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高考调剂 高考调剂

静宁县高考2017,静宁县高考清华北大

tamoadmin 2024-06-15 人已围观

简介1.静宁县威戎中学的学校简介2.关于常见高考考到的作者的背景3.高考备考推进会讲话稿4.甘肃省静宁县平凉机电工程学校护理生能不能考外省大学5.2022年静宁县中考分数线6.静宁一中一本上线率 24个乡镇。 至2017年,静宁县辖城关镇、八里镇、古城镇、威戎镇、仁大镇、李店镇、甘沟镇、界石铺镇、曹务镇、雷大镇、细巷镇、城川镇、四河镇13个镇,司桥乡、双岘乡、余湾乡、贾河乡、深沟乡、治平乡、新店乡

1.静宁县威戎中学的学校简介

2.关于常见高考考到的作者的背景

3.高考备考推进会讲话稿

4.甘肃省静宁县平凉机电工程学校护理生能不能考外省大学

5.2022年静宁县中考分数线

6.静宁一中一本上线率

静宁县高考2017,静宁县高考清华北大

24个乡镇。

至2017年,静宁县辖城关镇、八里镇、古城镇、威戎镇、仁大镇、李店镇、甘沟镇、界石铺镇、曹务镇、雷大镇、细巷镇、城川镇、四河镇13个镇,司桥乡、双岘乡、余湾乡、贾河乡、深沟乡、治平乡、新店乡、红寺乡、三合乡、原安乡、灵芝乡11个乡。

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位于甘肃省东部,六盘山以西,华家岭以东,东经105°20'-106°05',北纬35°01'-35°45'。

东界宁夏隆德县、南接秦安县,西连通渭县、北邻西吉县,西北与会宁县毗连,东南与庄浪县相依。

县境南北长81公里,东西宽68.75公里,总面积2193平方公里。

东距平凉110公里,西至兰州220公里,312国道横穿腹地,自古为关陇要冲,咽喉之地。

素有“陇口要地”之称。

“静宁”一词,取“宁静安谧”之意。

县城所在地为城关镇,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

静宁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1600-2245米,地形为葫芦河流域河谷川地、河谷盆地、丘陵坡地和梁峁地,有大小梁峁1098个,山梁总长1652公里,主要山梁有13条,以葫芦河为界,东侧系六盘山分支,西侧为华家岭余脉。

地层以陆相岩层为主,部分地区有火成岩出露。

土壤为黄绵土、黑垆土、红粘土、新积土、沼泽土等六个土类,黄绵土为主要土类,占全县土壤面积的91.18%,分布于全县各乡镇的山坡和梁峁。

其中有机质含量为0.92%,全氮为0.072%,速效磷为8.24PPM,速效钾170.1PPM,适宜种植小麦、洋芋、糜谷、豆类、中草药等作物。

全县梯田面积达到132.8万亩,人均3亩,梯田化程度达到90。

农业主产小麦、玉米、谷子、荞麦、莜麦、高粱等粮食作物和洋芋、豆类、胡麻、油菜、苹果、早酥梨、蔬菜等经济作物。

?

扩展资料:

静宁县县域自汉置成纪县、阿阳县,宋置德顺军、陇干县以来,境内多处置县,自元代后,始改德顺州为静宁州,民国二年(1913年)改静宁州为县。

静宁之名,始见于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年),置静宁州,沿袭宋、金“静力寨”首字取安静宁谧之意,以表达各族人民和睦相处的愿望。

静宁即古之成纪。

据专家考证,历史上的成纪曾经三迁,而最早的成纪故城就在静宁,遗址位于现在静宁县南部治平乡和李店乡交界处的刘家河与五方河二村之间,后经历两汉、三国、西晋、十六国至北魏时废,至北周宇文化时复置成纪县。

唐开元二十二年(734年)因地震,成纪县治移到秦安显亲川,北宋初年,又由显亲川迁徙至天水,这才是秦州天水成纪。

据考证,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生息、繁衍,相传始画八卦,肇启文明的伏羲氏和“炼石补天”的女娲氏就诞生于此。

周襄王二十九年(公元前623年),秦穆公伐戎,灭国十二,开地千里,秦国势力达到县境,秦长城经过县境西北,这里被正式纳入秦朝版图。

周赧王三十六年、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前279年),秦置陇西郡,县境属之。

成纪县设置时间未见于记载,但据古城内出土文物考证,建城时间不晚于战国,作为县,始见于西汉初。

?

静宁县威戎中学的学校简介

朱彦军的家乡静宁是一个教育大县、文化大县。

静宁县历来就是一个崇文重教的地方,是一个崇尚耕读传家的诗礼之乡。家家有字画,户户挂中堂。以诗文传家为荣,以读书明理为尊。而识字明理都是从幼童抓起。小孩子在启蒙识字阶段就会教他背诵“三字经”“千字文”“唐诗三百首”这些启蒙读物。

静宁有一句警醒后人的话:三辈子不读书,就成愚人了。所以,生来读书,是静宁人的第一等大事!无论将来成就大小如何,家家户户都非常尊重念书人,崇尚诗文传家!

