焦点F1作长轴的垂线交椭圆于P,若|F1B2|是|OF1|和|B1B2|的等比中项,则的值是________.

答案: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椭圆的基本性质及等比中项的性质,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设椭圆方程为+=1(a>b>0),令x=-c,得y2=, |PF1|=. ==,又由|F1B2|2=|OF1|·|B1B2|,得a2=2bc. a4=4b2(a2-b2), (a2-2b2)2=0, a2=2b2, =.

13.已知抛物线C:y2=2px(p>0)的准线为l,过M(1,0)且斜率为的直线与l相交于点A,与C的一个交点为B.若=,则p=________.

答案:2 解题思路:过B作BE垂直于准线l于E,

=, M为AB的中点,

|BM|=|AB|,又斜率为,

BAE=30°, |BE|=|AB|,

|BM|=|BE|, M为抛物线的焦点,

p=2.

14.

如图,椭圆的中心在坐标原点O,顶点分别是A1,A2,B1,B2,焦点分别为F1,F2,延长B1F2与A2B2交于P点,若B1PA2为钝角,则此椭圆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答案: 解题思路:设椭圆的方程为+=1(a>b>0),B1PA2为钝角可转化为,所夹的角为钝角,则(a,-b)·(-c,-b)0, e>或e<,又0

1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双曲线C:-=1.设过点M(0,1)的直线l与双曲线C交于A,B两点,若=2,则直线l的斜率为________.

答案:±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联立直线与双曲线,结合根与系数的关系及向量的坐标运算求解.由题意可知,直线l与双曲线的两支相交,故设直线l:y=kx+1,k,代入双曲线方程整理得(3-4k2)x2-8kx-16=0(*).设A(x1,y1),B(x2,y2),则由=2得x1=-2x2,在(*)中,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得x1+x2=,解得x2=-,y2=,代入双曲线方程整理得16k4-16k2+3=0,解得k2=,故直线l的斜率是±.

2017年湖南高考英语试卷结构 各题型分值是多少分

b /a 是对数的底,∴ b /a>0 a,b同号

抛物线的对称轴 -b/2a<0 轴在左侧 排除 AB

C D 两项都有f(-1)>0 即a-b>0,∴ a>b

下面分类 若a>0,b>0则 0< b/a<1 抛物线开口向上,对数函数递减 D符合

若a<0,b<0则b/a >1 即抛物线开口向下时,对数函数应该递增才对

故选D

跪求高中数学题型归纳(湖南省)!

1-14是填空题,每题5分,15-20是解答题,前三题每题14分,后三题每题16分,每个解答题有2到3小题,共160分。理科还有附加题,第21题是四选二,21a是平面几何证明,21b是矩阵,21c是坐标系与参数方程,21d是不等式,考生从四条中选两题作答,每题10分,满分20分。22和23题不确定,可以考概率分布,空间向量,解析几何(侧重抛物线),计数原理,数学归纳法,二项式定理等,也是每题10分,附加题一共40分。

2017年高考湖南采用什么试卷

几种数学题型解法归纳

第一种:数列(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

——北京十二中特级教师 刘文武

清华附中特级教师 张小英

数列是高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数学竞赛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数列中最基本的是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

所谓数列,就是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如果数列{an}的第n项an与项数(下标)n之间的函数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an=f(n)来表示,这个公式就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从函数角度看,数列可以看作是一个定义域为正整数集N*(或它的有限子集{1,2,…n})的函数当自变量从小到大依次取值时对应的一列函数值,而数列的通项公式也就是相应函数的解析式。

为了解数列竞赛题,首先要深刻理解并熟练掌握两类基本数列的定义、性质有关公式,把握它们之间的(同构)关系。

一、 等差数列

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常用字母d表示。

等差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

an=a1+(n-1)d (1)

前n项和公式为:

(2)

从(1)式可以看出,an是n的一次数函(d≠0)或常数函数(d=0),(n,an)排在一条直线上,由(2)式知,Sn是n的二次函数(d≠0)或一次函数(d=0,a1≠0),且常数项为0。

在等差数列{an}中,等差中项:

且任意两项am,an的关系为:

an=am+(n-m)d

它可以看作等差数列广义的通项公式。

从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还可推出:

a1+an=a2+an-1=a3+an-2=…=ak+an-k+1,k∈{1,2,…,n}

若m,n,p,q∈N*,且m+n=p+q,则有

am+an=ap+aq

Sm-1=(2n-1)an,S2n+1=(2n+1)an+1

Sk,S2k-Sk,S3k-S2k,…,Snk-S(n-1)k…或等差数列,等等。

二、 等比数列

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公比通常用字母q表示。

等比数列{an}的通项公式是:

an=a1·qn-1

前n项和公式是:

在等比数列中,等比中项:

