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高考调剂 高考调剂
北京高考状元阎天_阎天高考成绩
tamoadmin 2024-06-28 人已围观
简介1.怎么学好文科啊?2.羊坊店第四小学怎么样高三复习锦囊妙计:突破不同的学习阵地 [作者:佚名 | 转贴自:南宁三中] 与高一、高二相比,高三的主要变化在于复习课占了相当的分量,自习课、练习、资料、自主支配的时间都增多了。而且,作为中学的最后阶段,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主动性也有了提高,但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北京市语文特级教师王德民认为,面对高三的希望和压力,学生必须处理好以下几种关
1.怎么学好文科啊?
2.羊坊店第四小学怎么样
高三复习锦囊妙计:突破不同的学习阵地
[作者:佚名 | 转贴自:南宁三中]
与高一、高二相比,高三的主要变化在于复习课占了相当的分量,自习课、练习、资料、自主支配的时间都增多了。而且,作为中学的最后阶段,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主动性也有了提高,但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北京市语文特级教师王德民认为,面对高三的希望和压力,学生必须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计划与目标的关系。高三首先需要制定一个整体的目标。而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制订一份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但计划订得不宜过高。课本与资料的关系。课本是高考命题的重要依据,因此必须扎扎实实地抓好课本,但学生也应该从高三开始就为自己配备一些资料提高推理和分析能力。外理好上课与练习的关系。学生要明确做练习是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而上课认真听老师讲题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新课与复习课的关系。在高三的上半学期,各学校的教学计划基本上是以授新课为主,学生不能忽视这一阶段所学的新课,要一边学习新课,一边查漏补缺,对原有的知识进行较系统的整理并使之条理化。
锦囊妙计
一贯领跑型:抢占复习中的制高点
开学前诊断领跑型的考生主要指那些所谓的尖子生,其奋斗目标直指北大、清华、复旦等名校。
这些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领悟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明显强于其他学生,且没有明显的偏科现象,成绩稳定。但是他们存在习惯于为自己定过高的目标、只顾自己复习不认真上复习课、不注重基础知识的记忆等问题。
锦囊一:学会术语
注重基础知识。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用各科的术语,条理清楚、逻辑严密地予以表达。近年高考主观题量增加,而且难题主要是以主观题为主,因此尖子生在组织答案时一定要简洁、明了、详略得当、关键词语突出。
锦囊二:敢于创新
作文一定要有创新,最好是内容的创新而不是形式的创新。从近几年的高考满分作文看,用三国、水浒等古代故事表现现在的事或道理,把作文写成寓言的形式,最容易得高分。数学在复习中要将思想、方法、知识、技巧融会贯通。而具有成型的数学思想是解答最后几道大题的关键。英语要泛听。可以选择英语故事、英语歌曲、英语新闻等作为听力材料,培养良好的听英语习惯。学会地道的英语表达,尖子生要通过背外国学生写的小作文、看英文**、积累英语成语和惯用法来提高英语的表达能力。
锦囊三:了解时事
文综对社会重、热点问题的关注需要日积月累,每天要坚持看《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节目和《时事》、《半月谈》等报刊,有必要的话要进行剪辑记录。在训练答题时,要注意灵活和创新,高考会对有创新内容的答案进行加分奖励。
锦囊四:动手设计
理综确立开放的系统观念,注意各知识点与其他学科知识的交叉。尖子生还要在实验中根据要求灵活运用已学过的自然科学理论、实验方法和仪器,要能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并处理相关的实验问题,并且通过分析和综合、比较和论证,选择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
后程发力型:巩固基础知识伺机发力
开学前诊断
后程发力型的考生主要指那些成绩处于中游水平的学生,其目标为冲击第一批本科院校。这些学生一般有自主学习的要求,学习比较踏实,成绩有很大的提高空间。但这类学生往往偏科现象比较严重,善于死记硬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不强,未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
锦囊一:修补“瘸腿”
注意“瘸腿”的科目。在高三一年的时间里,要抛开兴趣的因素,狠补薄弱的科目。中等生一般将“瘸腿”补好,成绩就会有较大提高。不要做繁、偏、难的题目。中等生要主动放弃掉那些难度系数在0.4以下的难题,要明确这些题不是为自己预备的。在四轮复习中,要增加第二轮方法复习的比重。
锦囊二:反复做题
语文要研究20套模拟试题和最近3年的高考阅读题,找到自己思考问题的优势和盲点。英语每天听两套听力题,要保证每天的阅读数量不少于5篇、速度要达到每分钟50个单词。数学不要一个劲地做题,把基础知识整理一遍,检查自己有没有漏洞。
锦囊三:关注热点
文综要以热带基,即以热点问题带动基础知识的掌握,自主安排热点的专题复习。热点问题的积累可以以教材和老师发的参考资料为主,但也要注意高三一年内国内外发生的大事件。文综在读图时要注意将不同内容的地图对照叠加起来阅读。