建于明朝早期的“陇干书院”是甘肃最早的书院之一,民国时期建立的“云萃小学”是当时甘肃省著名的“四大乡学”之一。

建国以来,静宁地方政府非常重视教育,静宁教育以发扬“政府苦抓、教师苦教、学生苦学、家长苦供、社会苦帮”的“五苦”精神著称。家家都有大学生,村村都有重本生。静宁是陇上教育大县,每年为国家高校输送优质学子成千上万,恢复高考以来,培养优秀学生超过10多万。

在静宁教育大县的支撑下,静宁同时又是一个文化大县,如前面所说家家户户喜欢收藏字画,悬挂中堂,民间以知书达理、诗书传家的书香门第为尊。在这种浓厚的文化氛围中,静宁县涌现出了不少书画名家和文艺创作人才。

关于常见高考考到的作者的背景

1957年建校,始为静宁一中二部,1962年独立办学为静宁县第二中学,1968年增设高中,为静宁县威戎中学,1978-1982年为平凉地区重点中学,1982年交由县管,为县办重点中学。学校占地41330平方米,建筑面积8960平方米。实验教学设施较为齐全,已建起微机室和校园电视教学网络。有图书3万余册,教学资料较为丰富。现有教学班34个,学生2316人,教职工125人,其中高级教师12人,中级教师30人,高中教师学历达标率52%,初中学历达标率100%。

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管理,注重发展。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已形成“严谨,务实,勤奋,进取”的校风,提倡“团结,干劲,得法,落实”的精神,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德育工作制度化,序列化,规范化,并取得显著效果。学校特别注重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实行分层次教学和课堂评价验收制度,有力地促进了教研教改活动,使课堂教学质量有了很大提高。建校以来,累计培养高初中合格毕业生11816名。自1977年以来向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人才2146名,其中大专以上1559名。近年来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2002年高考实际录取达到260余人。

高考备考推进会讲话稿

一、李白

李白 (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四川江油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

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大李杜”,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又称为“诗仙”。

李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静宁县成纪乡),隋朝末年,迁徙到中亚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李白即诞生于此。

五岁时,其家迁入绵州彰明县(今四川 江油)。

二十岁时只身出川,开始了广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

他到处游历,希望结交朋友,干谒社会名流,从而得到引荐,一举登上高位,去实现政治理想和抱负。

可是,十年漫游,却一事无成。

他又继续北上太原、长安,东到齐、鲁各地,并寓居山东任城(今山东济宁)。

这时他已结交了不少名流,创作了大量优秀诗篇,诗名满天下。

天宝初年,由道士吴人筠推荐,唐玄宗召他进京,命他供奉翰林。

不久,因权贵的谗悔,于天宝三、四年间(公元 744或745年),被排挤出京。

此后,他在江、淮一带盘桓,思想极度烦闷。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冬,安禄山叛乱,他这时正隐居庐山,适逢永王李遴的大军东下, 邀李白下山入幕府。

后来李遴反叛肃宗,被消灭,李白受牵连,被判处流放夜郎(今贵州省境内),中途遇赦放还,往来于浔阳(今江西九江)、宣城(今安徽宣城)等地。

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病死于安徽当涂县。

李白生活在唐代极盛时期,具有“济苍生”、“安黎元”的进步理想,毕生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

他的大量诗篇,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繁荣气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集团的荒*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

在艺术上,他的诗想象新奇,感情强烈,意境奇伟瑰丽,语言清新明快,形成豪放、超迈的艺术风格,达到了我国古代积极浪漫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

存诗900余首,有《李太白集》。

其诗想象丰富,构思奇特,气势雄浑瑰丽,风格豪迈潇洒,是盛唐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

二、辛弃疾

辛弃疾,南宋词人。

字幼安,别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汉族人。

与苏轼齐名,并称苏辛。

有人这样赞美过他:稼轩者,人中之杰,词中之龙。

刘辰翁《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

”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

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

出生前13年,山东一带即已为金兵侵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

绍兴三十一年(1161)率两千民众参加北方抗金义军,次年奉表归南宋。

一生坚决主张抗击金兵,收复失地。

曾进奏《美芹十论》,分析敌我形势,提出强兵复国的具体规划;又上宰相《九议》,进一步阐发《十论》的思想;都未得到采纳和施行。

在各地任上他认真革除积弊,积极整军备战,又累遭投降派掣肘,甚至受到革职处分,曾在江西上饶一带长期闲居。

光复故国的大志雄才得不到施展,一腔忠愤发而为词,由此造就了南宋词坛一代大家。

耿京聚兵山东,节制忠义军马,留掌书记。

绍兴三十二年,令奉表南归,高宗召见,授承务郎。

宁宗朝累官至浙东安抚使,加龙图阁待制,进枢密都承旨卒。

曾寓居江西上饶、铅山达十余年。

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

笔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

有《稼轩长短句》。

平生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一生力主抗战,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显示其卓越军事才能与爱国热忱,又与宋志士陈亮及理学家朱熹保持深厚友谊,与之砥励气节,切磋学问。