且任意两项am,an的关系为an=am·qn-m

如果等比数列的公比q满足0<∣q∣<1,这个数列就叫做无穷递缩等比数列,它的各

项的和(又叫所有项的和)的公式为:

从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可以推出:

a1·an=a2·an-1=a3·an-2=…=ak·an-k+1,k∈{1,2,…,n}

若m,n,p,q∈N*,则有:

ap·aq=am·an,

记πn=a1·a2…an,则有

π2n-1=(an)2n-1,π2n+1=(an+1)2n+1

另外,一个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各项取同底数数后构成一个等差数列;反之,以任一个正数C为底,用一个等差数列的各项做指数构造幂Can,则{Can}是等比数列。在这个意义下,我们说:一个正项等比数列与等差数列是“同构”的。

重要的不仅是两类基本数列的定义、性质,公式;而且蕴含于求和过程当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智慧,也是极其珍贵的,诸如“倒排相加”(等差数列),“错位相减”(等比数列)。

数列中主要有两大类问题,一是求数列的通项公式,二是求数列的前n项和。

三、 范例

例1.设ap,aq,am,an是等比数列{an}中的第p、q、m、n项,若p+q=m+n,求证:apoaq=amoan

证明:设等比数列{an}的首项为a1,公比为q,则

ap=a1·qp-1,aq=a1·qq-1,am=a1·qm-1,an=a1·qn-1

所以:

ap·aq=a12qp+q-2,am·an=a12·qm+n-2,

故:ap·aq=am+an

说明:这个例题是等比数列的一个重要性质,它在解题中常常会用到。它说明等比数列中距离两端(首末两项)距离等远的两项的乘积等于首末两项的乘积,即:

a1+k·an-k=a1·an

对于等差数列,同样有:在等差数列{an}中,距离两端等这的两项之和等于首末两项之和。即:

a1+k+an-k=a1+an

例2.在等差数列{an}中,a4+a6+a8+a10+a12=120,则2a9-a10=

A.20 B.22 C.24 D28

解:由a4+a12=2a8,a6+a10 =2a8及已知或得

5a8=120,a8=24

而2a9-a10=2(a1+8d)-(a1+9d)=a1+7d=a8=24。

故选C

例3.已知等差数列{an}满足a1+a2+a3+…+a101=0,则有( )

A.a1+a101>0 B. a2+a100<0 C.a3+a99=0 D.a51=51

[2000年北京春季高考理工类第(13)题]

解:显然,a1+a2+a3+…+a101

故a1+a101=0,从而a2+a100=a3+a99=a1+a101=0,选C

例4.设Sn为等差数列{an}的前n项之各,S9=18,an-4=30(n>9),Sn=336,则n为( )

A.16 B.21 C.9 D8

解:由于S9=9×a5=18,故a5=2,所以a5+an-4=a1+an=2+30=32,而,故n=21选B

例5.设等差数列{an}满足3a8=5a13,且a1>0,Sn为其前n项之和,则Sn(n∈N*)中最大的是( )。 (1995年全国高中联赛第1题)

(A)S10 (B)S11 (C)S20 (D)S21

解:∵3a8=5a13

∴3(a1+7d)=5(a1+12d)

令an≥0→n≤20;当n>20时an<0

∴S19=S20最大,选(C)

注:也可用二次函数求最值

例6.设等差数列的首项及公差均为非负整数,项数不少于3,且各项的和为972,则这样的数列共有(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1997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第3题]

解:设等差数列首项为a,公差为d,则依题意有( )

即[2a+(n-1)d]on=2×972 (*)

因为n是不小于3的自然数,97为素数,故数n的值必为2×972的约数(因数),它只能是97,2×97,972,2×972四者之一。

若d>0,则d≥1由(*)式知2×972≥n(n-1)d≥n(n-1)故只可能有n=97,(*)式化为:a+48d=97,这时(*)有两组解:

若d=0,则(*)式化为:an=972,这时(*)也有两组解。

故符今题设条件的等差数列共4个,分别为:

49,50,51,…,145,(共97项)

1,3,5,…,193,(共97项)

97,97,97,…,97,(共97项)

1,1,1,…,1(共972=9409项)

故选(C)

例7.将正奇数集合{1,3,5,…}由小到大按第n组有(2n-1)个奇数进行分组:

{1}, {3,5,7},{9,11,13,15,17},…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则1991位于第 组中。

[1991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第3题]

解:依题意,前n组中共有奇数

1+3+5+…+(2n-1)=n2个

而1991=2×996-1,它是第996个正奇数。

∵312=961<996<1024=322

∴1991应在第31+1=32组中。

故填32

例8.一个正数,若其小数部分、整数部分和其自身成等比数列,则该数为 。

[1989年全国高中联赛试题第4题]

解:设该数为x,则其整数部分为[x],小数部分为x-[x],由已知得:x·(x-[x]=[x]2

其中[x]>0,0<x-[x]<1,解得:

由0<x-[x]<1知,

∴[x]=1,

故应填

例9.等比数列{an}的首项a1=1536,公比,用πn表示它的前n项之积,则πn(n∈N*)最大的是( )

(A)π9 (B)π11 (C)π12 (D)π13

[1996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试题]

解:等比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前n项和

因为

故π12最大。

选(C)

例10.设x≠y,且两数列x,a1,a2,a3,y和b1,x,b2,b3,y,b4均为等差数列,那么= 。

[1988年全国高中联赛试题]

解:依题意,有y-x=4(a2-a1) ∴;

又y-x=3(b3-b2) ∴

例11.设x,y,Z是实数,3x,4y,5z成等比数列,且成等差数列,则的值是 。[1992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试题]

解:因为3x,4y,5z成等比数列,所以有

3x·5z=(4y)2 即16y2=15xz ①

又∵成等差数列,所以有即②

将②代入①得:

∵x≠0,y≠0,z≠0

∴64xz=15(x2+2xz+z2)

∴15(x2+z2)=34xz

例12.已知集合M={x,xy,lg(xy)}及N={0,∣x∣,y}

并且M=N,那么的值等于 。

解:由M=N知M中应有一元素为0,任由lg(xy)有意义知xy≠0,从而x≠0,且y≠0,故只有lg(xy)=0, xy=1,M={x,1,0};若y=1,则x=1,M=N={0,1,1}与集合中元素互异性相连,故y≠1,从而∣x∣=1,x=±1;由x=1 y=1(含),由x=-1 y=-1,M=N={0,1,-1}

此时,

从而

注:数列x,x2,x3,…,x2001;以及

在x=y=-1的条件下都是周期为2的循环数列,S2n-1=-2,S2n=0,故2001并不可怕。

例13.已知数列{an}满足3an+1+an=4(n≥1)且a1=9,其前n项之和为Sn,则满足不等式( )

∣Sn-n-6∣<的最小整数n是( )

(A)5 (B)6 (C)7 (D)8

解:[1994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试题]

由3an+1+an=4(n≥1)

3an+1-3=1-an

故数列{an-1}是以8为首项,以为公比的等比数列,所以

当n=7时满足要求,故选(C)

[注]:数列{an}既不是等差数列,也不是等比数列,而是由两个项数相等的等差数列:1,1,…,1和等比数列: 的对应项的和构成的数列,故其前n项和Sn可转化为相应的两个已知数列的和,这里,观察通项结构,利用化归思想把未知转化为已知。

例14.设数列{an}的前n项和Sn=2an-1(n=1,2,…),数列{bn}满足b1=3,bk+1=ak+bk(k=1,2,…)求数列{bn}的前n项和。

[1996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第二试第一题]

解:由Sn=2an-1,令n=1,得S1=a1=2a1-1,∴a1=1 ①

又Sn=2an-1 ②

Sn-1=2an-1-1 ③

②-③得:Sn-sn-1=2an-2an-1

∴an=2an-2an-1

∴数列{an}是以a1=1为首项,以q=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故an=2n-1 ④

由⑤

∴以上诸式相加,得

注:本题综合应用了a1-s1,a3=Sn-Sn-1(n≥2)以及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求和公式以及叠加等方法,从基本知识出发,解决了较为复杂的问题。选准突破口,发现化归途径,源于对基础知识的深刻理念及其联系的把握。

例15.n2个正数排成n行n列

a11,a12,a13,a14,…,a1n

a21,a22,a23,a24,…,a2n

a31,a32,a33,a34,…,a3n

a41,a42,a43,a44,…,a4n

an1,an2,an3,an4,…,ann。

其中每一行的数成等差数列,每一列的数成等比数列,并且所有公比相等。已知

[1990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第一试第四题]

解:设第一行数列公差为d,纵行各数列公比为q,则原n行n列数表为:

故有:

②÷③得,代入①、②得④

因为表中均为正数,故q>0,∴,从而,因此,对于任意1≤k≤n,有

记S=a11+a22+a33+…+ann ⑤

⑤-⑥得:

评注:本题中求和,实为等差数列an=n与等比数列的对应项乘积构成的新数列的前n项的和,将⑤式两边同乘以公比,再错项相减,化归为等比数列求各。这种方法本是求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基本方法,它在解决此类问题中非常有用,应予掌握。课本P137复习参考题三B组题第6题为:求和:S=1+2x+3x2+…+nxn-1;2003年北京高考理工类第(16)题:已知数列{an}是等差数列,且a1=2,a1+a2+a3=12,(I)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II)令bn=an·xn(x∈R),求数列{bn}的前n项和公式。都贯穿了“错项相减”方法的应用。