在读图过程中要注意历史、地理事物的联系,学会通过读图发现问题。
锦囊四:观察分析
理综要在做题中首先将实际问题或提设情景分解,找出答题的关键,有意识利用自己的知识,将它们分解、迁移、转换重组。在实验中要会控制和使用实验仪器,会观察、分析和解释实验中产生的现象、数据,并注重自主得出实验结论。
奋起直追型:牢固控制自己的得分点
开学前诊断
奋起直追型的考生主要指那些成绩较低的学生,这些学生一般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果这些学生能够跟着老师认真完成高三一年的复习计划,树立足够的信心,完全可以被专科学校录取,甚至可以冲击二本院校。
锦囊一:遵循规律
改变学习态度,经常问老师问题,改变老师对自己的一贯看法,增加老师对自己的关注度。紧盯自己在各种考试中的错题,练习时,一定要保证基础题全对。遵循记忆曲线,增加永久性记忆部分。每门课的复习时间不要太过零碎。每门课的复习时间应该控制在1.5到2小时,学习过程中要注意休息。根据老师安排的复习计划,要从自己学习的基础出发,安排预习。
锦囊二:找得分点
作文养成分段和写够字数的习惯,每天写一篇。数学要研究模拟题和高考题发现自己的得分点。英语做阅读时要训练自己通过认得的单词猜测文章所讲问题的能力,要把握文章的中心,一般情况下,文章的主题句在首句,结论在末段。作文,即使是些单个的单词,也要坚持不懈地练习。
锦囊三:死记基础
文综以高考考纲为准,对基础知识逐一过关,多种方式重复,达到“记死”的程度。以基带热,适当关注课本上的重点事实资料,学会用书本知识来解释社会现象。培养用图的习惯,特别是掌握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的使用方法。
锦囊四:理解原理
理综在实验时,要训练自己理解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及要求,了解器材、用具,掌握实验的方法步骤。
--------------------------------------------------------------------------------
高三理科复习四忌
●唐朝智(北京市物理特级教师)
一忌多而不精,顾此失彼。许多学生为了在高考中领先于其他人,总是绞尽脑汁想方设法要比别人学得多。这种想法是正确的,但是他们往往采用多做题的方法,花去比别人多得多的时间,却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二忌学而不思,囫囵吞枣。题目是知识的载体,有的学生做了很多题目,却仍然不能举一反三,甚至举三不能反一,其真正的原因是他们没有养成思考、总结的习惯。
三忌好高骛远,忽视双基。有些学生忽视基础知识的复习,只听到老师讲的是题目,常常认为此题以懂,不需要再听,而忽略了老师阐述“来自基础,回归基础”的道理的关键地方。
四忌敷衍了事,得过且过。有些学生面对大量的复习内容缺乏主动,只懂得被动应付,失去了复习的内在动力,没有了努力的方向,只是在漫无目的地复习。
高三文科复习四忌
●姚家祥(北京市语文特级教师)
一忌抛开考纲,盲目复习。高考各科都有《考试说明》,学生首先应该依据《考试说明》,明确高考的考查范围和重点内容,再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二忌急于求成,忽视小题。有些学生认为文科需要背诵的知识点太多,而在高考中基础知识题的分值不高,所以索性就放弃了。他们不知道解决好基础知识,正是提高文科成绩的关键所在。
三忌支离破碎,缺乏系统。有些学生认为与理科相比,文科知识缺乏系统性和逻辑性,可以随意捡章节进行复习。其实文科复习应兼顾知识、能力、方法三个层次。
四忌浮光掠影,只重皮毛。有些学生只重视知识的背诵,缺乏专题性反思,不知道自己的涨分点在哪里。
--------------------------------------------------------------------------------
高三复习首先要定位明确
●阎天(2003年高考北京文科考生、现北京大学学生)
大多数同学在高三开学时会遇到不知道自己将要面临什么样的困难和心态上的压力和浮躁两个问题。解决第一个问题的对策是要在高三开学时冷静分析自己的情况,给自己一个基本的定位,树立一个初步的目标。在开学第一阶段要紧跟老师,多和老师交流,不要落后,要勇于成为老师的“跟屁虫”,要让老师更加注意你。解决第二个问题的对策是要制订并严格执行生活作息和学习的计划,把大的问题分步骤完成以缓解压力;要始终提醒自己踏踏实实,把阶段目标定得具体一些,从最实在的小事情做起。
■名师献计
新教材注意新旧知识的融合
●齐智华(北京市数学特级教师)
2005年的高考数学科目,较之往年,实际增加了四部分内容,向量、概率统计、导数和简易逻辑,但是在大部分较好的学校里高一、高二就已经开始教授简易逻辑的内容,所以目前人们普遍关心的新教材变化主要集中于向量、概率统计和导数这三部分。新教材的变化也使原来高考数学的函数、不等式、数列、复数、解析几何、立体几何六块主干知识增加为九块主干知识。
难度将有所降低
从高考数学的总趋势看,2005年新高考与旧高考相比,难度必然会降低,对学生思维方法的要求提高,减轻学生在学习和复习中的负担,因此考生没必要为教材内容的增减而过于担心,只要跟随老师认真听课、复习,新内容不会对学生成绩造成任何不利影响。
用新方法解决旧问题
2005年数学高考增加的新内容对于学生来讲,实际上体现的是新内容与旧内容的融合,增加的新内容是三种高等数学的思维,要求学生有意识地用这些新方法解过去旧内容的题。在新高考中会体现出向量与解析几何、导数与函数、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综合的趋势,这就要求学生在复习中注意训练自己运用新方法解决旧问题的能力,其实运用高等数学的思维解决问题的方法要比过去中等数学简单得多。
英语大纲变化不大
●齐平昌(北京市英语特级教师)
从目前的情况看,2005年高考仍然沿用2004年的教材和大纲,新高三仍然使用原来的旧教材,只是新高二的学生更换了新版教材。所以高三学生没必要担心教材的变化,2005年的高纲只可能在词汇量的要求上有所变化。
怎么学好文科啊?
