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高考调剂 高考调剂
2013北京高考化学试题_2013年北京中考化学
tamoadmin 2024-07-05 人已围观
简介1.老师,能给我一份化学与技术的试题或高考考察的内容吗?我现在高三,对有机化学不太懂!谢谢了2.化学高考题,急啊!!!!3.求2013年高考新课标考试大纲4.高考念理科的要考什么,分数是怎样的。例如物理总分多少分,化学,还有其他的2023年北京高考化学难度不算大。2023年北京高考化学试题依旧是自命题北京卷,北京高考化学真题试卷难度不算大。北京高考化学试卷在整体难度、任务情境、设问方式等方面精细设
1.老师,能给我一份化学与技术的试题或高考考察的内容吗?我现在高三,对有机化学不太懂!谢谢了
2.化学高考题,急啊!!!!
3.求2013年高考新课标考试大纲
4.高考念理科的要考什么,分数是怎样的。例如物理总分多少分,化学,还有其他的
2023年北京高考化学难度不算大。
2023年北京高考化学试题依旧是自命题北京卷,北京高考化学真题试卷难度不算大。北京高考化学试卷在整体难度、任务情境、设问方式等方面精细设计,兼顾科学性、合理性与适宜性。从整体上看,北京高考化学试卷立意高远、宽广融通,是一份富有时代特色、具有北京风格的试卷。
化学试题主要注重北京市高中化学教学实际,着重考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关键能力和思维品质,注重对化学研究方法、研究过程、基本观念的理解和迁移应用,多角度、多层次、整体性认识,着重考查学生在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中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和灵活运用,着力激发学生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
化学的基本特点:
化学是重要的基础科学之一,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与物理学、生物学、地理学、天文学等学科的相互渗透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也推动了其他学科和技术的发展。例如,核酸化学的研究成果使今天的生物学从细胞水平提高到分子水平,建立了分子生物学。
研究对象:化学对我们认识和利用物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化学则是人类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它是一门历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的学科,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它的成就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从开始用火的原始社会,到使用各种人造物质的现代社会,人类都在享用化学成果。人类的生活能够不断提高和改善,化学的贡献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研究方法:对各种星体的化学成分的分析,得出了元素分布的规律,发现了星际空间有简单化合物的存在,为天体演化和现代宇宙学提供了实验数据,还丰富了自然辩证法的内容。
老师,能给我一份化学与技术的试题或高考考察的内容吗?我现在高三,对有机化学不太懂!谢谢了
A 物理
分析一:2010年高考理科综合(北京卷物理部分)试题分析
2010年是北京新课标高考的第一年,在考前的备考阶段,很多学校和教育机构的教研部门都很认真地研究今年高考的方向,笔者对此也非常关注。今天,备受瞩目的2010年北京高考试题终于露出其庐山真面目了,笔者迫不及待的做了一遍,一颗悬着的心也算落地了。
曾在高考前的教研中本着新课标培养物理思想方法能力的原则,指出了图像法解决物理问题中需要注意横纵坐标等等知识点的重要性.因为这些内容最容易体现物理的基本思想方法:对实验的科学设计和对物理问题的科学分析.这些内容在今年的高考中的第14题、15题、16题、18题以及实验题有了和学而思点睛班讲义以及春季班教学过程中几乎相同的内容的体现.
整体感觉今年的物理高考题无论从试题的难度,还是知识点的分布都比较合理,与我们之前教研和复习的方向都比较吻合,下面结合2010年的考试说明与2009年的高考物理试题对今年的高考题简单分析如下:
在北京2010年高考考试说明中对物理学科的考试叙述如下:物理学科中的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近代物理五个知识板块变为力学、电磁学、光学、近代物理等四个板块,缩小了知识面,但力、电作为主干知识没有变化。我对比了09和10的试卷,以及分析了10年北京一模、二模的试卷,在2010年的试卷中主要体现出以下特点:
一、选择题
今年在选择题8道题的选择上在非重点章节的重点内容中考查了4道题目,一道狭义相对论的基本理论(第13题)此题可以认为是取代热学和气体内容的,还有三道是比较常规的,基本上位置都没有太大变化的光学(第14题)、原子物理(第15题)、天体运动(第16题),这四道题难度比较小,但是基本体现了今年考试说明中的思想,比如15题属于估算问题,16题考查的是自转不解体问题,这两类问题属于重点新题型,考查比较基础。17至19题基本考查重点章节的重点内容,20题用一个比较巧妙的方法考查了基本公式,总之在选择题目上基本体现了考试说明中的对能力的考查,总体的感觉是学生需要有扎实的基本知识,和灵活的应用能力。学生没有必要去抓偏、难、怪的知识,要以基础为主。
二、实验题
今年实验题的考查,与09年略有不同,今年实验题就一道大题18分,分两部分,但是两部分都考查的是电学,主要包括半偏法的考察、实验仪器的选择、电流表的改装,供电电路的选择等知识,可以说实验将是今年高考物理拉分的一道题,因为尽管复习的时候当做重点来做的,但是遇到问题的时候还会出现细节丢分的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在复习的时候一定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加强审题、阅读能力的训练,正确理解题设情景,提取信息,分析处理实际问题等。
(二)细节决定成败,在这部分知识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细节。
三、计算题
22题16分,主要考查平抛运动和机械能守恒的只是,属于常规的送分题目,学生答题的时候注意答题的规范性
23题是体现了新课标的考查思想,主要知识点还是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受力情况以及电磁场的一些基础知识,跟09年的电磁流量计一样主要考察学生对信息的提取以及应用已经有的知识去处理新的信息,这就是探究能力的体现,要求学生加强审题、阅读能力的训练,正确理解题设情景,提取信息,分析处理实际问题等。
24题与09年的24题基本考查思想一样,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也是动量中的完全非弹性碰撞问题,难点主要在于归纳法手段的应用,最后得出一个归纳的结论,这其实是对北京中学生探究能力的一种考查,其实就学生的能力来说解决这类题是没有问题的,关键是学生在心里就认为这是个难题,另外就是要给这道题一个足够的时间去解决。
总之,2010年的物理高考题应该是北京理科考生考生今年夏天的一道清凉的空气,试题的似曾相识还有高起点低落点,都会让他们的高考成绩锦上添花的
分析二:
B 化学
分析一:2010年北京高考理综试题分析之化学部分
2010年的高考已经落下帷幕,这第一份北京实行新课改后的化学试题,基本圆满的完成向新课改的过渡。总分值由108分减为100分,实际题目的思维容量和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比起09年也降低了不少。从学生反馈的情况来看,今年化学题目整体的难度“简单的让人觉得诡异”。有机化学中稍微有些难度的酚醛树脂的考点,和二卷中甲醇与硝酸的反应也都被我们成功押中。但我们分析认为,由于是新课改后的第一份试卷,今年化学题目简单很可能是一个平稳过渡与缓冲。也就是说,今后几年里,题目的难度很可能会有明显的提高。这样的形势对我们2011年参加高考的考生来讲,其实是比较严峻的。好了,套话就此为止。下面就具体例题加以分析,希望能够对2011年参加高考的同学们有所帮助。
我们先来看一卷:
今年理综化学一卷的选择题难度不是很大,正确与错误的选项都比较明显,所涉及的考点及题型都没有偏、难、怪的题目出现,分别有金属腐蚀,原理配方程的正误判断,SO2的性质,电离水解的拼盘题目,化学平衡等,稍有有点新的题目可能就要属危险品类型的判断这道题目了,当然难度也不是很大。可能是由于换了一位老师命题,题目难度较09年相比有了十分明显的下降,且没有出现像09年选择题第10、12题那样的“杯具”。
下面我们看二卷:
根据学生的反映,今年的二卷题目难度也不是很大。