抗金复国是其作品之主旋律,其中不乏英雄失路的悲叹与壮士闲置的愤懑,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还以生动细腻的笔触描绘江南农村四时的田园风光、世情民俗。

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

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在苏轼的基础上,大大开拓了词的思想意境,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

后人遂以“苏、辛”并称。

其诗文亦有足称道者,特别是其文“笔势浩荡,智略辐凑,有权书衡论之风”。

三、苏轼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享年64岁。

南宋高宗朝,赠太师,追谥号“文忠”。

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人,汉族,是父亲苏洵的第五个儿子,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诗人、词人。

嘉佑二年(1057)与弟辙同登进士。

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熙宁二年(1069),父丧守制期满还朝,为判官告院。

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反对推行新法,自请外任,出为杭州通判。

迁知密州(今山东诸城),移知徐州。

元丰二年(1079),罹“乌台诗案”,责授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文。

哲宗立,高太后临朝,被复为朝奉郎知登州(今山东蓬莱);4个月后,迁为礼部郎中;任未旬日,除起居舍人,迁中书舍人,又迁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

元佑四年(1089)出知杭州,后改知颍州,知扬州、定州。

元佑八年(1093)哲宗亲政,被远贬惠州(今广东惠阳),再贬儋州(今海南儋县)。

徽宗即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卒于常州(今属江苏),年六十五,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

他与他的父亲苏洵(1009~1066)、弟弟苏辙(1039~1112) 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

他还是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家三口人被评为唐宋八大家,称“三苏”,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 》等。

在政治上属旧党。

豪放派词人。

四、李清照

李清照 , 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山东济南人,婉约词宗。

生于北宋元丰七年,山东章丘,逝于临安,享年七十二岁。

历史上与济南历城人辛弃疾并称“济南二安”。

其父李格非,北宋齐州历城县人,齐鲁著名学者、散文家。

母王氏,知书善文。

夫赵明诚,为吏部侍郎赵挺之之子,金石考据家。

李清照早年生活优裕,工书能文,通晓音律。

婚后与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整理,编写了《金石录》。

中原沦陷后,与丈夫南流,过着颠沛流离、凄凉愁苦的生活。

明诚病死,境遇孤苦。

幼承家学,早有才名。

以词著名,兼工诗文,并著有词论的李清照,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文有李清照,武有秦良玉。

”早年生活安定、优裕,词作多写相思之情;金兵入侵后,遭遇国家巨变,词作多感慨身世飘零。

她的诗文感时咏史,与词风迥异。

她还擅长书画,兼通音律。

现存诗文及词为后人所辑,有《漱玉词》等。

主张“词,当别具一家也”。

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名字被用作外太空环形山的女性。

“ 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只(枝)女儿花。

” 形容的便是李清照。

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

前此太白,故称词家三李。

(沈去矜)

清照以一妇人,而词格乃抗轶周柳,虽篇帙无多,固不能不宝而存之,为词家一大宗矣。

(《四库提要》)

李易安词,独辟门径,居然可观,其源自淮海、大晟,而铸语则多生造,妇人有此,可谓奇矣。

(《白雨斋词话》)

易安佳句,如《一剪梅》起七字云:“红藕香残玉簟秋”,精秀特绝,真不食人间烟火者。

(同上书)

五、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为武英殿大学士明珠长子,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清初著名词人。

性德少聪颖,读书过目即能成诵,继承满人习武传统,精于骑射。

在书法、绘画、音乐方面均有一定造诣。

康熙十五年(进士。

授三等侍卫,寻晋一等,武官正三品。

妻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卢氏,赐淑人,诰赠一品夫人,婚后三年,妻子亡故,吴江叶元礼亲为之撰墓志铭,继娶官氏,赐淑人。

妾颜氏,后纳江南沈宛,著有《选梦词》“风韵不减夫婿”,亡佚。

纳兰性德死时,年仅三十一岁,“文人祚薄,哀动天地”葬于京西皂荚屯。

有三子四女。

一女嫁与骁将年羹尧。

纳兰性德与朱彝尊、陈维崧、顾贞观、姜宸英、严绳孙等汉族名士交游,从一定程度上为清廷笼络住一批汉族知识分子。

一生著作颇丰:《通志堂集》二十卷、《渌水亭杂识》四卷,《词林正略》;辑《大易集义粹言》八十卷,《陈氏礼记说补正》三十八卷;编选《近词初集》、《名家绝句钞》、《全唐诗选》等书,笔力惊人。

纳兰性德以词闻,现存349首,哀感顽艳,有南唐后主遗风,悼亡词情真意切,痛彻肺腑,令人不忍卒读,王国维有评:"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朱祖谋云:"八百年来无此作者" ,潭献云"以成容若之贵……,而作词皆幽艳哀断,所谓别有怀抱者也",当时盛传,“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

《纳兰词》传至国外,朝鲜人谓“谁料晓风残月后,而今重见柳屯田”。

纳兰词初名《侧帽》,后名《饮水》,现统称纳兰词。

六、李煜

李煜(937-978),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亦为五代时最忧郁最悲伤出色的词人。

