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高考调剂 高考调剂
20年高考地理平顶山,20年高考地理
tamoadmin 2024-06-11 人已围观
简介1.高三地理知识点2.掌握地理必背知识点 再也不用怕高考了3.高考地理知识点大全4.高考地理常见特殊现象 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这样一段话“读书能医愚,读书能治穷,读书能疗病,读书能砺志,读书能致远,读书能练达,读书能聪慧,读书能知道怎样交友,怎样识人,怎样说话,怎样做事,怎样活着才身心健康,读书能明白什么样地人生称得上完美无憾。”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 高三地理 卷子及参考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
1.高三地理知识点
2.掌握地理必背知识点 再也不用怕高考了
3.高考地理知识点大全
4.高考地理常见特殊现象
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这样一段话“读书能医愚,读书能治穷,读书能疗病,读书能砺志,读书能致远,读书能练达,读书能聪慧,读书能知道怎样交友,怎样识人,怎样说话,怎样做事,怎样活着才身心健康,读书能明白什么样地人生称得上完美无憾。”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 高三地理 卷子及参考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地理卷子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1X4=44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海拔1200米的盘吉尔塔格山岩体多为火山岩,岩石中含丰富的碳酸钙,形成独特的火山岩石林景观(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1~2题。
1.该地岩石主要由
A.流水携带泥沙固结形成
B.岩浆上升冷却凝固形成
C.大规模的海陆变迁形成
D.干旱区风化物沉积形成
2.形成该石林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物理风化和风力堆积
B.冰川侵蚀和风力侵蚀
C.风力侵蚀和流水侵蚀
D.流水侵蚀和风力堆积
国庆花车设计彰显各地自然、人文环境特色。下图为某省级行政区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时的花车造型,主要由如意(形似该省轮廓,寓意“一带一路”)、山形、火箭、奔马、飞天等元素构成。读图,完成3~4题。
3.该花车代表的省级行政区是
A.陇 B.蜀 C.新 D.内蒙古
4.国庆期间,该省省会城市
A.日出早于北京
B.正午太阳高度角大于上海
C.昼渐短,夜渐长
D.东南方日出,西北方日落
据2019年12月10日消息,自9月以来的澳大利亚东部森林大火持续肆虐,是当地史上最严重的火灾。悉尼地区12月10日的天气预报是:最高气温39℃,晴,西南风4-5级。如图为美国宇航局地球观测站11月7日拍摄的山火烟雾扩散及周边区域的照片。完成5~6题。
5.快速获取森林火灾点、蔓延方向和实施火灾点救援,需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GIS+GPS B. 仅RS可以
C. RS+GIS+GPS D. 仅GPS可以
6.12月10日,防止悉尼森林大火蔓延的最佳做法是
A. 疏散着火点西南方向的居民
B. 清伐着火点东北侧的地表
C. 优先发布抢救野生动物预警
D. 及时实施当地的西水东调
特斯拉电动车一直使用优质的松下锂电池,续航里程长,是世界新能源汽车中的精品。2017年7月,特斯拉与松下公司合作,在美国内华达州开始建设超级电池厂,所有工序都在厂内完成,并配套了自己的太阳能发电系统。预计2020年投产后,员工将达到6500人,电池产量将是2014年全球电池产量的总和。为吸引这个项目,内华达州抛出了14亿美元的优惠礼包。据此完成7~8题。
7.特斯拉公司建设超级电池厂,对电动车生产的意义是
A.减少产品运输 B.增加汽车产量
C.降低生产成本 D.提高电池质量
8.推测内华达州吸引超级电池厂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税收收入 B.发展相关产业
C.扩大就业机会 D.改善生态环境
我国一直重视大豆生产,20世纪上半期,我国是世界最主要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但1995年以后我国大豆开始进口,且进口规模越来越大。目前,我国八成的大豆需要进口,巴西和美国是我国大豆的主要进口国。受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近半年来,美国对华大豆出口出现大幅下滑。据此回答9~11题。
9.1995年以后,我国大豆进口规模越来越大,最主要是因为( )
A.人口快速增长
B.消费能力提升
C.大豆 种植 面积锐减
D.国外大豆的冲击
10.中美贸易摩擦可能使得美国大豆( )
A.销售价格降低 B.竞争力减弱
C.运输成本升高 D.生产投入增加
11.为应对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大豆产业的影响,可以采取的最有效 措施 是( )
A.扩大大豆种植面积,实现大豆自给
B.加强技术研发,提高大豆利用率
C.限制大豆的消费,寻找替代农产品
D.拓宽大豆进口 渠道 ,保障大豆安全
二、综合题(共56分)
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香草是一种多年生热带藤本香料植物,分布在炎热、潮湿、海拔在1 500 m以下且有一定遮阴的坡地,有“食品香料之王”的称号。马达加斯加香草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品质最佳的香草,在全球市场上,80%以上的香草产自马达加斯加。香草从种植到产出豆荚需要三四年时间,过程中须进行人工授粉才能结荚,大约需要手工授粉600朵花才能得到1千克的香草豆荚。受多种因素影响,香草的价格波动很大,且近两年价格持续飙升,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农民们为了扩大种植面积,不断侵占国家森林生态保育区,并在培育和加工过程中过度追求经济效益,因此有些专家认为香草价格的不断上涨可能会扼杀马达加斯加香草出口产业。下图为马达加斯加岛等高线图。
(1)分析马达加斯加岛地形对植被的影响。
(2)判断图中甲、乙两地哪个地区比较适合香草的生长,并分析其适合香草生长的自然原因。
(3)说出香草价格波动较大的原因。
(4)简述香草价格的持续上涨可能会扼杀马达加斯加香草出口产业的原因。
13.贵州省花江乡山高坡陡,水土流失面积达80%,干旱频率高达90%,1997年该乡森林覆盖率仅3%。作为“西电东送”起点的马马崖大型水电站,历时2年多,于2015年1月正式投产发电。图1为“花江乡在贵州省的位置图”,图2为花江乡2000年石漠化状况。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碳酸盐类岩石的成因类型及其在贵州省的分布特征。
(2)说明马马崖水电站修建的优势区位条件。
(3)年降水量1000多毫米的花江乡干旱频率高,分析原因。
(4)针对花江乡的环境问题,从保护与开发角度,请你为花江乡提出合理建议。
14.旅游地理(10 分)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在法国从电力公司、标致汽车等大型公司,到奶酪工坊、香皂厂等中小型企业,2 000多家企业向游客敞开了大门,以开放工厂、设立博物馆等方式吸引游客参观,在参观中游客能与工作人员交流,可以触摸原材料,看到生产过程,闻到产品的味道,有些还能品尝。这种“体验式”的企业游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游客参与其中。统计数据显示,法国开放参观的企业中,93%都是中小企业或者小微企业,34%的企业拥有50年以上的历史。下图示意法国波尔多一家历史悠久酒庄的工作人员正在向游客讲解造酒过程。
说明越来越多法国企业和游客参与企业游的原因。
参考答案:
1.B 2.C 3.A 4.C 5.C 6.B 7.C 8.C 9.B 10.B 11.D
12.(1)马达加斯加岛以山地为主,山脉大致呈南北走向(或东北—西南走向),阻挡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东部降水丰富,形成了热带雨林植被景观,西部地处背风坡,形成热带草原植被景观;地势高差大,水热状况随海拔发生变化,形成植被的垂直分布,植被类型丰富。
(2)甲地。原因:甲地纬度较低,热量条件好;地处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形成热带雨林气候,水热条件好;森林丰富,有较好的遮阴条件;山地地形有利于排水。
