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高考调剂 高考调剂

高三化学盐类水解_高考化学盐类水解

tamoadmin 2024-06-09 人已围观

简介1.化学盐类的水解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怎么比较2.高中化学何时考虑电离与水解3.高二化学盐的水解4.高二化学在高考中的考点有哪些?5.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6.化学中什么时候盐的水解会大于电离?在无机化学中,水解指的是盐类电离出来的离子发生的水解.由强酸弱碱反应生成的"强酸弱碱盐"会发生水解:如 NH4Cl,它是由强酸HCl与弱碱NH4OH 反应得到的,氯化铵溶于水后,铵根对应的是弱碱,会发生水解:NH

1.化学盐类的水解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怎么比较

2.高中化学何时考虑电离与水解

3.高二化学盐的水解

4.高二化学在高考中的考点有哪些?

5.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

6.化学中什么时候盐的水解会大于电离?

高三化学盐类水解_高考化学盐类水解

在无机化学中,水解指的是盐类电离出来的离子发生的水解.

由强酸弱碱反应生成的"强酸弱碱盐"会发生水解:

如 NH4Cl,它是由强酸HCl与弱碱NH4OH 反应得到的,氯化铵溶于水后,铵根对应的是弱碱,会发生水解:NH4+ + H2O = NH3?H2O + H+

同理,"强碱弱酸盐"会发生水解,如 Na2CO3

弱酸弱碱盐,也会发生水解,如: (NH4)2CO3

水解规律:"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

强酸弱碱盐水解显酸性.

强碱弱酸盐水解显碱性

弱酸弱碱盐水解后,看两者水解程度.必须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现在高考对此不做太高要求)

其中,对于"弱酸弱碱盐"的水解,由于阳离子与阴离子都水解,称为"双水解".如果阳离子的水解与阴离子的水解,强度达到一定时,会互相促进对方的水解,使双方都水解完全,那就称为"完全双水解".如:溶液中不可能存在Al2(CO3)3这一物质,原因是:

2Al3+ + 3H2O = 2Al(OH)3 + 6H+

CO32- + H2O = HCO3- + OH-

HCO3- + H2O = H2CO3 + OH-

由于铝离子水解产生的氢离子可以结合碳酸根和碳酸氢根水解产生的氢离子,所以使三个水解平衡都向右移动,使得双方都水解完全,所以溶液中不能存在"碳酸铝"这种物质.

对有机化学来讲,能发生水解的有:

1.卤化烃在"氢氧化钠的水溶液"中的水解

2.酯在酸性或碱性环境下水解成醇和酸,其中在碱性中的水解程度更高.

3.多糖,二糖的水解

4.蛋白质的水解

这四类有机水解中,1与2是高考要求掌握的.3.4只要求了解.

化学盐类的水解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怎么比较

 盐的水解是中学化学十分重要的概念,也是高考热点,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鲜明的盐类水解的实验事实,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探究,下面给大家分享盐类的水解教学反思范文,欢迎参考!

盐类的水解教学反思1

 《盐类的水解》这一节课我是这样构思的;首先确立明确的教学目标,即知识目标:理解盐类水解的本质;理解盐类水解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及变化规律。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对比法和依据客观事实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树立唯物辩证观;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教学重点是理解盐类水解的本质。教学难点是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和分析。

 这节课先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通过思考辩论,得出结论。让学生充分体验过程与方法。首先通过复习水的电离平衡,由酸溶液显酸性、碱溶液显碱性是因为打破了水的电离平衡所导致的,引出盐溶液是显中性的吗?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结论。接着根据实验结论提出两个问题:

 1、盐溶液显出不同的酸碱性,与形成盐的酸碱的强弱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2、以醋酸钠为例讨论强碱弱酸盐溶液为什么显碱性?