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锺隐。

莲峰居士。

徐州(今属江苏)人,一说湖州(今属浙江)人。

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后主。

开宝八年,国破降宋,俘至汴京,被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

后为宋太宗毒死。

李煜在政治上虽庸驽无能,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

李煜工书法,善绘画,精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

李煜的词现存约32首,内容主要可分作两类:第一类为降宋之前所写的,主要为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题材较窄;第二类为降宋后,李煜因亡国的深痛,对往事的追忆,富以自身感情而作,此时期的作品成就远远超过前期。

当中的杰作包括《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皆成于此时。

此时期的词作大都哀婉凄绝,主要抒写了自己凭栏远望、梦里重归的情景,表达了对“故国”、“往事”的无限留恋。

李煜在中国词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称为“千古词帝”。

对后世影响亦大。

他继承了晚唐以来花间派词人的传统,但又通过具体可感的个性形象,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般意义的某种意境,由是将词的创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

李煜文、词及书、画创作均丰。

其词主要收集在《南唐二主词》中。

在位时间(961-975)。

七、秦观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少游,号淮海居士。

高邮人。

北宋文学家。

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进士。

曾任太学博士(即国立大学的教官)、秘书省正字、国史院编修官。

政治上倾向旧党,哲宗时“新党”执政,被贬为监处州酒税,徏郴州,编管横州,又徙雷州,至藤州而卒。

他与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号称为“苏门四学士”,颇得苏轼赏识。

秦观生性豪爽,洒脱不拘,溢于文词。

20岁,作《浮山堰赋》。

24 岁,作《单骑见虏赋》,为世人所重。

其散文长于议论,《宋史》评为“文丽而思深”。

其诗长于抒情,敖陶孙《诗评》说:“秦少游如时女游春,终伤婉弱。

”他是北宋后期著名婉约派词人,其词大多描写男女情爱和抒发仕途失意的哀怨,文字工巧精细,音律谐美,情韵兼胜。

代表作为《鹊桥仙》(纤云弄巧)、《望海潮》(梅英疏淡)、《满庭芳》(山抹微云)等。

《鹊桥仙》中“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被誉为“化臭腐为神奇”的名句(见《蓼园词选》)。

《满庭芳》中的“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被称做“天生的好言语”(《能改斋漫录》引晁补之语)。

张炎《词源》说:“秦少游词体制淡雅,气骨不衰,清丽中不断意脉,咀嚼无滓,久而知味。

”生平详见《宋史》卷四四四。

著有《淮海集》40卷、《淮海词》(又名《淮海居士长短句》)、《劝善录》、《逆旅集》。

又辑《扬州诗》、《高邮诗》。

其《蚕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蚕桑专著。

又善书法,小楷学钟、王,姿媚遒劲可爱,草书有东晋风味,真、行学颜真卿。

建炎四年(1130),南宋朝廷追赠秦观为“直龙图阁学士”。

高邮文游台、秦观读书台、《秦邮帖》石刻、扬州云山图、“淮东第一观”石刻,保存至今。

八、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

北宋词人,婉约派创始人。

原名三变,字景庄。

后改名永,字耆卿。

排行第七,又称柳七。

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

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他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耽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在“倚红偎翠”、“浅斟低唱”中寻找寄托。

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词人,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制作了大量的慢词,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景佑进士,官屯田员外郎。

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

死时靠 *** 捐钱安葬。

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

词作流传极广,“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

有《乐章集》。

九、张先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人。

天圣八年(1030)进士。

历任宿州掾、吴江知县、嘉禾(今浙江嘉兴)判官。

皇佑二年(1050),晏殊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辟为通判。

后以屯田员外郎知渝州,又知虢州。

以尝知安陆,故人称张安陆。

治平元年(1064)以尚书都官郎中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九。

张先「能诗及乐府,至老不衰」(《石林诗话》卷下)。

其词内容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诗酒生活和男女之情,对都市社会生活也有所反映。

语言工巧。

他以登山临水、创作诗词自娱。

词与柳永齐名,擅长小令,亦作慢词。

其词含蓄工巧,情韵浓郁。

题材大多为男欢女爱、相思离别,或反映封建士大夫的闲适生活。

一些清新深婉的小词写得很有情韵。

初以《行香子》词有「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之句,人称为「张三中」。

后又自举平生所得意之三词:云破月来花弄影(《天仙子》);「娇柔懒起,帘幕卷花影」(《归朝欢》);「柔柳摇摇,坠轻絮无影」(《剪牡丹》),世称「张三影」。

《一丛花令》中有「沉思细想,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之句,刻划闺中怨女的心理活动极为细腻生动。

贺裳在《皱水轩词话》中评此词尤为「无理而妙」。

诗歌在当代也享有盛名。

其词含蓄项正,意象繁富,内在凝练,于两宋 婉约词 史里影响巨大,在词由 小令 向 慢词 的过渡中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功臣。