第二种: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北京十二中 刘文武 指数、对数以及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是高中代数非常重要的内容。无论在高考及数学竞赛中,都具有重要地位。熟练掌握指数对数概念及其运算性质,熟练掌握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这一对反函数的性质、图象及其相互关系,对学习好高中函数知识,意义重大。 一、 指数概念与对数概念: 指数的概念是由乘方概念推广而来的。相同因数相乘a·a……a(n个)=an导出乘方,这里的n为正整数。从初中开始,首先将n推广为全体整数;然后把乘方、开方统一起来,推广为有理指数;最后,在实数范围内建立起指数概念。 欧拉指出:“对数源出于指数”。一般地,如果a(a>0,a≠1)的b次幂等于N,就是ab=N,那么数b叫做以a为底N的对数,记作:logaN=b 其中a叫做对数的底数,N叫做真数。 ab=N与b=logaN是一对等价的式子,这里a是给定的不等于1的正常数。当给出b求N时,是指数运算,当给出N求b时,是对数运算。指数运算与对数运算互逆的运算。 二、指数运算与对数运算的性质 1.指数运算性质主要有3条: ax·ay=ax+y,(ax)y=axy,(ab)x=ax·bx(a>0,a≠1,b>0,b≠1) 2.对数运算法则(性质)也有3条: (1)loga(MN)=logaM+logaN (2)logaM/N=logaM-logaN (3)logaMn=nlogaM(n∈R) (a>0,a≠1,M>0,N>0) 3.指数运算与对数运算的关系: X=alogax;mlogan=nlogam 4.负数和零没有对数;1的对数是零,即 loga1=0;底的对数是1,即logaa=1 5.对数换底公式及其推论: 换底公式:logaN=logbN/logba 推论1:logamNn=(n/m)logaN 推论2: 三、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函数y=ax(a>0,且a≠1)叫做指数函数。它的基本情况是: (1)定义域为全体实数(-∞,+∞) (2)值域为正实数(0,+∞),从而函数没有最大值与最小值,有下界,y>0 (3)对应关系为一一映射,从而存在反函数--对数函数。 (4)单调性是:当a>1时为增函数;当00,a≠1), f(x+y)=f(x)·f(y),f(x-y)=f(x)/f(y) 函数y=logax(a>0,且a≠1)叫做对数函数,它的基本情况是: (1)定义域为正实数(0,+∞) (2)值域为全体实数(-∞,+∞) (3)对应关系为一一映射,因而有反函数——指数函数。 (4)单调性是:当a>1时是增函数,当00,a≠1), f(x·y)=f(x)+f(y), f(x/y)=f(x)-f(y) 例1.若f(x)=(ax/(ax+√a)),求f(1/1001)+f(2/1001)+f(3/1001)+…+f(1000/1001) 分析:和式中共有1000项,显然逐项相加是不可取的。需找出f(x)的结构特征,发现规律,注意到1/1001+1000/1001=2/1001+999/1001=3/1001+998/1001=…=1, 而f(x)+f(1-x)=(ax/(ax+√a))+(a1-x/(a1-x+√a))=(ax/(ax+√a))+(a/(a+ax·√a))=(ax/(ax+√a))+((√a)/(ax+√a))=((ax+√a)/(ax+√a))=1规律找到了,这启示我们将和式配对结合后再相加: 原式=[f(1/1001)+f(1000/1001)]+[f(2/1001)+f(999/1001)]+…+[f(500/1001)+f(501/1001)]=(1+1+…+1)5000个=500 说明:观察比较,发现规律f(x)+f(1-x)=1是本例突破口。 (1)取a=4就是1986年的高中数学联赛填空题:设f(x)=(4x/(4x+2)),那么和式f(1/1001)+f(2/1001)+f(3/1001)+…+f(1000/1001)的值= 。 (2)上题中取a=9,则f(x)=(9x/(9x+3)),和式值不变也可改变和式为求f(1/n)+f(2/n)+f(3/n)+…+f((n-1)/n). (3)设f(x)=(1/(2x+√2)),利用课本中推导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方法,可求得f(-5)+f(-4)+…+f(0)+…+f(5)+f(6)的值为 。这就是2003年春季上海高考数学第12题。 例2.5log25等于:( ) (A)1/2 (B)(1/5)10log25 (C)10log45 (D)10log52 解:∵5log25=(10/2)log25=(10log25)/(2log25)=(1/5)×10log25 ∴选(B) 说明:这里用到了对数恒等式:alogaN=N(a>0,a≠1,N>0) 这是北京市1997年高中一年级数学竞赛试题。 例3.计算 解法1:先运用复合二次根式化简的配方法对真数作变形。 解法2:利用算术根基本性质对真数作变形,有 说明:乘法公式的恰当运用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例4.试比较(122002+1)/(122003+1)与(122003+1)/(122004+1)的大小。 解:对于两个正数的大小,作商与1比较是常用的方法,记122003=a>0,则有 ((122002+1)/(122003+1))÷((122003+1)/(122004+1))=((a/12)+1)/(a+1)·((12a+1)/(a+1))=((a+12)(12a+1))/(12(a+1)2)=((12a2+145a+12)/(12a2+24a+12))>1 故得:((122002+1)/(122003+1))>((122003+1)/(122004+1)) 例5.已知(a,b为实数)且f(lglog310)=5,则f(lglg3)的值是( ) (A)-5 (B)-3 (C)3 (D)随a,b的取值而定 解:设lglog310=t,则lglg3=lg(1/log310)=-lglog310=-t 而f(t)+f(-t)= ∴f(-t)=8-f(t)=8-5=3 说明:由对数换底公式可推出logab·logba=(lgb/lga)·(lga/lgb)=1,即logab=(1/logba),因而lglog310与lglg3是一对相反数。设中的部分,则g(x)为奇函数,g(t)+g(-t)=0。这种整体处理的思想巧用了奇函数性质使问题得解,关键在于细致观察函数式结构特征及对数的恒等变形。

