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高考调剂 高考调剂

高考阅卷心得体会地理,高考阅卷心得

tamoadmin 2024-05-15 人已围观

简介1在作答的时候要做到字体工整,卷面整洁。在答题的时候也要有条理性,给老师一个眼前一亮的感觉。2老师在评分的时候只看你所作答的关键点,如果你没有写出相应的关键词的话是没有办法给你分的,所以我们在答题的时候一定要抓住试题所有考察我们的知识点,然后再结合试题来进行作答。3由于同一个考生的试卷的同一道题并不是由单独的一个老师负责评分的,一般是由两个老师来进行评分,如果两个老师的评分差异并不是很大的话,就取

高考阅卷心得体会地理,高考阅卷心得

1在作答的时候要做到字体工整,卷面整洁。在答题的时候也要有条理性,给老师一个眼前一亮的感觉。

2老师在评分的时候只看你所作答的关键点,如果你没有写出相应的关键词的话是没有办法给你分的,所以我们在答题的时候一定要抓住试题所有考察我们的知识点,然后再结合试题来进行作答。

3由于同一个考生的试卷的同一道题并不是由单独的一个老师负责评分的,一般是由两个老师来进行评分,如果两个老师的评分差异并不是很大的话,就取这两个老师的平均分,所以我们在进行试题作答的时候一定给老师一个眼前一亮的感觉,这样老师才会把自己的分数往高了给,相反如果自己写的比较平庸的话,老师给的分数一般也比较低。

4在进行一些文综试题和语文试题批改的时候,由于试题的开放程度比较高,所以老师在进行改卷的时候也是根据详细的评分规则来进行给分,对于这种情况来说我们的主要应对措施就是注意用词的规范,尽量贴合考试大纲。

曾两年参加北京市高考语文阅卷 在密密麻麻的文字中挑出采分点天热不影响打分心情

 “判卷子,我们并非那么无情”

 人物身份:阅卷者姓名:李俊(化名)年龄:32岁主要经历:曾两年参加北京市高考语文阅卷工作

 每年,当全市10万左右的高考生完成大考,把书包扔在一边开始聚餐、彻底放松的时候,阅卷者正开始一年一次的“大考”。

 他们手中,是考生的未来。在别人眼中,他们的每一个闪念,甚至每一天的心情,都可能直接影响到考生的最终分数。

 曾两年参加北京市高考语文阅卷的李俊(化名)坦言,“当我意识到有10万考生的命运,封闭在我们所处的那条警戒线内,我已知道自己手里薄薄的试卷的分量……”

 对于外界所说的字迹潦草就扣分的传闻,李俊特别想说:“判卷子,我们并非那么无情。我们是理解考生的!”

 首次阅卷

 穿越警戒线 紧张堪比高考时

 2005年夏,离高考还有不到十天时间,李俊得到通知,参加当年的高考阅卷工作。

 当时,距自己参加高考已过去近十年,能再有机会跟高考试卷亲密接触,再“参加”一次大考,李俊难免有些兴奋。“我当时恨不得告诉我以前所有的高三同学,说我又一次‘高考’了。”李俊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当时和他一同参与阅语文卷的共有400多人,20人为一个阅卷组,配一名组长。这些阅卷者有来自各中学的一线教师,有知名高校的中文类相关专业的老师,以及在读的博士生。

 高考结束的第三天,是李俊上岗的首日,他特意提前了半个多小时出门。

 来的路上还揣着“再次高考”的激动心情,但见到整个教学楼围起一圈警戒线,有专职安保人员和公安严查阅卷证件、核对照片才放行时,李俊的心咯噔一下。“看到那阵势,我突然强烈地意识到,有10万学生的命运就封闭在这条警戒线内。那时候,什么激动感、亲切感一点都没有,我只觉得手心开始出汗,比我参加高考时还紧张。”李俊回忆起当时首次穿越警戒线时的情景,下意识地攥紧拳头,语速加快。

 吃透了评分细则阅卷仍比想象的困难

 通常,伴随试卷下发的还有命题组给出的标准答案。但语文试卷主观题多,几乎没有考生可以一字不差地与标准答案一样。

 因此,在正式阅卷评分之前的一到两天,都会有阅卷组的组长、相关的专家随机抽取几十份试卷用铅笔预评,根据考生的答案制定评分细则。

 这份评分细则就是这400余名阅卷者未来五天的“参考书”。

 “我们还要参加培训,划分每人阅卷的‘辖区’,吃透评分细则。”李俊说。尽管已经反复研究了评分细则,但碰到真正的高考试卷,李俊却难以下笔阅卷,他发现,实际答题情况比他想象得更复杂和困难。

 第一次阅卷,李俊负责的是现代文阅读理解的一道考题。

 主观题考生发挥空间大,答案也是五花八门。有的跟采分点靠点边儿,不能一棒子打死就认定为错,因此需要一边阅卷一边动脑,看考生这个靠点边儿的答案放回原文是不是符合原意。