清末词学理论家陈廷焯评张子野词云:“才不大而情有余,别于秦、柳、晏、欧诸家,独开妙境,词坛中不可无此一家。

”(《词坛丛话》) 陈廷焯又称:“张子野词,古今一大转移也。

前此则为晏、欧、为温、韦,体段虽具,声色未开。

后此则为秦、柳,为苏、辛,为美成、白石,发扬蹈厉,气局一新,而古意渐失。

子野适得其中,有含蓄处,亦有发越处。

但含蓄不似温、韦,发越亦不似豪苏腻柳。

规模虽隘,气格却近古。

自子野后一千年来、温、韦之风不作矣。

亦令我思子野不置。

”(《白雨斋词话》)恰当地指出了张先在词史上的地位。

十、晏殊

晏殊(991-1055),字同叔。

北宋抚州临川县文港乡(今南昌进贤)人,北宋前期著名词人。

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迁太常寺奉礼郎、光禄寺丞、尚书户部员外郎、太子舍人、翰林学士、左庶子,仁宗即位迁右谏议大夫兼侍读学士加给事中,进礼部侍郎,拜枢密使、参加政事加尚书左丞,庆历中拜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

晏殊历任要职,更兼提拔后进,如范仲淹、韩琦、欧阳修等,皆出其门。

他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有《珠玉词》一百三十余首,风格含蓄宛丽。

其代表作为《浣溪沙》、《蝶恋花》、《踏莎行》、《破阵子》、《鹊踏枝》等,其中《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他亦工诗善文,原有诗文二百四十卷,现存不多,大都以典雅华丽见长。

其词擅长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婉丽,颇受南唐冯延已的影响。

晏词造语工七巧浓丽,音韵和谐,风流蕴藉,温润秀洁.原有集,已散佚,仅存《珠玉词》及清人所辑《晏元献遗文》。

甘肃省静宁县平凉机电工程学校护理生能不能考外省大学

同志们:

 县委、县政府通过高考备考推进会的方式,研判高考面临的形势,分析存在的问题,研究备考的策略,这对于我们推进和提升全县高考质量意义重大、很有必要。今天上午,大家分学科进行了教学观摩和备考研讨。刚才,我们代发了市教育局颁发的学科优胜奖,教育局李局长安排部署了201xx年高考备考工作,杨局长就做好高考备考工作讲了很好的意见,有分析、有见地,指导性、针对性和操作性都很强,我完全同意。会上,四所高中负责同志就做好高考备考工作分别做了表态发言,明确了高考备考的一些重点举措,表明了各自的决心和信心。希望大家认真加以领会,相互学习借鉴,切实抓好落实。

 参加这个会议,我心里是怀有一层敬意的。大家有些人可能知道,我是20年前平凉师范毕业的,对教育这个行业,我是发自内心的热爱,对教师这个职业,我也很向往。因为我也曾经是一个好学生,从上学的时候起,我就受到老师的关心和偏爱,我就爱老师、爱学校、爱教育。阴差阳错的是,一直是职业选择我,而我没有选择权,所以没有机会站过讲台,这应该是我人生的一个遗憾,这也促使我对教育更加热爱。来到县上,我虽然学校来的不多,和校长老师们交流不多,但我关注、学习、思考教育上的事相对还是比较多的。从我长期对教育的理解和认识中,我深深感觉到,教育是一个面向未来的朝阳事业,老师是一个非常辛苦的职业,高中的教育尤为难办,高三的老师尤为辛苦。多年来,大家立足岗位,辛勤耕耘,起早贪黑,舍小家、顾学校、爱学生,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为泾川的教育事业、为泾川孩子的成长,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这是有目共睹的。但另一方面,家长和社会各个层面对老师的期望值都非常高,我们的付出有时还不被人理解,我们的委屈在所难免。所以,从分管这一块来讲,我感谢各位老师的辛勤劳动,感谢各位校长的艰辛付出,感谢县教育局在背后默默无闻的工作。我谢谢大家,也向大家致敬!

 借此机会,我谈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要进一步正视差距,提高认识,不断强化使命担当意识

 高考是对全县教育综合实力的集中检阅,高考的成败关系到整个泾川教育的声誉。考场如战场,备考如备战。每年的高考,社会关注,家长揪心,孩子们更是毕其功于一役。《礼记·中庸》中就讲到“凡事预则立”。我们平时也说“不打无准备的仗”,今天的高考,更是这样。像我们行政单位开会要筹备会,老师上课要备课一样,准备是否充分扎实,直接决定我们各项工作的质量,所以说,高考备考工作,责任尤为重大,我们必须要有一个端正的态度、清醒的认识。

 一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有成绩,但成绩不大。今年高考的颁奖晚会,我参加并致了辞,后面一些熟人对我讲,群众中有人议论,还是成绩不大,要是成绩大的话,人家一把手讲去了,还能轮得上副职吗?我听了后,虽然心里不是滋味,但我又不得不承认这是事实。的确,我们是有成绩的,我们的高考一本上线人数,2015年比去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近十年的上线率也在逐年增长。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全县没有进入全省前100名的学生,清华、北大更是可望不可及。全国名校没有人,我们全县来说就缺乏后续的竞争力。静宁县,前些年出了一个全国知名经济学家马光远,现在是静宁苹果的代言人,说话在全国很有影响力,泾川缺少这类人才,就缺少未来的竞争力,因为你在全国、全省没有人,就直接关系和影响县域经济的.发展。所以说,高考不仅牵涉到千家万户的利益,关系到学生的未来、家庭的希望,而且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声誉,关系到全县的改革和发展,今天高考的竞争,就是明天综合实力的竞争,今天高考的失利,就是明天综合实力竞争的失利。我们一定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切实提高思想认识,把高考备考作为头等大事,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来对待、来部署、来落实。