有一道题是抗酸药物单一成分元素的判断,结合了沉淀pH的信息点,旨在考查铝元素的性质。比起以往如08年北京卷的混合物可能组成判断,又简单了不少一道以工业生产为背景的题目这种题目一向是高起点,低落点,像西城一模中碳酸锂那个题目就是这样的。这道题目主要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根据能量图吸放热的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等基本原理的内容。我们点题班甚至讲过甲醇和硝酸反应的原题!相信不会难倒我们的学员。值得注意的是,这道题目中出现了针对原理的设问,要求学生真正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一道探究性试验的题目,与之前大家一模二模中见过的各种复杂的探究性实验不同的是,这道题目选择了一个很简单的原理:探究卤素的氧化性规律。题目设问依然针对原理,缺少的步骤,要求学生对整个实验的原理,步骤,结论,甚至对照实验的设计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以上这两道题目很好的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
再有一道题,有机推断:由苯甲醛引发的合成题目,中规中矩的考查了酯的合成,酯的碱性水解,这些点在我们的课上都有很详尽的讲解,相信新东方的学员们对“查氧补水”这个小技巧都不会陌生。信息方程式涉及到了酚醛树脂的考点,考完试就有学生激动的打电话给我说,这6分被秒杀了。的确,最后的押题,我们详细的讲解了酚醛树脂合成的原理和推广。广大学员应该可以秒掉这可能最有区分度的一问了。
好了,2010年的题目说完了,2011年参加高考的同学们,大家需要注意些什么呢?我先说上两点吧,希望大家认真看一看,相信会对你有帮助。
先说“有机”吧:今年北京各区的一模二模结束后,学生开始普遍反映有机推断大题有些力不从心,压力来自三方面:
1、有机化学的知识体系不完善。我们很多同学基本知识点都会,基本方程式都会书写。但还是做不出来题目,拿不到分数。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其实很简单,同学复习有机除了复习基本知识点之外,就剩下做题了。然后就题论题,总结下来的唯一的技巧就是有时根本没用的“倒推法”。再放弃个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好不容易会写的方程式再给忘了写反应条件,就基本拿不到什么分数了。
2、理综中来自物理和生物的压力很大,化学经常最后写又写不完,草草填几个空了事。但有机除了官能团名称,反应类型的空想随便写又写不出来……
3、该题目分值增加至20分左右。其中还有陌生反应原理的现学现用,原理都看不懂,用就更不用说了。
虽然2010年的“有机”并不难,但我们应该未雨绸缪一下,大家有理由相信这样一个趋势:今后几年有机化学的难度很可能呈现波动上升!想要啃下这一大版块,单纯的死记硬背知识点已经不顶用了,我们应该加强的是推断技巧的训练并建立对陌生原理作出快速反应的能力。希望今年我的学生们,能够把自己的经验给学弟学妹们分享一下,让更多的考生搞定有机化学。
探究性实验
近年来,全国各地的考题中涌现出许多探究性实验的题目。题目变化繁多,很多同学在复习的时候觉得无从下手。其实不然,仔细分析这些所谓的“探究性”题目,我们会发现这类题目经常由两部分组成:
1、进行过“包装”的大纲内考点,也就是所谓的“高起点,低落点”。
2、“动态变化”,“反常变化”,“未知结果”等创新考点。
了解了对方的出题习惯,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准备了。比较遗憾的是,今年的高考中没有体现出探究性实验较难的地方。但希望新高三的学生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我们会在考前对学员进行特训,内容就是从两方面入手:
1、熟悉考点包装的一些基本套路。
2、主动迎击,训练多维的全面的思考问题的能力。
由于篇幅所限,我就不再展开来谈了。其实化学想拿高分并不难,高一高二的基础不好也没有关系。只要你肯努力,一切都还来的及。
C 生物
分析一:2010年北京高考理综试卷生物部分点评
2010年北京市高考理综生物部分的试题整体难度较往年略有下降,选择部分考查基础知识,大部分的学生在5分钟之内全部做完,正答率较高。非选部分考查对知识的理解以及科学史的相关内容,阅读分析量较大,学生在考场上时间分配还是不够合理,很多学生只给生物非选题15分钟左右的时间,是不足以完成阅读和思考的。
新课改后的高考将生物学科的分值由原来的72分提高到了80分,选择题多了一道题(6分),简答题多了一个空(2分),考试范围涵盖了必修一、二、三和选修一、三共五册书的内容。其中选修一考纲只要求考查微生物部分的内容,其它专题在这次考试中未做要求,但并不代表以后不做要求,所以建议学生对于选修教材要予以重视,如:今年选择第一题就考查了果酒制作过程中的操作,只要学生曾经做过,就很容易做答。
今年的高考试题,将考纲中新增内容都做了呈现。如:演替部分与稳态结合,考了几个基础知识(选择第5题);生物科学史(非选30题),利用科学家对DNA复制方式的研究为题干,考了实验分析及发现史中的重大成果,题目阅读分析量很大,但事实上没有脱离课本,教材中DNA复制方式的研究为选学内容,所以在复习中,认真看过书的同学就会觉的很容易。
总体感觉今年的生物题目比以往简单,尤其是选择题,非选题只要基础知识和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清楚,留出一定的时间思考,还是很容易的。充分体现了生物科学素养的考查,光靠死记硬背的同学今年会很吃亏。而且对于教材所给实例的把握也很重要,希望新高三的同学们能够及早回归课本,分析教材中所举实例,建立生物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死记硬背的只是名词,而不是知识本身。
对于即将在2011年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今年的理综生物试题是一个复习备考的很好的指导。
首先,在高三最初的复习过程当中,一定要把基础打牢,梳理知识的同时沿着科学家的发现过程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明白为什么孟德尔的遗传规律人们奉为经典?为什么一个DNA的复制,要考来考去?明白这些经典之所以经典的原因,这样在考试的时候才能灵活的应用。
其次,教辅材料决不能取代课本,关注教材中的所有内容,包括练习和旁栏。不要陷入题海中不能自拔,题目毕竟只是为了考查某些内容而出的,以往更多是为了考而出的题,新课标下,更多是如何应用知识去分析问题。
最后,要不断的练习知识迁移能力,在生活中看到一些问题要尝试用自己学过的内容去解释。这样才能适应各式各样的题干材料。
分析二:解析2010年北京高考生物试卷
变化最大的学科
2010年高考是北京新课改的第一年高考,在新课改中变化最大的是生物学科,在此试卷中充分表现出来,生物是试卷中变化最大的部分。试卷体现了新课程当中对学生四种能力,即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实验探究的能力以及综合能力方面的考察,其中对获取信息能力,实验探究的能力考察力度比较大。试题沿用了稳中求变的思想,但不可否认的是变化的步伐稍微大了点。
为什么说步伐稍微大了点呢?以往高考考察重点的知识今年高考都没有或者考察很少,如必修1中的主干知识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部分;必修2中的重头戏遗传部分;必修3中生态系统部分,这是以往基本每次都会考察的知识,并且都占有较大部分的分值。可是在今年高考中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整张试卷基本没有考察,而遗传部分与生态部分也仅分别考察了一道难度很低的选择题。
稳步改变
不过试卷中考察的也的确是高考说明当中所列出来处于二级要求的知识点偏多,所以以往单纯的重点突击,已不能获得使你满意的成绩。题型正由知识点集中、死背课本、题深难度向知识点的分散、信息的扩大、考察的灵活方面改变。
新课改在悄悄的倾向能力的考察,对于明年参加高考的学生,首先要把基础知识打扎实,你的能力才有可能提高,不要只是去背背,做大量的题,而应该在对基础知识的应用、生活实际的联系等方面加强,今年试卷使我们逐渐改变对生物认识,使生物逐渐进入到理科中,但不是靠计算,而是靠推理,生物是越来越在重视逻辑思维等一些能力的查考。
试卷具体分析:
第1道题:考察的是选修1中的实验,但这道题也是选修1与必修1中呼吸部分相结合的一道题目,隐藏考察了酵母菌无氧呼吸会产生CO2气体这块知识。
第2道题:主要考察了细胞类型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四个选项用了四种生物把出题者的考察思路表现出来,考察了学生基础知识的扎实度。但是题点还是很明确的。
第3道题:考察了神经调节与细胞结构的联系,AB两个选项可能会把一些同学弄迷糊,但与第2道题相似,题点很明确,这与09年高考很接近。
第4道题:考察了比较基础的基因自由组合定律,题比较简单,但是由于该题处于的位置,对学生的自信心有一定考察。
第5道题:考察了必修3生态中的部分知识,学生选对需要一定的耐心。
总体说选择题难度不大,与以往高考有了明显区别。
三道非选择题,都可以看做是实验题。29题有点类似探究实验,30题为验证实验,31题是对实验结果和现象的分析。难度比以往高考增加不少。改变也比较大,以前学生都不看题干都能答出80%的空,今年只能在32空中答出8个空。
第29题:乙生长素类似物为主题,学生相对熟悉一点,但是整道题对于学生还是较陌生的。10个空中只有7个空是完全按照题干中图文分析而来。
第30题:考察的是必修2中遗传物质探究过程的典型实验,去验证另外一个现象,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不能死背课本。12个空必修全部按照题干中图文分析得出。
第31题:考察了热门话题环保与生物产卵量的相关联系,该题10空中有5个空可以直接答出,但是学生对这道题中有很些空还是很陌生的,第4小题更是基本没有涉及过。
化学高考题,急啊!!!!