(3)香草的产区集中,需人工授粉,产量小;气候异常,多台风、干旱等极端天气,导致香草产量变化大;需人工授粉,受劳动力价格变化的影响大。
(4)价格的上涨,会导致香草被提前采摘上市,加工不合理,质量变差;替代香料出现和增多;与其他生产国的竞争加剧;大面积种植,破坏生态,影响香草产业的发展。
13.(1)沉积岩。 绝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2)地处亚热带季风区,年降水量大,河流流量大;北盘江流经云贵高原,河流落差大;西部大开发政策,水电开发促进当地经济发展;邻近珠江三角洲,具有广阔的水电市场。(答出三点即可)
(3)季风气候,降水时间集中,无雨时间较长;碳酸盐类岩石地区,地下漏斗发育,地表和地下水容易渗漏;森林覆盖率低,土壤层薄,涵养水分功能弱;山高坡陡,(经济欠发达)修建水利工程难度大, 雨水 难以储存。(答出三点即可)
(4)以水资源开发利用(或生态环境恢复与保护)为中心,通过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以及修坝、建梯田等工程措施,解决干旱、水土流失和石漠化问题;开发喀斯特景观、庭院经济、立体农业等,发展旅游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14.企业参与:企业游能使企业透明开放地接受消费者监督,赢得消费者对企业的信赖,维护和改善企业良好形象;企业游可以传递企业的价值观和悠久的历史 文化 ,展示和保护企业历史和文化遗产;企业游是企业进行 市场营销 和品牌推广的重要手段,提高知名度,增加企业收入。
游客参与:游客可以获得独一无二的体验,增长见识,满足好奇心;可以身临其境地了解企业的生产环境、卫生标准、产品质量等,形成对企业和产品的印象和评价。
高三地理卷子及参考答案相关 文章 :
★ 高三中国地理综合试卷及答案
★ 高考地理巩固试题及答案
★ 2020人教版高三地理专项模拟试题含答案
★ 高考地理巩固试题及答案2020
★ 2018年高中地理会考题及答案
★ 高中地理必修一测试题及答案
★ 高三月考地理试题
★ 高三地理答题模板大全
★ 高三地理答题新模板
★ 云南省高中地理会考试卷及答案
高三地理知识点
导语:相信很多同学都对高中地理的一些计算题印象深刻,面对它们,同学们经常不知道该从哪着手,也不知道该如何计算,那么我为大家整理了一些高考地理常用公式,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高考地理常用公式自然地理时区&区时
⒈时区
(1)为了各地交往的方便,将全球经度划分为24个时区,各时区以其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时区的共用区时。
(2)某经度所在的时区计算:
经度/15度=商?余数。
如果余数小于7.5,所在时区=商数
如果余数大于7.5,所在时区=商数+1
2.区时
(1)时区每差1个区,区时相差1小时,东早(多)西晚(少)
注意:过日界线日期要先加减一天
(2)公式计算:
甲时区-乙时区=甲区时-乙区时
注意:东时区写成正数,西时区写成负数。正负数已经考虑了日界线两侧的日期差别。
3.地方时
(1)根据太阳照射情况形成的时刻,如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位于昼半球中央)为12点。(地球自转会造成照射情况的变化,地方时就变化)
要求:能在任意形式的日照图上读出特殊地方时(如12点、0点或24点、6点、18点)的分布。
(2)图上计算:
经度每相差15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或1度/4分钟、经度1分/4秒钟),东早(加)西晚(减)
注意:过日界线时日期还要再加(向西)减(向东)一天
(3)公式计算:
(甲经度-乙经度)?1小时/15度=甲地方时-乙地方时
注意:东经度写成正数,西经度写成负数。正负经度已经考虑了日界线两侧的日期差异。
4.太阳高度角的计算方法
两地之间的太阳高度角的差=两地之间的纬度差
5.日出、日落时刻
(1)地方时、区时计算
(2)日出时刻=(24-昼长)/2
日出时刻=12-昼长/2
(3)日落时刻=24-日出时刻
日落时刻=12+昼长/2
6.正午太阳高度
(1)正午太阳高度是指一天中的最大太阳高度,即地方时12点时的太阳高度。
(2)图上推导(略)
(3)计算公式(与直射点相比):90度-某地H=直射点纬度与某地纬度的角度差的绝对值。技巧:可以将北纬写成正数,而将南纬写成负数。
(4)计算公式(与任意纬度相比):甲H-乙H=(甲纬度-乙纬度)的绝对值
注意:北纬度写成正数,南纬度写成负数
7.某日(R)太阳直射点的地理纬度位置=23?26?N?R?6月22日*(23?26?*4/365)
(1)此公式只能大致计算一年当中某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
(2)计算结果若是正值,则为北纬;若为负值,则为南纬;
(3)R为某日日期,R-6月22日为该日与6月22日相差的天数,(23?26?*4/365)为太阳直射点一日内移动的纬度距离。(假设其移动是匀速的)
8.极昼极夜的范围=90-太阳直射点的度数
9.某地昼长=24?与该地纬度相同但南北半球不同的纬度的昼长=与该地纬度相同但南北半球不同的纬度的夜长
10.某地夜长=24?与该地纬度相同但南北半球不同的纬度的夜长=与该地纬度相同但南北半球不同的纬度的昼长 即:纬度相同半球不同的2地的夜长+夜长=24小时
11.昼长、夜长
(1)昼长=日落时刻-日出时刻
注意:前后时刻一致即可,比如都是某地地方时,比如都是北京时间
(2)昼长=(12-日出地的地方时)*2
昼长=(日落地的地方时-12)*2注意:均指该地地方时
(3)图上计算:
昼长=24小时*昼弧/360度
(4)北纬某地昼长=对应南纬的夜长
(5)夜长=24-昼长
12.两点的.相对高度公式:
(x-1)?h?H<(x+1)?h,其中H为相对高度,h为等高距,x为等高线条数。13.比例尺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注意:比例尺本身没有单位,但计算时要注意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单位要先换算统一。
13.比例尺大小实际上是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数值上表现为比值的大小。
比例尺的缩小或放大是距离的缩放、并非面积的缩放。
图上距离往往需要在地图上量取。
14.实际距离
(1)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2)在经纬网图上:
经线上跨纬度1度=111千米
纬线上跨经度1度=111*cosA千米,其中A是纬度
15.外流区的降水量、径流量、蒸发量
降水量=径流量+蒸发量
16.耕作制度、复种指数与垦殖指数
耕作制度是指农作物的栽培方式(熟制、布局等)及与之相配套的农技措施的总称。复种指数是一农业地区一年内作物播种面积与耕地面积之比。而垦殖指数则是一国或地区已开垦种植的耕地面积与其土地总面积的比例,三者在一定程度上分别反映出某地农业生产力水平、耕地重复利用和开发的程度。
17.耕地比重=人口算术密度/人口生理密度
18.人口密度
人口密度=该地常住人口(人)/该地土地面积(平方千米)
19.人口耕地密度
人口耕地密度=该地常住人口数/该地耕地面积
20.人口增长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某时段末人口数-该时段初人口数)/该时段初人口数
21.城市人口比重
城市人口比重=城市总人口/总人口
22.人口计算公式
人口出生率:人口出生率是指某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指一年)出生人数与平均人口之比。
计算公式:出生率=(年内出生人数/年平均人口数)?1000?。
死亡率:指一定时期内人口死亡人数与同期平均人口数之比。
人口自然增长率:指一年内人口自然增长数与年平均总人数之比,通常用千分率表示。用于说明人口自然增长的水平和速度的综合性指标。
计算公式:(人口自然增长率=年自然增长人数/该年年平均人口数)?1000?。
总和生育率:指一定时期育龄妇女各年龄组生育率之和,以千分数表示。反映育龄妇女在15至49周岁总的生育水平,也可看成为如果一批妇女按照目前各年龄的生育水平度过整个生育期,则一生可能生育的孩子数。
23.人口总负担系数
指被抚养人口与15?64岁人口的比例。
其中被抚养人口指0?14岁和65岁以上的人口。
24.性别比
性别比是人口中男性人数与女性人数之比。通常用每100个女性人口相应有多少男性人口。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我国人口性别比是106:74。
25.人口算术密度、人口生理密度
人口算术密度是一个国家的总人口与总面积之比,人口生理密度是一个国家的总人口与可耕地面积之比。
掌握地理必背知识点 再也不用怕高考了
进入高三,为方便考生更加全面的复习地理知识,为大家收集了高中地理所有知识点,供复习备考,欢迎参考!