 二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有进步,但差距不小。纵向比,我们是在往前挪,近三年保持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比例,2013、2014、2015年,全县应届生重本上线率分别为9.1%、8.6%、10.1%,应届生二本以上上线率分别为33.8%、35.1%、34.4%,进步是主流,是趋势,值得肯定。同时我们要看到近三年全县高考成绩整体处于全市后列,与成绩较好的县(区)差距逐步在拉大,特别是二本上线率,和华亭、灵台相比,相差达5到10个百分点之间,这种势头到目前尚未得到有效遏制。这样的成绩,广大群众是不满意的,我们在座各位也是不甘心的,因为我们泾川的自然地理条件、人民群众的生活富裕程度,比其他的县区都要好,教育质量上不去就说不过去。刚才宏举局长也讲到,高考学生当年的录取成绩相比较其他年份来说,和其他县区的差距有所缩小,但是形势依然不容乐观。我们必须面对这种差距,正视这种差距,缩小这种差距,甚至走向前列,这应该是我们不懈努力的方向和重点。

 三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有提升,但压力不断。目前全国高考改革已经全面启动,全省高考政策已经有所变化和调整,在改革的转型期,我们和其他县(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教育局的同志也给我讲,今年全县高三教师的配备,相比较以往年份是最优秀的。所以说,我们高考备考的基础和机遇都是好的。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周边县(区)的高考质量连年攀升,今年备考工作力度更大、决心更大,与我们相邻的崆峒区、华亭县、灵台县,势头都非常强劲,外围竞争的压力非常之大。“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原地踏步、也是倒退。希望大家切实增强高考的质量意识、忧患意识和竞争意识,能够变压力为动力,抱着对泾川35万人民负责的态度,紧紧围绕提升高考质量这一目标,以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的危机感,切实抓好高考复习备考工作,努力实现201xx年“负重爬坡”这一重任。

  二、要进一步突出重点,强化措施,认真落实高考备考任务

 一要在落实备考责任上再加力度。今天会上,我们向四所高中分解了明年高考任务指标,这个指标已经是很保守的,去年高考一本上线278人,今年定了280人,去年二本上线997人,今年定了1000人。即便如此,不努力也完不成。教育局要持续实行班子成员包学校、学校领导包班级、任课教师包学生的高考质量包抓责任制,进一步靠实工作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形成工作合力。四位校长是高考备考的第一责任人,要把握好学校全盘工作与备考工作、高三工作与整体工作之间的关系,经常深入教学和管理一线,了解教情学情,针对高考目标强化备考管理。包级负责人是高考备考的管理责任人,要全面掌握高考备考规律,及时了解备考进展情况,部署落实阶段性备考计划,抓好教学管理。班主任是高考备考的具体责任人,要在协调整合科任教师备考合力上做文章,在尖子生培养、后进生帮扶、临界生推进和问题学生心理调整上下功夫。各科任教师是高考备考的直接责任人,要精细落实教学常规,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高学科备考质量。全体备考人员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紧盯高考目标,落实主体责任。

 二要在提高教学质量上狠下功夫。要主动适应高考改革要求,深入研究考题考纲,牢牢把握高考命题趋向,抓住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夯实“备、讲、考、练”各环节,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和模拟考练的实效。要夯实备课过程,要围绕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优化教法、指导学法,努力实现从教知识到教方法的转变。要精抓教学管理,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不断强化目标意识、参与意识、情感意识和效率意识,精讲精练,精心批改,精心点评,使学生学会把握试题难易、合理分配答题时间,熟练掌握应试技巧。要认真琢磨考题,对历年高考试题,特别是新课程高考试题认真研究,对照考纲和考试说明,梳理考点,对比分析命题趋势和难易变化,从中总结规律,筛选适合学生的训练题和模拟题,提高课堂教学和模拟考练的针对性。要强化学法指导,在课堂教学、作业布置、考试命题等方面,必须面向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善于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思维,使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与学生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学习习惯相协调。

 三要在提升队伍素质上持续推进。今年高三的166名老师中,有16名没带过高三,年轻教师有活力、有创劲、有激情,极有可能创出更佳的成绩,但同时也缺乏高三带课的实战经验。要重视对新教师的教法指导,学校包级领导、年级组长和学科备课组长要切实负起责任,制订每个新上高三教师的培养计划,定期不定期地开展业务指导,帮助新带高三的年轻教师尽快适应备考工作,尽量让其少走弯路。要突出骨干教师的引领带动,充分发挥省、市、县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传帮带作用,积极组织有经验的高三教师开展示范课教学和学科备考研讨活动,引导、带动全体高三教师提高业务水平。要放大校本培训的集中效应,积极开展以高考动向分析、教法学法研究、尖子学生培养等为主要内容的校本培训,不断增强备考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效果和备考质量。