一、综述
(一)要点与误区
1. 处理好单科与综合的关系
原则:搞好单科,学会转换
误区:大搞跨学科综合
搞好单科,是指把95%的精力放在单科的学习上。为什么呢?分析近年文科综合高考题,基本是单科拼盘。其中,几乎所有小题、前几个大题,根本就是只涉及一科;而最后两道大题,名曰“跨学科综合”,实际上也是每个学科分别设几问,然后生硬拼接起来。所以,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单科学习上,切忌好大喜功,搞很多跨学科的专题。
学会转换,是指思维能够在各学科间迅速切换。这是对付“拼盘”的技术要求。技术问题都不难解决,只要多做套题练习就可以了。当然,由于政、史、地具有天然的联系,分析一些问题,要以单科为主,其他学科可起辅助作用(比如政治问题常涉及历史)。但这不可以过分强调。
2. 处理好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原则:夯实基础,注重能力
误区:抛开知识搞“能力”
夯实基础,是指要非常重视知识的学习。第一,这是文科的特点决定的。文科的记忆性很强,不背书,搞能力就是空中楼阁。第二,这是文科综合高考的实践证明的。2004年的《考试大纲》,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强调学科骨干知识的考查。从今年试卷看,许多人押宝的“热点能力题”都未出现;相反,诸如“如何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这种典型的知识题,却提到了突出位置。
注重能力,是指要在知识学习中有意识地锻炼能力。文科综合考试毕竟不同于单科考试,最明显的一点,就是疏于考查低能级的背记内容,注重考查分析性、开放性的内容。这就是“能力”的含义。怎样提高能力呢?第一,要着重掌握课本中的分析性、论述性内容(而不是纯记忆内容);第二,注意应用因果分析法、分析与综合,尤其是多因素综合分析的方法,这是高考的能力热点。
关于背记,补充说明几点。第一,绝对要背书。这是基础的基础,不下苦功不行。第二,要有重点地背。一是注重主干知识,反对繁琐哲学;二是注重分析性知识。第三,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背,反对死记硬背。总之,学文科,背记要刻苦;学文综,背记要动脑。
3. 处理好热点与知识的关系
原则:精炼材料,整合落实
误区:没有重点,忽视落实
文科综合考试的重要特点,是以问题为中心,而这些中心问题,多是社会的热点问题。热点问题学习,是近年来文科生很头疼的事,集中反映在:背了很多都不考;考的东西似曾相识,但又都拿不准。为什么呢?就是没有做到精炼落实。
(1)精炼材料
精炼材料,是处理热点材料的原则。复习时期,各校都会发很多热点问题的补充材料(主要是政治)。这些材料的处理步骤有:
第一步,分清主次材料。所谓主要材料,包括教育部和考试中心的权威发布,以及《考试大纲》明确规定的时政材料(例如2003年的十六大报告)。其他的一切内容,都是次要的,是用来补充说明主要材料的。切忌喧宾夺主,或主次颠倒。
第二步,研读主要材料。例如研读2003年的十六大报告,要认真看原文,并结合教育部的《指导意见》学习。这一步骤与学习课本很相似。同时,有选择地看一些辅助材料。注意,参考书的作者再有名,他也不是出高考题的,他也在猜测考试中心的思路。所以,一定不要被参考书束缚住思路,更不可以用参考书代替最主要的材料。
第三步,总结主要材料的核心内容。这是高考复习中容易缺失的一步。例如十六大报告,核心内容有:物质文明,核心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包括所有制、分配制、管理制等内容;政治文明,核心是政治文明的概念、建设要求,以及党的建设和领导。实际操作中,对核心内容的总结,还要更细致些。以上是精炼原则的体现。
(2)整合落实
整合落实,是将热点转化为能力,切实掌握的过程。
第一是整合,就是把上面一步的总结内容,与课本基础知识融合在一起。换言之,就是针对当年的热点,对课本进行一次“修订”。整合结果,在本书《政治导学》一章中。
第二是落实,就是把整合完毕的内容,一体背记掌握。注意,热点问题的学习,最终的成果应该是整合好的总结,而不是一堆别人写的或印的材料。关键是要把知识提炼出来,变成自己的。
(3)关于热点问题的补充说明
第一,注意长期热点。环境、主权、科技等问题,关乎人类发展的根本,在任何时候都是热点。这种长期热点,是高考的主要内容(见考试中心2004年的《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设计》)。我们学习热点,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这些长期问题上。一是掌握基本的知识和判断依据(在课本中),二是了解分析长期热点的新表现(在时政中)。
第二,怎样处理当年的热点。其一,不要去背,也不要管细节。近年的高考,当年热点基本都是作为背景材料出现,没有正面考查的(这完全不同于前些年政治高考的时事题),因此只要“脸熟”就可以。其二,要放在长期热点的大背景下分析。例如,美国不签署《京都议定书》,大背景是全球环境问题、发展问题,我们的着力点在于对环境问题、发展问题基本知识的把握,并运用它来分析美国的行为。千万不要就事论事,脱离了宏观的背景。现在总强调的“人文关怀”,就是指这些关乎人类前途和命运的大背景。