一、描述某地位置特点:
①纬度位置(高纬?中纬?低纬?) ②海陆位置
③相对位置(与该地著名地理事物的关系)
二、气候
1.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
①太阳高度角(纬度决定) ②大气状况(天气、气候) ? ③海拔高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 ? ④日照长短
2.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
①纬度位置(太阳辐射) ②地形地势(海拔?闭塞?背风坡?迎风坡?对气流阻隔?)
③大气环流 ④海陆位置及海陆分布(冬季大陆气温低于海洋,夏季高于海洋)
⑤洋流 ⑥下垫面热容量,反射率等(植被状况)
3.影响降水多少的因素:
①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环流;大气活动中心) ②洋流 ? ③有充足水汽、有凝结核、有上升气流 ④地形(迎风坡?背风坡?气流阻隔?)
⑤ 海陆位置(离海远近?离岸风、向岸风?)
4.影响气压大小的因素:
①地势(海拔)→气压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②气温→同一高度气温高气压低
5.影响气候的因素:
①纬度位置(太阳辐射,决定热量) ? ②大气环流(降水)
③下垫面(海陆位置,地形,洋流,地表状况等) ? ④人类活动(影响小气候和全球变暖)
6.影响气温年较差的因素
①纬度位置(纬度越高,气温年较差越大)
②下垫面A.海陆位置(海陆热容量差异) B.地势高低(H上升,T差下降)
7.影响气温日较差大小的原因
①大气状况 ?②海陆位置(热力性质差异) ?③下垫面(植被覆盖状况,植被类型) ④纬度
8.我国冬季气温南北温差大的影响因素
①纬度位置(太阳辐射):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南方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比北方大,昼长大于北方,获得的太阳辐射比北方多 ? ②北方离冬季风源地近,冬季风加剧了北方的严寒,且受寒潮影响大
9.我国夏季南北温差小的因素
①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北方正午太阳高度虽比南方小,但白昼时间比南方长,
故获得的太阳光热不比南方少 ②南方雨季长,云雾多
10.影响吐鲁蕃盆地夏季炎热,形成高值中心的原因
①深居内陆,夏季增温快②海拔低,气温高③山地环绕,地形闭塞,热量不易扩散④气候干旱云量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 ⑤焚风影响
11.云贵高原少受冬季风影响的因素
①离冬季风源地较远 ②北面东西走向的山脉(如:秦岭)的隔挡 ③高原地形,地势高
12.长江流域“三江大炉”的形成因素
①地处河谷地带,地形闭塞,不易散热 ?②位于夏季风背风坡,且气流下沉增温 ③深居内陆,气候大陆性强,夏季增温比较快 ④7、8月份受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太阳辐射强,气温高(伏旱) ⑤城市规模大,热岛效应强
13.台湾火烧寮年降水量全国第一的影响因素
①位于山坡迎风坡,夏季受东南季风和台湾暖流影响,降水丰富
②冬季,东北季风经过海洋表面温度湿度增大,受山地抬升,降水丰富
14.吐鲁蕃盆地中托克逊年降水量全国最少的影响因素
①深居内陆,海洋气流难以到达 ?②地形闭塞,山地环绕,水汽难以进入
15.气候非地带性分布影响因素
①地形起伏 ②洋流 ③海陆分布
16.影响暴雨形成的因素:
①源源不断水汽供应 ?②强烈上升气流 ?③形成降水的天气系统持续时间长
17.俄罗斯冬季漫长而寒冷的因素分析
①纬度位置高。获得的太阳辐射少,气温低 ②北临北冰洋,受极地寒冷气流影响大
③大部分地区深居亚欧大陆内部,距海远,冬季气温低
18.上扬斯克成为北半球寒极的影响因素
①纬度:纬度位置高,获得太阳辐射少,气温低
②海陆位置:深居亚欧大陆内部,冬季大陆降温快
③大气环流:受极地寒流气流影响大
④地形地势:地势高,气温低,地形呈“马蹄形”向北开口,使南下的寒冷空气堆积
19.南美洲西海岸热带沙漠气候的成因
①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和东南信风影响,气流下沉,盛吹离岸风,降水少
②秘鲁寒流流经,减温减湿
20.南美洲西部热带沙漠气候狭长的原因
①地形:安第斯山脉影响 ?②洋流:秘鲁寒流减温减湿
21.南极洲成为世界“寒极”的影响因素
①纬度高,地表获得的太阳辐射少 ②地势高,气温 ③冰雪黑覆盖、冰雪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极强
④南纬400~600的西风环流,造成一种特殊“风壁”,阻碍了南极地区与低纬地区进行热量交换
⑤西风漂流,南极环流阻碍了高纬地区海水与中低纬地区海水进行热量交换
22.影响南极洲降水的因素
①受极地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②气温很低,蒸发微弱,空气中水汽含量极少,空气干燥
23.判断海洋性、大陆性的依据
①降水量多少和季节变化情况 ②气温年较差大小 ③最高、最低月均温出现月份
24.气候特点描述:
①气候类型 ?②气温(高低?冬夏气温高低?气温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大?)
③降水(年降水量多少?降水季节、年际变化特点)
④气温与降水的组合关系(尤其季风,加“雨热同期”)
①地形类型(平原、丘陵、高原、盆地、山地)
②地势(起伏大小,海拔高低,倾斜方向)③地形区名称
④地型组合(大范围区域才讲)⑤地势倾斜方向(由河流流向来判断)
25.云贵高原气温低于周围地区的原因:
①地势高,气温低;②冬季受昆明准静止锋的冷气团影响
③位于来自印度洋、太平洋的夏季风迎风坡、大气中含水量丰富,云层较厚,
对太阳辐射削弱能力强,气温较低
④云贵高原上湖泊众多,植被好,对气候调节作用明显,气温也较低
26.回归沙漠带上“绿洲”(23°26′穿过我国的东南部)形成因素
①海陆位置 ?②气候和降水 ③台风影响
三、地形地质
1.地形特点的概括
①地势(高?低?倾斜?起伏?) ②海拔 ③地形的种类、分布 ?④地形的组合状况,组合结构
等高(值)线分布特点:①疏密 ②走向③数值变化方向④弯曲程度及方向⑤高值、低值中心
2.地表形态的影响因素:
①内力作用:地震,火山,变质作用(褶皱、断层内力作用)
②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3.吐鲁蕃盆地、哈密盆地的形成原因 ①内力:地壳断裂下陷而成
4.伊犁河谷的形成原因①内力:地壳断裂下陷形成②伊犁河携带泥沙堆积而成
5.雅鲁藏布江谷地的形成原因
①内力: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结合处,由两大板块碰撞而成断裂带
②外力:雅鲁藏布江侵蚀而成
6.长江三峡,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横断山区峡谷的形成原因
①内力:地壳上升 ?②外力:河流侵蚀下切
7.横断山脉的成因
①内力: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抬升
②外力:该地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流水侵蚀和河流切割作用强
8.台湾山脉的成因
①内力: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抬升而成
9.影响地震烈度的影响因素:
①地震本身的震级和震源深度 ②震中距大小
③地质构造情况(断层发育?) ? ④地面建筑物抗震程度
10.华北平原的成因
①内力:地壳下沉 ?②外力:海河、黄河、淮河携带泥沙堆积而成
11.西北山麓、太行山山麓冲积扇的成因
外力:河流携带泥沙流出山地,在山前由于流速减慢,大量沙石堆积而成
12.汾河谷地,渭河平原形成原因
①内力:地壳断裂下陷 ?②外力:汾河,渭河携带泥沙堆积而成
13.多地震的影响因素
①板块边界附近 ?②两大火山地震带上
14.褶皱与地形:褶皱初期:向斜成谷,背斜成山;后期由于内、外力作用,背斜顶部守张力易破碎,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变得坚实,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
断层与地形:地垒形成块状山,如泰山、庐山、华山;地堑:渭河谷地、汾河谷地
15.刚果盆地的形成原因:刚果盆地原来是内陆湖,后经地壳抬升,河流下切, 湖水外泻而成.