 通过学生分组讨论得到结论。进而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醋酸钠溶液显碱性是因为醋酸钠在溶于水时发生了水解的缘故,使学生的认知得到更进一步深化。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以氯化铵为例分析强酸弱碱盐溶液显酸性的原因,学生很容易的得出结论:由于氯化铵电离出的铵根离子与水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弱电解质,从而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导致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大于氢氧根离子浓度,溶液显酸性。顺理成章的得出强碱强酸盐溶液显中性是因为它不水解的缘故。

 对于本课的重点:究竟什么是盐类的水解呢?盐类水解的概念的得出已是水到渠成,继而引导学生得出水解的条件、水解的实质、水解的规律以及水解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运用多媒体课件及学生板演对照进行课堂练习,使学生学会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强化对水解实质的理解。最后师生共同归纳小结,使本节课的知识完整化,目标明朗化。

 回顾整个教学过程,可取之处一是对重点、难点把握准确。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是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和方向。教学重点、难点明确,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尽管课堂突出了学生主体,然而课堂始终处在教师的掌控之中,没有偏离教学活动的中心。

 二是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大多数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给他们以充分动手、动脑、动口的时间。在课堂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中经历实践、观察、分析、推理,从而在体验过程中,形成了完整的化学概念,为日后更深层次的理解概念的内涵、外延,全面掌握规律的实质奠定了基础。

 三是恰当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理解盐类水解的本质是本节课的重点,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将微观世界的东西展示给学生,使抽象的概念生动形象了,为学生更好的理解概念搭建了平台。同时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增加了课的容量和课堂的趣味性。提高了课堂效率,实现了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提升了课堂品味。不足之处是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巩固练习,可能会造成学生在具体书写上的不规范等具体问题的发生。而造成后面时间较紧的原因就是开始的实验探究时间较长,原想给学生一个完整的实验探究过程(提出猜想——设计实验——观察现象——得出结论),却没有准确把握学生的能力,疏忽了学生动手能力较差的弱点,给整个教学过程增添了些许不尽人意之处。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与反思,让我不禁想起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学生的脑力劳动是教师的脑力劳动的一面镜子。在教师备课的时候,教科书无论如何不能作为知识的唯一来源。真正能够驾驭教育过程的高手,是用学生的眼光来读教科书的。”就这短短的几句话,多年来在我的教学实践中犹如一盏航标灯引领着我。教的目的是为学,那么教师在备课时首先应该备学生(即了解学生情况),而后才是备教材,而且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来备,这样在教学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事倍功半。相信当自己再一次走进课堂的时候,一定会比这节课把握得更到位。通过反思我也深切地感受到: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要与新课程同行,就必须不断提升自我,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实践,必须在实践中重新进行角色定位,让课堂成为教师智慧展现的圣殿,让课堂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乐土,让课堂成为学生持续发展的摇篮。

盐类的水解教学反思2

 本课时主要通过实验验证盐溶液的酸碱性,并从实验现象出发,引导学生根据溶液酸碱性与溶液中H+、OH–浓度的关系这一核心思路,综合应用本章前两节知识,分析溶液中各种离子间的相互作用,探究盐类水解的原理,这样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又能有效地扩展知识,使学生发生认识上的飞跃。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让学生明确盐类水解的原理,掌握盐类水解的规律,会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并能正确的书写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鉴于本节课理论性较强,教学设计时突出以下特点:

 一、体现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的理念。

 二、利用实验,由宏观结论运用化学知识从微观角度解释问题,从旧知走入新知,使课堂气氛比较轻松愉快。

 本节课归结起来优点主要有:

 一、学生主动探究意识强。本节课由于采用实验探究的教学模式,使得课堂气氛活跃,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于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表述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同学互助的教学思想,引导学生去阅读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动手演示,口头表述,上黑板展示,充分培养学生的能力。

 二、对于教材中实验的改进非常成功。把演示实验变成小组探究实验的形式充分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

 本节课不足之处有:

 一、课堂气氛还可以更好,我想可能是学生比较紧张,另外有一个思考题设计的比较难;

 二、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盐类水解的原理,但是盐类水解的方程式书写还不够熟练;

 三、由于上一节课潘老师刚做完实验,有些药品出现了被污染,所以有两组实验出现结果偏差,然后我又重新演示以确保学生明白事实,延误了时间以至于没能按计划完成相应的练习。