(二)几点建议
1. 踏下心来,研读以下内容
(1)《考试大纲》;
(2)历年高考题(近年为主,文综为主)。
2.关于复习时间分配、建议
(1)用50%的时间复习文综。文综复习容易摊子铺得过大,把三门主课挤了,这从分数上讲是不合算的。
(2)抓住零碎时间,进行知识背记。
二、历史
(一) 历史复习要点
1.熟记史实
历史是最强调背记的学科。为什么呢?历史背记的内容,主要有两部分,一是史实,二是分析。而政治的背记,主要是分析,对事实的记忆则很少,所以远没有历史难记。不背行不行呢?不妨分析几次历史试卷,看看有多少分是记忆不清丢失的,答案不言自明。事实上,史实不清、审题不细,是历史丢分的两大原因。怎样背记史实呢?
第一,精细读书。要一个句号一个句号读,包括导言、注解、图示在内。2002年高考,有一题问葱岭的地理位置,得分率很低。其实,“帕米尔高原和喀喇昆仑山”,答案就在古代史课本的小注里。这启示我们一定要细心读书,尤其是在第一轮复习时。
第二,动手总结。一定要落实到笔头上,因为看和写的感觉完全不同,而考试是写,不是看。尤其是第一轮复习,宁可罗嗦些,也要把总结写全。以下给出分析历史事件的通用格式,具体操作时,应有所取舍:
1. 名称及其含义(例如:早期维新思想,维新思想)
2. 背景
(1) 原因(事物发生的必要性):主要原因(主要矛盾)、次要原因(次要矛盾),根本原因(社会主要矛盾)、具体原因(根本原因的具体表现),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导火线
(2) 条件(事物发生的可能性):政治、经济、阶级、思想、时代、其他
(3) 目的(原因和条件是客观的,而目的是主观的)
3.经过:力量、领导、阶段及阶段特点等
4.意义:性质、作用、影响,特点(极其重要!特点=不同点=考点),经验、教训
第三,注意特点。特点就是不同点,例如《农政全书》的特点主要是介绍西方水利技术。特点就是考点,所以要非常重视,尤其是时代特点,往往是答题隐含的大背景。
第四,定期背记。读—写—记是一个完整的链条,所以在平时就要有计划地逐步背记。例如一星期背一章,或与老师的复习同步。不要到考试前再背,那样很不牢固;也不要考什么背什么,那样很不系统。
2.把握联系
高中历史的特点,是注重前因后果,注重分析知识的相关性,而反对孤立的知识点背记。其实,出题的过程,就是建立新的联系的过程;做题的过程,就是剖析联系的过程。把握联系,主要有两个步骤:
第一,纵横结合。一方面要注重纵的联系(时间联系),另一方面重视横的联系(比如地域联系)。特别注意因果联系,这是所有联系的核心。
第二,编织网络。纵横结合,经纬交错,就成为知识网。
3.加强审题
近年的高考,越来越强调从题目中获取信息(尤其是材料题),与课本知识结合,共同构成答案。这样,审题的重要性凸显出来。审题要注意三点:
第一,准。就是问什么答什么,切忌答非所问。一道大题设多问,不仅要审大题题干,还要审每一问的题干;一组选择题有多道,不仅要审每道的题干,而且要审总的题干。
第二,全。就是问的都要答,切忌答漏。题干的每一句话(尤其是材料题),一般都包括至少一个信息点,答案上每个点都有分。
第三,注意“弦外之音”。近年文综高考的答案,常有些是“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而这些分都爱丢。例如2002年高考历史大题,考查旅大主权的变迁,如果仅按上面要求审题,会丢掉“不尊重中国领土主权”“背着中国拿中国主权和利益作交易”等要点。这些要点,来自题干的“弦外之音”:本题的主旨是主权问题,故应围绕此点答题。这种分很不好拿,但是如果做题时想一下每题的宏观主旨(而不是单纯就题论题),就有希望得分。
(二)误区辨析
第一,不可以做代记。靠做题记知识点,永远不够系统,会割裂联系。做题这个手段很好,但不可滥用。
第二,不可滥搞联系。要以把握基本的知识网络为主,专题史不要太多(今年考试范围大为缩减,许多专题已不成系统,应该舍去)。
(二) 关于本书《历史导学》
1.内容
(1)纵向把握,理清历史线索,总结时代特点;
(2)横向把握,讲解历史专题,示范总结方法;
(3)助学资料,给出历史年表和细碎知识总结,帮助大家背记。
3. 限于篇幅,本书未收入练习题,对许多类似问题仅给出总结示范,未予一一列举。希望读者自行补充练习题,并建立自己更完整的总结体系。
三、政治
(一)政治复习要点
1.注重方法
由于政治的学科特点,在学习时,应注意一些特殊方法:
第一,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结合。经济常识各章(第一章除外),都是先讲普遍的经济原理,再推进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政治常识各章,都是先讲普遍的政治学原理,再推进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理论的特殊性。在学习时,一定要既分清普遍性与特殊性,又搞清二者的联系。