16.死海(贝加尔湖、坦噶尼喀湖、汾河谷地、渭河谷地)成因:内力作用----断裂陷落
17.北美五大淡水湖(欧洲峡湾地形、湖泊)成因:外力作用----冰川作用
四、水文(河流和湖泊)
1、河流的水文特征:流量大小、季节变化、含沙量、结冰期、汛期、枯水期
2、河流水系特征:流向、流程、流域面积、河道弯曲状况、水系形状(扇形、树状、羽状、向心形等);
支流多少,
3.河流流量的影响因素:
①河水的补给(降水量多少)(冰雪融水多少) ②流域面积③支流多少④人类活动
4.河流径流的调节因素:①水库、湖泊的调节②森林等植被的调节③梯田、平整后土地的调节
④河流支流的调节(水系的调节)⑤地下水调节
5.影响河流航运价值的因素:
自然原因:地形与流速、水量及季节变化、结冰期、含沙量
社会原因:流经地区的人口和城市密度、经济发展水平
6.西欧河流航运价值大的原因:河流水量充沛,水位稳定,含沙量小,无冰期,航运价值大.
俄罗斯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航运价值不大的原因:纬度较高,封冻期长,有凌汛现象.
7.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
①太阳辐射(热量收支)←纬度 ?②洋流 ③陆地气候
8.海水盐度大小的影响因素:
①降水量、蒸发量(气候、纬度) ②洋流(暖流经过:盐度高;寒流经过盐度低)
③结冰、融冰 ④河流径流的注入 ? ⑤与外界海水交换状况(海域是否闭塞)
9.影响潮汐大小的因素:(钱塘江观潮)
①地形条件(是否呈口大内小喇叭状开口) ? ②气象条件(风向)
③天文条件(日、月、地位置)初一、十五为天文大潮
10.影响水资源多少的因素:
①降水量、蒸发量(河川径流量大小) ? ②水循环活跃程度
11.影响渔场形成因素:
①大陆架:海水深浅及获得阳光多少 ②径流(淡水河流):营养物质多少
③纬度:温带水域 ④洋流:寒暖流交汇或上升流
12.影响沼泽形成的因素
①地形地势:地势低洼,易积水,排水不畅
②气象条件:海拔高或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小,地表积水
③水源条件:河流水,高山冰雪融水、河流凌汛、泛滥造成地表水在洼地聚集
④地质条件:地下多冻土,地表水不易下渗 ?⑤人类活动
13.凌汛形成的影响因素
①纬度位置高,气温低于0℃,有结冰现象 ?②河流由低纬向高纬流
五、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1.影响垂直带谱的因素:①纬度、 ②山体的相对高度
2.喜马拉雅山南北坡自然带的差异:
①南坡自然带比北坡复杂 ?②南北坡相同自然带在分布上,南坡海拔比北坡低
③南坡基带为森林,北坡为高山草甸草原 ?④南坡积雪冰川比北坡海拔低
3.造成上述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①南坡比北坡纬度低,基带海拔低,相对高度大 ②南坡为向阳坡,北坡为背阳坡
③南坡面向印度洋,受季风影响,降水比北坡丰富
4.影响雪线高低的决定因素:
①气温:纬度,向阳坡,背阳坡,T上升,雪线越高
②降水:海洋性(气候湿润→雪线下降)
大陆性(气候干旱→雪线上升)迎风坡→雪线下降 ?背风坡→雪线上升
高考地理知识点大全
相信像地理等这类知识点繁多的科目,是所有高考学子们很头疼的地方,下面我总结了高考地理必背知识,供大家参考。
100条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
1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天圆地方说、地圆说、地心说、日心说、大爆炸宇宙学说。
2宇宙的基本特点由各种形态的物质构成,在不断运动和发展变化。3天体的分类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
4天体系统的成因天体之间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5天体系统的级别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6日地平均距离1.496亿千米。
7太阳系八大行星的位置水金地火(小)、木土天海。
8八大行星按结构特征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9地球上生物出现和进化的原因光照条件、稳定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温度、液态水。
10太阳的主要成分氢和氦
11太阳辐射能量的来源核聚变反应
12太阳辐射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维持地表温度,水循环、大气运动等的动力,人类的主要能源。
13太阳活动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
14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15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16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11年。
17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影响气候②影响短波通讯③产生磁暴现象
18月相新月、蛾眉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残月
19月相变化规律上上西西(上弦月),下下东东(下弦月)
20星期的由来朔望两弦四相。
21空间探索阶段的开始1957年10月,原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
22空间开发阶段的开始1981年第一架航天飞机试航成功。
23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1970年“东方红”一号、1999年“神舟号”载人航天试验飞船。2003年神州5号
24宇宙自然资源的分类空间资源(高真空、强辐射、失重)、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
25保护宇宙环境清除太空垃圾、加强国际合作。
26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
27地球的赤道周长4万千米
28纬线和纬度,低纬、中纬、高纬的划分连接东西的线。每1个纬度为111.1千米;
29经线和经度连接南北的线。相对的两条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
30东西两半球的划分西经20°和东经160°的经线圈
31南北两半球的划分以赤道为界,以北的为北半球,以南的为南半球
32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23°26′和66°34′纬线
33本初子午线0°经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
34南北方向的判断有限方向,北极为最北,南极为最南
35东西方向的判断无限方向,沿着自转方向为向东,逆着自转方向为向西
36东西经的判断沿着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37.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38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旋转
39地球自转的周期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真正周期);太阳日,24小时
40地球自转的速度角速度(每小时15°),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41地球公转的轨道椭圆轨道。一月初(近日点),七月初(远日点)
42地球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旋转
43地球公转的周期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回归年365日5小时48分46秒
44地球公转的速度在近日点时公转速度较快,在远日点时较慢
45黄赤交角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目前为23°26′
46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太阳直射点以一年为周期相应地在南北回归线间往返移动
47晨昏线的判断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
48地方时的计算每往东1°,时刻增大4分钟。
49已知经度求时区数经度除以15,再四舍五入
50区时的计算每往东1个时区,时刻增大1个小时
51北京时间以东八区(120°地方时)为标准时间
52世界时以本初子午线时间为标准时
53国际日期变更线180°经线(理论上),不通过陆地(实际)
5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不同地方时、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
55太阳直射点的判断与该点的切线方向垂直,地方时为12点
56春分日(3月21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57夏至日(6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
58秋分日(9月23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59冬至日(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
60夏半年的概念3月21日至9月23日
61冬半年的概念9月23日至3月21日
62地球侧视图的判读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63地球俯视图的判读逆时针自转,中心为北极;顺时针自转,中心为南极。
64昼夜长短的计算以昼弧长度为依据,每15度为1小时
65日出日落时刻的计算根据昼长以标准日出(6时)和标准日落(18时)前后推算
66昼夜长短的判断夏半年,越北白昼越长,冬半年,越南白昼越长
67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90°-(直射点与所求点的纬度间隔)
68天文四季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最高的季节是夏
69我国传统四季以立春(2月4日)、立夏、立秋、立冬为起点来划分四季
70欧美传统四季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四季的起点。
71二十四节气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72五带的名称和范围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7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更替
74大气圈对地球的重要意义保护生物生存,影响地球自然环境,维持生命活动
75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
76干洁空气的组成氮和氧,二氧化碳和臭氧
77氧、氮、臭氧、二氧化碳、水汽和尘埃的作用生命活动;构成生物体;吸收紫外线;光合、保温作用;成云致雨
78大气污染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氟氯烃破坏臭氧层
79大气垂直分层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高层大气(电离层)
80对流层的主要特征上冷下热,对流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
81平流层的主要特征臭氧吸收紫外线。平流,对高空飞行有利