化学与技术
O1 化学与工农业生产
31.O1[2011?山东卷]化学-化学与技术
水处理技术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含有较多________离子的水称为硬水。硬水加热后产生碳酸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2)将RH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和ROH型阴离子交换树脂串接来软化天然硬水,应先使硬水通过________(填“RH”或“ROH”)型离子交换树脂,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施加一定压力使水分子通过半透膜而将大分子或离子截留,从而获得纯净水的方法称为________。电渗析法净化水时,使离子通过半透膜的推动力是________。
(4)检验蒸馏水的纯度时,最简单易行的方法是测定水的________。
31.O1[2011?山东卷]化学-化学与技术
(1)Ca2+、Mg2+ Ca2++2HCO-3=====△CaCO3↓+CO2↑+H2O(或Mg2++2HCO-3=====△MgCO3↓+CO2↑+H2O)
(2)RH 先通过阴离子交换树脂可能产生Mg(OH)2等沉淀而影响树脂交换效果
(3)反渗透法 电势差(或电场力)
(4)电导率(或电阻率)
解析(1)硬水加热时可溶性的Ca(HCO3)2或Mg(HCO3)2受热分解成难溶性CaCO3或MgCO3、CO2和水。
(2)若硬水先通过ROH,可产生Mg(OH)2沉淀,从而影响树脂的交换效果。
(4)蒸馏水几乎不导电,因此,可采用测电导率的方法检验蒸馏水的纯度。
6.O1[2011?四川卷]下列“化学与生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硫酸钡可用于钡餐透视
B.盐卤可用于制豆腐
C.明矾可用于水的消毒、杀菌
D.醋可用于除去暖水瓶中的水垢
6.O1 解析C 钡的原子序数高,不易被X线穿透,在胃肠道内与周围器官能形成明显对比,所以含钡的物质可以用于钡餐透视,而钡离子有毒,所以能用于钡餐的含钡物质必须不能溶于酸(胃液显酸性),所以硫酸钡是最佳选择,A对;盐卤中含有的轻金属盐可以使蛋白质从溶液中凝聚出来(盐析),从而制得豆腐,B对;明矾溶于水电离出的铝离子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铝胶粒表面积大,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物使之沉淀下来,达到净水的作用,但是其不具有杀菌和消毒的功能,C错;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醋酸显酸性且酸性强于碳酸,所以能溶解水垢,D对。
29.F5、G2、O1[2011?四川卷]
开发氢能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硫铁矿(FeS2)燃烧产生的SO2通过下列碘循环工艺过程既能制H2SO4,又能制H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1gFeS2完全燃烧放出7.1kJ热量,FeS2燃烧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循环工艺过程的总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化学平衡移动的原理分析,在HI分解反应中使用膜反应器分离出H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吸收H2后的稀土储氢合金作为电池负极材料(用MH表示),NiO(OH)作为电池正极材料,KOH溶液作为电解质溶液,可制得高容量,长寿命的镍氢电池。电池充放电时的总反应为:
NiO(OH)+MH放电充电Ni(OH)2+M
①电池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充电完成时,Ni(OH)2全部转化为NiO(OH)。若继续充电将在一个电极产生O2,O2扩散到另一个电极发生电极反应被消耗,从而避免产生的气体引起电池爆炸,此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F5、G2、O1 答案(1)4FeS2(s)+11O2(g)=====高温2Fe2O3(s)+8SO2(g);ΔH=-3408kJ/mol
(2)2H2O+SO2===H2SO4+H2
(3)减小H2浓度,使HI分解平衡正向移动,提高HI的分解率
(4)①MH+OH--e-===M+H2O
②2H2O+O2+4e-===4OH-
解析该工艺过程的原理是:①SO2+I2+2H2O===H2SO4+2HI,②2HI?H2+I2。则总反应式为①+②,即2H2O+SO2===H2SO4+H2。(4)①蓄电池放电时是原电池、充电时是电解池。只要记清原电池中“负氧化、正还原”,电解池中“阳氧化、阴还原”的规律,在写电极反应式时先弄清楚是原电池还是电解池,然后将给出的总反应拆成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两个半反应按需选取即可。②中阴极的电极反应有两个,第一阶段是充电时的反应式,由①中的方法不难确定为M+H2O+e-===MH+OH-,第二阶段为吸收氧气的电解反应式,由题意氧气在阴极被还原,结合该蓄电池中电解质溶液显碱性可知氧气被还原为OH-,所以其电极方程式为:2H2O+O2+4e-===4OH-。
1.O1 [2011?天津卷]化学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以下应用正确的是( )
A.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土吸收水果释放的乙烯,可达到水果保鲜的目的
B.为改善食物的色、香、味并防止变质,可在其中加入大量食品添加剂
C.使用无磷洗衣粉,可彻底解决水体富营养化问题
D.天然药物无任何毒副作用,可长期服用
1.O1 解析A 某些食品添加剂(如防腐剂NaNO2)过量会对人体有害,B错;N、P、K是植物成长的必需元素,只解决磷元素,难以解决藻类的水体富营养化问题,C错;“是药三分毒”,某些天然药物过量也对人体有害,D错。
6.O1[2011?重庆卷]“化学,让生活更美好”,下列叙述不能直接体现这一主旨的是( )
A.风力发电,让能源更清洁
B.合成光纤,让通讯更快捷
C.合成药物,让人类更健康
D.环保涂料,让环境更宜居
6.O1[2011?重庆卷]解析A 风力发电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其他项均为有新物质生成的反应,属于化学变化。
O2 海水的综合利用
26.F4O2
[2011?北京卷]氯碱工业中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原理示意图如右图所示。
图0
(1)溶液A的溶质是__________;
(2)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电解时用盐酸控制阳极区溶液的pH在2~3。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盐酸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电解所用的盐水需精制,去除有影响的Ca2+、Mg2+,NH+4,SO2-4[c(SO2-4)>c(Ca2+)]。
精制流程如下(淡盐水和溶液A来自电解池):
图0
①盐泥a除泥沙外,还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
②过程Ⅰ中将NH+4转化为N2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BaSO4的溶解度比BaCO3的小。过程Ⅱ中除去的离子有__________。
④经过程Ⅲ处理,要求盐水c中剩余Na2SO3的含量小于5mg/L。若盐水b中NaClO的含量是7.45mg/L,则处理10m3盐水b,至多添加10%Na2SO3溶液__________kg(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26.F4O2
(1)NaOH
(2)2Cl-+2H2O=====通电H2↑+Cl2↑+2OH-
(3)Cl2与水反应:Cl2+H2O?HCl+HClO,增大HCl的浓度使平衡逆向移动,减少Cl2在水中的溶解,有利于Cl2的逸出
(4)①Mg(OH)2
②2NH+4+3Cl2+8OH-===N2↑+6Cl-+8H2O
③SO2-4、Ca2+
④1.76
解析(1)根据食盐水的组成,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化学方程式是2NaCl+2H2O=====通电2NaOH+H2↑+Cl2↑,故溶液A为NaOH溶液;(2)其中NaCl、NaOH为易溶于水的强电解质,写成离子形式,故离子方程式是2Cl-+2H2O=====通电H2↑+Cl2↑+2OH-;(3)阳极区生成Cl2,Cl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H2O?HClO+HCl,由于反应可逆,故增大产物HCl的浓度会使平衡逆向移动,降低Cl2在水中的溶解度而有利于Cl2逸出;(4)①将溶液A的pH调至11(碱性较强)时,Mg2+会以Mg(OH)2的形式沉淀下来,故盐泥a含有Mg(OH)2;②NH+4转化为N2的过程中N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故Cl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即Cl2转化为Cl-,根据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NH+4和Cl2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2和3,再根据原子守恒可得N2和Cl-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1和6,再根据电荷守恒可知等号左边添加OH-、等号右边添加H2O,最后结合原子守恒可知二者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8和8。③由于BaSO4的溶解度比BaCO3小,根据沉淀溶解平衡原理,可知向含有SO2-4的溶液中加入BaCO3后,会发生如下转化:SO2-4+BaCO3?CO2-3+BaSO4,生成的CO2-3会与溶液中的Ca2+生成CaCO3沉淀,故除去的离子有SO2-4、Ca2+;④向盐水b中加入Na2SO3是为了还原其中的NaClO,反应过程中Na2SO3被氧化为Na2SO4、NaClO被还原为NaCl,根据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可知反应掉的Na2SO3和NaCl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10m3盐水b中含NaClO的物质的量为7.45mg/L×10×103L×10-3g/mg÷74.5g/mol=1mol,故反应掉的Na2SO3的物质的量也为1mol;再根据已知条件可知剩余Na2SO3的物质的量最多为5mg/L×10×103L×10-3g/mg÷126g/mol≈0.4mol,故最多添加10%Na2SO3溶液的质量为126g/mol×(1mol+0.4mol)÷10%=1764g≈1.76kg。
O3 石油、煤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
1.O3[2011?江苏化学卷]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措施有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是①加快化石燃料的开采与使用;②研发易降解的生物农药;③应用高效洁净的能源转化技术;④田间焚烧秸秆;⑤推广使用节能环保材料。( )
A.①③⑤B.②③⑤
C.①②④D.②④⑤
1.O3 解析B 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加快开采不利于节能减排,①错;研发易降解的生物农药,会减少水污染和土壤污染,利于环境保护,②对;应用高效洁净的能源转化技术,可以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利于节能减排,③对;田间焚烧秸秆,会造成空气污染,不利于保护环境,④错;推广使用节能环保材料,能够节约能源,利于环境保护,⑤对。
9.M4、O3[2011?山东卷]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煤的干馏和石油的分馏均属化学变化
B.BaSO4在医学上用作钡餐,Ba2+对人体无毒
C.14C可用于文物的年代鉴定,14C与12C互为同素异形体
D.葡萄糖注射液不能产生丁达尔现象,不属于胶体
9.M4、O3解析D 煤的干馏属于化学变化,而石油的分馏属于物理变化,A项错误;Ba2+是重金属离子,有毒,而BaSO4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且不被X射线透过,故可用作医学上钡餐的内服药剂,B项错误;14C与12C互为同位素,C项错误;葡萄糖是小分子物质,其水溶液不属于胶体,不能产生丁达尔现象,D项正确。
O4 化学与材料、技术的发展发展
O5 化学与技术综合
20.O5 [2011?海南化学卷]选修2——化学与技术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接触法”制H2SO4时,催化氧化阶段的反应原理为2SO2(g)+O2(g)催化剂△2SO3(g) ΔH<0
