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高考调剂 高考调剂

高考最难的物理题,高考最难的物理题是哪一年

tamoadmin 2024-05-31 人已围观

简介1.世界上最难的物理问题是什么啊啊? ?2.高中物理哪里比较难3.帮忙出一道高中的经典偏难的物理题目!4.高考减速带是什么梗5.高中物理最难的部分高中物理最难的部分是力学部分。高考的难点是动力学分析,例如牛顿动力学(包括直线运动、受力分析与牛顿定律),曲线运动(包括平抛运动、圆周运动、天体运动),机械能与动量。 扩展资料

1.世界上最难的物理问题是什么啊啊? ?

2.高中物理哪里比较难

3.帮忙出一道高中的经典偏难的物理题目!

4.高考减速带是什么梗

5.高中物理最难的部分

高考最难的物理题,高考最难的物理题是哪一年

高中物理最难的部分是力学部分。高考的难点是动力学分析,例如牛顿动力学(包括直线运动、受力分析与牛顿定律),曲线运动(包括平抛运动、圆周运动、天体运动),机械能与动量。 扩展资料 高中物理最难的'部分是力学部分。高考的难点是动力学分析,例如牛顿动力学(包括直线运动、受力分析与牛顿定律),曲线运动(包括平抛运动、圆周运动、天体运动),机械能与动量。

世界上最难的物理问题是什么啊啊? ?

楼上的解释都不对,确实应该选D

首先,我先来说一下最具有疑惑性的3.75的错误是怎么得来的啊

在第一秒内位移8米,那么0.5秒时的速度为8m/s(匀减速运动中点时刻即时速度等于平均速度)

这一点是完全正确的。

接下来是上面所有人的错误所在了,请注意:

第三秒位移为0.5米,于是2.5秒时的速度为0.5m/s,于是加速度为(8-0.5)/2=3.75。这是错误的。

即使你用运动学其它公式算也一样。为什么呢?下面来解释

题目中说第三秒内的位移为0.5米,这里一定要清楚,这三秒内只有前面一段时间汽车是运动的,后面大半秒内汽车已经停止运动了。你不信?用你算出的3.75米/秒^2反过来算一下,初速度为零时,运动一秒的话位移是S=0.5*3.75=1.875米

解释清楚了以上问题,我们来求加速度的范围:

第2秒末,汽车仍在运动,故加速度小于8/(2-0.5)=5.33333

也就是说加速度的范围在3.75~5.33333之间,所以上面全错,只有D正确

高中物理哪里比较难

物理世界十大难题

物理学家们挑选出10个最匪夷所思的物理学问题,解答这些问题足够让他们忙上100年.尽管没有任何悬赏,不过,对任何一个问题的解答差不多都能获得诺贝尔奖.

1.表达物理世界特征的所有(可测量的)无量纲参数原则上是否都可以推算,或者是否存在一些仅仅取决于历史或量子力学偶发事件,因而也是无法推算的参数?

爱因斯坦的表述更为清楚:上帝在创造宇宙时是否有选择?想象上帝坐在控制台前,准备引发宇宙大爆炸.“我该把光速定在多少”?“我该让这种名叫电子的小点带多少电荷”?“我该把普朗克常数--即决定量子大小的参数--的数值定在多大”?他是不是为了赶时间而胡乱抓来几个数字?抑或这些数值必须如此,因为其中深藏着某种逻辑?

2. 量子引力如何帮助解释宇宙起源?

现代物理学的两大理论是标准模型和广义相对论.前者利用量子力学来描述亚原子粒子以及它们所服从的作用力,而后者是有关引力的理论.很久以来,物理学家希望合二为一,得到一种“万物至理”--即量子引力论,以便更深入地了解宇宙,包括宇宙是如何随着大爆炸自然地诞生的.实现这种融合的首要候选理论是超弦理论,或者叫M理论--这是其名称的最新“升级版”,M代表“魔法”(magic)、“神秘”(mystery)或“所有理论之母”(mother of all theories).

3. 质子的寿命有多长,如何来理解?