82大气上界离地面约2000-3000千米
83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最主要因素太阳高度角
84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
85辐射定律物质的温度越高,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越短;反之越长
86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87大气逆辐射夜间有云较温暖,夜间晴朗较寒冷
88大气的保温效应对流层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能力很强
89全球的热量平衡地球多年平均收入的热量与支出的热量是相等的
90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各纬度间的冷热不均
91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92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
93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和大小高压垂直指向低压。单位距离间气压差越大风力越大
94地转偏向力的方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95摩擦力对风向的影响由于受摩擦力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并不平行,而是有个交角
96根据等压线判断风向的步骤①高压垂直指向低压②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97小气候城市风、海陆风、山谷风
98海平面等压线与风力大小低压中心,高压中心。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
99大气环流的意义调整全球水热分布,是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
100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东北信风、副高、中纬西风、副极地低压、极地东风、极地高压
想了解更多请点击 2018高考地理18种大题必背知识点
高中地理易混淆知识点总结1、昼夜现象、昼夜更替与昼夜长短
昼夜现象是指由于地球是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而引起地表向日的一半明亮,对应的另一半黑暗的现象。昼夜更替是由于地球自转而使地球产生的白昼与黑夜以一个太阳日(24小时)为周期的交替现象。而昼夜长短是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球公转引起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使除赤道外的各纬度昼夜长短产生周年变化的现象。
2.节气与季节
节气是根据天气和物候的演变情况确定的,以太阳在黄道上运动15°为划分标准,一个回归年有24个节气。季节,是根据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情况确定的,以太阳在黄道上运动90度为划分标准;二者在一定程度上都反映了一年中寒来暑往及物候的变更情况。
3.气温递减率与地温递增率
前者表示对流层内气温随高度而逐渐下降的变化率。平均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后者表示常温层以下一定深度内,地温随深度逐渐增高的变化率。平均每深100米,温度增高3℃。
4.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强度与太阳常数
太阳辐射是一个物理概念。是指太阳向宇宙空间发射的电磁波和粒子流。太阳辐射强度是一个物理变量,指每平方厘米的地球表面每分钟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其大小随纬度、太阳高度和时间而变。而太阳常数是一个物理常量,指在日地平均距离条件下,地球大气上界太阳高度角为90°时的太阳辐射强度。其数值为 8.16焦/厘米。
5.海陆风、季风与季风气候
海陆风是由海陆之间的气压日变化而引起的,仅出现在滨海地区,是一日之内风向转变的现象。季风是由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所导致的海陆之间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或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而引起的一种大范围盛行的、风向随季节有显著变化的风系。但有季风的地区不一定就形成季风气候,只有在海陆对比显著、风向变化明显的热带、副热带和温带大陆东岸的季风区才是季风气候。
6.气象、天气与气候
气象是表明大气特征的物理状态和物理现象的总称。包括气压、气温、温度、风、云、降水等要素。天气是指短时期某地大气中的气象变化情况。它是由各种气象要素综合表述的大气物理状况。气候则是指一地区多年观察所得到的概括性气象情况。天气是多变的,而气候则较为稳定。
7.水体与水圈
水体是指由天然或人工形成的水的存在体,如海洋水、河流水、湖泊水、大气水等;水圈是地球上各种水体的总称,是一个连续的不规则的圈层。
8.径流与径流量
径流是指大气降水到达地面以后扣除蒸发量等损耗沿地表、地下运动的水流。径流量则是指一定时段内通过某一河流断面的水量,单位:立方米/秒。
9.汛期与洪水期
汛期是指江河由于流域内季节性降雨或冰雪融水引起定时水位上涨的现象。洪水期则指江河湖泊中水位超过正常水位达到洪峰水位及其以上的时期。
10.水资源、水利资源与水力资源
广义的水资源是指水圈内的水量总体。狭义的水资源则是指能为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水利资源指能被人类控制或基本控制的应用于灌溉、给水、发电、航运、养殖等方面的用水。
近年来常以“水资源”一词替代、包容“水利资源”。水力资源属于水利资源的范畴,通常指天然河流或湖泊、波浪、洋流所蕴藏的动能资源。
11.矿物、矿产与矿床
矿物是形成矿产和矿床的物质基础,矿物不等于矿产,只有当有用矿物富集起来达到工农业利用要求时才称为矿产。有矿不一定就叫矿床,只有矿产的富集地段才称为矿床。矿产是岩石形成过程中形成的,矿床则在一定地质作用下才能形成。
12.地质作用、地壳运动与地质构造
地质作用是指由于自然界的原因,引起地壳表面形态、组成物质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地壳运动仅是内力作用的重要表现形式,而地壳中的各种地质构造基本上都是地壳运动的结果,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的足迹和证据。
13.断裂与断层
断层是岩石在断裂变形阶段产生的,只有当岩石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移动时,才能称断层。形成断层,岩石必定断裂,但岩石产生断裂,未必一定形成断层,关键在于是否沿断裂面有明显的位移。
14.印度洋板块与印度板块
印度洋板块为全球六大板块之一,主要以大洋地壳为主,属于大洋板块。而印度板块从属于印度洋板块,是它的一个子板块,为小板块,由陆壳组成,属大陆板块。
15.风化作用与侵蚀作用
风化和侵蚀都是对岩石的破坏作用。但风化作用相对侵蚀作用来说是在静态下比较缓慢地进行的,短时间内不易被人们觉察,而侵蚀是在较明显的动力作用下进行的,易于察觉。
16.热带雨林与热带季雨林
热带雨林分布在终年湿热的赤道地区,由高大茂密、常绿的乔木为主组成的植物群落。热带季雨林不连续分布在热带雨林外围干湿季交替的热带季风气候地区,由旱季落叶的乔木为主组成的植物群。季雨林与雨林相比,外貌有明显的季相变化,群落组成种类和结构比较简单。
17.土壤、土地与土地资源
土壤是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土地比土壤内涵丰富,除土壤外,土地还包括尚未形成土壤的岩石和岩石风化物。因此。土地是一个广泛的概念。
而土地资源是对人类利用而言的,指人类在目前和预见到的将来能开发利用的各种类型的土地。它既具有土地的自然属性,又具有土地的社会属性。
18.森林覆盖率与林木蓄积量
前者是指森林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面积的占有情况。后者则指森林面积上生长着的林木的材积总量,是测定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资源总规模和水平的重要指标。
19.草原、草地与草场
草原指生长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旱生、半旱生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占优势的植被。草地指被覆草原、草甸等植被的土地。草场指用以畜牧的草原、草甸等的统称。草地属于土地资源,而草原、草场属于生物资源。
20.一次能源与二次能源
一次能源为没有经过加工的天然能源,属于自然资源。而二次能源是经过人为加工转换后得到的另一种形式的能源,不属于自然资源,如沼气与人工沼气、煤与煤气、核能与核电等都是一次能源与二次能源的关系。
21.大农业与小农业
农业是利用动植物的生长繁殖,通过人工培养和养殖,来获得农产品的一个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其中大农业是指广义的农业概念,主要包括农、林、牧、副、渔各业。而小农业是指狭义的农业概念,专指种植业(耕作业)。
22.耕作制度、复种指数与垦殖指数
耕作制度是指农作物的栽培方式(熟制、布局等)及与之相配套的农技措施的总称。复种指数是一农业地区一年内作物播种面积与耕地面积之比。而垦殖指数则是一国或地区已开垦种植的耕地面积与其土地总面积的比例,三者在一定程度上分别反映出某地农业生产力水平、耕地重复利用和开发的程度。
23.工业分布与工业布局
工业分布是已形成的工业生产的地区分布。工业布局除含有“分布”的含义之外,还有把工业生产合理地安排在某地的意思。
24.人口流动与人口迁移
前者是未改变定居地的人口移动。如民工流动、旅游和度假等。后者是指一定时期内人口在地区之间作永久或半永久的居住地的变动。二者的区别表现在是否有较长时间变动居住地。
25.环境容量与环境承载量
前者是对污染物而言,是指环境对污染物的最大允许量。而后者是对人口而言,指一定区域内的自然资源所能养活的人数。
26.领土、国土与国土资源
领土和国土都是从国家主权的角度指一国主权管辖的地域空间。但领土是国家享有完全排他性主权的部分。国土除领土外,还包括国家享有管理和使用权利但不具有绝对占有权的海洋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等部分。
国土资源指一个国家主权管辖范围内的一切资源的总和。广义的国土资源是指国家的全部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人口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
高考地理记忆口诀我国省级行政区区域记忆口诀
京津沪渝直辖市
蒙宁新藏桂自治
一国两制台港澳
东北三省黑吉辽
冀晋鲁归华北
苏浙皖赣在华东
湘鄂豫归华中
华南还有粤闽琼
川滇黔渝藏西南
西北陕甘宁青新
晋豫皖和湘鄂赣
中部六省正崛起
中原大省河南省
大别山界鄂豫皖
太行山东冀鲁豫
陕甘宁边区延河唱---
我国地理之最
面积最小的省是澳门
纬度最高的省是黑龙江
面积最大的省是新疆
跨经度最广的省是内蒙古
跨纬度最广的省海南省
人口最多的省河南
人口最少的省澳门
高考地理是一科知识点很多的一门学科,它需要我们不断的去背记这些地理知识点,但是地理也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学会后即能在高考中获得很高的分数,还能掌握许多生活中就能用到的地理知识。
高考地理常见特殊现象
高中地理对于很多学习文科的同学来说,是非常的难的,那么高三的考生应该如何备考呢?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高考地理知识点大全,希望大家喜欢!