 四要在分类教学培养上力求突破。对高三学生的学情和成绩进行对比分析,针对学科优劣和不同特长,采用“盯人术”、实行“包干制”,落实分层教学,有针对性地开展个别辅导,不断提高备考的实效性。要把有实力、有潜力、有毅力的好苗子筛选出来,充分挖掘潜能,采用“开小灶”、“一对一”等方式精准培养,不断扩大“中间面”,实行帮扶制,提升冲击名牌大学的实力和本领。对一本、二本临界学生要重点辅导,将帮扶目标分解到班、到人,努力帮助临界生实现高考上线目标。对后进学生要认真分析研究知识储备、能力素养、心理压力等问题的根源,制定补弱计划,加强基础知识巩固,做好心理调适和指导激励。同时,要关注艺术类考生和“三校生”的备考,抓好文化课补弱和专业课辅导,力争文化课和专业课成绩双上线。

 五要在督导检查评估上集中用力。要把开展督导检查评估作为推动高考质量提升的重要手段,切实加大督促检查,着力解决备考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效提高备考工作针对性、科学性、前瞻性。县教育局要充分发挥教育教学管理的主体作用,成立由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分管副局长、督导室、教研室相关人员为成员的督导评估组,定期不定期深入学校,全面掌握备考工作情况,扎实开展督导检查,分析评估考试成绩,掌握阶段性成绩动态,提出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和方法措施。四所学校要加强自我检查评估,校长、包级领导、年级组长要在做好日常教育教学管理的基础上,深入了解各个班级的教情、学情和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教师全面做好高考备考工作。要认真抓好质量监控,定期组织月考、阶段检测及校际联考,召开质量分析研讨会,深入分析考试质量,及时诊断教学情况,查找原因、制定措施、整改提高。

  三、要进一步转变作风,强化保障,全力冲刺高考预期目标

 一要有夙夜在教的责任意识。“我们的责任,是对党的责任,是对民族的责任,是对人民的责任。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那么作为老师,我们的责任,就是对学生的责任,孩子们对理想大学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座的各位,是我县201xx年高考备考工作的骨干力量,大家要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时刻与高考工作同呼吸、共命运。教育局要进一步完善高考评价方案,及时兑现岗位目标责任制,充分发挥教学的参谋、指导和桥梁作用。尤其是要把握高考大局,加强对各学校高三教学工作的全程监管,健全对高考工作的督导检查制度,确保高三教学中心地位,切实为提高全县教育教学质量打好基础。各学校要潜心研究学校高考备考最根本的问题,工作的着力点在哪里,备考工作应该怎样高效统筹等,健全完善高考工作责任制,做到奖罚分明。全体高三教师要以对学生负责、对自己负责的态度,恪尽职守,勤勉工作,争取让更多的孩子进入心仪的大学。

 二要有敬业奉献的优良作风。总体上看,全县教师队伍是一支勤奋敬业、乐于奉献的优秀团队,长期以来,为泾川的教育事业倾注了心血,挥洒了汗水,做出了成绩。但是,我们也要看到,随着目前经济社会进入转型期,人们的心理普遍比较浮躁,讲利益索取的多,讲敬业奉献的少,学生中也安逸贪玩的多了,吃苦勤奋的劲头不足,这些习气,或多或少困扰了老师队伍,影响了教学质量。对此,我们必须要在思想上引起高度警醒,切实转变思想观念,以扎实苦干的劲头、勤奋求实的作风、高度负责的精神,为高考备考工作提供有力的作风保障。县教育局的同志和班子成员要带头深入一线,靠前指挥,现场督导,科学评估,全力以赴,坚决打赢高考这场翻身仗。各学校校长要切实沉下身子、率先垂范,紧盯既定目标,把握工作重心,蹲点督促检查,狠抓备考措施落实。广大教师要继续发扬勤奋敬业、扎实苦干、追求卓越的精神,珍惜岗位的荣誉,倾注心血和真情,扎实搞好教育教学,全力服务高三学子,真正成为业务精湛、学生喜爱、群众满意的高素质教师。

 三要有排忧解难的服务保障。县委、县政府将一如既往重视教育事业发展,继续对高考先进单位和个人给予重奖,致力于创设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各学校要以高考备考为中心,切实增强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努力创造良好的备考环境。要加强信息沟通。舍得花费人力、财力,广布信息点,积极搜取前沿信息和报考录取信息,及时宣传高考最新动态,积极与外县先进学校联系,适时进行联考和质量分析,构建高考质量的参系和坐标,让广大学生学有重点、赶有目标。要加强身心调适。合理安排好高三师生作息时间,注重劳逸结合,提升师生身体素质,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时疏导心理问题、减轻思想压力、树立高考必胜信心。要加强后勤保障。从政策、经费、人员等方面排忧解难,为高考工作创造良好、宽松、和谐的氛围,为高三师生在吃、住、行等多方面提供优质服务,不断改善师生吃饭、住宿、取暖等生活条件,使全体师生能以良好的工作、学习状态,全身心投入高考备考。

 同志们,高考备考工作关系到全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承载着35万泾川人民的殷切希望。今天是10月31日,离201xx年高考还有7个月零6天(218天),时间已进入倒计时,时不我待,希望同志们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扎实苦干的作风、锐意进取的决心,全力做好201xx年高考备考各项工作,确保高考质量再上新台阶!