B.海水提镁的主要步骤为
CaCO3(s) 盐酸
海水――→Mg(OH)2(s)――→MgCl2(aq)――→电解Mg(l)+Cl2(g)
C.普通水泥的主要成分是硅酸钙
D.黏土的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铝
20-Ⅱ 工业上可用食盐和石灰石为主要原料,经不同的方法生产纯碱。请回答下列问题:
(1)路布兰法是以食盐、石灰石、浓硫酸、焦炭为原料,在高温下进行煅烧、再浸取,结晶而制得纯碱。
①食盐和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硫酸钠和焦炭、石灰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产物之一为CaS);
(2)氨碱法的工艺如图所示,得到的碳酸氢钠经煅烧生成纯碱。
图0
①图中的中间产物C是________,D________。(写化学式);
②装置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合制碱法是对氨碱法的改进,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认为碳酸氢钾与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相似,故也可用氨碱法以氯化钾和石灰石等为原料制碳酸钾。请结合下图的溶解度(S)随温度变化曲线,分析说明是否可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0
20.O5 Ⅰ:A
Ⅱ:(1)①2NaCl+H2SO4(浓)=====高温Na2SO4+2HCl↑
②Na2SO4+4C+CaCO3=====高温Na2CO3+CaS+4CO↑
(2)①Ca(OH)2 NH3
②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3)原料利用率高
(4)不行,KHCO3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当以氯化钾和石灰石为原料时,反应产生的KHCO3溶解在水中过多,产率过低
解析 Ⅰ:由于镁具有较强的活泼性,在进行制备时需要电解熔融态MgCl2,故B项错误;普通水泥的主要成分为:硅酸三钙、硅酸二钙、铝酸三钙等,C项错误;黏土的主要成分为Al2O3?2SiO2?2H2O,D项错误。
Ⅱ:(1)①由第②问题干可知食盐和浓硫酸反应产物之一为硫酸钠,则该反应的方程式为:2NaCl+H2SO4(浓)=====高温Na2SO4+2HCl。
②题干提示产物之一为CaS,即Na2SO4中S的化合价由+6价被还原为-2价,则反应物中的焦炭应为还原剂,由于反应条件为高温且有焦炭参与反应,则氧化产物为CO,则反应方程式为:Na2SO4+4C+CaCO3=====高温Na2CO3+CaS+4CO↑。
(2)甲中石灰石煅烧后生成CaO进入丙装置与水反应得到产物C,即C为Ca(OH)2,D是Ca(OH)2与NH4Cl反应的产物,且进入戊装置反应,D应为NH3,则乙装置中的反应物为NaCl、NH3、CO2、H2O即反应方程式为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3)氨碱法原料利用率只有75%,且产生的CaCl2是粘稠物,数量大,难治理,而联合制碱法使各种原料得到了充分利用。
(4)由图中变化可知KHCO3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当以氯化钾和石灰石为原料时,反应产生的KHCO3溶解在水中过多,产率过低。
16.O5 [2011?江苏化学卷] 以硫铁矿(主要成分为FeS2)为原料制备氯化铁晶体(FeCl3?6H2O)的工艺流程如下:
图0
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一定条件下,SO2转化为SO3的反应为2SO2(g)+O2(g)?2SO3(g),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_;过量的S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酸溶及后续过程中均需保持盐酸过量,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氯气氧化时,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过程产生的尾气可用碱溶液吸收,尾气中污染空气的气体为________(写化学式)。
16.O5
(1)K=c2?SO3?c?O2?c2?SO2? SO2+NaOH===NaHSO3
(2)提高铁元素的浸出率 抑制Fe3+水解
(3)Cl2+2Fe2+===2Cl-+2Fe3+ Cl2、HCl
解析 (1)化学平衡常数为生成物的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的浓度幂之积,故该反应的K=c2?SO3?c2?SO2?c?O2?;过量二氧化硫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氢钠:NaOH+SO2===NaHSO3;(2)酸溶时保持盐酸过量是为了使铁的化合物充分溶解,转化为离子,后续过程保持酸过量是为了抑制Fe3+水解;(3)氯气氧化亚铁离子生成三价铁离子和氯离子;(4)尾气中含未反应的氯气和挥发出的酸性氯化氢气体。
36.O5[2011?课标全国卷] 普通纸张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在早期的纸张生产中,常采用纸张表面涂敷明矾的工艺,以填补其表面的微孔,防止墨迹扩散,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们发现纸张会发生酸性腐蚀而变脆、破损,严重威胁纸质文物的保存。经分析检验,发现酸性腐蚀主要与造纸中涂敷明矾的工艺有关,其中的化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防止纸张的酸性腐蚀,可在纸浆中加入碳酸钙等添加剂,该工艺原理的化学(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保护这些纸质文物,有人建议采取下列措施:
①喷洒碱性溶液,如稀氢氧化钠溶液或氨水等。这样操作产生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
②喷洒Zn(C2H5)2,Zn(C2H5)2可以与水反应生成氧化锌和乙烷。用化学(离子)方程式表示该方法生成氧化锌及防止酸性腐蚀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代造纸工艺常用钛白粉(TiO2) 替代明矾。钛白粉的一种工业制法是以钛铁矿(主要成分FeTiO3)为原料按下列过程进行的,请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① FeTiO3+ C+ Cl2=====900 ℃ TiCl4+ FeCl3+ CO
② TiCl4+ O2=====1000~1400 ℃ TiO2+ Cl2
36.O5 (1)明矾水解产生酸性环境,在酸性条件下纤维素水解,使高分子链断裂
CaCO3+2H+===Ca2++CO2↑+H2O
(2)①过量的碱同样可能会导致纤维素水解,造成书籍污损
②Zn(C2H5)2+H2O===ZnO+2C2H6↑
ZnO+2H+===Zn2++H2O
(3)①2 6 7 2 2 6 ②1 1 1 2
解析 (2)根据题意Zn(C2H5)2可以与水反应生成ZnO和乙烷,可写出其化学方程式,而生成的ZnO可以消耗H+从而防止酸性腐蚀。
(3)①FeTiO3中Ti为+4价,Fe为+2,可根据化学方程式特点采用定1法(即假设FeTiO3的计量数为1)结合电子守恒配平,最后消除化学计量数中的分数。
1.[2011?泉州一模] 在硫酸的工业制法中,下列生产操作与说明生产操作的原因二者都正确的是( )
A.硫铁矿燃烧前需将矿粒粉碎,这样易于向沸腾炉中投料
B.炉气进入接触室之前需要净化、干燥,因为炉气中的杂质易与SO2反应
C.SO2氧化为SO3时需使用催化剂,这样可提高SO2的转化率
D.接触室的反应温度控制在400~500 ℃,因为在这个温度范围内,反应速率和SO2的转化率都比较理想,且催化剂的活性也较高
1.D
2.[2011?太原一模] 若实行海水淡化供应饮用水,下列方法在原理上完全不可行的是( )
A.用明矾使海水中的盐分沉淀而淡化
B.利用太阳能使海水蒸馏而淡化
C.将海水缓慢凝固以获取淡化的饮用水
D.将海水通过离子交换树脂,以除去所含盐分的离子
2.A 解析 海水淡化的方法: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选项A,加明矾,明矾的主要成分是KAl(SO4)2?12H2O,不能使海水中的盐沉淀出来,所以不能使海水淡化。
3.[2011?福安月考] 目前下列工艺过程没有直接使用离子交换技术的是( )
A.硬水的软化 B.电解饱和食盐水制造NaOH
C.电渗析淡化海水 D.海水中提取金属Mg
3.D 解析 选项A,硬水软化常用离子交换树脂脱去其中的钙、镁离子;选项B,电解饱和食盐水常用离子交换膜来阻止气体分子或阴离子通过;选项C,电渗析法淡化海水也用阳离子交换膜和阴离子交换膜;选项D,不用离子交换膜,加入熟石灰后生成氢氧化镁沉淀过滤,然后再加入盐酸进行浓缩结晶,再在氯化氢的气氛中脱水,最后用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制备金属镁。
4.[2011?武威联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取之不尽的
B.煤是由无机物和有机物所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主要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
C.石油主要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同时还含有少量的硫、氧、氮等元素
D.煤和石油都是由古代植物遗体埋在地层下或在地壳中经过一系列非常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
4.C 解析 煤、石油、天然气三大矿物燃料在地球上的蕴藏量是有限的,不是取之不尽的,A错;煤主要含有碳元素,而不是碳和氢两种元素,B错;C正确;石油是由古代动植物遗体在地壳中经过非常复杂的变化形成的,D不确切。
5.[2011?揭阳统测] X是一种性能优异的高分子材料,其结构简式为?CHCNCHCNCH2CH?OCOCH3,已被广泛应用于声、热、光的传感等方面。它是由HC≡CH、(CN)2、CH3COOH三种单体通过适宜的反应形成的。由X的结构简式分析合成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类型有( )
①加成反应 ②取代反应 ③缩聚反应 ④加聚反应
⑤酯化反应
A.①④⑤ B.①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5.B 解析 由X的结构简式可判断出它是加聚反应的产物,两种单体分别为NCCH=CHCN和CH2=CHOCOCH3,很显然前者是HC≡CH和(CN)2的加成产物,后者是HC≡CH和CH3COOH的加成产物,因此选项B正确。
6.[2011?西城二模] 海水是一种丰富的资源,工业上从海水中可提取许多种物质,广泛应用于生活、生产、科技等方面。图K52-1是某工厂对海水资源进行综合利用的示意图。
图K52-1
回答下列问题:
(1)流程图中操作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
求2013年高考新课标考试大纲
2008北京 25(16分)菠萝酯是一种具有菠萝香气的食用香料,是化合物甲与苯氧乙酸发生化反应的产物。
(1)甲一定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8 g甲完全燃烧可产生0.3 mol CO2和0.3 mol H2O,甲蒸气对氢气的相对密度是29,甲分子中不含甲基,且为链状结构,其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苯氧乙酸有多种酯类的同分异构体,其中能与FeCl2溶液发生显色反应,且有2种一硝基取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是(写出任意2种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
菠萝酯的合成路线如下:
①试剂X不可选用的是(选填字母)____________。
a.CH3COONa溶液 b.NaOH溶液 c.NaHCO3溶液 d.Na
②丙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反应Ⅱ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
③反应Ⅳ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16分)
(1)羟基
(2)CH2=CH-CH2-OH
(3) (答对其中任意两个均给分)
(4)①a c
②ClCH2COOH取代反应
③
26.(3分)常状况下,X、Y和Z是三种气态单质。X的组成元素是第三周期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稀有气体元素除外);Y和Z均由元素R组成,反应Y+2I-+2H+ I2+Z+H2O常作为Y的临定反应。
(1)Y与Z的关系是(选填字母)_______。
a.同位素 b.同系物 c.同素异形体 d.同分异构体