第三种:二次函数 二次函数是最简单的非线性函数之一,而且有着丰富内涵。在中学数学数材中,对二次函数和二次方程,二次三项式及二次不等式以及它们的基本性质,都有深入和反复的讨论与练习。它对近代数学,乃至现代数学,影响深远,为历年来高考数学考试的一项重点考查内容,历久不衰,以它为核心内容的重点试题,也年年有所变化,不仅如此,在全国及各地的高中数学竞赛中,有关二次函数的内容也是非常重要的命题对象。因此,必须透彻熟练地掌握二次函数的基本性质。 学习二次函数的关键是抓住顶点(-b/2a,(4ac-b2)/4a),顶点的由来体现了配方法(y=ax2+bx+c=a(x+b/2a)2+(4ac-b2)/4a);图象的平移归结为顶点的平移(y=ax2→y=a(x-h)2+k);函数的对称性(对称轴x=-b/2a,f (-b/2a+x)=f (-b/2a-x),x∈R),单调区间(-∞,-b/2a),[-b/2a,+∞]、极值((4ac-b2)/4a),判别式(Δb2-4ac)与X轴的位置关系(相交、相切、相离)等,全都与顶点有关。 一、“四个二次型”概述 在河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漫谈ax2+bx+c》一书中(作者翟连林等),有如下一个“框图”: (一元)二次函数 y=ax2+bx+c (a≠0) → a=0 → (一元)一次函数 y=bx+c(b≠0) ↑ ↑ ↑ ↑ (一元)二次三项式 ax2+bx+c(a≠0) → a=0 → 一次二项式 bx+c(b≠0) ↓ ↓ ↓ ↓ ↓ ↓ ↓ ↓ ↓ 一元二次方程 ax2+bx+c=0(a≠0) → a=0 → 一元一次方程 bx+c=0(b≠0) ↓ ↓ ↓ 一元二次不等式 ax2+bx+c>0或 ax2+bx+c<0(a≠0) → a=0 → 一元一次不等式 bx+c>0或 bx+c<0(b≠0) 观察这个框图,就会发现:在a≠0的条件下,从二次三项式出发,就可派生出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不等式来。故将它们合称为“四个二次型”。其中二次三项式ax2+bx+c(a≠0)像一颗心脏一样,支配着整个“四个二次型”的运动脉络。而二次函数y=ax2+bx+c(a≠0),犹如“四个二次型”的首脑或统帅:它的定义域即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即n∈R;它的解析式f(x)即是二次三项式ax2+bx+c(a≠0);若y=0,即ax2+bx+c=0(a≠0),就是初中重点研究的一元二次方程;若y>0或y<0,即ax2+bx+c>0或ax2+bx+c<0(a≠0),就是高中一年级重点研究的一元二次不等式,它总揽全局,是“四个二次型”的灵魂。讨论零值的一元二次函数即一元二次方程是研究“四个二次型”的关键所在,它直接影响着两大主干: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可看作二次函数的零点;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可看作二次函数的正、负值区间。心脏、头脑、关键、主干、一句话,“四个二次型”联系密切,把握它们的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相互利用,便于寻求规律,灵活运用,使学习事半功倍。 二、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上面提到,“四个二次型”的心脏是二次三项式:二次函数是通过其解析式来定义的(要特别注意二次项系数a≠0);二次函数的性质是通过其解析式来研究的。因此,掌握二次函数首先要会求解析式,进而才能用解析式去解决更多的问题。 Y=ax2+bx+c(a≠0)中有三个字母系数a、b、c,确定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就是确定字母a、b、c的取值。三个未知数的确定需要3个独立的条件,其方法是待定系数法,依靠的是方程思想及解方程组。 二次函数有四种待定形式: 1.标准式(定义式):f(x)=ax2+bx+c.(a≠0) 2.顶点式: f(x)=a(x-h)2+k .(a≠0) 3.两根式(零点式):f(x)=a(x-x1)(x-x2). (a≠0) 4.三点式:(见罗增儒《高中数学竞赛辅导》) 过三点A(x1,f (x1))、B(x2,f (x2))、C(x3,f (x3))的二次函数可设为 f (x)=a1(x-x2)(x-x3)+a2(x-x1)(x-x3)+a3(x-x1)(x-x2)把ABC坐标依次代入,即令x=x1,x2,x3,得 f (x1)=a1(x1-x2)(x1-x3), f (x2)=a2(x2-x1)(x2-x3), f (x3)=a3(x3-x1)(x3-x2) 解之,得:a1=f (x1)/ (x1-x2)(x1-x3),a2=f (x2)/ (x2-x1)(x2-x3),a3=f (x3)/ (x3-x1)(x3-x2) 从而得二次函数的三点式为:f(x)=[f(x1)/(x1-x2)](x1-x3)(x-x2)(x-x3)+[f(x2)/ (x2-x1)(x2-x3)](x-x1)(x-x3)+[f(x3)/(x3-x1)(x3-x2)](x-x1)(x-x2)根据题目所给的不同条件,灵活地选用上述四种形式求解二次函数解析式,将会得心应手。