第二,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结合。哲学常识阐述一个原理,都是先讲世界观,后讲方法论。在学习时,一定不要把两者混淆,要搞清对应关系。(见本书《政治导学—精神文明》一节中的总结)
第三,主次结合,突出重点。通过做题可以发现,政治考查的内容非常集中,这些就是重点。把主要精力放在掌握重点知识上,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2.注重热点
这一问题,见本节“(一)综述一、要点与误区――3.处理好热点与知识的关系”。
3.注重做题思路
政治题的显著特点,是题型清晰、思路相对固定。例如:一看到环境问题,我们就有如下哲学思考,答题时很少出圈。这种东西要多总结。建议大家只用一本权威练习册(比如《最新五年高考真题汇编》、《十年高考试题汇编》),把每道题都搞透,每种问题的套路都总结出来。
唯物论: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界关系的基本前提
辩证法:联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矛盾:一分为二地看待人对自然的影响;量变:适度开发。
认识论: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规律的统一;
价值观: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
(二)关于本书《政治导学》
鉴于热点学习是难点,该章给出了热点问题与基础知识的整合结果,也就是热点学习的最终成果。如果可能,希望大家自己动手做一遍;如果时间不允许,也可直接使用本章的总结。另外,注意补入新的热点(比如现在的《三个代表学习纲要》就很重要)。
四、地理
(一)地理复习要点
1.注意分析性、综合性问题
高中地理区别于初中的显著特点,是从强调知识的识记,过渡到强调知识的分析和综合。比较 多的是因果分析,尤其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分析。例如2002年地理大题,考查巴尔喀什湖一半淡、一半咸的原因,是气候、径流共同作用的结果;2003年全国卷的地理大题,考查10度等温线的成因,是纬度、地形共同作用的结果。可见高考出题的连续性!一定要把主要精力放在研究联系上,注意全面分析,不要陷入繁琐哲学。
2.注意图文结合和转化
高中地理区别于政治、历史的显著特点,是图文结合。由于图像问题可以综合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转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所以这几年一直是热点。学好图像问题要注意几点:
第一,认真学好常见图像。包括课本中的图(统计图、示意图、景观图等),以及练习册中的常见图。如晨昏线图的基本形式在书中,而练习册中有很多种变式,要一一掌握。
第二,掌握分析图像的共性方法。高考题很少出以前见过的图,但是分析图像是有通法的,比如折线图一定要注意坐标名称,注意走向、交点、数值水平。这一点应多咨询老师。
第三,学会作图。2001年的高考,考查了画剖面图,在2003年春季高考中再次出现,因此不可忽视作图。尤其要会画比较难的图,如剖面图、等值线图等。
3.注意“捡起来”
高中地理复习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显著特点,是在高二暂停学习一年后,要把知识捡起来。建议在高二暑假通读课本,详细总结,并复习高一的练习册和《会考说明》。通过自学完成第一遍复习,这样就赢得了高三的主动权。
(二)几点说明
1.关于做题
(1)建议大家研读近十年的高考题。因为地理高考恢复较晚(九十年代曾经取消过),出题规律尚未完全定型,所以特别要注意分析近年的命题思路。
(2)建议大家做王树声老师主编的《高中地理图导图练》,突出对图像的学习。
2.关于复习轮次
(1)高二暑假,自学完成第一遍复习。主要是:捡起知识,提出问题。
(2)高三上学期,与老师同步完成第二遍复习。主要是:落实知识,解决问题。
(3)高三下学期,完成第三遍复习。主要是:演练知识,形成能力。
(三)关于本书《地理导学》
该章以专题形式,提供两个热点问题——环境问题、四大工程——的总结示范,并总结课本内重要的分析性问题。
参考资料:
羊坊店第四小学怎么样
一、综述
(一)要点与误区
1. 处理好单科与综合的关系
原则:搞好单科,学会转换
误区:大搞跨学科综合
搞好单科,是指把95%的精力放在单科的学习上。为什么呢?分析近年文科综合高考题,基本是单科拼盘。其中,几乎所有小题、前几个大题,根本就是只涉及一科;而最后两道大题,名曰“跨学科综合”,实际上也是每个学科分别设几问,然后生硬拼接起来。所以,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单科学习上,切忌好大喜功,搞很多跨学科的专题。
学会转换,是指思维能够在各学科间迅速切换。这是对付“拼盘”的技术要求。技术问题都不难解决,只要多做套题练习就可以了。当然,由于政、史、地具有天然的联系,分析一些问题,要以单科为主,其他学科可起辅助作用(比如政治问题常涉及历史)。但这不可以过分强调。