 另一点,大多数考生作答主观题,都习惯一大段大段地罗列,很少自己分点写,文字多了又难免字迹潦草,需要阅卷者在四五行密密麻麻的文字中,挑出采分点。“语文主观题多,为了保险,每道题都由一位阅卷者打分后,交给另一位组员复查,也就是再判一次分。”李俊解释说,如果第二位阅卷者没有异议,或给出的得分在合理区间内,那么这道题的得分则敲定,但如果两位阅卷者有异议,则交由阅卷组组长判定。

 如果遇到雷同作文、预评为满分作文的试卷,阅卷组组长也都会上报,由多位专家共同研究后才能最终敲定。

 靠电扇降温 T恤每天都会被汗浸湿

 北京大学是北京高考语文卷的阅卷场地之一。每年6月8日高考后,数万高考试卷运抵,一栋教学楼就会被全部封闭,开始为期约一周的阅卷工作。

 阅卷时节正值酷暑,室外炎热、室内闷热。北京午后的平均气温一般在32摄氏度以上,400余名阅卷者在北大的一栋教学楼内,每20人一间教室。由于阅卷场没有空调,阅卷者只能凭借电风扇降温。“阅卷的几天,T恤几乎每天都会被汗浸湿,只能多弄几个电扇才凉快一点儿。”尽管如此,李俊很严肃地说,“天热不会影响打分心情,每份卷子我们都会认真对待。”

 最想澄清

 字迹潦草就扣分? “我们并非那么无情”

 通常,考生在参加高考前,都会听到自己的任课老师这样说——“高考阅卷场又热又闷。阅卷老师需要在三五天内阅近10万份试卷,遇到字迹潦草的、写得密密麻麻的根本不会看,直接跳过去不给分;作文只看3分钟,阅卷老师只看看标题、开头和结尾……”

 这些话让考生觉得阅卷者不留情面,好像一个个都是黑脸判官。“判卷子,我们并非那么无情。”李俊说到这里时一脸的无奈。

 李俊在判现代文阅读题时曾看到这样一份卷子——在预留了约三四行答题地方的卷面上,这个学生密密麻麻地写了四行,写满后可能觉得还没表达明白,特意在第四行的末尾画了一个长长的箭头,指向这页试卷的最下面空白处,还配上了一句“转下方,谢谢。”

 说到这里,李俊扑哧一声笑出声来,坦言告诉记者,语文卷中遇到这样的情况不在少数。“考生总是担心自己说了一堆没覆盖全,总想多写点儿让我们从一大段文字中挑答案。这是可以理解的,我们会耐心地把他画箭头的内容看完。”“希望学生按规矩答题、把字迹写工整、给阅卷者留个好印象,其实是老师们把我们的评分标准夸张了,有些危言耸听”,李俊说,“我们是理解考生的!”

 阅卷记忆

 答案啼笑皆非 *生可惜

 语文试卷,区别于其他科目,主观题特别多。一道题目,考生给出的答案是五花八门。

 李俊印象最深的是2006年一道题目,试卷要求考生给一幅“小葱拌豆腐”的宣传画配一句公益广告的广告词。

 一道本来很简单的题目,只是用了一个灵活的出题方式,给出的答案却让人跌破眼镜。

 有的考生说,“我们解决问题就像小葱拌豆腐一样,小菜一碟儿”,还有的考生更干脆,直接写“天下没有办(拌)不成的事”。

 李俊无奈地告诉记者,这些考生对这道题目的理解有偏差,这道题一定要压住两个点,一是小葱拌豆腐的本意是一清二白,另一个是理解什么是公益广告。“但凡听过那首‘最爱吃的菜是那小葱拌豆腐,一青二白清清白白做人不掺假’,答这道题就能答到点儿上。”

 李俊一脸严肃地告诉记者,看到这样啼笑皆非的答案,他更多的是*生可惜。

 高考京味考题 挑战外地阅卷者

 阅卷者手中是近十万考生的命运,但他们也有对考生没辙的时候。李俊向记者说起了一件新鲜事。

 有一年语文高考题出了一道自由题目,试卷给出一句北京话“擦黑儿”,要求考生也要写出这样一句形象的北京话。

 这道考题出现在北京卷里,对这些土生土长的北京孩子来说应该不陌生。但难就难在是特定的场合,在那么紧张的情况下,考生可能想不出这样生动形象的词儿。只要是北京话、觉着像北京话就往上写,给出的答案千奇百怪。“幺蛾子”、“膀儿爷”、“蛤蟆骨朵儿”、“发小儿”……这些老北京人都可以明白的北京话,可把来自祖国各地的阅卷者难住了。

 很多阅卷组的成员看着考生写的“北京话”皱起了眉头。评分细则给出的标准答案覆盖面毕竟有限,可是又不能轻易判定考生写的就是错的。先不管形不形象,是不是北京话就够这些阅卷者琢磨一阵子的。

 李俊笑着告诉记者,遇到这样的京味儿题,不少老师特意从图书馆、书店找来了北京话的工具书,一句句地对照。最后为了保险起见,经过协调,这道题交给了北京籍的阅卷老师判卷。

文章标签: # 阅卷 # 考生 # 李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