2011湖南高考数学最后一题,谁还记得题目?能不能大概说下?

湖南高考2017年使用全国Ⅰ卷,即新课标一卷,一卷一般比二卷难一些,所以像湖南这样的人口大省都用一卷。现在全国统一命题并非使用同一张卷,而是在同一套考试大纲下出多份卷子,分为全国卷甲卷、乙卷、丙卷。

湖南高考数学科目全卷满分为150分,全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12个选择题,全部为必考内容,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分为必考和选考两部分。

试题分为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三种题型。选择题是四选一型的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只要求直接填写结果,不必写出计算或推证过程;解答题包括计算题、证明题,解答题要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推证过程。三种题型分数的百分比约为:选择题40%左右,填空题10%左右,解答题50%左右。

试题按难度分为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难度在0.7以上的试题为容易题,难度为0.4~0.7的试题是中等难度题,难度在0.4以下的试题界定为难题。

湖南高考文综三科分值各为100分。文综考试形式为笔试、闭卷,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满分为300分。试卷包括Ⅰ、Ⅱ两卷。第Ⅰ卷为思想政治、历史、地理三个科目的必考题,分值140分。第Ⅱ卷由思想政治、历史、地理三个科目的必考题和历史、地理学科的选考题组成,分值160分。试题只涉及单学科的内容,不涉及跨学科综合。

必考题为思想政治、历史、地理各学科的必修内容。政治学科还包括年度间重要时事政治;地理学科涉及初中地理的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的相关内容。选考内容包括地理、历史两个学科的部分选修模块。三个科目分值各占100分。

思想政治学科考试应在使考生体现出应有的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同时,注重考查学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学科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命题不拘泥于教科书。

地理学科命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1年普通高等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模拟考试(湖南卷)

数学(理工农医类)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若 a<0, >1,则 (D)

A.a>1,b>0 B.a>1,b<0 C. 0<a<1, b>0 D. 0<a<1, b<0

2.对于非0向时a,b,“a//b”的确良 (A)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将函数y=sinx的图象向左平移 0 <2 的单位后,得到函数y=sin 的图象,则 等于 (D)

A. B. C. D.

4.如图1,当参数 时,连续函数 的图像分别对应曲线 和 , 则 [ B]

A B

C D

5.从10名大学生毕业生中选3个人担任村长助理,则甲、乙至少有1人入选,而丙没有入选的不同选法的种数位 w.w.w.k.s.5.u.c.o.m [ C]

A 85 B 56 C 49 D 28

6. 已知D是由不等式组 ,所确定的平面区域,则圆 在区域D内

的弧长为 [ B]

A B C D

7.正方体ABCD— 的棱上到异面直线AB,C 的距离相等的点的个数为(C)

A.2 B.3 C. 4 D. 5 w.w.w.k.s.5.u.c.o.m

8.设函数 在( ,+ )内有定义。对于给定的正数K,定义函数

取函数 = 。若对任意的 ,恒有 = ,则w.w.w.k.s.5.u.c.o.m

A.K的最大值为2 B. K的最小值为2

C.K的最大值为1 D. K的最小值为1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5分,共35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中对应题号后的横线上

9.某班共30人,其中15人喜爱篮球运动,10人喜爱兵乓球运动,8人对这两项运动都不喜爱,则喜爱篮球运动但不喜爱乒乓球运动的人数为_12__

10.在 的展开式中, 的系数为___7__(用数字作答)