2. 处理好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原则:夯实基础,注重能力
误区:抛开知识搞“能力”
夯实基础,是指要非常重视知识的学习。第一,这是文科的特点决定的。文科的记忆性很强,不背书,搞能力就是空中楼阁。第二,这是文科综合高考的实践证明的。2004年的《考试大纲》,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强调学科骨干知识的考查。从今年试卷看,许多人押宝的“热点能力题”都未出现;相反,诸如“如何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这种典型的知识题,却提到了突出位置。
注重能力,是指要在知识学习中有意识地锻炼能力。文科综合考试毕竟不同于单科考试,最明显的一点,就是疏于考查低能级的背记内容,注重考查分析性、开放性的内容。这就是“能力”的含义。怎样提高能力呢?第一,要着重掌握课本中的分析性、论述性内容(而不是纯记忆内容);第二,注意应用因果分析法、分析与综合,尤其是多因素综合分析的方法,这是高考的能力热点。
关于背记,补充说明几点。第一,绝对要背书。这是基础的基础,不下苦功不行。第二,要有重点地背。一是注重主干知识,反对繁琐哲学;二是注重分析性知识。第三,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背,反对死记硬背。总之,学文科,背记要刻苦;学文综,背记要动脑。
3. 处理好热点与知识的关系
原则:精炼材料,整合落实
误区:没有重点,忽视落实
文科综合考试的重要特点,是以问题为中心,而这些中心问题,多是社会的热点问题。热点问题学习,是近年来文科生很头疼的事,集中反映在:背了很多都不考;考的东西似曾相识,但又都拿不准。为什么呢?就是没有做到精炼落实。
(1)精炼材料
精炼材料,是处理热点材料的原则。复习时期,各校都会发很多热点问题的补充材料(主要是政治)。这些材料的处理步骤有:
第一步,分清主次材料。所谓主要材料,包括教育部和考试中心的权威发布,以及《考试大纲》明确规定的时政材料(例如2003年的十六大报告)。其他的一切内容,都是次要的,是用来补充说明主要材料的。切忌喧宾夺主,或主次颠倒。
第二步,研读主要材料。例如研读2003年的十六大报告,要认真看原文,并结合教育部的《指导意见》学习。这一步骤与学习课本很相似。同时,有选择地看一些辅助材料。注意,参考书的作者再有名,他也不是出高考题的,他也在猜测考试中心的思路。所以,一定不要被参考书束缚住思路,更不可以用参考书代替最主要的材料。
第三步,总结主要材料的核心内容。这是高考复习中容易缺失的一步。例如十六大报告,核心内容有:物质文明,核心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包括所有制、分配制、管理制等内容;政治文明,核心是政治文明的概念、建设要求,以及党的建设和领导。实际操作中,对核心内容的总结,还要更细致些。以上是精炼原则的体现。
(2)整合落实
整合落实,是将热点转化为能力,切实掌握的过程。
第一是整合,就是把上面一步的总结内容,与课本基础知识融合在一起。换言之,就是针对当年的热点,对课本进行一次“修订”。整合结果,在本书《政治导学》一章中。
第二是落实,就是把整合完毕的内容,一体背记掌握。注意,热点问题的学习,最终的成果应该是整合好的总结,而不是一堆别人写的或印的材料。关键是要把知识提炼出来,变成自己的。
(3)关于热点问题的补充说明
第一,注意长期热点。环境、主权、科技等问题,关乎人类发展的根本,在任何时候都是热点。这种长期热点,是高考的主要内容(见考试中心2004年的《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设计》)。我们学习热点,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这些长期问题上。一是掌握基本的知识和判断依据(在课本中),二是了解分析长期热点的新表现(在时政中)。
第二,怎样处理当年的热点。其一,不要去背,也不要管细节。近年的高考,当年热点基本都是作为背景材料出现,没有正面考查的(这完全不同于前些年政治高考的时事题),因此只要“脸熟”就可以。其二,要放在长期热点的大背景下分析。例如,美国不签署《京都议定书》,大背景是全球环境问题、发展问题,我们的着力点在于对环境问题、发展问题基本知识的把握,并运用它来分析美国的行为。千万不要就事论事,脱离了宏观的背景。现在总强调的“人文关怀”,就是指这些关乎人类前途和命运的大背景。
(二)几点建议
1. 踏下心来,研读以下内容
(1)《考试大纲》;
(2)历年高考题(近年为主,文综为主)。
2.关于复习时间分配、建议
(1)用50%的时间复习文综。文综复习容易摊子铺得过大,把三门主课挤了,这从分数上讲是不合算的。
(2)抓住零碎时间,进行知识背记。
二、历史
(一) 历史复习要点
1.熟记史实
历史是最强调背记的学科。为什么呢?历史背记的内容,主要有两部分,一是史实,二是分析。而政治的背记,主要是分析,对事实的记忆则很少,所以远没有历史难记。不背行不行呢?不妨分析几次历史试卷,看看有多少分是记忆不清丢失的,答案不言自明。事实上,史实不清、审题不细,是历史丢分的两大原因。怎样背记史实呢?