以前人们认为质子与中子不同,它永远不会分裂成更小的颗粒.这曾被当成真理.然而在70年代,理论物理学家认识到,他们提出的各种可能成为“大一统理论”--该理论把除引力外的所有作用力汇于一炉--的理论暗示:质子必须是不稳定的.只要有足够长的时间,在极其偶然的情况下,质子是会分裂的.

办法是捕捉到正在死去的质子.许多年来,实验人员一直在地下实验室中密切注视大型的水槽,等待着原子内部质子的死去.但迄今为止质子的死亡率是零,这意味着要么质子十分稳定,要么它们的寿命很长--估计在10亿亿亿亿年以上.

4. 自然界是超对称的吗?如果是,超对称性是如何破灭的?

许多物理学家认为,把包括引力在内的所有作用力统一成为单一的理论要求证明两种差异极大的粒子实际上存在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就是所谓的超对称现象.第一种粒子是费密子,可以把它们粗略地说成是物质的基本组件,就像质子、电子和中子一样.它们聚集在一起组成物质.另一种粒子是玻色子,它们是传递作用力的粒子,类似于传递光的光子.在超对称的条件下,每一个费密子都有一个与之对应的玻色子,反之亦然.

物理学家有杜撰古怪名字的冲动,他们把所谓的超级对称粒子称为“sparticle”.但由于在自然界中还没有观察到sparticle,物理学家还需要解释这种对称性“破灭”的原因:随着宇宙冷却并凝结成现在的这种不对称状态,在其诞生之际所存在的数学上的完美被打破了.

5. 为什么宇宙表现为一个时间维数和三个空间维数?

这只是因为还没有想到一个可以接受的答案,只是因为除了上下、左右、前后,人们无法想像在更多的方向上运动.这并不意味着宇宙原本就是这样的.实际上,根据超弦理论,肯定还存在着另外六个维数,每一维都呈卷曲状,十分微小,因而无法察觉.如果这一理论是正确的,那么为什么只有这三个维数是伸展开来的,留给我们这个相对幽闭恐怖的空间呢?

6. 为什么宇宙常数有它自身的数值?它是否为零,是否真正恒定?

直到最近,宇宙学家仍然认为宇宙是以一个稳定的速度在膨胀.但最近的观察发现,宇宙可能膨胀得越来越快.人们用一个叫宇宙常数的数字来描述这种轻微的加速.这个常数是否如人们早期所认为的是零,或者是一个非常小的数值,物理学家现在还无法做出解释.根据一些基本计算,这个常数应该很大--是我们观测结果的大约10到122倍.换句话说,宇宙应该以跳跃般的速度在膨胀.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肯定有什么机制在压制这种作用.如果宇宙真是超对称性的,那宇宙常数就该被完全抵消掉.但这种对称性--如果确实存在的话--看来已经破灭.如果这个常数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话,那情况就更加复杂了.

7. M理论的基本自由度(M理论的低能极限是11维的超引力,它包含5种相容的超弦理论)是多少?这一理论理否真实地描述了自然?

多年来,超弦理论最大的弱点是它有5个不同的版本.到底哪一个--如果有的话--描述了宇宙?反对这一理论的人最近已经接受了被称为M理论的最主要的11维理论框架.但情况却因此变得更加复杂.

在M理论前,所有的亚原子粒子都被说成是由微小的超弦组成的.M理论给组成亚原子的物质谱加了一种叫做“膜”(brane)的更为神秘的物质,它就像生理学上的膜一样,但最多有9个维数度.现在的问题是,什么是更基本的物质组成单位,是膜组成了弦还是刚好相反?或者另外存在着一些更基本的物质单位,只是人们没有想到罢了?最后,这两种东西中是否有一种确实存在,或者M理论仅仅是一种迷人的大脑游戏?

8. 黑洞信息悖论的解决方法是什么?