11、若x∈(0, )则2tanx+tan( -x)的最小值为2 . w.w.w.k.s.5.u.c.o.m

12、已知以双曲线C的两个焦点及虚轴的两个端点为原点的四边形中,有一个内角为60 ,则双曲线C的离心率为

13、一个总体分为A,B两层,其个体数之比为4:1,用分层抽样方法从总体中抽取一个容量为10的样本,已知B层中甲、乙都被抽到的概率为 ,则总体中的个数数位 50 。

14、在半径为13的球面上有A , B, C 三点,AB=6,BC=8,CA=10,则w.w.w.k.s.5.u.c.o.m

(1)球心到平面ABC的距离为 12 ;

(2)过A,B两点的大圆面为平面ABC所成二面角为(锐角)的正切值为 3

15、将正⊿ABC分割成 ( ≥2,n∈N)个全等的小正三角形(图2,图3分别给出了n=2,3的情形),在每个三角形的顶点各放置一个数,使位于⊿ABC的三遍及平行于某边的任一直线上的数(当数的个数不少于3时)都分别一次成等差数列,若顶点A ,B ,C处的三个数互不相同且和为1,记所有顶点上的数之和为f(n),则有f(2)=2,f(3)= ,…,f(n)= (n+1)(n+2)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6.(本小题满分12分)

在 ,已知 ,求角A,B,C的大小。

解:设

由 得 ,所以

又 因此 w.w.w.k.s.5.u.c.o.m

由 得 ,于是

所以 , ,因此

,既

由A= 知 ,所以 , ,从而

或 ,既 或 故

或 。

17.(本小题满分12分)

为拉动经济增长,某市决定新建一批重点工程,分别为基础设施工程、民生工程和产业建设工程三类,这三类工程所含项目的个数分别占总数的. 、 、 ,现在3名工人独立地从中任选一个项目参与建设。w.w.w.k.s.5.u.c.o.m

(I)求他们选择的项目所属类别互不相同的概率;

(II)记 为3人中选择的项目属于基础设施工程、民生工程和产业建设工程的人数,求 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

解:记第1名工人选择的项目属于基础设施工程、民生工程和产业建设工程分别为事件 , , ,i=1,2,3.由题意知 相互独立, 相互独立, 相互独立, , , (i,j,k=1,2,3,且i,j,k互不相同)相互独立,且P( )=,P( )= ,P( )=

(1) 他们选择的项目所属类别互不相同的概率

P=3!P( )=6P( )P( )P( )=6 =

(2) 解法1 设3名工人中选择的项目属于民生工程的人数为 ,由己已知, -B(3, ),且 =3 。

所以P( =0)=P( =3)= = ,

P( =1)=P( =2)= = w.w.w.k.s.5.u.c.o.m

P( =2)=P( =1)= =

P( =3)=P( =0)= =

故 的分布是

0 1 2 3

P

的数学期望E =0 +1 +2 +3 =2

解法2 第i名工人选择的项目属于基础工程或产业工程分别为事件 ,

i=1,2,3 ,由此已知, ?D, 相互独立,且

P( )-( , )= P( )+P( )= + =

所以 -- ,既 , w.w.w.k.s.5.u.c.o.m

故 的分布列是

1 2 3

18.(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4,在正三棱柱 中,

D是 的中点,点E在 上,且 。

(I) 证明平面 平面

(II) 求直线 和平面 所成角的正弦值。w.w.w.k.s.5.u.c.o.m

解 (I) 如图所示,由正三棱柱 的性质知 平面

又DE 平面A B C ,所以DE AA .

而DE AE。AA AE=A 所以DE 平面AC C A ,又DE 平面ADE,故平面ADE 平面AC C A 。

(2)解法1 如图所示,设F使AB的中点,连接DF、DC、CF,由正三棱柱ABC- A B C 的性质及D是A B的中点知A B C D, A B DF w.w.w.k.s.5.u.c.o.m

又C D DF=D,所以A B 平面C DF,

而AB∥A B,所以

AB 平面C DF,又AB 平面ABC,故

平面AB C 平面C DF。

过点D做DH垂直C F于点H,则DH 平面AB C 。w.w.w.k.s.5.u.c.o.m

连接AH,则 HAD是AD和平面ABC 所成的角。

由已知AB= A A ,不妨设A A = ,则AB=2,DF= ,D C = ,

C F= ,AD= = ,DH= = — ,

所以 sin HAD= = 。

即直线AD和平面AB C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

解法2 如图所示,设O使AC的中点,以O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不妨设

A A = ,则AB=2,相关各点的坐标分别是

A(0,-1,0), B( ,0,0), C (0,1, ), D( ,- , )。

易知 =( ,1,0), =(0,2, ), =( ,- , )w.w.w.k.s.5.u.c.o.m

设平面ABC 的法向量为n=(x,y,z),则有

解得x=- y, z=- ,

故可取n=(1,- , )。

所以, (n? )= = = 。

由此即知,直线AD和平面AB C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

19.(本小题满分13分)

某地建一座桥,两端的桥墩已建好,这两墩相距 米,余下工程只需要建两端桥墩之间的桥面和桥墩,经预测,一个桥墩的工程费用为256万元,距离为 米的相邻两墩之间的桥面工程费用为 万元。假设桥墩等距离分布,所有桥墩都视为点,且不考虑其他因素,记余下工程的费用为 万元。

(Ⅰ)试写出 关于 的函数关系式;

(Ⅱ)当 =640米时,需新建多少个桥墩才能使 最小?