(2)将Y和二氧化硫分别通入品红溶液,都能使品红褪色。简述用褪色的溶液区别二者的实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举出实例说明X的氧化性比硫单质的氧化性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气体(CN)2与X化学性质相似,也能与H2反应生成HCN(其水溶液是一种酸)。
①HCN分子中含有4个共价键,其结构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KCN溶液显碱性,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加热条件下,足量的Z与某金属M的盐MCR3(C为碳原素)完全反应生成CR2和MmRn(m、n均为正整数)。若CR2质量为 1g,MmRn质量为 2g,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则MmRn中m:n=_____________(用含 和a的代数式表示)。
26.(13分)
(1)c
(2)加热褪色后的溶液,若溶液恢复红色,则原通入气体为SO2;若溶液不变红,则原通入气体是O3
(3)2Fe+3Cl2 2FeCl3 Fe+S FeS(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
(4)①H-C=N
②CN-+H2O HCN+OH-
(5)16
2009年北京
25.(16分)
丙烯可用于合成是杀除根瘤线虫的农药(分子式为 )和应用广泛的DAP树脂;
已知脂与酯克发生如下酯交换反应:
(R,R’ R’’代表羟基)
(1)农药 分子中每个碳原子上均连有卤原子。
①A的结构简式是
A 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 ;
②由丙烯生成A的反应类型是
(2)A水解可得到D,该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C蒸汽密度是相同状态下甲烷密度的6.25倍,C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
碳60%,氢8%,氧32% ,C的结构简式是 。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选填序号字母)
a.能发生聚合反应,还原反应和氧化反应
b.C含有两个甲基的羧酸类同分异构体有4个
c D催化加氢的产物与B具有相同的相对分子质量
d E有芳香气味,易溶于乙醇
(5)E的水解产物经分离子最终的到甲醇和B,二者均可循环利用DAP树脂的制备。其中将甲醇与H分离的操作方法是
(6)F的分子式为 DAP单体为苯的二元取代物,且两个取代基部处于对位,
该单体苯环上的一溴取代物只有两种。D和F反应生成DAP单体的化学方程式
25.(16分)
(1)① CH2=CHCH2Cl 碳碳双键、氧原子
② 取代反应
(2)CH2=CHCH2Cl+H2O CH2=CHCH2OH+HCl
(3)CH3COOCH2CH=CH2
(4)a c d
(5)蒸馏
(6)2 CH2=CHCH2OH+
26.(15分)
以富含硫酸亚铁的工业废液为原料生产氧化铁的工艺如下(部分操作和条件略);
I 从废液中提纯并结晶处FeSO4?7H2O
II将 溶液与稍过量的 溶液混合,得到含 的浊液
IV 将浊液过滤,用90°C热水洗涤沉淀,干燥后得到 固体
V煅烧 ,得到 固体
已知: 在热水中分解
(1) I中,加足量的铁屑出除废液中的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 II中,需加一定量硫酸,运用化学平衡原理简述硫酸的作用
(3) III中,生成 的离子方程式是 。若 浊液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会有部分固体表面变为红褐色,该变化的化学方程式是 。
(4) IV中,通过检验 来判断沉淀是否洗涤干净。检验 操作是是 。
(5) 已知煅烧 的化学方程式是 ,现煅烧464.0kg的 ,得到316.8kg产品,若产品中杂质只有 ,则该产品中 的质量是 kg(摩尔质量26.(15分)
(1)Fe+2Fe3+=3Fe2+
(2)加入硫酸,H+浓度增大,使Fe2++2H2O Fe(OH)2+2H+的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从而抑制FeSO4的水解
(3)Fe2++2HCO3-=FeCO3↓+CO2↑+H2O
4 FeCO3+6H2O+O2=4Fe(OH)3↓+4CO2
(4)取少量洗涤后的滤液放入试管中,滴加酸化的BaCl2溶液,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沉淀洗涤干净
(5)288.0/g? ; )
2009年全国29.(15分)
现有A、B、C、D、E、F六种化合物,已知它们的阳离子有K+、Ag+、Ca2+、Ba2+、Fe2+、Al3+,阴离子有Cl-、OH-、CH3COO-、NO3-、SO32-、CO32-,现将它们分别配成0.1 mol?L-1的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① 测得溶液A、C、E呈碱性,且碱性为A>E>C;
② 向B溶液中滴加稀氨水,先出现沉淀,继续滴加氨水,沉淀消失;
③ 向D溶液中滴加Ba(NO3)2溶液,无明显现象;
④ 向F溶液中滴加氨水,生成白色絮状沉淀,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E溶液是 ,判断依据是 ;
(3)写出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化学式:A ,C 29.(15分)
(1)AgNO3+NH3?H2O=AgOH↓+NH4NO3
AgOH+2NH3?H2O=Ag(NH3)2OH+2H2O
(2)碳酸钾 由①中碱性强弱的顺序可知,E是碳酸盐。六种阳离子中可以与碳酸根形成可溶性盐的只有钾离子,所以E是碳酸钾
(3)Ba(OH)2 Ca(CH3COO)2 AlCl3 FeSO4
29、(15分)
已知周期表中,元素Q、R、W、Y与元素X相邻。Y的最高化合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回答下列问题:
(1)W与Q可以形成一种高温结构陶瓷材料。W的氯化物分子呈正四面体结构,W的氧化物的晶体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
(2)Q的具有相同化合价且可以相互转变的氧化物是_______________;
(3)R和Y形成的二价化合物中,R呈现最高化合价的化合物是化学式是___________;
(4)这5个元素的氢化物分子中,①立体结构类型相同的氢化物的沸点从高到低排列次序是(填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电子总数相同的氢化物的化学式和立体结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W和Q所形成的结构陶瓷材料的一种合成方法如下:W的氯化物与Q的氢化物加热反应,生成化合物W(QH2)4和HCl气体;W(QH2)4在高温下分解生成Q的氢化物和该陶瓷材料。上述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各物质用化学式表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原子晶体。(2)NO2和N2O4(3)SO3。(4)①NH3>PH3,H2O>H2S,因为前者中含有氢键。②NH3和H2O分别为三角锥和V形;SiH4、PH3和H2S结构分别为正四面体,三角锥和V形。(5)SiCl4 + 4NH3 = Si(NH2)4 + 4HCl,3Si(NH2)4 = 8NH3 + Si3N4
解析本题可结合问题作答。W的氯化物为正四体型,则应为SiCl4或CCl4,又W与Q形成高温陶瓷,故可推断W为Si。(1)SiO2为原子晶体。(2)高温陶瓷可联想到Si3N4,Q为N,则有NO2与N2O4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3)Y的最高价氧化的的水化物为强酸,且与Si、N等相邻,则只能是S。Y为O,所以R的最高价化合物应为SO3。(4)显然D为P元素。①氢化物沸点顺序为NH3>PH3,H2O>H2S,因为前者中含有氢键。②NH3和H2O的电子数均为10,结构分别为三角锥和V形,SiH4、PH3和H2S的电子数均为18。,结构分别为正四面体,三角锥和V形。(5)由题中所给出的含字母的化学式可以写出具体的物质,然后配平即可。
2009年上海 30.臭氧层是地球生命的保护神,臭氧比氧气具有更强的氧化性。实验室可将氧气通过高压放电管来制取臭氧:
(1)若在上述反应中有30%的氧气转化为臭氧,所得混合气的平均摩尔质量为______g/mol
(保留一位小数)。
(2)将8L氧气通过放电管后,恢复到原状况,得到气体6.5L,其中臭氧为_____________L。
(3)实验室将氧气和臭氧的混合气体0.896L(标准状况)通入盛有20.0g铜粉的反应器中,充分加热后,粉末的质量变为21.6g。则原混合气中臭氧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
31.烟气中 是NO和 的混合物(不含 )。
(1)根据废气排放标准, 烟气最高允许含400mg 。若 中NO质量分数为0.85,则 烟气中最高允许含NO__________L(标准状况,保留2位小数)。
(2)工业上通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0.150的 水溶液(密度1.16g/mL)作为 吸收剂,该碳酸钠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mol/L(保留2位小数)。
(3)已知: ①
②
含2000mg 的烟气用质量分数为0.150的碳酸钠溶液吸收。若吸收率为80%,吸收后的烟气_______排放标准(填“符合”或“不符合”),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
(4)加入硝酸可改变烟气中NO和NO2的比,反应为:
NO+2HNO3→3NO2+H2O
当烟气中 时,吸收率最高。
烟气含2000mg ,其中 。
计算:(i)为了达到最高吸收率, 烟气需用硝酸的物质的量(保留3位小数)。
(ii) 烟气达到最高吸收率90%时,吸收后生成NaNO2的质量(假设上述吸收反应中,反应①比反应②迅速。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30.(本题共5分)
(1)35.6
(2)3
(3)0.5
31.(本题共11分)
(1)0.25w.w.w.k.s.5.u.c.o.m
(2)1.64
(3)不符合 因吸收后烟气总体积减小, 含量仍超过
(4)(i)
(ii)
2010年全国 28.(15分)有A、B、C、D、E和F六瓶无色溶液,他们都是中学化学中常用的无机试剂。纯E为无色油状液体;B、C、D和F是盐溶液,且他们的阴离子均不同。现进行如下实验:
①A有刺激性气味,用沾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接近A时产生白色烟雾;
②将A分别加入其它五中溶液中,只有D、F中有沉淀产生;继续加入过量A时,D中沉淀无变化,F中沉淀完全溶解;
③将B分别加入C、D、E、F中,C、D、F中产生沉淀,E中有无色、无味气体逸出;
④将C分别加入D、E、F中,均有沉淀生成,再加入稀HNO3,沉淀均不溶。
根据上述实验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 能确定溶液是(写出溶液标号与相应溶质的化学式):
(2) 不能确定的溶液,写出其标号、溶质可能的化学式及进一步鉴别的方法:
解析(I)由题干表述可知A和E不是盐,又由纯E为无色油状液体,推知E为硫酸(③步操作进一步确定);(II)由题干和①步操作可知A为氨水; (III)再由②步操作可知F中阳离子为Ag+发生的反应为:Ag++NH3?H2O=AgOH↓+NH4+;AgOH+2NH3?H2O=[Ag(NH3)2]++OH-+2H2O;而常见的盐中只有AgNO3可溶于水,故F为AgNO3;(IV)由③步操作可知B中阴离子应为CO32-,由于此无色无味的气体只能是CO2, B、C、D中能生成沉淀说明不能是HCO3-,而阳离子可是常见的K+、Na+、NH4+等待定(V)同样由②步操作D中能与氨水生成沉淀的无色溶液中常见的为阳离子为Mg2+或Al3+,而阴离子需待下步反应再确定;(VI)由④步操作生成的沉淀为可能为AgCl、AgBr、AgI、BaSO4、H2SiO3(不合理)等,但限于题干所述中学常用试剂,则沉淀应为AgCl和BaSO4,才不溶于HNO3,一个是与AgNO3结合生成的沉淀,一个是与硫酸结合形成的沉淀,故C应该同时含有Ba2+和Cl-即,C为BaCl2,进而推出D中阴离子应该为SO42-,因为题干所述盐溶液中阴离子均不同,故D为Al2(SO4)3或MgSO4其他解析见答案
答案(1)A NH3?H2O或NH3 ;E H2SO?4 F AgNO3 C BaCl2
若C作为不能确定的溶液,进一步鉴别的方法合理,同样给分
(2)B Na2CO3或K2CO3 用洁净的铂丝蘸取少量B,在酒精灯火焰中灼烧,若焰色呈**则B为Na2CO3溶液;若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焰色呈紫色,则B为K2CO3溶液
D Al2(SO4)3或MgSO4 取少量D,向其中滴加NaOH溶液有沉淀生成,继续滴加过量的NaOH溶液,若沉淀溶解,则D为Al2(SO4)3溶液,若沉淀不溶解,则D为MgSO4溶液
命题意图考查学生的分析与综合能力,涉及到无机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离子反应,未知物的推断,物质的检验,常见物质量多与量少的反应不同,现象不同等,此题综合性强,难度大,区分度很好,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经典好题!