第一,精细读书。要一个句号一个句号读,包括导言、注解、图示在内。2002年高考,有一题问葱岭的地理位置,得分率很低。其实,“帕米尔高原和喀喇昆仑山”,答案就在古代史课本的小注里。这启示我们一定要细心读书,尤其是在第一轮复习时。
第二,动手总结。一定要落实到笔头上,因为看和写的感觉完全不同,而考试是写,不是看。尤其是第一轮复习,宁可罗嗦些,也要把总结写全。以下给出分析历史事件的通用格式,具体操作时,应有所取舍:
1. 名称及其含义(例如:早期维新思想,维新思想)
2. 背景
(1) 原因(事物发生的必要性):主要原因(主要矛盾)、次要原因(次要矛盾),根本原因(社会主要矛盾)、具体原因(根本原因的具体表现),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导火线
(2) 条件(事物发生的可能性):政治、经济、阶级、思想、时代、其他
(3) 目的(原因和条件是客观的,而目的是主观的)
3.经过:力量、领导、阶段及阶段特点等
4.意义:性质、作用、影响,特点(极其重要!特点=不同点=考点),经验、教训
第三,注意特点。特点就是不同点,例如《农政全书》的特点主要是介绍西方水利技术。特点就是考点,所以要非常重视,尤其是时代特点,往往是答题隐含的大背景。
第四,定期背记。读—写—记是一个完整的链条,所以在平时就要有计划地逐步背记。例如一星期背一章,或与老师的复习同步。不要到考试前再背,那样很不牢固;也不要考什么背什么,那样很不系统。
2.把握联系
高中历史的特点,是注重前因后果,注重分析知识的相关性,而反对孤立的知识点背记。其实,出题的过程,就是建立新的联系的过程;做题的过程,就是剖析联系的过程。把握联系,主要有两个步骤:
第一,纵横结合。一方面要注重纵的联系(时间联系),另一方面重视横的联系(比如地域联系)。特别注意因果联系,这是所有联系的核心。
第二,编织网络。纵横结合,经纬交错,就成为知识网。
3.加强审题
近年的高考,越来越强调从题目中获取信息(尤其是材料题),与课本知识结合,共同构成答案。这样,审题的重要性凸显出来。审题要注意三点:
第一,准。就是问什么答什么,切忌答非所问。一道大题设多问,不仅要审大题题干,还要审每一问的题干;一组选择题有多道,不仅要审每道的题干,而且要审总的题干。
第二,全。就是问的都要答,切忌答漏。题干的每一句话(尤其是材料题),一般都包括至少一个信息点,答案上每个点都有分。
第三,注意“弦外之音”。近年文综高考的答案,常有些是“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而这些分都爱丢。例如2002年高考历史大题,考查旅大主权的变迁,如果仅按上面要求审题,会丢掉“不尊重中国领土主权”“背着中国拿中国主权和利益作交易”等要点。这些要点,来自题干的“弦外之音”:本题的主旨是主权问题,故应围绕此点答题。这种分很不好拿,但是如果做题时想一下每题的宏观主旨(而不是单纯就题论题),就有希望得分。
(二)误区辨析
第一,不可以做代记。靠做题记知识点,永远不够系统,会割裂联系。做题这个手段很好,但不可滥用。
第二,不可滥搞联系。要以把握基本的知识网络为主,专题史不要太多(今年考试范围大为缩减,许多专题已不成系统,应该舍去)。
(二) 关于本书《历史导学》
1.内容
(1)纵向把握,理清历史线索,总结时代特点;
(2)横向把握,讲解历史专题,示范总结方法;
(3)助学资料,给出历史年表和细碎知识总结,帮助大家背记。
3. 限于篇幅,本书未收入练习题,对许多类似问题仅给出总结示范,未予一一列举。希望读者自行补充练习题,并建立自己更完整的总结体系。
三、政治
(一)政治复习要点
1.注重方法
由于政治的学科特点,在学习时,应注意一些特殊方法:
第一,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结合。经济常识各章(第一章除外),都是先讲普遍的经济原理,再推进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政治常识各章,都是先讲普遍的政治学原理,再推进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理论的特殊性。在学习时,一定要既分清普遍性与特殊性,又搞清二者的联系。
第二,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结合。哲学常识阐述一个原理,都是先讲世界观,后讲方法论。在学习时,一定不要把两者混淆,要搞清对应关系。(见本书《政治导学—精神文明》一节中的总结)
第三,主次结合,突出重点。通过做题可以发现,政治考查的内容非常集中,这些就是重点。把主要精力放在掌握重点知识上,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2.注重热点
这一问题,见本节“(一)综述一、要点与误区――3.处理好热点与知识的关系”。
3.注重做题思路
政治题的显著特点,是题型清晰、思路相对固定。例如:一看到环境问题,我们就有如下哲学思考,答题时很少出圈。这种东西要多总结。建议大家只用一本权威练习册(比如《最新五年高考真题汇编》、《十年高考试题汇编》),把每道题都搞透,每种问题的套路都总结出来。
唯物论: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界关系的基本前提
辩证法:联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矛盾:一分为二地看待人对自然的影响;量变:适度开发。