高考地理知识点大全一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探究点一:大气的热力作用
大气的热力作用包括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对地面的温室效应,它们是一个连贯的能量转换过程,因此要运用综合图表法学习这部分内容,抓住主干,化繁为简。
例1(2011?连云港调研)2010年6月11日早,连云港出现大雾天气,能见度很低,给道路交通和市民出行带来不便。下图为城区海棠立交在浓雾中若隐若现。回答⑴~⑶题。
⑴浓雾天气使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
A.浓雾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B.浓雾削弱了地面辐射C.浓雾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D.浓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
答案:⑴C⑵D⑶A
探究点二:热力环流的形成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可采用因果联系法学习。复习时抓住气温高低→上升或下沉→密度差异→气压高低→大气水平运动→热力环流这条线索,分析气温、密度和气压三者关系,层层推进、由因及果。
注意:①高低压的理解:所谓高低气压是相对于同一水平面而言。在垂直方向上,由于大气密度降低,气压逐渐降低。②等压面的凸向与气压高低的关系:上凸为高压,下凹为低压。
探究点三:常见的热力环流
要学会解释生活中相关的问题、现象,并绘制相关的热力环流图。如: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的形成和特点,并能根据热力环流的成因(受热不均)绘制热力环流图。
1.山谷风:由于山谷与其附近空气之间的热力差异而引起。白天因山坡上的空气增热强烈,于是暖空气沿坡上升,风从山谷吹向山坡,这种风称“谷风”;到夜晚,因山坡空气迅速冷却,密度增大,因而沿坡下滑流入谷底,风从山坡吹向山谷称“山风”。山风和谷风总称为山谷风。
2.海陆风:因海洋和陆地受热不均匀而在海岸附近形成的一种有日变化的风系。在基本气流微弱时,白天风从海上吹向陆地,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前者称为海风,后者称为陆风,合称为海陆风。(学生自绘示意图)
3.城市风: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和交通工具消耗大量的燃料,释放出大量的人为热量,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形成“城市热岛”。当大气环流微弱时,市区中心空气受热不断上升,四周郊区相对较冷的空气向城区辐合补充,而在城市热岛中心上升的空气又在一定高度向四周郊区辐散下沉以补偿郊区低空的空缺,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局地环流,称为城市热岛环流,又叫城市风。城市上空气流上升,在郊区下沉,近地面风由郊区吹向城市,所以污染严重的企业应布局在城市风下沉距离以外,绿化带应布局在城市风下沉距离以内。
例2(2008年高考广东卷文科基础)下列对风向描述正确的是
①晚上风从海洋吹向陆地②晚上风从陆地吹向海洋③如果地球不自转,近地面,风从两极直接吹向赤道④如果地球不自转,近地面,风从赤道直接吹向两极
A.①③B.①④C.②③C.②④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了对热力环流原理的理解,只有对原理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对本题正确的作答。
解析:晚上陆地由于热容量小,降温快,气温低,气压较高,而海洋降温慢,气温较高,气压低,所以风从陆地吹向海洋,②正确;赤道地区终年高温,气压低,极地地区终年寒冷,气压高,所以近地面风应由两极向赤道吹,即使没有地球白转也是这样,故③正确,选C。
答案:C
变式训练(2011届杭州市高三第一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山谷风是由于山地热力原因形成的。白天因山坡上的空气比同高度自由大气增温强烈,于是暖空气沿坡上升,成为谷风;夜间由于山坡上辐射冷却,使邻近地面的空气迅速冷却,密度变大,因而流入谷底,成为山风。据此回答⑴—⑵题。
减弱呼吸作用,有利于植物养分的积累,C正确;白天的谷风使坡面温度升高,夜晚的山风使坡面温度降低,故山谷风能扩大坡面温差,有利于作物的生长,D错误。
答案:⑴B⑵D
高考地理知识点大全二
气候界线
(1)1月0℃等温线(也是亚热带与暖温带及高原气候区分界线):大体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界线):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3)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界线):从大兴安岭西坡经过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脉东部。
(4)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界线):大致通过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到冈底斯山一线。
高考地理知识点大全三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地球内部的结构的研究:由于地球内部的知识主要来自对地震波的研究。
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叫地震波。地震波有纵波(P波)和横波(S波)之分。纵波传播速度较快,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横波的传播速度较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
以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为界,可以将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1)由于地震波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地震波在经过不同介质的界面时就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科学家正是利用了地震波的上述性质,通过对地震波的精确测量,“_了地球内部的结构。
(2)从地球内部地震波曲线图上可以看出,地震波在一定深度发生突然变化,这种速度发生突然变化的面,叫做不连续面。
(3)地球内部有两个不连续面。一个在地面下平均33千米处(指大陆部分),在这个不连续面以下,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这个不连续面是奥地利地震学家莫霍洛维奇首先发现的,所以叫莫霍面。另一个在地下2900千米深处,纵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则完全消失。这个不连续面是德国地震学家古登堡最早研究的,所以叫古登堡面。
(4)用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为界面,把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所以地球的内部圈层是依据地震波传播的突然变化的两个不连续面(莫霍面和古登堡面)来划分的。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各外部圈层的概况比较
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同步练习题
(2012?莱芜期中)在不同媒介中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科学家就是利用这一原理,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探知地球内部结构的。阅读上述材料,完成1~2题。
1.根据地震波的探测,地球最外层平均厚度约100千米的范围是带有弹性的坚硬岩石层,称为岩石圈,其范围是指()
A.地壳B.地壳和软流层
C.地壳和上地幔D.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2.根据地震波波速的变化,将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有关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正确叙述是()
A.划分地壳和地核的界面是古登堡面
B.地核部分的温度、压力和密度都较小
C.在莫霍面上,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则完全消失
D.在莫霍面下,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
解析第1题,岩石圈由岩石组成,包括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与地壳。第2题,根据地球内部各圈层的特点即可回答。
答案1.D2.D
高考地理知识点大全四
1.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方式主要是交通运输和通信
2.青藏铁路的起点和终点
青海省首府西宁经格尔木至拉萨,是世界上,最长的高原铁路。沿线经过我国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3.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头,保护高原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4.集装箱运输的好处是什么?