 总的来说,确实感觉每作一次课都会死很多脑细胞,有一些收获。

盐类的水解教学反思3

 《盐类的水解》在老人教版中一直以来都是高考的热点以及难点,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需要把盐类水解的`知识点掌握并会使用解决一些基本的问题,一般都需要科任老师花上6学时以上。随着新人教版的使用,在书本上《盐类的水解》规定学时是4学时,很多知识点在教材中不体现,但是在学生的课后作业以及随堂练习中有体现,所以往往出现这样一个情况——学生上课感觉知识点比较简单,都听懂了,但是课下却不会做题。

 所以,我常常在思考——如何上好新教版的《盐类水解》。

 《盐类的水解》的重难点是:理解盐类水解的实质,能根据盐的组成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学会正确书写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我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突破:

 1、创设能引导学生参与的情境,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问题探究的形式引导学生用电离理论和平衡移动原理展开讨论,使学生理解盐类水解的本质。

 3、织学生结合实验结果对盐的组成进行分析讨论,从而使学生熟悉盐溶液的酸碱性与盐的组成之间的内在联系。

 4、以讨论、小结的方式巩固和加深学生对盐类水解原理和平衡移动原理的理解,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5、让学生自主的进行探究,验证自己的假设。教师及时引导学生解决探究过程中不断生成的新问题,引导学生沿着自己设定的方向推导出正确的结论,到既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又能落实知识点。

 6、运用多媒体技术,列出本节的知识系统板书,明确一些概念和规律。

盐类的水解教学反思4

 众所周知,知识与能力是辨证统一的关系。然而,只有那些规律性强的知识,才是发展学生能力的基础。同时,也只有真正掌握知识内在的规律,才有可能以一当十,举一反三,开发和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

 寻找和发展事物规律的能力,是思维训练的一个重要项目。在化学教学中,具有规律性的知识很多,我们应根据教材内容,激发、引导、培养学生自觉寻找和发现事物规律的能力。

 培养学生发现规律能力,在教学中其思维方法就是教师在教学生知识时,只是给出一些事实或问题,化繁为简,步步深入,让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究,通过比较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原理和理论。我在《盐类水解》部分的教学中采用了发现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具体做法是:

 1.探究实验引出问题:

 进行分组实验:用PH试纸分别检验氯化铵、醋酸钠、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铝等三类盐的水溶液,结果表明显示不同酸碱性。

 2.设疑、质疑、释疑、激发兴趣,鼓动思维:

 有了上面的感性认识,设计问题,鼓动思维,发现规律。

 探究问题1.使用归纳法找出盐的组成与盐溶液的酸碱性的关系

 学生大多能发现并归纳关系:强酸弱碱盐显酸性,强碱弱酸盐显碱性

 探究问题2.以上三类正盐为什么呈现不同酸碱性?

 分组讨论并阅读课本,提示思考顺序,自行发现规律:盐溶液中存在哪些离子→哪些离子之间可能相互结合→对水的电离平衡有什么影响→结果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浓度相对大小如何?

 探究问题3.什么是盐类的水解?盐与水反应的实质是什么?

 探究问题4.是不是任何盐都可以发生水解反应?它与盐的组成有何关系?若能水解,是组成盐的哪部分水解?溶液显什么性?能不能找出其规律?

 学生能轻松发现并归纳出规律“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强强不水解”

 探究问题5.如何书写盐水解反应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学生发现并归纳:“弱水解显强性”

 本节课从实验现象入手,分析了不同组成的盐溶液酸碱性不同的本质原因,并层层发现,找出了盐发生水解的规律。从感性认识逐渐上升到理性认识,真正掌握了知识的内在规律,完成了认识过程中质的飞跃。学生学得有趣、轻松并很好掌握了知识。

盐类的水解教学反思5

 1、本节课设计总体思路是先预习进行理论分析,再结合实验验证理论之后,结合定义与实质深入探寻规律。虽然和课本思路不一样,但这种设计可以使学生在课前就开展学习,使课堂探究更有预见性和针对性。

 2、学生是课堂的主人,预习、探究、展示、小结、练习都自主完成,时时有事干,人人有任务,有目标,不断有新发现,有收获的喜悦,所以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参与,注意力集中时间持久,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效果佳。