解 (Ⅰ)设需要新建 个桥墩,

所以

(Ⅱ) 由(Ⅰ)知,

令 ,得 ,所以 =64

当0< <64时 <0, 在区间(0,64)内为减函数;w.w.w.k.s.5.u.c.o.m

当 时, >0. 在区间(64,640)内为增函数,

所以 在 =64处取得最小值,此时,

故需新建9个桥墩才能使 最小。

20(本小题满分13分)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P到点F(3,0)的距离的4倍与它到直线x=2的距离的3倍之和记为d,当P点运动时,d恒等于点P的横坐标与18之和w.w.w.k.s.5.u.c.o.m

(Ⅰ)求点P的轨迹C;

(Ⅱ)设过点F的直线I与轨迹C相交于M,N两点,求线段MN长度的最大值。

解(Ⅰ)设点P的坐标为(x,y),则 3︳x-2︳

由题设

当x>2时,由①得

化简得

当 时 由①得

化简得

故点P的轨迹C是椭圆 在直线x=2的右侧部分与抛物线 在直线x=2的左侧部分(包括它与直线x=2的交点)所组成的曲线,参见图1

(Ⅱ)如图2所示,易知直线x=2与 , 的交点都是A(2, ),

B(2, ),直线AF,BF的斜率分别为 = , = .

当点P在 上时,由②知

. ④

当点P在 上时,由③知w.w.w.k.s.5.u.c.o.m

若直线l的斜率k存在,则直线l的方程为

(i)当k≤ ,或k≥ ,即k≤-2 时,直线I与轨迹C的两个交点M( , ),N( , )都在C 上,此时由④知

∣MF∣= 6 - ∣NF∣= 6 - w.w.w.k.s.5.u.c.o.m

从而∣MN∣= ∣MF∣+ ∣NF∣= (6 - )+ (6 - )=12 - ( + )

由 得 则 , 是这个方程的两根,所以 + = *∣MN∣=12 - ( + )=12 -

因为当

w.w.w.k.s.5.u.c.o.m

当且仅当 时,等号成立。

(2)当 时,直线L与轨迹C的两个交点 分别在 上,不妨设点 在 上,点 上,则④⑤知,

设直线AF与椭圆 的另一交点为E

所以 。而点A,E都在 上,且

有(1)知 w.w.w.k.s.5.u.c.o.m

若直线 的斜率不存在,则 = =3,此时

综上所述,线段MN长度的最大值为

21.(本小题满分13分)

对于数列 若存在常数M>0,对任意的 ,恒有

w.w.w.k.s.5.u.c.o.m

则称数列 为B-数列

(1) 首项为1,公比为 的等比数列是否为B-数列?请说明理由;

请以其中一组的一个论断条件,另一组中的一个论断为结论组成一个命题

判断所给命题的真假,并证明你的结论;

(2) 设 是数列 的前 项和,给出下列两组论断;

A组:①数列 是B-数列 ②数列 不是B-数列

B组:③数列 是B-数列 ④数列 不是B-数列

请以其中一组中的一个论断为条件,另一组中的一个论断为结论组成一个命题。

判断所给命题的真假,并证明你的结论;

(3) 若数列 都是 数列,证明:数列 也是 数列。

解(1)设满足题设的等比数列为 ,则 ,于是

因此| - |+| - |+…+| - |=

因为 所以 即w.w.w.k.s.5.u.c.o.m

故首项为1,公比为 的等比数列是B-数列。

(2)命题1:若数列 是B-数列,则数列 是B-数列

次命题为假命题。

事实上,设 ,易知数列 是B-数列,但

由 的任意性知,数列 是B-数列此命题为。

命题2:若数列 是B-数列,则数列 是B-数列

此命题为真命题

事实上,因为数列 是B-数列,所以存在正数M,对任意的 有

w.w.w.k.s.5.u.c.o.m

即 。于是

所以数列 是B-数列。

(III)若数列 { }是 数列,则存在正数 ,对任意的 有

注意到

同理: w.w.w.k.s.5.u.c.o.m

记 ,则有

因此

+

故数列 是 数列w.w.w.k.s.5.u.c.o.m

文章标签: # 直线 # 数列 # 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