节约包装材料、简化包装手续、提高运输效率、保证货物完全、降低运输成本、改善运输劳动条件等
5.世界比较繁忙的航线哪四条
①北大西洋航线;
②地中海、苏伊士运河航线;
③北美洲东岸各港口经巴拿马至北美洲西岸各港口的航线;
④北太平洋航线
6.邮政通信和电信通信业务的任务分别是什么?受哪些自然因素影响?
邮政通信主要利用交通工具和运输网络传达信函和包裹。受地形障碍、台风、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影响。
电信通信业务主要是利用有线电、无线电、光等传递符号、文字、图像和语言等信息。受地形障碍、太阳活动等影响。
高考地理知识点大全五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球体。依据: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实例。
2、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 万千米。
二、地球仪
在地球仪上识记以下内容。
南、北极,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三、纬线、纬度
⑴、纬线:在地球仪上,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的圆圈叫纬线。
纬线有三个特点:
①、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②、纬线的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最后成一个点);
③、自成一个圆。
⑵、纬度:
①、赤道为0°,赤道以北为北纬(0°—90°N),赤道以南为南纬(0°—90°S)。赤道将地球平分南、北两个半球。纬度数从赤道向北、向南逐渐增大。纬度值90°。
②、人们规定: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四、经线和经度
1、经线:在地球仪上,连结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
经线有三个特点:⑴、指示南北方向;⑵、长度都相等;⑶、自成半圆。
2、经度:
⑴、经度的起点是0°经线,也称“本初子午线”。0°经线以东为东经(0°—180°E);以西为西经(0°—180°W),所以东西经度数为180°。经度数从0°经线向东、向西逐渐增大。
⑵、180°经线:180°E和180°W重合的经线。
⑶、任何一个经线圈,都把地球分成相等的两个半球。国际上规定20°W和160°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两个半球的分界线。如:15°W位于东半球;165°E位于西半球。
五、经纬网
1、利用经纬网确定地面上任何一点的位置。
2、读经纬网图,能回答有关问题(举例说明)
⑴、A 点的经纬度:30°W 40°N
B 点的经纬度:10°W 10°N
⑵、从东西半球看:A 点位于西半球 B点位于东半球;
从南北半球看:A 点位于北半球 B点位于北半球。
⑶、从低、中、高纬度来看:A 点在中纬度地区
B 点在低纬度地区。
⑷、从地球五带来看:A 点在北温带 B 点在热带。
(A 地区有四季变化,B 地区有阳光直射。)
⑸、A 点位于B 点的西北方向。
六、世界的海陆分布
1、海洋与陆地:海洋占71%,陆地占29%。
2、七大洲:
⑴、识记七大洲的名称和基本轮廓(世界地理P 23 的图)。
⑵、东半球的大洲:亚、欧、非、大洋洲;西半球的大洲:南、北美洲。
南极洲位于南极圈内,地跨东、西半球。
⑶、面积和最小的大洲:亚洲、大洋洲;海拔和最低的大洲:南极洲、欧洲。赤道穿过的大洲: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
⑷、亚、欧两洲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
亚、非两洲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南、北美洲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亚、北美洲分界线:白令海峡。
3、四大洋:⑴、面积,最深的是太平洋;面积最小,最浅的是北冰洋。
⑵、大西洋呈“S”形,地跨南、北半球。
4、识记七大洲、四大洋分布图。
高考地理知识点大全相关 文章 :
1.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大全
2. 最新高中地理知识点汇总
3. 最全高中地理知识点汇总
4.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
5. 高考地理知识点冲刺复习大全
6.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7.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归纳
8. 高考地理10种必背大题与9大知识点
9.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10.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与归纳
高中地理有一些特殊的自然现象是比较常见的,高考有时会考察到。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地理常见特殊现象,下面我为您带来的,你知道成因吗?
高考地理特殊现象(气候)1贵州天无三日晴
贵州一年中阴天日数在200天以上,是全国阴雨天最多、气候最潮溼的地区之一。贵州大部分地区,年雨日150天以上,贵阳平均每年有188天。其中,5月份的雨日平均多达20天,12月份最少,但仍有13天之多。
原因及作用过程:
①贵州位于我国西南部,距离冬季风源地远,冬季风南下时东西走向的山脉所削弱,到云贵高原时,气流运动缓慢,和原来停留在贵州的暖空气汇合,双方势均力敌,便长时间的相持在这里,为此就产生阴雨连绵的天气。
②春季,南方的暖空气逐渐加强,频频袭来,北方的冷空气也还相当活跃。冷暖空气相互冲突,因而贵州的天气忽晴、忽阴、忽雨,天气变化多端。
③夏季,北方冷空气北撤,来自南方海洋上的暖溼空气活跃在贵州高原上。贵州高原海拔在1000米以上,地面高低起伏,暖溼空气受到地形的抬升和扰动,形成云和雨。有时从四川来的冷空气,与南方来的暖溼空气相遇,更容易形成阴雨天气,或产生较大的雷暴雨。
④秋季,北方冷空气开始南下,暖温空气还来不及撤退。冷暖空气不断交锋,也常常产生阴雨连绵的天气。
总之,贵州高原地面崎岖不平,空气抬升作用强、扰动、阻塞、摩擦、冷暖空气接触机会特别多,这就是形成贵州多阴雨天的主要原因。
2冬天到台北去看雨现象:冬季台北降雨丰富,降水次数频繁。
原因:
①台湾岛于我国东南,四面环海。冬季风南下,因为地球自转偏向力,致使气流发生偏转,变为东北风,由于气流经过海洋,使原本干燥的气流饱含水汽。
②台北地势低平,南部为台湾山脉,气流到达台北时抬升凝结形成地形雨。
③冬季风影响时间长,所以台北整个冬季都比较丰富。
3华北春雨贵如油现象:在春天农作开始生长发芽,是农作物最需要水的时候,华北地区春旱比较严重,春雨占全年降水量的10—15%,有的地方少于10%。所以说“华北地区春雨贵如油”。
原因:①春季承接着秋、冬两个少雨季节。
②春季气温回升快,风天多、蒸发强烈,往往易形成连续干旱。
③华北地区虽处于季风区,但是4月下旬-5月上旬极锋在华南沿海一带徘徊,雨季未到。
⑤华北地区的河流本身流量不大,以降水补给为主,春季农业需水量大,灌溉用水不足。
4华南春雨送春归
原因:4月下旬-5月上旬极锋在华南沿海一带徘徊,给南岭以南带来阴雨天气。
5月中下旬极锋跃至南岭与江南丘陵一带,并可波及长江中下游两岸,形成这一带的春季连绵阴雨。
5江南清明时节雨纷纷原因同上
6西南秋雨绵绵
现象:一般出现在9-11月,最早出现日期有时可从8月下旬开始,最晚在11月下旬结束。主要出现在四川、重庆、贵州、云南、甘肃东部和南部、陕西关中和陕南、湖南西部、湖北西部一带。尤以四川盆地和川西南山地及贵州的西部和北部最为常见。主要特点是雨日多,雨量却不大。