认识论: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规律的统一;
价值观: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
(二)关于本书《政治导学》
鉴于热点学习是难点,该章给出了热点问题与基础知识的整合结果,也就是热点学习的最终成果。如果可能,希望大家自己动手做一遍;如果时间不允许,也可直接使用本章的总结。另外,注意补入新的热点(比如现在的《三个代表学习纲要》就很重要)。
四、地理
(一)地理复习要点
1.注意分析性、综合性问题
高中地理区别于初中的显著特点,是从强调知识的识记,过渡到强调知识的分析和综合。比较 多的是因果分析,尤其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分析。例如2002年地理大题,考查巴尔喀什湖一半淡、一半咸的原因,是气候、径流共同作用的结果;2003年全国卷的地理大题,考查10度等温线的成因,是纬度、地形共同作用的结果。可见高考出题的连续性!一定要把主要精力放在研究联系上,注意全面分析,不要陷入繁琐哲学。
2.注意图文结合和转化
高中地理区别于政治、历史的显著特点,是图文结合。由于图像问题可以综合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转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所以这几年一直是热点。学好图像问题要注意几点:
第一,认真学好常见图像。包括课本中的图(统计图、示意图、景观图等),以及练习册中的常见图。如晨昏线图的基本形式在书中,而练习册中有很多种变式,要一一掌握。
第二,掌握分析图像的共性方法。高考题很少出以前见过的图,但是分析图像是有通法的,比如折线图一定要注意坐标名称,注意走向、交点、数值水平。这一点应多咨询老师。
第三,学会作图。2001年的高考,考查了画剖面图,在2003年春季高考中再次出现,因此不可忽视作图。尤其要会画比较难的图,如剖面图、等值线图等。
3.注意“捡起来”
高中地理复习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显著特点,是在高二暂停学习一年后,要把知识捡起来。建议在高二暑假通读课本,详细总结,并复习高一的练习册和《会考说明》。通过自学完成第一遍复习,这样就赢得了高三的主动权。
(二)几点说明
1.关于做题
(1)建议大家研读近十年的高考题。因为地理高考恢复较晚(九十年代曾经取消过),出题规律尚未完全定型,所以特别要注意分析近年的命题思路。
(2)建议大家做王树声老师主编的《高中地理图导图练》,突出对图像的学习。
2.关于复习轮次
(1)高二暑假,自学完成第一遍复习。主要是:捡起知识,提出问题。
(2)高三上学期,与老师同步完成第二遍复习。主要是:落实知识,解决问题。
(3)高三下学期,完成第三遍复习。主要是:演练知识,形成能力。
(三)关于本书《地理导学》
该章以专题形式,提供两个热点问题——环境问题、四大工程——的总结示范,并总结课本内重要的分析性问题。
羊坊店第四小学是海淀区素质教育优质校、北京市教科研先进校。
拓展知识
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第四小学建于1959年,原是有色金属研究设计总院子弟小学,现坐落在世纪坛、西客站之间,与中央电视台、军博相邻。学校以求真创新、超越自我、共求发展为办学理念,发挥学习型组织的优势,创建开放的学习系统,最大限度地开发师生的潜能,让校园充满智慧、蓬勃向上。
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第四小学占地面积10337平方米,有20余个教学班,学生800多名;有各类专业教室,多媒体教室设备先进。学校拥有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其中中学高级教师、区学科带头人6名。
以科研引领教学改革,承担全国、市区6项科研课题。关爱学生发展,严谨治学,培养出一批批优秀毕业生。2003年北京市文科高考状元阎天同学就是学校毕业生。
办学理念
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第四小学坚持:求真创新,超越自我,共求发展。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以育人为本,发挥优势,全面发展,办出特色。
所获荣誉
学校被评为北京市电化教育优类校,市“星星火炬”少先大队,北京市好家长学校,海淀区教科研先进校,区科技教育示范校,区艺术传统项目学校,区课外活动先进校等。学校积极建立德育基地,于1989年成为全国第一批少年军校之一,被授予"全国先进少年军校"称号。
学术研究
为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特长爱好,学校组建了计算机班、英语实验班、思维训练班,合唱团、民乐队、管乐队、鼓号队、美术组、科技组、田径队、篮球队等20多个兴趣团队。
合唱团分获全国、北京市、海淀区合唱一等奖;连续多年保持区小学生计算机"世纪杯"团体比赛前列;北京市数学、科技英语、美术比赛连年获奖。展望未来,放飞希望,我们将充分发挥地区人文优势,以优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