 谢谢大家。

2022年静宁县中考分数线

甘肃省静宁县平凉机电工程学校护理生能考外省大学。

平凉机电工程学校属于全日制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其毕业生既可以参加三校生高考,也可以参加普通高考,但两者只能选一,参加一种就不能参加另一种,这两种考试都能报考外省大学。

三校生即来自技校(技工学校)、中专(中等专业学校)或职高(职业高级中学/高级职业中学)的学生的统称。其定位是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大量技能型人才与高素质劳动者,在对学生进行高中程度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根据职业岗位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实施职业知识与职业技能教育。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规定:凡报考“三校生”高职类的考生必须是省教育厅批准的具有报考资格学校的应届毕业生。应届“三校”毕业生可选择参加高职高专统一招生考试(俗称“三校生”高考)或6月份举行的普通高考,两者只能择一,不能重复。

静宁一中一本上线率

2022年静宁县中考分数线是:静宁一中739分、静宁二中748.8分、文萃中学746分、威戎中学555.5、成纪中学545.5。

1、静宁一中:创建于1941年,由陇上著名教育家王尔全先生在明代嘉靖年间庙学基础上,依托静宁文庙创办。初名“静宁县立初级中学”,1942年更名为“甘肃省立静宁中学”,后八易校名,隶属关系数次变更。2002年学校跻身“甘肃省示范性普通高中”行列,2004年过渡为独立高中,2020年更名为“静宁县第一中学”至今。

2、静宁二中:于1978-07-01 在平凉挂牌成立,学校地址位于素有"陇上旱码头"之称的平凉,我学校迄今已经成立45年,培养了大量人才,我学校主要经营中学教育,,我学校本着制度与人文相结合的管理思想,凭借美丽的校园环境,舒适的住宿条件和的师资力量已成为每年平凉评价好的学校之一。

3、文萃中学:始建于2012年5月,于2014年8月建成,隶属县教育局管理。办学层次为“全县最新、省内一流、国内先进”的公办全日制高中。办学规模为72个班,容纳3000名学生。校园占地面积143亩,校舍建筑面积53637平方米,教学设施建设达到或超过省级示范性高中标准。

4、威戎中学:建校初期为静宁一中二部,1962年独立办学为静宁县第二中学,1968年增设高中,为静宁县威戎中学,1978-1982年为平凉地区重点中学,1982年交由县管,为县办重点中学。学校占地41330平方米,建筑面积8960平方米。实验教学设施较为齐全,已建起微机室和校园电视教学网络。有图书3万余册,教学资料较为丰富。现有教学班34个,学生2316人,教职工125人,其中高级教师12人,中级教师30人,高中教师学历达标率52%,初中学历达标率100%。

5、成纪中学:原为李店中学,1967年在原白草屲中学基础上改建而成,1971年迁到现址,为县办农村普通完全中学。1995年12月,经静宁县政府批准更名为成纪中学。现有教学班46个,学生2940人,教职工146人,其中高级教师6个,一级教师20人,国家级先进2人,省市级先进21人;省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24人。

学校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教育理念,倡导“文明、守纪、勤奋、活泼”的校风,积极推行素质教育,教学质量逐年稳步提升,历年位于全市农村学校之首,已向高等院校培养了近3000多名优秀学生。

他们中有百人成为硕士、博士,有数人已跻身于美国哈佛,英国剑桥,中国北大、清华等世界一流学府,同时也为社会输送了3000多合格人才。教师在地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20多篇,2002年学校被确定为国家重点德育课题实验学校。

静宁县的教育事业

静宁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455所,其中普通高中3所,完全中学5所,独立初中29所,小学219所(含教学点122个),职业学校1所,幼儿园197所(其中公办185所、民办12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

共有公办教职工6940人,其中专任教师6854人,高中专任教师1090人,初中专任教师1804人,职业学校专任教师290人,小学专任教师2735人,幼儿园专任教师910人,特殊教育学校专任教师25人。全县在校学生69457人,其中普通高中9853人,初中14948人,中等职业学校3957人,普通小学27799人,在园幼儿12758人,特殊教育学校160人。

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初中适龄学生入学率100%。2021年末,静宁县参加普通高考考生5501人,高等院校录取学生5009人(含单独招生和中职生),高职(专科)及以上上线人数4112人,上线率为99.3%,其中一本线上1372人,上线率为33.1%;二本上线1775人,上线率42.9%。

2022年静宁一中一本上线率66%。通过查询邦博尔招生网,搜索到《静宁县第一中学教学成果》,可以得知,2022年静宁一中参加高考总人数是700人,一本上线是460人,因此,2022年静宁一中一本上线率66%。

文章标签: # 高考 # 备考 # 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