 3、课前学生自学完成盐类水解的定义和实质的学习,课堂通过探究与教师共同完成规律的发现和方程式的书写应注意的问题的学习。按时完成目标任务,课堂容量大,高效率。

 4、在课前通读课本划出重点和疑难点,使课本知识内化的基础上,课堂再次强调基本定义的理解,使学生关注课本,重视基础。同时,在探究案深入分析基本知识中隐含的规律,教会学生学会分析,教学生善于思考和发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其实,也是关注课本资源的开发。

 5、从课本基本知识的预习,到逐步深入到规律的探究,学生能够顺利进行,主要是因为问题设计切合学生实际,注意了知识间的递进关系,同时,从学生表现来看,学生的探究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6、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从开课的运动会照片开始,不断进行,有得分评价,有口头表扬,有语言激励。评价、激励及时,中肯,面向全体,有强烈的带动性和激励性。

高中化学何时考虑电离与水解

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问题,是高考的“热点”之一。高考化学试卷年年涉及这种题型。这种题型考查的知识点多,灵活性、综合性较强,有较好的区分度,它能有效地测试出学生对强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电离度、水的电离、pH值、离子反应、盐类水解等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及对这些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处理此类试题时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必备相关知识

一、电离平衡理论和水解平衡理论

1.电离理论:

⑴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微弱的,电离消耗的电解质及产生的微粒都是少量的,同时注意考虑水的电离的存在;例如NH3·H2O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关系。

分析由于在NH3·H2O溶液中存在下列电离平衡:NH3·H2ONH4++OH-,H2OH++OH-,所以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为:c(NH3·H2O)>c(OH-)>c(NH4+)>c(H+)。

⑵多元弱酸的电离是分步的,主要以第一步电离为主;例如H2S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关系。

分析由于H2S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H2SHS-+H+,HS-S2-+H+,H2OH++OH-,所以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为:c(H2S

)>c(H+)>c(HS-)>c(OH-)。

2.水解理论:

⑴弱酸的阴离子和弱碱的阳离子因水解而损耗;如NaHCO3溶液中有:c(Na+)>c(HCO3-)。

⑵弱酸的阴离子和弱碱的阳离子的水解是微量的(双水解除外),因此水解生成的弱电解质及产生H+的(或OH-)也是微量,但由于水的电离平衡和盐类水解平衡的存在,所以水解后的酸性溶液中c(H+)(或碱性溶液中的c(OH-))总是大于水解产生的弱电解质的浓度;例如(NH4)2SO4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

分析因溶液中存在下列关系:(NH4)2SO4=2NH4++SO42-,

+

2H2O2OH-+2H+,

2NH3·H2O,由于水电离产生的c(H+)水=c(OH-)水,而水电离产生的一部分OH-与NH4+结合产生NH3·H2O,另一部分OH-仍存在于溶液中,所以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为:c(NH4+)>c(SO42-)>c(H+)>c(NH3·H2O)>c(OH-)。

⑶一般来说“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如水解呈酸性的溶液中c(H+)>c(OH-),水解呈碱性的溶液中c(OH-)>c(H+);

⑷多元弱酸的酸根离子的水解是分步进行的,主要以第一步水解为主。例如Na2CO3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

分析因碳酸钠溶液水解平衡为:CO32-+H2OHCO3-+OH-,H2O+HCO3-H2CO3+OH-,所以溶液中部分微粒浓度的关系为:c(CO32-)>c(HCO3-)。

二、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

1.电荷守恒:电解质溶液中所有阳离子所带有的正电荷数与所有的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相等。如NaHCO3溶液中:n(Na+)+n(H+)=n(HCO3-)+2n(CO32-)+n(OH-)推出:c(Na+)+c(H+)=c(HCO3-)+2c(CO32-)+c(OH-)

2.物料守恒:电解质溶液中由于电离或水解因素,离子会发生变化变成其它离子或分子等,但离子或分子中某种特定元素的原子的总数是不会改变的。如NaHCO3溶液中n(Na+):n(c)=1:1,推出:c(Na+)=c(HCO3-)+c(CO32-)+c(H2CO3)