根据量子理论,信息--无论它描述的是粒子运动的速度还是油墨颗粒组成文件的确切方式--是不会从宇宙中消失的.但物理学家基普·索恩、约翰·普雷希尔和斯蒡芬·霍金却提出了一个固定的假设:如果你把一本大不列颠百科全书扔进黑洞中去,将会发生什么事?宇宙中是否有其他同样的百科全书是无关紧要的.正如物理学中所定义的,信息并不等同于含义,信息仅指二进制的数字,或是一些其他的代码,它被用来精确地描述一个物体或一种方式.所以看起来那些特定的书本里的信息将被吞没,并永远地消失.但人们觉得这是不可能的.

霍金博士和索恩博士相信那些信息确实消失了,而量子力学必须对此作出解释.普雷希尔博士推测信息其实并没有消失;它也许以某种形式显示于黑洞的表面,如同在一个宇宙中的银幕上.

9. 何种物理学能够解释基本粒子的重力与其典型质量之间的巨大差距?

换言之,为什么重力比其他的作用力(如电磁力)要弱得多?一块磁铁能够吸起一个回形针,即使整个地球的引力在把它往下拉.

根据最近的一种说法,重力实际上要大得多.它仅仅是看上去比较弱而已,因为大部分重力陷入了某一个额外的维数度之中.如果我们可以用高能粒子加速器俘获全部的重力,也许就有可能制造出微型黑洞.虽然这看上去会引起固体垃圾处理业的兴趣,但这些黑洞很可能刚一形成就消失了.

10. 我们能否定量地理解量子色动力学中的夸克和胶子约束以及质量差距的存在?

量子色动力学(QCD)是描述强核子力的理论.这种力由胶子携带,它把夸克结合成质子和中子这样的粒子.根据量子色动力学理论,这些微小的亚粒子永远受到约束.你无法把一个夸克或胶子从质子中分离出来,因为距离越远,这种强作用力就越大,从而迅速地把它们拉回原位.

但物理学家还没有最终证明夸克和胶子永远不能逃脱约束.他们也不能解释为什么所有能感受强作用力的粒子必须至少有一丁点儿的质量,为什么它们的质量不能为零.一些人希望M理论能提供答案,这一理论也许还能进一步阐明重力的本质.

帮忙出一道高中的经典偏难的物理题目!

高中物理最难的部分是什么?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动力学分析以及电学实验比较难搞定,看看下面的方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高中物理最难的部分:电磁感应

从应试而言,应是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力,运动轨迹,几何特别是圆),电磁感应综合(电磁感应,安培力,非匀变速运动,微元累加,含n递推,功与热)最难,位处压轴之列。当然,牛顿力学是基本功。

● 电磁感应现象

因磁通量变化而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现象我们称之为电磁感应现象。具体来说,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时,就会产生电流,我们把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导体中所产生的电流称为感应电流。

●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概念

基于电磁感应现象,大家开始探究感应电动势大小到底怎么计算?法拉第对此进行了总结并得到了结论。感应电动势的大小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确定,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跟穿过这一电路的磁通变化率成正比。公式:E= -n(dΦ)/(dt)。对动生的情况,还可用E=BLV来求。

● 电动势的方向

电动势的方向可以通过楞次定律来判定。高中物理楞次定律指出:感应电流的磁场要阻碍原磁通的变化。对于动生电动势,同学们也可用右手定则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也就找出了感应电动势的方向。需要注意的是,楞次定律的应用更广,其核心在”阻碍”二字上。

(1)E=n*ΔΦ/Δt(普适公式){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感应电动势(V),n:感应线圈匝数,ΔΦ,Δt磁通量的变化率}

(2)E=BLVsinA(切割磁感线运动) E=BLV中的v和L不可以和磁感线平行,但可以不和磁感线垂直,其中sinA为v或L与磁感线的夹角。{L:有效长度(m)}

(3)Em=nBSω(交流发电机最大的感应电动势){Em:感应电动势峰值}

(4)E=B(L2)ω/2(导体一端固定以ω旋转切割)其中ω:角速度(rad/s),V:速度(m/s)

电磁感应现象是电磁学中最重大的发现之一,它显示了电、磁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和转化,对其本质的深入研究所揭示的电、磁场之间的联系,对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建立具有重大意义。电磁感应现象在电工技术、电技术以及电磁测量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 电磁感应与静电感应的关系