点评此题一改过去每年元素推断的通病,思维容量显著增大能力要求高,与2008年全国卷I理综28题有得一拼,比2009年的第29题出得高超一些,相比以前的无机推断显然有质的飞跃,看到命题人在进步!但是此题是不是一点瑕疵没有呢?x显然不是,例如本题条件很宽广,没太明显的限制条件,因而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这不会给阅卷者带来喜出望外,只会增加难度,不好统一评分标准,也就缺乏公平性!特别是B和C上就有争议,如B还可能是(NH4)2CO3,C还可能是BaBr2、BaI2等,当然限制一下沉淀颜色就排除了C的歧义!
2010年天津7.(14分)X、Y、Z、L、M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Z、L是组成蛋白质的基础元素,M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回答下列问题:
⑴ L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_ ;M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五种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⑵ Z、X两元素按原子数目比l∶3和2∶4构成分子A和B,A的电子式为___,B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
⑶ 硒(se)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与L同一主族,Se原子比L原子多两个电子层,则Se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化学式为_______。该族2 ~ 5周期元素单质分别与H2反应生成l mol气态氢化物的反应热如下,表示生成1 mol硒化氢反应热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来源:学科网]
a.+99.7 mol?L-1 b.+29.7 mol?L-1 c.-20.6 mol?L-1 d.-241.8 kJ?mol-1
⑷ 用M单质 作阳极,石墨作阴极,NaHC O3溶液作电解液进行电解,生成难溶物R,R受热分解生成化合物Q 。写出阳极生成R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由R生成Q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X、Y、Z、L是组成蛋白质的四种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故分别为:H、C、N、O元素;M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为Al,其在周期表的位置为第3周第ⅢA族;再根据五种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可知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l>C>N>O>H。
(2) N和H 1:3构成的分子为NH3,电子式为 ;2:4构成的分子为N2H4,其结构式为 。
(3)Se比O多两个电子层,共4个电子层,1→4电子层上的电子数分别为:2、8 、18、6,故其原子序数为34;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类似H2SO4,为H2SeO4。
非金属性越强,与氢气反应放出的热量越多,故2→5周期放出的热量依次是:d、c、b、a,则第四周期的Se对应的是b。
(4)Al作阳极失去电子生成Al3+,Al3++3HCO3-==Al(OH)3+3CO2,2Al(OH)3 Al2O3+3H2O。
答案:
(1)O 第三周第ⅢA族 Al>C>N>O>H
(2)
(3) 34 H2SeO4 b
(4) Al-3e- Al3+ Al3++3HCO3-==Al(OH)3+3CO2 2Al(OH)3 Al2O3+3H2O。
命题立意:本题以元素的推断为背景,综合考查了元素符号的书写、元素位置的判断和原子半径大小的比较;考查了电子式、结构式的书写,元素周期律,和电极反应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是典型的学科内综合试题。
有图的这里大不了,对不起
高考念理科的要考什么,分数是怎样的。例如物理总分多少分,化学,还有其他的
2013年高考新课标考试大纲已经出来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新课标版)新鲜出炉。《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主要依据,从试卷结构、考试内容及要求等方面,具体规范了高考试题的要求。
语文:写作要有独到见解
考纲变化
2013年全国新课标版高考《考试大纲》语文学科与2012年的大纲相比没有变化。这表明,今年的语文试卷结构和试题设置将会按照近三年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招生考试新课标卷的体式命制,今年的高考语文试题将继续保持平稳态势。
复习建议
2012年课标卷将论述类文本阅读由一直考查的社会科学类文章变为自然科学类文章,这提示考生今年要两者兼顾,复习时不可偏一。建议考生平时不仅要多阅读文学、历史、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文章,还要关注自然科技类文章。
从近几年高考诗歌阅读来看,情感考查是基础也是常态。从选择诗词的题材内容上看,以情景交融的写景抒怀、借事感怀类作品为多。题目类型和题量固定,两道题共11分。高考主要考查诗歌的语言、意象、意境、人物形象、主旨内容、思想感情、艺术手法等。建议考生要在平时练好“内外功”,多读诗歌鉴赏类文章,做一些典型的练习题。
阅读题仍将采用文学类文本阅读与实用类文本阅读选做的方式来考查。新课标卷文学类文本三年来一直是小说,实用类文本一直是人物传记。2010年的《杂交水稻之父》、2011年的《下笔不觉师造化》与2012年的《谢希德的诚与真》都是人物评传,题目都着重分析人物行为原因,评价人物品质价值,重在考查筛选信息并概括以及对文本相关内容做出探究的能力。但对散文、人物访谈、新闻报道等的复习不能舍弃。
纵观近年来的高考作文,大多数都关注人文素养,目的在于让学生养成优良的品德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所以考生在平时学习中除了积累必要的语文素材外,还要培养自己的人文精神,对事情要有独到新颖的见解。
数学
训练五大能力
培养两种意识
2013年全国新课标版高考《考试大纲》数学学科与2012年考试大纲相比,没有任何变化。今年数学高考试题的命制将按照“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的原则,将知识、能力和素质融为一体,全面检测考生的数学素养。在能力要求上,着重对考生的五种能力和两种意识进行考查。
五种能力
空间想象能力:立体几何中有关三视图的问题注重考查学生对空间形式的观察、分析、抽象的能力。从这几年高考试题来看,三视图问题几乎年年出现,并且难度上也有逐年递增的趋势。
抽象概括能力:抽象是要舍弃事物的非本质属性,揭示其本质属性;概括是把仅仅属于某一类对象的共同属性区分出来的思维过程。很多高考试题,特别是考生觉得比较困难的问题,往往是因为没有把题目中所给出的文字语言进行抽象概括转化为相应的数学问题,所以对考生的思维造成一定困难。
推理论证能力:对于圆锥曲线和导数的压轴大题、证明定点定值或者求取值范围的问题,如果能够提高推理和论证的能力,可能会猜出结果,从而为证明问题提供准确的方向。
运算求解能力:这里的运算能力不仅指根据公式法则进行正确运算,还要求考生掌握一定的运算技巧。例如,解析几何中如果能利用好韦达定理,强调整体运用的意识,往往能简化运算。在实际解决问题过程中如果遇到障碍应该学会及时调整。例如,在导数解答题中对代数式合理变型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数据处理能力:这种能力主要体现在统计案例中,近几年高考试题中对统计概率问题的考查比较注重联系实际,考生要学会收集、整理、分析数据,从中抽取对研究问题有用的信息。
两种意识
应用意识:考生应学会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通过解决数学问题来解决实际问题。
创新意识:从2012年高考数学试题来看,试题比较灵活,这种灵活,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创新,很多题目所考的知识点考生生都很清楚,可是形式上一旦新颖了,考生做题的难度就加大了。考生备考时面对一些新信息问题应好好研究。
另外,考生应仔细阅读考纲,明确哪些公式是需要记忆的,哪些是不要求记忆只要求应用的,例如球、棱柱、棱锥、台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就是需要了解的;对于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半角公式不要求记忆,但要求能够利用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进行推导;线性回归方程的系数公式只要求能根据给出的公式进行求解即可。另外,大纲明确提出要了解在圆锥中截取圆锥曲线的相关定理,考生应予以关注。
英语:深入了解西方文化
考纲变化
2013年全国新课标版《考试大纲》英语学科与2012年的《考试大纲》相比,在考试内容和要求、时间、分值、题型题量等方面都没有发生变化。词汇量要求仍为3500左右(各省、自治区或直辖市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在考试说明中对词汇量进行适当调整,但是不得低于2500个单词;同时,应该制定计划,在一定时间内分期、分批增加至3500个单词)。基于考生的实际情况,《考纲说明》将《考试大纲》附录词汇表单词量压缩到了3000个左右,作为高考命题的词汇范围,并为命题需要增加了个别带星号的、仅要求考生知道其意思的单词。
《考试大纲》中对考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听力,阅读理解,写作)考查标准无变化。试卷形式、结构以及参考试卷等均无变化,说明2013年全国课标版试卷的命制将在总体上和思路上与2012年高考试卷保持一致。2013年高考英语考试的题型仍包括听力、英语知识运用、阅读理解和写作四大类型,分别考查考生对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及英语听、读、写几方面的能力。
复习建议
从2012年高考试题来看,考生应对英美西方文化进行深入了解。建议考生多看原版英文报纸,认真总结近三年英语考试真题中涉及西方文化的内容。
物理
选择题答题难度降低
2013年全国新课标版高考《考试大纲》物理学科要求与2012年几乎相同,必考内容与选考内容中各部分知识的具体要求和掌握程度没有变化。
选择题标明单选多选
今年高考物理出题形式有一项重要变化,即在物理的选择题部分增设了“在指导语中明确给出单选和多选题的题号”的要求,这一要求的提出下调了物理选择题的答题难度,考生应有效利用注明选择题是单选题还是多选题这一信息,优化选择题解题策略。同时,这一变化也对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二轮备考复习增设了指导性意见,即选择题材料的提供要有针对性,以便利于考生形成优化的选择题解题策略。
夯实基础领会解题思路
针对物理高考大纲的变化,考生复习时应着眼于基础知识,把时间用在领会教材和习题中的基本解题思路上,做透基本物理模型、夯实物理基础。考生要特别重视对于良好解题习惯和解题规范的训练,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失分,提高得分率。
化学
重视变化的示例题型
2013年全国新课标版高考《考试大纲》化学学科考试目标要求与2012年完全一致,这也说明化学学科试题将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
关注考纲示例题型变化
几乎每年化学学科的示例题型都会将上一年度各地高考试题的优秀题型吸收进来,对示例题型进行调整,今年也不例外。与2012年相比,今年题型示例中的例7换成了2012年新课标试题的第27题,例8换成了2011年新课标试题的第26题,例11换成了2012年新课标试题的第28题,这三道题都是有关图表类的试题,都在考查考生“接收、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这也是新课标中所着力强调的,老师和考生要对这类试题给予充分的重视。
尽早选择选考模块
化学考题提供三个模块的试题供考生选择,从《试题分析》中可以看出不同模块的难度差异,从时间成本角度分析,选考模块的选择应在考试之前进行。
充分利用高考真题
考生应在研读历届考题的过程中发现命题人员的命题思路和考试重点;对以往高考试题的认真归纳整理,形成阶梯思路和模式,是冲刺阶段的重要任务。
生物
个别知识点有微调
2013年全国新课标版高考《考试大纲》生物学科与2012年相比,有个别知识点进行了微调。
更加突出胞吐作用
“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变为“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其中无论出入还是进入都包含了跨膜和非跨膜两大类,既然又变回“出入”,那么原来常考的考点以分泌蛋白为代表的胞吐作用依然是考试内容,甚至是更加突出胞吐作用。考生在复习的时候,对这方面的知识要更加注意,应及时做更多的拓展。