注意书写电荷守恒式必须①准确的判断溶液中离子的种类;②弄清离子浓度和电荷浓度的关系。

3.导出式——质子守恒:如碳酸钠溶液中由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将Na+离子消掉可得:c(OH-)=c(H+)+c(HCO3-)+2c(H2CO3)。此关系式也可以按下列方法进行分析,由于指定溶液中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为定值,所以无论溶液中结合氢离子还是失去氢离子,但氢原子总数始终为定值,也就是说结合的氢离子的量和失去氢离子的量相等。可以用图示分析如下

高二化学盐的水解

俊狼猎英为你解答

楼主要记住、不管是弱电解质电离还是盐类物质水解、都是微弱的、

那么什么时候考虑水解呢?有弱电解质时,要考虑弱电解质的电离(当然强电解质是完全电离的、这点不用说)。有强酸弱碱盐、强碱弱酸盐、弱碱弱酸盐时、并且在水中,那么要考虑盐类物质水解。下面举几个例子

电离方程式和水解方程式的书写

例:碳酸电离方程式为:H2CO3==2H+ +CO32- (注意为可逆符号)

碳酸钠的水解方程式:CO32- +H2O== HCO3- + OH- (注意也是为可逆符号)一般来说、二元酸及以上的水解方程式只写第一步电离。如果像AlCl3,不是二元酸,

水解方程式为Al3+ + 3H2O== Al(OH)3 + 3H+ (一步到位)

还有以下问题:

PH相同的弱酸与强酸加水稀释问题要考虑弱酸电离

例:当PH相同的碳酸和盐酸加等体积水稀释,稀释后碳酸的PH值要低于盐酸

PH相同的弱酸与强碱等体积反应,要考虑弱酸电离

例:PH相同的碳酸与NaOH等体积反应,溶液应呈弱酸性

酸和碱等体积等浓度反应生成可水解的盐时,要考虑盐类物质水解

例:等体积等浓度Al(OH)3与HCl反应,这时生成AlCl3,由于AlCl3水解、所以溶液呈酸性

附:高中阶段双水解的离子:Al3+与S2-、HS-、CO32-、HCO3-、AlO2-;Fe3+与AlO2-、CO32-、HCO3-;NH4+与AlO2-、SiO32-

反正不管是什么例子。只要出现弱电解质时,要考虑弱电解质的电离。有强酸弱碱盐、强碱弱酸盐、弱碱弱酸盐时、并且在水中,那么要考虑盐类物质水解。有时甚至要考虑水的电离。有既电离又水解的,电离大于水解考虑电离,水解大于电离就考虑水解。就是这样,望采纳。谢谢!

楼主还有疑问吗

高二化学在高考中的考点有哪些?

说明:无法输入“可逆号”,用→代替。

为了简化,醋酸根记作Ac-

----------------------

无论NaAc溶液还是NaF溶液,都有下列三式变化:

(1)盐的电离:NaX = Na+ + X-

(2)酸根水解:X- + H2O → HX + OH-

(3)水的电离:H2O → H + + OH-

我们发现,(2)式中X-(酸根)的减少量=OH-的增加量,

也就是说,虽然X-的水解程度不同,但光就水解这一步看,并不影响阴离子浓度的变化。

----------------------

但是:

(3)式却有不同,X-水解越厉害,溶液中OH-越多,则H+越少,

即,从定量计算看,(3)式中提供的OH-越少!!!

---------------------

结论

HF酸性>醋酸,因此NaAc比NaF水解剧烈,则阴离子总浓度更小。

---------------------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

高二上学期: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

考点:1、基本官能团的认知、性质、判定、转化。

3、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2、有机化学推断综合

在高考中所占分值约:15分

高二下学期: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

考点:1、热化学方程式

2、反应速率的计算

3、化学平衡移动

4、盐类水解

5、原电池与电解池原理

在高考中,选修四考点繁多,且较难,所占分值很大,约:30分

以上所列,为重点考点,细节还有许多,应以上面列举为参考,综合个人成绩实际情况,同时关注当年考纲变化。

化学中什么时候盐的水解会大于电离?