电磁感应现象不应与静电感应混淆。电磁感应将电动势与通过电路的磁通量联系起来,而静电感应则是使用另一带电荷的物体使物体产生电荷的方法。

2、高中物理最难的部分:动力学分析

纵观整个高中物理,最难的地方还是在于力学。如果你是一位十年教龄的老师,相信您绝对认可我的这句话。

我们的力学模块非常清晰,这也就是为什么多次进行力学体系的改革总是换汤不换药。整个高中物理的力学部分只有三大部分,分别是:

(1)牛顿动力学(包括直线运动、受力分析与牛顿定律);

(2)曲线运动(包括平抛运动、圆周运动、天体运动);

(3)机械能与动量。

别告诉我说你的受力分析很牛,随便一道小题,就能把你难到。

也不要说你曲线运动已经学得非常棒了,2008年北京高考理综物理的压轴题(第24题),你不一定能做出来。

至于机械能与动量的问题,我不用说,更是难点。OK,如果你觉得这里一点都不难,那么恭喜你,准备物理考满分吧;小简相信有这样的学生存在,每个省都有。

非常简单的一个物体的运动,是非常简单判定的。

但是多个物体构成的复杂系统,多种运动情况的交替变换,涉及多种临界态并伴随着各种形式能量的变化,物理题可就不是那么好玩了,不是么?

3、高中物理最难的部分:电学实验

● 关于实验要注意

描图要时分析点的走势,确定直线或曲线;用直线或圆滑曲线连线,点不一定都在线上;

反比关系常画成一个量与另一个量倒数成正比;

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能减小偶然误差。

● 测量仪器的读数方法

需要估读的仪器:在常用的测量仪器中,刻度尺、螺旋测微器、电流表、电压表、天平、弹簧秤等读数时都需要估读。

根据仪器的最小分度可以分别采用1/2、1/5、1/10的估读方法,一般:

最小分度是2的,(包括0.2、0.02等),采用1/2估读,如安培表0~0.6A档;

最小分度是5的,(包括0.5、0.05等),采用1/5估读,如安培表0~15V档;

最小分度是1的,(包括0.1、0.01等),采用1/10估读,如刻度尺、螺旋测微器、安培表0~3A档、电压表0~3V档等。

不需要估读的测量仪器:游标卡尺、秒表、电阻箱在读数时不需要估读;欧姆表刻度不均匀,可以不估读或按半刻度估读。

● 游标卡尺的读数量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

以游标零刻度线为准在主尺上读出整毫米数L1,再看游标尺上哪条刻度线与主尺上某刻度线对齐,由游标上读出毫米以下的小数L2,则总的读数为:L1+ L2。

高考减速带是什么梗

我来说一个非常经典,原来老师讲过现在都忘不了。值得思考是肯定的,但是估计有点超纲了。这道题思路是非常漂亮的,楼主可以欣赏一下。

题目表述非常简单,就是说一个带电粒子,电荷量+q、质量m,放在匀强电场E、匀强磁场B垂直的混合场里面。如图,电场竖直向上,磁场垂直图的平面向外。一开始粒子静止,我们考察一下粒子的运动曲线是什么。(可以忽略重力)

这个问题按照常规思路很难分析。你说粒子运动是匀加速和匀速圆周的加和,仔细想想不对,因为一旦速度变了圆周运动也得变(因为磁场力和速度有关),最终你没办法下手。这个问题其实在高等数学里面很容易解决,就按照牛顿第二定律列一个矢量微分方程,解出来就可以了(就是计算量稍微有点大)。但是老师给我们讲了一种巧妙的方法,可以用高中知识就解决。