原因:1、西南季风,九、十月份西南季风才退出中国,难么秋季西南气流能将印度洋上的暖溼空气源源不断地输送到这一带地区,使这一带地区具备了比较丰沛的水汽条件。
2、随着冷空气不断从高原北侧东移或从我国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倒灌,冷暖空气在我国西部地区频频交汇,于是便形成了华西秋雨。
7 *** 日光城
*** 每年平均日照总时数多达3005.3小时,平均每天有8小时15分钟的太阳。
原因:① *** 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能够较早的接受光照
②大气透明度高:海拔高,大气稀薄,加之北部有山脉,西北风沙难以到达,所以大气透明度高。
③降雨一般在晚上:雅鲁藏布江谷地,谷底和山顶温差大,夜晚谷底温度高,山顶温度低,气流下沉形成降雨,白天云量少。
8雾都重庆
重庆年平均雾日是104天,比伦敦还多,因此有雾都之称
原因:
1、重庆位于长江以及嘉陵江的汇合处,水汽来源相当充沛,相对温度高达80%以上
2、重庆位于四川盆地的东南缘,周围有高山屏峙,而且地面也崎岖不平,风速十分小,风力微弱,
3、白天,地面温度相当高,蒸发作用不断加强,从而使空气中容纳了许多的水汽;夜间,尤其是秋季和冬季的晴朗微风之夜,地面的辐射冷却十分明显,再加上盆地边缘山地的冷空气会沿着山坡下沉,从而使近地面的空气降温十分剧烈,最终导致空气中能够容纳水汽的能力不断降低,而多余的水汽就会凝结而形成雾。
9春城昆明
昆明冬季温和,最冷的平均气温约7.8℃;夏季,最热时的平均气温在20℃左右,最高的气温不高于32℃。冬暖夏凉,昆明被称为“春城”。
原因:
①纬度位置:24°~26°N,亚热带季风气候
②远离冬季风源地,受山脉阻挡,受冬季风影响小
③西高南部低易受印度洋暖溼气流的影响
④处于昆明准静止锋的南侧,暖干气流控制区域
⑤滇池的调节作用
10火州吐鲁番
现象:夏季炎热,素有“火州”之称。6、7、8月的平均气温都在30~C以上,绝对最高温度可达47.8℃,这是全国气温的最高纪录。
原因
1、地理位置:纬度位置为北纬42度56分,处于我国西北内陆。
2、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光照时间长,夏季炎热干燥
3、地形:地地势低洼,四周高山环绕,热量不易散发。
4、物理性质:地表为砂土,比热低,升温快。
5、植被状况:地表植被稀少,地面 *** ,阳光直射,植物的调节作用弱。
11雨极火烧寮
现象:年平均降雨量达五、六千毫米,不仅远超过全台湾二千五百毫米的年平均降雨量,也是东亚最高。
原因:
1、冬季的东北风与地形的双重影响:九月到次年三月的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东侧的东北风经过台湾东面海面时带来大量暖溼气流,遇到台湾山脉阻挡,形成丰富的地形雨。
2、夏季东南季风与地形的双重影响:暖溼的东南季风受到台湾山脉的阻挡,降下丰沛地形雨。
3、夏秋季的台风,能带来大量的降水。
4、日本暖流,暖流有增温增溼的作用,也会形成降水。
12雨港“基隆”
一年365天有200多个日子会下雨,故又称《雨港》。根据气象资料统计,基隆全年平均雨日长达二一三.六天,居平地各大都市和市镇年平均降雨日之冠。以全年平均降雨量来说,基隆的平均年雨量亦多达2903公厘,居台湾平地之冠。
原因:冬季降雨于台北冬季多雨原因相同。
春夏之际的梅雨、
夏天台风或西北雨带来的雨水。
高考地理特殊现象(水文)1凌汛:河道冰凌阻塞、解冻或冰雪融化而引起的江河涨水现象。黄河凌汛即在黄河河段上发生的凌汛。主要发生河段:1、宁夏河段中卫到石嘴山,2、河南郑州到山东滨州原因:1、河段必须有结冰期2、河流的流向必须是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
2荆江牛轭湖
1定义:弯曲河道因弯曲过度,发生裁弯取直,原来的河道被废弃所留下的部分。
2形成过程:
1、当河床坡度降低时,河流的下蚀作用减弱,侧蚀作用增强,流水不断侵蚀河岸,凸岸凹岸形成。在当河水行至拐弯处,由于惯性和离心力的作用,使水流向凹岸方向冲去,凹岸受到强烈侵蚀,形成深槽,同时,在河底产生向凸岸的补偿水流,将底层水流压向凸岸,把从凹岸冲下的物质搬运至凸岸,因凸岸流速变慢而堆积下来形成边滩。这两种流向相反的水流在河流的横剖面上,构成了横向环流。在横向环流的作用下,河道愈来愈弯曲,结果形成曲流。在有深厚松散堆积物的平原上,多形成能自由摆动的自由曲流。
2、河水不断冲刷与侵蚀河岸,河曲随之不断的发展。
3、河曲愈来愈弯。
4、河水冲刷与侵蚀最弯曲的河岸,河流遂截弯取直。
5、河水从截弯取直的部位流走,原有的河曲被废弃。
6、原有被废弃的河曲成了牛轭湖。
3荆江牛轭湖分析:
荆江是长江自中国湖北省枝城市到湖南省城陵矶段的别称。有上荆江和下荆江之分。上荆江枝城—藕池口,河道比较稳定;下荆江藕池口—城陵矶,河道蜿蜒曲折,素有“九曲回肠”之称。
1自然环境:长江从三峡奔流而下,路经崇山峻岭,过了荆门口,地势陡降,一泄千里,流速减缓,流水切滩作用减弱,适宜河曲发育。同时,带来大量冲积沉积物,荆江段的土壤结构为上粘下沙,容易发生崩岸现象,加剧了河曲的发育。
2上荆江段有一部分人工分洪区,使得汛期洪水和泥沙从长江分流入洞庭湖主要经上荆江三口,因此,下荆江年内和年际流量变幅较小,流水平缓、稳定,水流切滩作用减小,有利于曲流发展。
3长江南水北调:缓解中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重大战略性工程。我国南涝北旱,南水北调工程通过跨流域的水资源合理配置,大大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促进南北方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分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西线工程在最高一级的青藏高原上,地形上可以控制整个西北和华北,因长江上游水量有限,只能为黄河上中游的西北地区和华北部分地区补水;中线工程从第三阶梯西侧通过,从长江中游及其支流汉江引水,可自流供水给黄淮海平原大部分地区;东线工程位于第三阶梯东部,因地势低需抽水北送。
4黄河河套地区:
5若尔盖泥炭型沼泽:
泥炭沼泽的形成需具备三个条件:气候、地理、构造,气候要适于植物的生长,地理要有水体,构造沼泽要持续缓慢沉降。
生长在沼泽中的植物的枯植败叶必须没入水中,隔绝空气,才能防止氧化分解,在还原条件下发生生物化学反应,产生腐植酸等泥炭物质。如果没有水体沼泽条件,植物遗体会分解,不可能成为泥炭。象东北大森林就不能形成泥炭。
构造因素:植物的遗体堆积在水中,迟早会使水体变浅,最后植物遗体暴露于空气中风化,不能成为泥炭。所以,泥炭沼泽在较长的时间尺度内是不断沉降的,其沉降的速度与植物遗体堆积的速度相同时,泥炭层堆积越来越厚,当沼泽的沉降速度大于植物遗体的堆积速度时,植物会被水淹死,泥炭化作用终止。沼泽基底沉降速度小于植物遗体堆积速度时,植物的遗体分解,同样泥炭化作用停止。所以泥炭层的堆积厚度在没有大的气候环境的变化影响时,主要受控于植物遗体堆积速度与沼泽基度沉降速度相同的时间长度。
6三江平原潜育型沼泽
三江平原的沼泽多发育在靠近山地的低洼地区以及平原上的低洼河漫滩上。
地形:这里地势低平,坡度极缓,汇水条件好。平原上有20多条主要河流,多数河床狭窄,河道弯曲,甚至是没有明显河槽的沼泽性河流,宣泄不畅。
气候:这里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溼润阴凉,降雨集中,水量丰富,蒸发量小,无法排出,造成严重秋涝。
土壤:在10月末或11月初地表水即开始冻结,形成冻层。冬季降雪量大,积雪厚40厘米,最大厚68厘米,春季冰雪融化,但因下部有粘土层、亚粘土层和地下冻层,水分不易渗透,因而加重了地表积水。
生物:在冷溼多水的环境中,苔草、小叶樟、沼柳等沼生和溼生植物繁生,覆盖率达70%以上。水、土、草互动粘结,致使这里沼泽遍布,集中连片。
点选下一页分享更多高考地理特殊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