对于高考的化学来说,有哪些常考的知识点呢?掌握这些必考的基础知识点对于化学成绩的提升非常有帮助,我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必考的化学知识点。

高考化学常考知识点总结

一、氧化还原相关概念和应用

(1)借用熟悉的H2还原CuO来认识5对相应概念

(2)氧化性、还原性的相互比较

(3)氧化还原方程式的书写及配平

(4)同种元素变价的氧化还原反应(歧化、归中反应)

(5)一些特殊价态的微粒如H、Cu、Cl、Fe、S2O32–的氧化还原反应

(6)电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二、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的认识

(1)主族元素的阴离子、阳离子、核外电子排布

(2)同周期、同主族原子的半径大小比较

(3)电子式的正确书写、化学键的形成过程、化学键、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

(4)能画出短周期元素周期表的草表,理解“位—构—性”。

三、熟悉阿伏加德罗常数NA常考查的微粒数止中固体、得失电子、中子数等内容。

四、热化学方程式的正确表达(状态、计量数、能量关系)

化学如何学习?史上最强高考励志书《高考蝶变》教你怎样提高成绩,淘宝搜索《高考蝶变》购买。

五、离子的鉴别、离子共存

(1)离子因结合生成沉淀、气体、难电离的弱电解质面不能大量共存

(2)因相互发生氧化还原而不能大量共存

(3)因双水解、生成络合物而不能大量共存

(4)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不能与强酸、强碱大量共存

(5)题设中的其它条件:“酸碱性、颜色”等

六、溶液浓度、离子浓度的比较及计算

(1)善用微粒的守恒判断(电荷守衡、物料守衡、质子守衡)

(2)电荷守恒中的多价态离子处理

七、pH值的计算

(1)遵循定义(公式)规范自己的计算过程

(2)理清题设所问的是“离子”还是“溶液”的浓度

(3)酸过量或碱过量时pH的计算(酸时以H+浓度计算,碱时以OH–计算再换算)

八、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

(1)能计算反应速率、理解各物质计量数与反应速率的关系

(2)理顺“反应速率”的“改变”与“平衡移动”的“辩证关系”

(3)遵循反应方程式规范自己的“化学平衡”相关计算过程

(4)利用等效平衡”观点来解题

九、电化学

(1)能正确表明“原电池、电解池、电镀池”及变形装置的电极位置

(2)能写出各电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

(3)了解常见离子的电化学放电顺序。

(4)能准确利用“得失电子守恒”原则计算电化学中的定量关系

十、盐类的水解

(1)盐类能发生水解的原因。

(2)不同类型之盐类发生水解的后果(酸碱性、浓度大小等)。

(3)盐类水解的应用或防止(胶体、水净化、溶液制备)。

(4)对能发生水解的盐类溶液加热蒸干、灼烧的后果。

(5)能发生完全双水解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十一、C、N、O、S、Cl、P、Na、Mg、A1、Fe等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

(1)容易在无机推断题中出现,注意上述元素的特征反应

(2)注意N中的硝酸与物质的反应,其体现的酸性、氧化性“两作为”是考查的的重点

(3)有关Al的化合物中则熟悉其两性反应(定性、定量关系)。

(4)有关Fe的化合物则理解Fe2+和Fe3+之间的转化、Fe3+的强氧化性。

(5)物质间三角转化关系。

十二、有机物的聚合及单体的推断

(1)根据高分子的链节特点准确判断加聚反应或缩聚反应归属

(2)熟悉含C=C双键物质的加聚反应或缩聚反应归属

(3)熟悉含(—COOH、—OH)、(—COOH、—NH2)之间的缩聚反应

十三、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1)请按官能团的位置异构、类别异构和条件限制异构顺序一个不漏的找齐

(2)本内容最应该做的是作答后,能主动进行一定的检验

十四、有机物的燃烧

(1)能写出有机物燃烧的通式

(2)燃烧最可能获得的是C和H关系

十五、完成有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有机代表物的相互衍变,往往要求完成相互转化的方程式

(2)注意方程式中要求表示物质的结构简式、表明反应条件、配平方程式

十六、有机物化学推断的解答(“乙烯辐射一大片,醇醛酸酯一条线”)