粒子一开始不动,不动就是速度v=0。但是我们可以这样想,v=0实际上也是合运动,是一个向左的-v0匀速直线运动合成一个向右v0的匀速直线运动。这个v0我们随便取。反正只要最后左右的v0抵消就可以。注意,向左右的v0产生的磁场力是向下的,假如我们刚好取一个Bqv0=EQ,也就是v0=E/B的话,向右v0产生的磁场力就把电场力抵消掉了!而左边的-v0干什么呢?现在电场都抵消了,向左的-v0自然和没有电场一样开始匀速圆周运动了,如图,中间的一个大圆圈就是t=0时刻向左-v0产生的运动圆周,P为圆心。但是别忘了向右的那个v0还存在着,抵消了电场力,但是依然在往右走。最后我们得出,粒子的运动轨迹可以看成匀速圆周和匀速直线的合运动,向右的v0代表了一种整体的向右匀速直线运动,可以理解为这个圆心P向右以v0运动;向左的v0理解成粒子在这个动着的圆周上顺时针做匀速圆周运动(速率v0)。

这个问题还没完,圆心以v0运动,圆周上面的点也以v0运动,速率相等。这让我们联想到了车轮子的滚动,可以把这个圆周P想象成一个轮子,在向右滚动(完全不打滑),粒子就是轮子边上的一个点,在随着轮子走,非常形象(可惜百度不能插入动画)。这种轮子完全不打滑的滚动,追踪轮子边上一个点得到的运动曲线,数学上有个专有名词,叫“旋轮线”。至此我们彻底得出了,粒子在这种正交复合场里面无初速的运动,轨迹是一条旋轮线!当然你可以用高中解析几何的知识写出它的运动轨迹方程(不过是时间t的参数方程x=f(t),y=g(t)的形式。一般来说没办法消去t得到一个x、y的关系式)。

假如粒子一开始有初速度,那也可以在初速度上面加一个+v0和一个-v0,完全仿照上面的做法,只不过这时候圆心运动速率就不等于粒子圆周运动的速率了,对应着轮子打滑时候的旋轮线。

楼主可以暂时把这个问题了解到这,欣赏一下这种思维,楼主如果大学学了理工科专业,会学到微积分,再回头看这道题,用微积分做做看看结果,应该和上面的结果是一样的。这个我觉得本质上就是一种借来还去的思想,就和我们遇到的能喝多少瓶汽水的脑筋急转弯一样,但是它解决了一个往往只用高等数学微积分解决的问题。一般来说解题就是这样,你如果追求思路的简单,就需要比较先进的数学工具(比如微积分解法,就一个牛顿第二定律,完全不用这么费脑筋);但如果你用简陋的数学工具(中学的加减乘除),就需要像一个巧妙的、消耗脑力的办法。

高中物理最难的部分

一、梗的来源

高考减速带是指是2021年的高考物理卷中,一道关于“斜坡上有50个减速带”的题目难倒了一大批考生。到底有多难?

二、玩梗

1、网友评论

2、去年带了个量角器还量出了一道选择题,今年50个减速带,直接把我颠死在走出大山的路上了。

3、没看到理综题,但我想告诉大家,福建师范大学主干道50个减速带很常见,欢迎报考我校:福建减速带大学。

4、答完理综我的脑海中只剩下这个画面:

高中物理最难的部分:电学部分、能量守恒、电磁感应。

高中生从初中开始就会接触电学,进入高中之后就会发现,高中的电学与初中的电学知识有很大的不同,高中物理电学非常的抽象,有很多的定律不仅需要去记忆,还要对这些记忆进行理解,所以电学也是被很多同学认为是物理最难的部分。

在高中生学习力学时,要准确的了解每一个概念的含义,由于电学方面的知识非常的抽象,所以学生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分析每个概念和定义,并且要做一些相应的练习题来做相应的理解辅助。

高中物理最难的部分--能量守恒。

能量守恒在物理中是一个难点,同样也是大小考试中最爱出题的点。很多人认为能量守恒这方面的题型非常难做。

学生在分析能量守恒题时,一旦分析的任何一个步骤出现错误题目,题目就没有办法正确的解答出来。而能量守恒的题型对于知识点的考察非常的多,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要求的高。

高中物理最难的部分--电磁感应。

从考试的角度来说,应是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比如:力,运动轨迹,几何特别是圆,电磁感应综合最难,位处压轴之列。

电磁感应现象是电磁学中最重大的发现之一,它显示了电、磁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和转化,对其本质的深入研究所揭示的电、磁场之间的联系。

文章标签: # 运动 # 一个 # 理论