理解常识与理论的联系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变为“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其区别在于重点又放回到了原来的考查衰老特征、凋亡原因、凋亡与坏死的区别及衰老和凋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等方面。除了让考生关注健康、关爱自身以外,更要求考生理解这些生活常识与生物学理论知识的紧密联系。
“其他植物激素”要求提升
“其他植物激素”的考试要求从“”提升到“”。说明考生对这部分知识点的要求不可停留在知识表面上,要做更多的拓展,加深对各种植物激素的理解。
“生态环境”拓展为“环境”
“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变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其区别在于环境的范围要比生态环境更广,还包括城市、农村、工矿区等社会环境。更加强化了自然与社会的联系,要求考生学会用自然规律解释、解决一些社会环境问题,所以考生在复习的时候要重视这方面的训练。
政治: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纲变化
2013年全国新课标版《考试大纲》政治学科的“考核目标与要求”“考试范围”与2012年一致,从考纲中的试题结构、题型和分值看,近两年基本一致。这意味着2013年的政治高考题可能要延续2012年的试题模式和风格。
复习建议
近些年的高考命题,都是“题在书外,理在书中”。2012年政治学科高考题,以基础知识为载体,注重考查学生能力结构的合理性、全面性和层次性。2013年高中新课程高考命题素材的选取体现生活化和时代性,注重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意在培养考生辨识事物性质,探寻现象成因的能力,进而帮助其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考生应着重掌握主干知识,构建知识体系,多联系现实生活中一些如大学生就业问题、“房叔房姐”现象、航天、环保等热点问题来进行复习。
考生要把握好题目中设问信息涉及的行为主体、知识范围、具体问题等,根据设问中的这些指导语或限定词解答题目;材料信息的获取与解读要注意不同素材的呈现特点,如事例类材料、引言类材料、图示类材料等,其信息呈现方式不同,解读方式也就各不相同;选项信息解读要根据选项本身的正误、指向性、选项之间的关系来决定选项的取舍。
历史:抓好主干知识提高信息解读能力
考纲变化
2013年全国新课标版《考试大纲》历史学科与2012年的《考试大纲》相比变化不大,说明2013年我省高考历史学科命题将继续保持稳定。考试试卷结构及其突出主干知识的总体命题思路仍将保持不变;强化学生的史料研读能力和依据史料及所学知识重新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也将保持不变。
复习建议
考生下一阶段备考应该抓好基础和主干知识,熟读历史教材。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重视以下知识: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特点、雅典民主政治特点、英法美代议制民主制、近代西方文明对中国造成冲击等。必修二《经济成长历程》:古代经济结构特点、商品经济中的货币经济、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化及其对中国思想和政治近代化的影响、工业革命、近代经济政策变化、新中国经济建设。必修三《精神文明》中国传统主流思想演变中儒家思想、西方人文精神、中国思想近代化。考生应依据《考试大纲》规定的考试范围,采用编年史体例打通教材横向关节,重新整合教材,形成对同一历史阶段历史特征的明确认识。
近几年来黑龙江考卷历史试题材料题的阅读文字量越来越大,考生在复习过程中要通过强化训练提高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地理:将侧重考查各种“图能力”
考纲变化
2013年全国新课标版《考试大纲》地理学科与去年《考试大纲》相比略有变化:强调了“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在“考核目标与要求”中删掉了2012年的三个不同的水平层次;在“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他表达方式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后面增加了“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要点”;在“能够提出必要的论据来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中,删去了“能够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考试范围与要求”中删去了“第四部分即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义务教育的地理课程内容”并删掉了题型示例部分。
复习建议
考生复习时应避免过于重视考纲中考[微博]试范围与要求而忽视考纲中能力要求。此阶段考生应采取专题复习为主,加强对知识的重组、提炼、加工、升华,针对学习中的薄弱点、空白点、结合点、重难点做一些针对性训练。注重同类题型的归类、整理和延伸。要针对个人能力做有针对性的训练,题目不在多,重在典型性和针对性。
要认真熟读各类地图(坐标统计图、等值线图、示意图、景观图、区域图、政区图等),特别是教材中的地图,掌握读图方法和技巧,重视地图、图表、图文之间的有机联系和相互转化,训练从图中提取信息的能力,提高识图、填图、绘图、用图和析图的能力。
2011年北京市高考考试说明新课标版-化学卷
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考试形式
考试采用闭卷、笔答形式。
考试科目、时长和分值
考试科目 考试时长 考试满分值
语文 150分钟 150分
数学(文/理) 120分钟 150分
英语 120分钟 150分
理科综合 150分钟 300分
文科综合 150分钟 300分
理科综合
I.试卷结构
一、试卷结构和题型
试卷分为第I卷和第II卷。第I卷为选择题(单选),第II卷为非选择题,非选择题一般包括填空、实验、作图、计算、简答等题型。
试卷 题号 学科 分值
第I卷
选择题(单选)
120分 1—5 生物 30分
6—12 化学 42分
13—20 物理 48分
第II卷
非选择题
180分 21—24 物理 72分
25—28 化学 58分
29—31 生物 50分
二、分值比例
理科综合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三个科目。试卷满分300分,其中物理120分、化学100分、生物80分。
三、试题难度
试卷包括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以中等难度题为主。
四、组卷
试卷按题型、内容和难度进行排列,选择题在前,非选择题在后。同一题型中,同一学科的试题相对集中;同一学科中,不同试题尽量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
Ⅱ.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化学科考试,为了有利于选拔具有学习潜能和创新精神的考生,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在测试考生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
化学科命题注重测量自主学习的能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以促进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1.对化学思想方法的要求
化学思想方法是对化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它是反映化学学科规律和特点的哲学思想。
在中学阶段,化学思想方法渗透在化学知识的学习中。比如“物质变化是有条件的;物质结构决定物质性质;化学与社会和谐发展;分类与比较;假说、模型与实验;以及定性与定量、宏观和微观、量变与质变、一般与特殊、分与合等相结合”的哲学方法始终贯穿于中学化学知识建立和应用的过程中,因此对对化学思想方法的考查必须与化学知识的考查结合进行。
2.对化学学习能力的要求
(1)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
①能够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融会贯通,有正确复述、再现、辨认的能力。
②能够通过对实际事物、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的观察,以及对自然界、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有关的信息,并进行初步加工、吸收、有序存储的能力。
③能够从试题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地提取实质性内容,并经与已有知识块整合,重组为新知识块的能力。
(2)分析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
①能够将实际问题分解,通过运用相关的知识,采用分析和综合、比较和论证、归纳和演绎等方法,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
②能够将分析问题的过程和结论,用正确的化学术语及文字、模型、图形、图表等表达,并做出解释的能力。
(3)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
①了解并初步实践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②在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方法,初步了解化学变化规律,并对化学现象提出科学合理的解释。
二、考试范围和要求
参照《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北京卷)化学考试范围涵盖普通高中化学课程中的化学1、化学2、化学与生活、化学反应原理和有机化学基础5个课程模块的内容,以及《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有关内容。将上述内容按化学的学科体系和学科特点分为: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和化学实验基础五个部分。详细内容和要求列在“化学知识内容表”中。
为了便于考查,将高考化学命题对各部分知识内容要求的程度,由低到高分为了解、理解(掌握)、综合应用三个层次,在“化学知识内容表”中分别用罗马数字I、II、III标出,高层次的要求涵盖低层次的要求。I、II、III的含义分别为:
I—了解:对化学化学知识有初步认识,能够正确复述、再现、辨认或直接使用。
II—理解(掌握):领会所学化学知识的含义及其适用条件,能够正确判断、解释和说明有关化学现象和问题,即不仅能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
III—综合应用:在理解所学各部分化学知识的本质区别与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必要的分析、类推或计算,解释、论证一些具体化学问题。
化学知识内容表
一、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
考试内容 要求
1.化学科学特点
(1)在原子、分子水平上掌握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以及相互间的关系
(2)从宏观和微观角度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3)根据化学反应的的本质理解物质变化及其能量变化等基本原理和规律
(4)了解化学能识别、改变和制备物质
II
II
II
I
2.化学研究基本方法
(1)运用以实验和推理为基础的科学探究方法,获取事实和证据并解释相关化学问题
(2)能用定性和定量、分类与比较等方法研究化学问题
II
II
3.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和遵循“绿色化学”思想的重要性 I
二、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考试内容 要求
1.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1)识别分子、原子、离子(包括原子团)
(2)从组成上对物质进行分类,如: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等
(3)根据物质组成和性质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分类及其相互联系
I
II
II
2.化学用语及常用计量
(1)熟记元素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与符号、离子符号
(2)根据元素的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或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