(1)一般出现以醇为中心,酯为结尾的推断关系,所以复习时就熟悉有关“醇”和“酯”的性质反应(包括一些含其他官能团的醇类和酯)。

(2)反应条件体现了有机化学的特点,请同学们回顾有机化学的一般条件,从中归纳相应信息,可作为一推断有机反应的有利证据。

(3)从物质发生反应前后的官能差别,推导相关物质的结构。

十七、化学实验装置与基本操作

(1)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

(2)常见气体的制备方法。

(3)实验设计和实验评价。

十八、化学计算

(1)近年来,混合物的计算所占的比例很大(90%),务必熟悉有关混合物计算的一般方式(含讨论的切入点),注意单位与计算的规范。

(2)回顾近几次的综合考试,感受“守恒法“在计算题中的暗示和具体计算时的优势。

化学计算中的巧妙方法小结

得失电子守恒法、元素守恒法、电荷守恒法、最终溶质法、极值法、假设验证法等。

高中化学必备口诀大全

制氧气口诀:

二氧化锰氯酸钾;混和均匀把热加。

制氧装置有特点;底高口低略倾斜。

化学集气口诀:

与水作用用排气法;根据密度定上下。

不溶微溶排水法;所得气体纯度大。

电解水口诀:

正氧体小能助燃;负氢体大能燃烧。

化合价口诀:

常见化学元素的主要化合价

氟氯溴碘负一价;正一氢银与钾钠。

氧的负二先记清;正二镁钙钡和锌。

正三是铝正四硅;下面再把变价归。

全部金属是正价;一二铜来二三铁。

锰正二四与六七;碳的二四要牢记。

非金属负主正不齐;氯的负一正一五七。

氮磷负三与正五;不同磷三氮二四。

硫有负二正四六;边记边用就会熟。

多元弱酸的酸式酸根,既可电离显酸性,又可水解显碱性。

若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溶液显酸性,若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溶液显碱性。

电离大于水解的一般是较强的弱酸的酸式酸根:HSO3-、H2PO4-等。

水解大于电离的一般是较弱的弱酸的酸式酸根:HCO3-、HS-等。

1.盐类的性质

这是影响盐类水解的内在因素,组成盐的酸或碱越弱,其盐的水解程度就越大,盐溶液的碱性或酸性越强。

例如:Na2SO3与Na2S,若温度和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因Na2S对应的弱酸(H2S)较Na2SO3对应的弱酸(H2SO3)弱,所以S2—比SO32—易水解,溶液的碱性越强,又如:MgSO4和Fe2(SO4)3对应的弱碱的强弱不同,Mg(OH)2的碱性比Fe(OH)3强,所以盐MgSO4和Fe2(SO4)3比较,Fe2(SO4)3溶液酸性较强。

2.盐溶液的浓度:

稀释溶液可以促进水解,向右移动,水解的百分率增大;若增大盐的浓度,水解平衡虽然向右移动,但水解百分率反而下降。

如:配制FeCl3溶液时,为了防止FeCl3水解,配制出的溶液一般是饱和溶液,这样水解的程度小,避免产生浑浊现象。

注意:饱和FeCl3水解程度虽然小,但其溶液呈酸性,而稀释时,其水解程度虽增大,但因本身浓度减小,其酸性反而增大了。

3.温度

盐的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可促进盐的水解,使水解平衡向右移动,水解百分率增大。

例如:FeCl3溶液加热,其溶液颜色加深且逐渐变浑浊,最终出现沉淀,但其溶液的酸性因水解程度增大而增强。

又如:0.1mol/L的Na2CO3溶液,在室温时加入酚酞,溶液呈浅红色,加热时,溶液的红色逐渐加深,盐的水解程度增大了,溶液的pH增大了。

4.溶液的酸碱性

组成盐的离子能与水发生水解反应,向盐溶液中加入H+,可抑制阳离子水解,促进阴离子水解,向盐溶液中加入OH—,能抑制阴离子水解,促进阳离子水解。

如:配制FeCl3溶液时,一般加入少量的HCl,抑制Fe3+的水解,因为Fe3++3H2O?Fe(OH)3+3H+;加入H+时,其浓度增大,平衡向右移动,Fe3+水解程度减小了,如果加入OH—,H+与OH—反应,使H+浓度下降,溶液中的平衡向右移动,促进Fe3+水解,会出现沉淀。

规律:越弱越水解,越热越水解,越稀越水解,

加酸碱抑制或促进水解。

文章标签: # 水解 # 学生 # 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