(3)能用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等方法表示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4)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进行有关计算
(5)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6)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的含义,能根据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微粒数目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计算
(7)能用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表示物质的变化并进行相关计算
I
II
I
II
II
II
II
3.溶液和胶体
(1)了解溶液、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
(2)利用溶解度表或溶解度曲线,获取相关物质溶解性等信息
(3)理解溶液的组成并能用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进行相关计算
(4)了解溶液和胶体的区别
I
I
II
I
4.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1)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
(2)依据原子构成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的彼此关系和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4)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5)通过同一短周期或同一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6)通过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规律,理解元素的原子结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元素性质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7)通过离子键、共价键(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形成过程认识化学键
I
I
I
I
II
II
I
5.化学反应与能量
(1)根据化学反应的特点理解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
(2)在分析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基础上,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3)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研究物质的化学性质以及常见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的反应
(4)通过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能说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
(5)通过化学能与热能、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认识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及其重要应用
(6)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并根据盖斯定律进行有关计算
(7)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并正确书写电极反应和总反应方程式
(8)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在实际中的应用
(9)能解释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
(10)了解金属腐蚀的危害和金属的防护措施
II
II
II
I
I
II
II
I
II
I
6.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结合具体实例,理解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3)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和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
(4)理解化学平衡和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并进行简单计算
(5)结合具体实例,理解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6)认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7)通过催化剂实际应用的实例,了解催化剂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大作用
I
II
I
II
II
I
I
7.电解质溶液
(1)了解电解质的概念
(2)根据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与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的概念,并能正确书写电离方程式
(3)理解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4)了解水的电离及离子积常数
(5)认识溶液的酸碱性、溶液中c(H+)和c(OH-)、pH三者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6)了解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
(7)了解溶液pH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重要作用
(8)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掌握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和盐类水解的应用
(9)在理解离子反应本质的基础上,能从离子角度分析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
(8)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
I
II
II
I
I
I
I
II
II
I
8.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III
三、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考试内容 要求
1.常见金属元素
(1)能应用金属的活动顺序判断反应并解释相关现象
(2)根据研究物质的思路和方法,掌握常见金属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和应用
(3)通过生活中常见合金的组成及其重要应用,了解合金与金属在性能上的主要差异
II
II
I
2.常见非金属元素
(1)根据研究物质的思路和方法,掌握常见非金属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和应用
(2)了解常见非金属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3)了解水泥、玻璃和陶瓷的主要成分、生产原料及其用途
II
I
I
3.结合海水、金属矿物等自然资源综合利用的实例,了解运用物质性质和反应规律能实现物质间的转化 I
4.认识化学在环境监测与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I
5.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III
四、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
考试内容 要求
1.有机化合物的组成与结构
(1)掌握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
(2)知道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征,认识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及其普遍存在的本质原因
(3)根据官能团、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等概念,掌握有机物的组成和结构
(4)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并能根据有机化合物命名规则命名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5)知道有机化合物的某些物理性质与其结构的关系
(6)判断和正确书写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不包括手性异构体)
II
I
II
I
I
II
2.烃及其衍生物的性质与应用
(1)掌握烃(烷、烯、炔、芳香烃)及其衍生物(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2)从官能团的角度掌握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并能列举事实说明有机物分子中基团之间的相互影响
(3)根据加成反应、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特点,判断有机反应类型
(4)了解天然气、石油液化气和汽油的主要成分及其应用
(5)认识烃及其衍生物在有机合成和有机化工中的重要作用
II
II
II
I
I
3.糖类、油脂、氨基酸和蛋白质
(1)了解糖类、油脂、氨基酸和蛋白质的组成、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及其应用
(2)认识维生素、食品添加剂和药物对人体健康的作用
(3)认识化学科学在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I
I
I
4.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1)掌握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特点
(2)能依据合成高分子的组成和结构特点分析其链节和单体
(3)了解新型高分子材料的性能及其在高新技术领域中的应用
(4)认识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在发展经济、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贡献及其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
(5)了解“白色污染”的处理方法
II
II
I
I
I
5.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运用 III
五、化学实验基础
考试内容 要求
1.了解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I
2.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II
3.了解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和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处理方法 I
4.掌握配制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II
5.了解溶液pH的测定方法 I
6.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 II
7.综合运用各类物质的性质,进行常见物质(包括离子)的检验、分离和提纯 III
8.能根据实验要求,做到:
(1)设计、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
(2)采取适当的方法控制实验条件
(3)描述实验现象和收集有关数据
(4)分析现象和处理数据并得出合理结论
(5)识别或绘制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 III
9.以上各部分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 I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